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說話的孩子情商高性格樂觀」,孩子的成長教育家長密切關心。
遲遲不願開口說話、學說話晚
口齒不清、發音不準
不愛說話、不敢說話
重複說話、表達沒有邏輯
經常答非所問
......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的語言障礙不能一概而論,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們常見的語言發展問題是什麼?
語言環境單一
父母不愛說話,孩子就不喜歡說話,代養人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經常置孩子於嬰兒車單獨玩耍,老人帶孩子,與孩子交流少為了圖省事,讓孩子不停的看電視,很少帶孩子外出,缺乏豐富的語言環境。
聽知覺發展不足會導致孩子模仿和學習能力下降,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的語言。
前庭覺能力不佳,從視覺和聽覺等感官輸入的語言、音調、音量等信息,都將無法正確被過濾辨別進入大腦,這就會造成孩子語言邏輯能力和理解力差、語言組織能力不足。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在最初學習語言的時候,除了聽聲音,還往往需要通過關注說話人的口型、動作、表情等綜合畫面來進行語言模仿和學習。而視覺能力的不足會導致孩子在閱讀時,多字少字錯行亂行,讀出來的也往往有誤。
圖片源於網絡
觸覺功能不足,孩子膽小不愛說話,在陌生和人多的地方容易緊張,不敢表達或者結巴、自言自語。
面對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過於嚴厲的話孩子也會更加焦慮,孩子過於焦慮,害怕說錯,也會影響孩子的自由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從小吃流食,或者添加輔食較晚,都會導致孩子的口腔肌肉張力不足,缺乏口腔鍛鍊。而一旦孩子對於舌頭、口腔肌肉等協調運用能力不足,舌頭靈活性不夠、口唇封閉性不夠,就會引起口吃、大舌頭、吐字不清等障礙。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的語言問題應該如何改善?
創設寬鬆的家庭環境,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陪孩子親子閱讀、情景式對話,多帶孩子聽兒歌、講故事,並積極引導孩子複述故事情節,對於孩子的表達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在自信中不斷嘗試和表達。
圖片源於網絡
和孩子多多進行遊戲的互動,比如通過線條、顏色等鍛鍊孩子的視覺能力;多帶孩子玩「傳話筒」、區分不同容器聲音,家長發出指令讓孩子進行表達等遊戲,來鍛鍊孩子的聽覺能力。
圖片源於網絡
多帶孩子進行運動,比如跳繩、跳高、蹦床、蕩鞦韆、吊床、旋轉木馬、走平衡木、變換空間位移的旋轉類、跳躍類、平衡類運動,不斷強化孩子的前庭覺發展。
多帶孩子外出玩耍,多玩土玩沙玩水,多與小朋友接觸和溝通交流,在家多給孩子按摩,降低孩子的觸覺敏感。
圖片源於網絡
多帶孩子進行彈舌訓練,多玩吹口琴、吹紙、吹氣球的遊戲,用乾淨的手幫助孩子口腔按摩,多帶孩子跑步鍛鍊孩子的肺活量等,提高孩子的發音器官的使用能力。
當孩子出現語言問題,家長們可以試著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改善,或者進行專業感統訓練,幫助孩子擁有良好語言能力,才能使孩子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更加輕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