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

2020-12-17 山村孩子王

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

在農村的河溝裡小魚兒特別的多,農村娃小時候都有抓魚的經歷,以前由於食物短缺,農村娃經常吃不飽肚子,所以農村的孩子就會經常到河溝裡撈魚吃。撈魚不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河溝裡的漁獲通常也是非常美味的,像鯽魚、鯰魚、泥鰍、河蝦、螃蟹,這些河裡的美味農村娃幾乎都吃過,不過在農村的河溝裡還有一些比較怪異的魚,這些魚通常沒什麼人去吃它,就像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小魚,河溝裡的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了。這種小魚就是大肚魚。

大肚魚又叫食蚊魚,是一種非常另類的小魚,同通常生長在靜水河塘或著小河溝裡,在大江大河反而很難看到。估計是因為它個頭太小加上遊動緩慢,為了防止被其它魚類捕食,所以選擇在沒有大型魚類的河塘或者河溝裡活動。大肚魚長得有點像迷你版的草魚,全身覆蓋細小的銀白色鱗片,頭部長著一對凸出的大眼睛,圓鼓鼓的。大肚魚個頭很小,但是它的肚子卻出奇的大,尤其是母魚,懷孕的母魚肚子非常的大,像個圓球一樣,看著非常的另類。

和一般的魚類繁殖方式不一樣,一般的魚類是排卵孵化小魚,而大肚魚是直接從肚子裡生產出小魚,這種繁殖方式和鯨魚類似,不過它並不是像鯨魚一樣的哺乳動物,小魚出生後就能直接覓食。大肚魚的食譜非常狹窄,它是一種專吃蚊子的小魚,不過吃的不是天上的蚊子,而是水中的蚊子幼蟲,一隻大肚魚,一生能吃掉成百上千隻蚊子幼蟲,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蚊子「剋星」。

小時候經常能看到大肚魚的身影,它幾乎遍布南方各地。農村的夥伴對這種魚應該是非常的了解吧!這小魚非常的好抓,在農村的河溝裡非常的多,經常在河溝裡成群結隊的活動覓食,一個網兜抄過去提起來就是幾十隻,農村娃小時候最喜歡抓它了,不過這種小魚非常的不好養,放瓶裡養半天就死掉了。在以前幾乎沒有人吃這種魚,因為個頭小,加上口感也不是很好,農村娃撈它主要是為了玩耍,或者用來餵養雞鴨。

不過如今看來這樣的做法真是太愚蠢了,因為它專門吃蚊子,是蚊子的天敵,缺少了它蚊子就會肆無忌憚的生長繁殖,如今蚊子越來越多,而大肚魚現在卻很罕見了。不知到是人為的幹擾還是環境的破壞,即便是農村的河溝裡也很難遇到這種小魚了。最後如果大家遇到這種小魚請不要捕抓它,就讓它幫我們剷除那些可恨的蚊子吧!謝謝各位了!

