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僅30個字的信,而飲鴆酒自盡?

2021-02-23 大宇茶館話古今

在古代重農抑商的經濟體制下,商人本就地位低微,可是秦朝的呂不韋是個例外,他以商人的身份從政,通過各種手段,輔佐子楚即位,以商人的思維,賺取了最大化的收益。

呂不韋發跡之後,不僅成為頭號權臣,甚至一定程度上操縱著秦國的國政,歷朝歷代,但凡是權臣或名將,大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呂不韋同樣也逃不出這個怪圈。

史料記載「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

公元前237年,嬴政解除了呂不韋相國的職務,將其趕出鹹陽,到河南去就封。固然呂不韋已經不是相國,但其勢力仍然不小,很多諸侯賓客仍接連不斷地去拜見呂不韋,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嬴政給呂不韋寫了封信。

信中滿是威脅,並命令他和家屬遷到蜀地,呂不韋意識到大難將至,便服毒自殺了。那麼為何因為嬴政的一封信,呂不韋就要飲鴆酒自盡呢?

一、跟趙姬關係不明不白

當初,呂不韋花費巨資輔佐子楚,為了能讓子楚上位,到處東奔西跑、打點關係,一度搭上了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這條線,子楚名聲大起。在此之前,呂不韋已經娶了一位邯鄲美女為妻,這就是趙姬。

一次,子楚和呂不韋喝酒,子楚看到了美豔的趙姬,非常喜歡,就請求呂不韋將趙姬送給他。畢竟趙姬是呂不韋的妻子,所謂朋友之妻不可欺,再怎麼說子楚的要求也有些過分,呂不韋多少有些生氣,但為了不破壞整體計劃,呂不韋還是同意了,趙姬就這麼送給了子楚。

雖說呂不韋將趙姬送給了子楚,但是我們不能忽視趙姬在這其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沒有趙姬,那就沒有秦始皇,如果沒有趙姬的保護,嬴政可能早就死在了趙國。

在子楚即位秦王之後,呂不韋也終於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收益,成為了秦國丞相。此時的呂不韋已經不是那個不入流的商人了,而是一國的丞相,位高權重,可呂不韋和趙姬的關係卻沒有斷絕。

史料記載「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

秦莊襄王去世後,嬴政即位,此時的趙姬已經成了太后,在人們的印象中,太后應該是威嚴和端莊的,但趙姬卻是個不太檢點的太后。趙姬原本就是呂不韋的夫人,即便此時身份不同,但仍是藕斷絲連,兩人時常還會私通在一起。

秦始皇慢慢長大後,也得知此事,太后和權臣呂不韋私通,這叫什麼事?而且呂不韋還號稱「仲父」,成了嬴政的「緋聞爸爸」,這叫嬴政心理如何才能接受?

仲父雖說名義上是父親的大弟,但畢竟有個「父」字,怎麼都是好說不好聽。為何在嬴政的統治下,秦朝實行暴政,一定程度上和其早年的遭遇有關,有個不靠譜的母親,到處私通,連自己父親的身份也是糊裡糊塗,所以,嬴政將這一切歸咎到呂不韋身上,待其掌控政權,必定要殺呂不韋洩恨。

二、串通嫪毐,禍亂後宮

秦始皇小的時候,呂不韋和太后的醜事還能敷衍過去,但秦始皇長大了,這事就瞞不過去了。私通太后,這事換在任何朝代都是殺頭大罪,所以呂不韋害怕醜事洩露,便想抽身而走。

可是太后趙姬這也不能不管,於是呂不韋想找個替代品,代替自己去討好太后。隨後呂不韋就開始到處踅摸,經過長時間觀察,他發現門客嫪毐有獨特的能力。

史料記載「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

在呂不韋的介紹下,嫪毐引起了太后的注意,並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嫪毐的本事,太后垂涎三尺,便讓嫪毐入宮。嫪毐是外人,怎麼才能入宮?呂不韋又接著出了個餿主意,讓嫪毐假裝成為宦官,再拔掉幾根鬍子,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服侍太后了。

