央行今年第二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瞄準銀行間市場交易

2020-12-22 雷鋒網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消息,央行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匯金科」),日前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揭牌成立。這是繼成方金科之後,央行年內成立的第二家金融科技公司。

中匯金科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金融交易中心)發起設立,註冊資本為10000萬元,註冊時間為2020年10月29日,被認為是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商業存在。

各方表示,未來,中匯金科將攜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進全球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中平臺和定價中心的設置,為用戶提供智能多元的服務,打造銀行間市場交易社群的網際網路流量入口和開放平臺,更好地服務我國銀行間市場改革的創新發展。

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主要經營範圍是:為銀行間外匯交易、人民幣同業拆借及債券交易提供業務與技術支持,從事信息科技、網際網路科技、軟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以承接服務外包方式從事系統應用管理和維護服務;軟體租賃、軟體銷售;企業管理諮詢,投資諮詢,商務服務信息諮詢。

與中匯金科同天成立的,還有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儀式、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認證三地籤章儀式也同時在該峰會上舉行。

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註冊資本1億元,該中心的大股東為北京銀聯金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達70%;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6%;深圳市福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持股6%。

該中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為我國金融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將承擔銀行卡聯網通用、晶片化遷移和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技術保障工作。

成方金融科技公司在中匯金科之前,其實已有四家央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面世。

今年7月30日,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金為20.078億元。5家股東分別為央行徵信中心、央行清算總中心,以及央行全資控股的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經營範圍則涉及軟體開發,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服務等。

與中匯金科明顯更側重於銀行間市場不同,成方金科的定位似乎更具綜合性,可能在金融電子化、徵信、清算等方面會發揮更多作用。

數字貨幣研究所和兩家金融科技子公司2018-2019年期間,央行旗下有兩家金融科技子公司陸續成立,分別為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落地於深圳和蘇州。

天眼查信息顯示,這兩家公司都由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實際控制,該研究所成立於2017年1月,法人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不難看出,這幾家公司都聚焦數字貨幣、聚焦區塊鏈、密碼學等金融科技前沿方向,關注法定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穩定運行;承擔法定數字貨幣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點場景支持、配套研發與測試。