相關焦點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如今,外來物種在世界各地泛濫,許多國家每年你都要花費巨量的資金用來治理入侵物種的問題。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
  • 農村河溝常見的6種小魚,圖3賊機靈了,不知你認識幾個?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很多家庭的經濟並不是特別的好,那時候並沒有玩具可以玩也沒有電腦手機可以玩,有些人家裡甚至連電視都是沒有的,但那時候的我們卻是非常的快樂的。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不像城市裡的孩子們那樣有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農村的孩子只能與大自然為伴。田地、山川、河流就是他們的娛樂場地,各種昆蟲、小動物、小魚小蝦就是他們的玩具。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夏季的時候,蚊子、蒼蠅非常多,尤其是在農村,因為水塘多,蚊蟲就更多了。除了靠藥物治理,人們還想著用天敵來對付它們,這種方法在很早的時候就被應用過。可後來的事情證明,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這些天敵的引入還帶來了一定副作用。
  • 農村河裡的小魚,小時候抓到常用來煎著吃,那是從小吃到大的美味
    小魚仔是每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不會陌生的野味,尤其是南方的孩子。小時候最喜歡去小河裡面抓魚仔,抓的少就拿來玩,抓得夠一餐就拿來煮,小魚仔煎著吃可香了,現在想到都能流口水了,我們那裡最常見的小魚我們管它叫麥穗魚。
  • 農村最常見的4種小魚,小時候經常撈,你記得幾種
    以前的農村基本沒汙染,河裡的小魚小蝦成群結隊,隨便拿一個簸箕就能在河裡撈到不少的魚蝦。以前撈到了魚蝦的小夥伴一般都不捨得吃,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們養起來,不過通常養不了幾天就死掉了。如今多年過去了,那個年代的人早已當上爸爸,但兒時撈魚的記憶卻永遠也抹不掉,每一種小魚都深深地印入了腦海,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今天的主題:農村常見到4種小魚,小時候經常撈,你還記得幾種?
  • 一天能吃2千隻蚊子,我國為控蚊患引入,如今卻將它列入黑名單
    夏季還有一點很不好,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很嚴重,那就是蚊子十分的多,在晚上的時候,不僅「嗡嗡嗡」的吵得人睡不好覺,還叮得又疼又癢,所以提到夏季,除了熱,蚊子是讓很多人最討厭的一點。 為了解決蚊患,人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引入食蚊魚就是其中一種。食蚊魚確實不錯,曾經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力推廣養殖,但是如今卻將它列入了黑名單,咋回事呢?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估計很多人也對於小龍蝦有所了解,最初的時候它是一種讓農民很頭疼的入侵物種,這種生物對水稻的生長危害不小。但是因為後來有吃貨發現小龍蝦肉質鮮美,逐漸就不討厭它了,並且還因為市場需求大,很多的農民開始養殖小龍蝦,而每年這個時候就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入侵物種,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也很常見,可以說是已經泛濫了,它就是俗稱「大肚魚」的一種普通淡水小魚。
  • 在農村河裡,曾經抓過的這些野生小魚,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幾種?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基本都見過野生小魚。小時候村子附近的小河裡,田溝裡,到處都是野生小魚,經常星期天就找幾個小朋友去摸魚,不到半天功夫就有很大的收穫。農村的大河可以說陪伴了咱們整個童年,那時候的河水清的可以見底,小魚多的拿條毛巾就能撈上來幾條,下面這些咱們小時候經常能抓到的魚,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幾種?1、鰟鮍魚。鰟鮍魚是農村河裡的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小魚,它沿河岸群居而生,故而得名。鰟鮍魚對河裡的水質的要求卻非常高,必須生活在清亮透明的水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南方農村這種水果,名字叫做番石榴,許多北方人沒吃過