如果嫪毐只作為太后的男寵,也就算了,可惜歷朝的男寵大多有上位的野心,他們不僅名聲差,更是壞事做絕。在太后的寵信下,嫪毐也成了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家奴數千人之多,門客也是數不勝數。

混得風生水起的嫪毐也逐漸開始得意忘形,不僅讓太后給他生了倆兒子,甚至還想立他們的兒子為王,最重要的事,嫪毐還自稱假父。秦始皇無緣無故又多出來個爹,此時秦始皇已經長大,怎麼可能容忍嫪毐這種貨色的存在。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太后和嫪毐的事也被秦始皇知道了,在查實私通和生子的醜事後,秦始皇殺掉嫪毐三族,殺太后兩子,可這樣還是不能讓秦始皇出氣。

那個始作俑者呂不韋還活得好好的,這讓秦始皇如何咽得下這口氣,隨即呂不韋也成了秦始皇的眼中釘、肉中刺。呂不韋雖說對秦國有大功,但其做的事也實在不太地道,所以他的結果自然好不了。

三、功高蓋主,必死無疑

自古功高蓋者大多死得很難看,當然了,郭子儀那種類型的也有,只不過太少了。呂不韋雖說能力出眾,一手輔佐子楚坐上王位,但其成為丞相之後,表現得就差強人意了。

如果沒有呂不韋,那就沒有秦莊襄王,換言之,也就沒有秦始皇的霸業,呂不韋對秦朝的貢獻毋庸置疑。呂不韋在位極人臣後,家僮足有萬人,在河南還有十萬戶食邑,但呂不韋還不知收斂,為了名留青史,呂不韋還命人編纂了一本書,名為《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中編寫的,是一種融合諸子百家的統治思想,在呂不韋看來,他只是為了光耀門楣,而在秦始皇看來,這是就是篡權謀逆的先兆。

