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園 集貨 聚產業——甘肅借國際班列「激活」內陸產業

2020-12-22 國際在線城市頻道

  新華社蘭州1月3日電(記者王銘禹)元旦剛過,蘭州石羊飼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就忙碌了起來。不久前,一列載有120噸哈薩克斯坦大麥的國際貨運班列順利抵達蘭州新區鐵路口岸,隨即被轉運至該公司用於飼料加工。

  「過去我們生產飼料的原料主要以玉米、小麥為主,這次開展哈薩克斯坦大麥加工業務尚屬首次。」該公司物料供應部部長楊磊說,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盛產大麥,適合作為優質的能量飼料,深受養殖戶青睞。

  楊磊告訴記者,通過中歐班列進口哈麥,每噸飼料可以節約生產成本300元左右。「甘肅及周邊省份養殖業規模較大,隨著人們對畜牧產品品質的重視,擴大哈麥進口加工業務市場前景廣闊。」

  樂觀的市場前景,來自甘肅省持續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依託便捷的區位優勢和成熟開行的中歐國際班列,甘肅省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緊密,以通道帶動物流、以物流凝聚產業,其產業發展被「激活」。

  蘭州海關統計顯示,自2018年11月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籤訂《哈薩克斯坦大麥輸往中國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以來,蘭州海關轄區哈薩克斯坦大麥進口呈逐步增長態勢,截至目前進口量近15萬噸,被廣泛用於飼料加工、釀酒等行業。

  2019年5月,設計年進口接卸糧食30萬噸的蘭州新區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通過驗收。依託空鐵海公多式聯運示範項目,開展進境糧食接卸、運輸、儲存、檢疫、查驗等業務,填補了甘肅直接開展進口糧食業務的空白。在此基礎上,計劃投資23億元,在蘭州新區建設佔地1300畝的中亞糧油儲運加工產業園,建成後主要圍繞中亞等地區進口糧食,拓展上下遊產業鏈,建設飼料廠、麵粉廠、大麥芽廠、主食中央廚房及小宗油品儲存、分裝廠等,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進出口額43.5億元。

  除糧食產業外,甘肅省藉助中歐班列與綜合保稅區、航空港、鐵路口岸、各類指定監管場地形成聯動,持續開展肉類、水果、冰鮮、木材等進口業務,其中俄羅斯木材進口已經實現常態化運營。

  蘭州新區鐵路口岸運營商、蘭州新區商貿物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堅民表示,高峰時期,俄羅斯進口木材回程班列平均兩天就有一趟。依託這一優勢,蘭州新區正成為木材貿易投資「新秀」。