    最近,看到超市裡在賣石榴,小編很喜歡吃石榴,所以肯定是不能錯過的。記得小時候,小編還鬧了一個笑話,就是小編一直認為石榴和番石榴是一樣的,後來才知道兩者的不同。小編也喜歡吃番石榴,番石榴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芭樂,因為它的價格比較高,許多人都沒怎麼吃過。
  • 野外河溝撈魚給女兒玩,也是非法捕撈!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 記者 彭光瑞小魚可愛又靈活,是很多小朋友喜歡觀賞、玩耍的小動物。但市場上一般買不到幼小的魚仔,而寵物店買到的金魚又不好養活。怎麼樣才能給家裡的寶貝找尋合適的小魚仔呢?有的家長就會把目光放到郊外的小河溝裡。
  • 一年吃蚊子數千隻,如今被當成美食吃,吃貨:燒烤油炸下酒很好吃
    文/小白一年吃蚊子數千隻,如今被當成美食吃,吃貨:燒烤油炸下酒很好吃!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捉蜻蜓、抓蝴蝶、捕昆蟲都是小時候的回憶,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科技發達,不能玩手機,而且電視機就只有那倆個頻道,所以每當休息的時候都會跑到外面瘋玩,和小夥伴捉蜻蜓,去小河裡摸魚。有些昆蟲拿到家裡被做成食物,還有的水生動物也能做成很多食物,但是有一種你可能沒有吃過,待會我就給你介紹一下。
  • 這魚有幾百個名字,以前每年春季就泛濫,如今都躲進深山
    在各地野生魚種群大不如前的如今,竟數量如此之多?甚至比羅非魚還瘋狂?是不是外來物種? 其實,這種小雜魚,許多人都很熟悉,有人叫它「沙裡趴」,有人叫它「麻殼魚」,有人叫它「麻古弄」,以及「老頭魚」、「沙虎魚」、「蛤蟆魚」、「肉麻魚」等等等等....
  • 河溝裡一種美味,7月最肥美,鮮甜可口不輸海鮮,還能解酒護肝
    導讀:河溝裡一種美味,7月最肥美,鮮甜可口不輸海鮮,還能解酒護肝小時候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河溝邊摸螺螄、摸河蜆,這個季節正是河蜆最肥美的時候,肉質最飽滿,是一年當中最值得吃的季節。河蜆是一種小型的貝類,在農村人們喜歡叫它「河漂兒」,生長在小河溝裡,水質比較好的地方。以前河蜆比螺螄更受歡迎,因為它的味道鮮甜可口,不僅可以炒著吃,還可以燉湯,並且處理起來簡單,放水裡養著吐掉沙子就行。現如今螺螄成了網紅,而河蜆卻逐漸不為人知了。從5月份開始,進入夏季了,河蜆也開始了繁殖後代的過程。
  • 小河溝為什麼抓不到魚了,原因你知道嗎,這幾個原因你同意嗎
    歌手卓依婷唱過一首歌叫做《捉泥鰍》,這首歌是一首兒歌,用歡快的語調,說出了一件小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去田裡捉泥鰍。很多人平生第一次賺錢就是從販賣自己捉到的泥鰍開始的。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做飯沒有很多的油,捉回來的泥鰍都是用水煮的。那時候,最想吃的是油炸小泥鰍。說實話,我覺得油炸的小泥鰍比油炸的小黃魚好吃的多。
  • 這種草俗稱「來尿珠」,過去用來做門帘,如今很罕見30元一斤
    今天要說的這種東西,以前在農村很常見,大部分是野生的,也有一些農民朋友種植,種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做門帘。夏天的時候,草珠子做的門帘掛在門口,既通風又很透氣,還能把蚊子蒼蠅擋在外面,當時真的是很時尚的一個東西。
  • 花蚊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它為何如此兇猛?
    為什麼記得以前很少有這種蚊子,而如今卻無處不在?今天小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花蚊子花蚊子是我們對一種全身帶有白色斑點或者斑紋的蚊子的俗稱,如果你曾經拍死過花蚊子,並且觀察過,你可能會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花蚊子不止一種。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小河裡常見這種漂亮小魚,看了它的繁殖方式,不得不說它太聰明了
    農村的朋友可能都對下面的這種十分漂亮的小魚不陌生,卻未必能說出它的學名,這種小魚名叫鰟鮍(pánɡ pí)。在農村的河溝和池塘裡,這種小魚很常見,用罐頭瓶子、篩子、或者漁網,裡面放點麵食或者肉食,都能釣到或者撈到,在不同的地域,它有不同的名字,四方皮、彩虹魚、五彩魚、小花魚、小彩魚、鏡魚、彩圓兒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它是鯉科鯉形目鱊亞科(鰟鮍亞科)鰟鮍屬,我國有5屬12種。
  • 農村有一種吃蚊子的益蟲竟然是道菜,打死我也不會吃的
    還記得小時候暑假在奶奶家,只要不下雨,就能在村子空曠的地坪上見到成千上萬隻蜻蜓。不過,最近一兩年回去,蜻蜓還有,不過只是稀稀落落幾隻了。除了環境的原因,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在小學的課本裡,我們都知道蜻蜓是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