不論如何,呂不韋功勞太大,勢力也是大得可怕,歷朝歷代,哪個皇帝能允許如此權臣存在?呂不韋的死,跟他的居功自傲、不知收斂有很大關係,有這麼大的功勞,還幹了那麼多糗事,秦莊襄王頭上的綠色都要蓋不住了,所以呂不韋的死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短短30個字,為何讓呂不韋飲鴆自盡,是羞愧還是恐懼?
    哀莫大於心死,呂不韋看到秦始皇寫給他信的內容後,就知道他沒有可能東山再起了,如果自己不死,嬴政的恨就消不了,就很有可能連累家人一起遭殃。所以,在想清楚這一切後,他痛快地飲鴆酒自盡了,給自己留了份體面,給家族留下一線生機。
  • 呂不韋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秦王本打算株連呂不韋和他的門客,但是念及呂不韋曾經輔佐先王,功勞至偉,所以僅免去了他相國的職位,逐出京城,封地河南。過了一年多,諸侯賓客紛紛向秦王遊說試探,打算邀請呂不韋出山。看到當下還有這麼多人為呂不韋說話,秦始皇大怒。呂不韋的門客遍及天下,而秦王最擔心的就是六國士人。
  • 呂不韋飲鳩自盡前的獨白太感人,這位偉大的政治家這一生也算值了
    世間再無呂不韋,嬴政得知呂不韋為了自己,為了大秦,為了天下百姓飲鳩自盡,悲痛欲絕 問: 「呂不韋,若當初知道今日的下場,還願意入秦嗎,還願意做秦國的相邦嗎?」 答曰: 「願意,因為我看見了天下統一之後,老百姓不再遭受戰爭帶來的苦難,此生無悔入大秦!」
  • 呂不韋的毀滅之路:不是秦始皇心眼小,而是他犯了做臣子的大忌
    當然了,呂不韋並不是沒有掣肘,出身楚系外戚集團的昌平君、昌文君,也在秦國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趙國內部,趙姬的面首嫪毐因為趙姬的寵愛和舉報秦始皇的弟弟成蟜叛亂而被封為長信侯,隱隱有和呂不韋分庭抗禮的架勢。縱然有競爭對手,呂不韋仍然穩坐宰相寶座,無人能夠撼動他的位置。一來是因為他擁立有功,二來是因為他本身確實有能力。
  • 大秦賦:呂不韋為何認為華陽夫人能幫秦始皇的爹,因為一男和一女
    大秦賦:呂不韋為何認為華陽夫人能幫秦始皇的爹,因為一男和一女就是沒看過《大秦賦》的人,對於呂不韋也不會陌生,因為是他發現了秦始皇的爹嬴異人「奇貨可居」。看過《大秦賦》或者了解歷史的朋友,可能還知道,呂不韋之所以能幫嬴異人上位,並不是靠的他自己,而是靠的一個女人,她就是《大秦賦》中,鄔君梅飾演的華陽夫人。那麼華陽夫人這個楚國人,為什麼能影響秦國的「國家大事」呢?
  • 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嗎?歷史早給出了答案
    華陽太后要散播謠言華陽太后造的這個謠也不是空穴來風,原來子楚當初在趙國做人質,認識了當時還是商人的呂不韋,呂不韋見子楚對自己的小妾趙姬非常喜愛,就割愛把趙姬送給了子楚,子楚和趙姬生下了後來的秦始皇嬴政。
  • 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個證據說出事情的真相
    這都不算什麼,甚至在東漢時期,那些百姓對於秦始皇的口徑也是相當的一致,很多人都站出來指責秦始皇和秦朝的一切,甚至連秦朝的存在都覺得是個汙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人講秦朝比作歷史上個最多餘的朝代,甚至連班固在修撰函數的時候將秦始皇和王莽這種人相提並論。
  • 趙姬與呂不韋在一起多年沒有孩子,為何與嫪毐在一起卻生了2個?
    在眾多離奇有趣的故事中,毫無疑問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最為特殊的一個,身為一個皇太后,一生居然先和呂不韋交往,再與子楚交往,最後甚至已經垂垂老矣,還要與發生關係。正是因為這個女人複雜的關係,導致秦始皇的身世成為一個謎底,人們一直無法清晰明了。
  • 秦始皇給呂不韋寫信,只是令其遷蜀,為何他就嚇得飲鴆自殺了?
    呂不韋看到這三十個字後,悟出了嬴政背後所表達出來的真正含義,驚懼不已,最後選擇了服毒自殺。 那麼,秦始皇這句話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深意呢?
  • 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嬴異人?呂不韋?
    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兒子,這不但成為歷史上一個撲朔(shuò)迷離的公案,還是兩千年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照理說,秦始皇的生父是誰,有那麼重要嗎?有,非常重要。因為秦始皇可是統一中國的千古一帝啊!統一中國的意義,那是不必言說的。假如秦始皇不是姓嬴的,那可不得了了,原來兩千多年前,並非秦國收拾了六國,而是秦國被六國搞啦!
  •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嬴異還是呂不韋?
    秦始皇の爹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自古至今都是一樁疑案,沒辦法,這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眾所周知,這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 子異和呂不韋,誰才是秦始皇真正的父親