除上述領域外,央行接下來也將整合在滬科技機構的科技資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設數據中心等,支持上海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金融市場交易報告庫等基礎設施。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央行旗下再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匯金科落地深圳,註冊資本1億元
    央行又新成立一家金融科技子公司!近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舉行。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匯金科」)揭牌成立。據柒財經了解,中匯金科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起設立。從股權關係上看,中匯金科為中匯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而後者又為中國金融交易中心百分百控股。中國金融交易中心背後的全資股東為中國人民銀行,因此,中匯金科也是央行旗下公司。
  • 銀行的新野心: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收割同業市場,建立生態帝國
    目前,共有9家銀行和1家金融集團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開放的「衝鋒隊」。 它們中,有「宇宙行」旗下的工銀科技、「同業之王」的興業數金,以及建行旗下多達3000員工的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信金科)。 這些乘興而至的玩家,希望拿下中國的4549家銀行等金融機構。
  • 中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銀金科,明確六大主營業務
    中銀金科揭牌當日,央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的主題演講中提出,把上海建成金融科技中心。未來,全球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焦點也在金融科技。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發展。上海正在推進科創中心建設,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大有可為。這是國有大行中第三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
  • ...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國有銀行|子公司|中銀金科|...
    6月13日晚間,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科「)在上海正式掛牌開業。這是繼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之後,第三家國有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公司。 中銀金科開業。據了解,中銀金科註冊資本為6億元,註冊地為上海浦東新區,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平臺運營與技術諮詢。
  • 【盤點】2019年銀行金融科技大事件
    事實上,近年來,金融行業業務與技術割裂的問題早就是行業關注的話題之一,同時,銀行體制機制僵化,影響其在市場化競爭中的及時響應。筆者認為,招行2019年的組織架構調整是對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銀行業敏捷組織轉型的一次重要嘗試。2、多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在積極調整自身的同時,銀行也著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應對市場競爭。
  • 中行旗下科技子公司成立 銀行布局科技輸出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導6月13日,中國銀行全資子公司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科」)在上海正式成立。中行集團層面的科技治理架構由原來的「一部兩中心」變為「一部兩中心一公司」。至此,在國有銀行中,已有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3家先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不僅如此,許多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也已成立或擬成立金融科技部門。
  • 交通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衛東:未來銀行和期貨在金融科技...
    當然,我們也看到,人民銀行分別把分布式資料庫和網絡身份認證這兩項也作為重要技術提出來,說明從央行監管角度來看,他們對這兩項技術的發展非常關注,換句話說這兩項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應用,可能市場會比較大。 從政府角度來看,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推動政府的整個金融科技融合的重要措施、重要手段。
  • 第九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銀金科即將在陸家嘴論壇上揭牌
    6月13日,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劉連舸在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三「加強中英金融合作——夥伴城市專場•倫敦金融城」上表示,在銀保監會、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中銀金融科技公司下午即將在上海揭牌。這將是自2015年12月興業銀行成立「興業數金」以來的第九家「銀行系」金融科技企業。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
    為便利境外央行類機構(境外央行(貨幣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參與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可參與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種分別有哪些?
  • 金融科技專題報告:銀行IT與證券IT迎確定性機遇
    但銀行系科技子公司屬於行業內的另類玩家,雖然憑藉先天優勢,擁有豐富的業務場景資源、強大的品牌溢價和信用背書,卻因技術輸出主要服務於母行而難以突破現有市場格局,如建設銀行的全資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 80%的業務重點都服務於母行。按下遊客戶所處行業的不同,金融 IT 可大致分為銀行 IT、證券 IT 與保險IT。
  • 每經專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成立理財子公司說明銀行...
    每經記者:張卓青 每經編輯:廖 丹在資管新規落地之後,銀行理財轉型步履不停,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四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已經陸續開業,除此之外,多家銀行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迄今為止,已經有11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
  • 我國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研究報告
    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實現更加深度融合,銀行在穩健、專業、牌照、風控等方面發揮專長,金融科技在快捷、創新、數據分析等方面為銀行賦能。在此階段,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應運而生,實現生態圈的整合與重構。從目前情況看,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業務路徑大多遵循由內到外的軌跡,即成立初期以服務本行集團及其子公司為主,隨後逐漸擴展到服務同業,實現技術輸出。
  • 中信銀行獲準開設理財子公司
    此前,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在3月份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該行理財子公司正在完善公司治理體系,調整組織結構,2019年12月4日批准成立後,按照規範要求建立管理體系和科技體系。預計今年二季度開盤。根據銀監會此前披露的情況,中國已正式開設1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信貸融資銀行已成為第13家。此外,還有6個項目獲準建設。
  • 盤前有料丨央行專家:信用債離不開銀行間市場;中芯國際回應被列...
    2樓繼偉: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19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以某平臺為例,其與多家銀行合作形成數萬億貸款。
  • 「大象」轉身 工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落地」
    也代表金融科技市場迎來重量級的選手,將推動各大行的金融科技軍備競賽到一個新的水平。」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分析認為,可以說工銀科技這種重量級金融科技公司的落地,將極大的刺激各大行爭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將各大行有更多的的優勢金融科技能力開放出去,金融科技市場將出現發展的一個高潮,是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發展的裡程碑,金融科技將從部分的應用落地,開始成為金融業重要的基礎設施。
  • 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
    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近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這意味著我國第二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即將產生。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第一財經根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2800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若算上去年,兩年來全國已有6000多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其中,國有大行退出的網點較多,農商行網點退出的較少。
  • 金融科技2020大事記!堵「偏門」開「正門」,新政迭出持牌機構大擴容
    6金融科技細分頭部公司爭相IPO金融科技的發展及資本市場註冊制的推開的良好外部環境,多家金融科技垂直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紛紛謀求上市。從國內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後改名「信也科技」)2007年6月成立,到2015年行業高峰時5000多家公司運營、行業年交易規模近3萬億元,到2020年末最終退出落幕。2018年8月,《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下發,要求網貸公司在年內完成「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整改全面提速。
  • 2019年全球金融市場第一次發生的大事
    到今年12月,華為已在全球籤署60個5G商用合同,其中57個合同都來自於海外。中國首份金融科技發展頂層文件出臺8月22日,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 ATFX外匯科普:銀行間外匯市場與銀行間交易系統
    在沒有中央交易所的前提下,貨幣匯率是由眾多的大型金融機構(花旗、滙豐、德意志銀行、瑞銀等等)制定的。銀行不斷地根據預期的貨幣波動買價和賣價,從而創造外匯市場流動性。大型銀行處理的巨額外匯交易通常以數十億美元單位計量。這些大宗的銀行間市場交易決定貨幣價格在短期內的主要運動方向。
  • 銀行周報_騰訊新聞
    23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18家機構獲得QDII額度33.6億美元,涵蓋了基金、證券、理財子公司等多類型機構,其中包括5家初次申請額度的機構。至此,已有累計157家QDII機構獲得投資額度1073.4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