  位於甘肅武威國際陸港的進境木材指定監管場地2019年11月正式投入運營。該陸港運營平臺公司董事長張振軍介紹,從遠期來看,可實現年均加工銷售300萬方木材的規模,極大地拉動國內消費者對高品質木材需求;同時,藉助區位優勢,形成木材原料市場向周邊區域輻射、木材加工產業聚集、相關配套行業快速發展的產業集群,促進內陸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成都將在廣安設航空集貨服務點 國際班列服務延伸廣安
    共享國際鐵路樞紐優勢  成都國際班列服務將延伸至廣安  此次專題對接會上,成都的國際鐵路樞紐優勢和中歐班列(成都)競爭力,引起了廣安市相關部門、企業代表極大關注。目前,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已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今年開行量較去年同期增長逾五成,本地貨源量同比增長15%。中歐班列(成都)已成為國內開行數量最多、開行頻次最穩定、運輸時效最優的國際班列,領跑全國中歐班列。  按照「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發展戰略,經歷五年多的耕耘,如今成都國際班列已聯接境外19個城市、境內14個城市,構建起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
  • 西安構築中歐班列集結中心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是繼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之後,西安港開通的又一條連接華東、貫通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西安依託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中國最大的內陸港口——西安港,初步形成了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貫通歐亞的重要商貿物流大通道和全網物流體系,正著力構築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 甘肅:國際班列恢復開行為外貿發展增添活力
    新華社蘭州6月20日電(記者王銘禹)記者近日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和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採訪了解到,由這裡發運的國際貨運班列相繼恢復開行。班列運營商在持續開展原有業務基礎上,還不斷拓展新的國際貿易線路,運輸方式不斷優化,貨物貿易種類持續增多,為甘肅外貿發展增添了活力。
  •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全方位助力新疆經濟
    2019年,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以下簡稱:陸港區)中歐班列開行1102列,運輸貨物超過100萬噸,國內外物流網絡體系持續完善,鐵路口岸進出口通關時效同比提高80%。這是記者從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了解到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
  • 寫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發展論壇暨通道物流...
    7月2日至3日,第二十五屆蘭洽會啟幕之際,由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管委會、蘭州市西固區人民政府、蘭州國際港務區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新陸港、新樞紐、新時代」發展論壇暨通道物流產業專題推介會在蘭州舉行,國內外知名物流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港口口岸負責人及金融機構代表等180餘人參會。
  • 中俄木材貿投會舉辦 「借木生財」建產業基地
    閆姣 攝中新網蘭州6月26日電 (閆姣)「隨著甘肅武威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天馬號」的開通,及進境木材檢驗檢疫監管區的設立,武威市未來或將成為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木材加工產業基地。」26日,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會長劉能文在會上作如上表述。圖為中俄木材貿易投資大會現場。
  • 連接歐洲 轉運日韓——吉林「中歐班列」促開放
    運營這一線路的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玥介紹,線路全程約9800公裡,單程運行時間為14天,比海運節省20多天。圍繞「長滿歐」,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規劃並運營海鐵聯運、卡車航班等多物流通道,形成「公空鐵海」四位一體的多式聯運國際通道體系。
  • 「青州號」:「一帶一路」上的國際班列
    原標題:「青州號」:「一帶一路」上的國際班列  8月28日上午,山東港天物流運營公司青州物流園裡,伴隨著一聲汽笛鳴響,一列滿載貨物的「魯新歐·青州號」列車緩緩開行。它將沿著隴海——蘭新線一路向西,穿越關中平原、新疆大草原,抵達哈薩克斯坦。
  • 天津港到平谷班列試運行 京津探路「海鐵聯運」新模式
    12月28日,平谷區人民政府與天津港集團合作掛牌暨班列試運行啟動儀式舉辦。「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務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聯運中心」正式落地平谷馬坊物流基地。「天津港——平谷試運行班列」的開通,標誌著平谷馬坊物流基地(國際陸港)成為天津港在北京的區域物流樞紐,實現天津港口功能向內陸經濟腹地的擴大和延伸,有效輻射河北、內蒙等華北、西北區域,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 「青州號」國際班列順利開行第5列 發運貨物達4775噸
    濰坊齊魯網1月11日訊(青州電視臺  李子君)開行國際班列,建設國際陸港,是青州市委、市政府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高度重視、全面推進、有效對接、共享共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穩步開行國際班列,加快建設國際陸港等舉措,努力搶抓「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
  • 中歐班列(鄭州)發送量突破1000列
    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應用新材料、新工藝,自主開發了適合10000公裡長距離跨國運輸的新型冷藏貨櫃,攻克多式聯運貨櫃全程跟蹤定位、冷藏貨櫃國際超長距離溫度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集貨半徑形成國內以鄭州為樞紐,貨源地輻射全國,集貨半徑超過1500公裡,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省外貨源佔80%以上,向東與沿海港口對接,並與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實現海鐵、空鐵聯運;境外以漢堡、慕尼黑為中心,班列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境內合作夥伴達到1700多家,境外合作夥伴達到780多家。
  • 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無縫對接長三角經濟帶
    蚌西歐國際貨運班列從安徽蚌埠首發。這是繼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之後,西安港聯手蚌埠再次布點全局,開通的一條連接華東、貫通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為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再結碩果。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禮平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在匈牙利建有一家有機酸廠,「從前通過海運出口貨物到歐洲大約需要40天,如今通過蚌西歐班列,節省了一半時間,綜合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陳禮平說,未來計劃通過專列將本土的有機胺基酸、檸檬酸等產品出口至中亞和歐洲各國,同時將來自匈牙利的鵝肝、甜酒等產品進口回國,利用班列打開的物流通道,帶給本地企業和居民更多實惠和福利。
  • 「商鄭歐」國際班列開通,中歐班列(鄭州)在省內有了「加長版」
    12月22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此趟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商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成功打通。
  • 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穩居全國第一
    四川一躍成為中國內陸開放新高地。經過五年多的運營,中歐班列(成都)已成為國內開行數量最多、運行頻次最高、輻射區域最廣、運輸時效最優的中歐班列。借力中歐班列的開行,成都在國際通道拓展、樞紐功能完善、運行機制創新、跨境貿易聚集、臨港產業承接、對外開放合作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加快建設「蓉歐樞紐」,全力打造泛歐泛亞開放型港口城市。
  • 這道門,讓這個內陸省份「玩轉」全球朋友圈 | 工地上的春天
    贛州國際陸港  地處內陸腹地的贛南革命老區是一片紅色熱土,2016年,全國首個革命老區內陸港口「贛州港」正式開通。依託集通關、檢驗檢疫、倉儲、物流、加工、綜合保稅等產業功能的贛州港,贛州乃至江西融入「一帶一路」的脈動。  2月11日,贛州港實現全面復工復產。2月18日第一列中亞班列從這裡開出去,現在中歐班列每周進來3列,出去2列。
  • 從磁器口到團結村 一座內陸山城的開放軌跡
    因為被他廢掉的「前任」、建文帝朱允炆——「失蹤」了。   正史記載,金陵城破時,建文帝自焚殉位。但無數野史卻又傳說,建文帝沒死,而是趁亂逃出了都城,流亡外地。   關於建文帝的去向,坊間野史眾說紛紜。其中一種傳聞就認為,建文帝來到了位於磁器口的寶輪寺。   據《巴縣誌》記載:「府北三十裡有白巖山,山上有寺曰寶輪寺。」
  • 甘肅武威市「液體經濟」產業首位效應突出
    本屆葡萄酒節甘肅武威市共籤約項目58項,籤約金額165.29億元,籤約項目數和投資總額創歷屆新高。據介紹,本次籤約項目涵蓋釀造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生產、特色飲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電子商務、包裝、商貿物流、文化旅遊、建材化工等多個領域。
  • 疫情背景下 長沙城市品牌國際傳播如何助力區域產業發展?
    疫情危機下,國際輿論場紛繁複雜。如何營造有利於城市產業發展、塑造良好城市品牌的輿論氛圍,推進城市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成為中國城市管理者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疫情背景下,長沙正在思考的是,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國際傳播力?如何在創新城市品牌國際傳播過程中助力區域產業發展?4月15日,由中國報導社、長沙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文化中心(籌)聯合主辦的「城市雲享」——城市品牌國際傳播雲論壇成功舉行。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媒體圍繞「疫情背景下城市品牌國際傳播助力區域產業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