    意思就是說秦始皇是秦莊襄王子異的兒子。當初子異在趙國會人質時,與呂不韋家中的舞女趙姬一見鍾情,遂取其為妻,並在公司前259年正月在邯鄲生下了秦始皇。而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裡敘秦始皇的出生時說: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 呂不韋最經典一句名言,僅12個字,卻富有哲理,一針見血,很刺耳
    小時候是不知道呂不韋的,雖然有看過呂不韋電視劇,但是對自己影響不大,大概的內容都忘記了。只知道自己開心快樂就好,根本不會顧及比人感受。小時候都沒怎麼吃過肉,都是過年過節時候,才能吃到肉。因為小時候不懂事,總覺得母親很小氣,每餐飯菜裡放的肉太少,有時候一氣之下就乾脆不吃了。母親卻安慰說,能吃到肉不容易,不能一下子一餐要吃個飽,今天吃飽了,那明天就沒有肉吃了。小時候不懂母親的話是什麼意思,總感覺肉少了吃不下去飯,食之無味,所以總是耍脾氣,跟母親大吵大鬧,母親依舊哄著,才肯吃完飯。如今想來真是後悔死了。
  •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呂不韋還是子楚?司馬遷都沒弄清楚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統一六國,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後人譽為「千古一帝」。
  • 30個字逼死呂不韋,嬴政為啥這樣做?任何人都別踐踏帝王的紅線
    殺人誅心,秦王嬴政雖然只是給呂不韋寫了一句話,但卻在不經意間把後者奮鬥一生所做的努力、貢獻,以及所秉承的理念全部否定了。呂不韋雖出身商人,但也算得上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自然明白,面對這種局面只有一條路可走。我們先看看嬴政這句話的涵義:「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
  • 《大秦賦》看到50集,想為段奕宏的呂不韋平個反
    正因如此,在蒙驁去世時,呂不韋探視時才從容地微笑,因為他知道,蒙驁已完成一生所願。當蒙武敬呂不韋的時候,呂不韋擋住他的手說,敬上將軍在天之靈,敬蒙氏代代忠良。送行的人當中,大部分是外客,這是因為呂不韋知人善任。他在任期間,用過文臣甘羅、姚賈、李斯,武將用過蒙驁、李信等。這些人才,讓大秦無論東出還是發展經濟都無後顧之憂。其次,說說李斯為何一直向呂不韋拱手。
  •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嬴異人?且看我慢慢分析
    後世編造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主要出自《史記 呂不韋列傳》,因為這裡加了一個呂不韋貢獻姬妾的前提,那就是趙姬身懷六甲。這是司馬遷不嚴謹嗎?胡編亂造寫下的記載嗎?恰恰相反,這是司馬遷嚴謹的史學態度。這說明司馬遷並不認同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而呂不韋貢獻懷孕姬妾的故事司馬遷將其放在《呂不韋列傳》,這是呂不韋的一個重要傳說,於是予以記載。其實《史記》記載的很多玄幻故事大多都在列傳之中,類似於奇聞異事。
  • 皓鑭傳李皓鑭歷史結局是什麼 被秦始皇逐出宮幾年後抑鬱而終
    皓鑭傳李皓鑭歷史結局是什麼  《皓鑭傳》李皓鑭歷史結局是被秦始皇逐出宮,呂不韋飲鴆自盡,她幾年之後抑鬱而終。一代艷后用自己的方式在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秦始皇的一生帶來了陰影。皓鑭傳李皓鑭歷史結局是什麼 被秦始皇逐出宮幾年後抑鬱而終  趙姬生在亂世,對於她的身世,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她出身卑微,成為舞姬後被呂不韋這個傳奇的商人救出來。第二種是趙姬出身王公貴族。
  • 呂不韋和秦莊襄王,到底誰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
    其實這事兒算是老生常談了,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其身上的關注點本來就多。而他的身世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生父的爭論主要是在呂不韋和秦莊襄王之間,因為其母趙姬在生他之前,和這二人都有著很親密的關係。秦莊襄王不用說,正牌老公,而呂不韋卻是趙姬於秦莊襄王之前的男人。
  • 呂不韋:從「賤商」到名留青史,僅需5個步驟,後人頂禮膜拜
    呂不韋作為一介商人,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呢?在筆者看來,呂不韋從「賤商」到頂級政治家,僅需5個步驟,而且「商業手段」十分專業。即使放到今天,也值得後人頂禮膜拜。步驟一:覓商機,尋找「商品」,給予投資。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遺憾的是他的妻子華陽夫人卻沒有嫡子。當時,趙國要求秦國派一位公子來趙國為質,安國君選了一個不受寵的兒子嬴異人(秦始皇的老爹)到趙國。接下來,秦趙對峙,嬴異人作為秦國的王孫,當然不招趙國人待見,不僅生活拮据,而且內心還十分悽苦,《史記》云:「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瞅準了機會,決定投資嬴異人。這是呂不韋「五步走」戰略的第一步,也是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