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3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沒能力的時候,少投精力培養人脈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職場中,有很多人一直都是唯唯諾諾,但又勤奮踏實的老好人,他們往往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下班,什麼都主動去做,對同事和領導更是有求必應,以為這樣就可以搞好人際關係,以為這樣就可以發展建立自己的職場人脈,其實他們不知道,所謂人脈,是要等價交換的,你有多大價值,才會有多少人脈!你有多大價值,才能得到多大的尊重和重視!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我,工作6年,樂於助人,被炒後竟沒有一個同事為我送行

    前公司有個同事,小美,33歲,她在公司幹了6年,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希望獲得好人緣。她一直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做的:

    辦公室的純淨水沒了,他總是默默的給大家打回來;

    辦公室的桌子髒了,他會主動打掃;

    老唐需要複製個東西,自己有事,就讓小美去複印;
    陳姐下午要去陪男友看病,想提提前「下班」,就讓小美幫忙盯著;
    李哥點了個外賣,有事情沒時間去拿,就讓小美去樓下幫拿……

    總之,凡是公司裡,開口找到小美幫忙的,她總是很樂意的幫忙,真正把助人為樂的品質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就在上個月,領導讓小美去買一些材料,她去了幾家公司比較,最終敲定了一家。然後給領導提建議說買這家的,領導同意了。

    結果付款以後,發現是一家不正規的公司,材料也是假貨,小美沒有對該公司的資質進行核實,導致最後公司損失了10多萬。很快,小美也收到了公司辭退的通知。

    她本來以為自己經常幫助同事,同事也會對她笑臉相迎,至少也會送行什麼的,或者給她說句暖心的話。

    結果,小美去收拾東西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要給她說送行的事,甚至除了看門的保安和打掃樓道的阿姨,都沒有人跟小美說話。

    小美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說自己在公司的人脈應該不錯啊,為什麼自己曾千方百計幫助同事,最後被辭退卻連一個給她送行的都沒有呢?

    02 別用感情培養人脈,職場是一個講利益的地方

    樂於助人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這種美德在職場可能並不適用,因為職場是一個講究利益的地方,是一個講究核心競爭力的地方。

    職場上其實很少有真正的感情,有的只是相互利用,交換利益。職場所謂的朋友大多是盟友,人走茶涼絕對適應於每一個公司!

    以前有個朋友給我說過,他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看到有一群小孩正圍著自己孩子轉,就問他:「你這麼受歡迎,一定有很多朋友了吧」。

    小孩說不是,我只有一個朋友,其他小朋友都只會對我要玩具,只有他能拿著他自己的玩具,來跟我「交換」,所以我只覺得他是我朋友。連小孩子的圈子都是這麼現實,更何況我們成年人的職場。

    所以,發展和維繫人脈的主要原則,就是交換,這種交換不僅僅是利益交換,還包括觀點交換、信息交換等等。而感情,在職場中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計。

    只有你本身強大了,有能力了,幫助別人才能給別人帶來利益,才能真正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其它資源,才能獲得同事從心底的感激。

    只用感情和主動做事,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樂於助人都是沒有價值的,或者低價值的幫助,你幫助別人再多終將被職場淘汰,職場只尊重強者,從不同情弱者,職場不相信眼淚!

    很多人不明白這點,在職場中,他們不斷的去搞人際關係,不斷去搭建自己的人脈,以為自己幫助了別人多少就是真感情,別人就成了自己的人脈了,真是天真。對於沒有任何交換條件的你來說,人脈真的沒那麼重要。

    03 職場上什麼樣的人,才能獲得尊重和被重視呢?

    為什麼有些人勤勤懇懇卻得不到同事認可,有些人飛揚跋扈但仍能獲得領導重用呢?歸根結底,職場上只有一種人可以獲得大家的尊重:有足夠的實力和高度的人。

    第一,擁有有效的人脈

    這個非常好理解,中國是人情社會,職場更是講究利益的地方。比如,你們單位是生產食品的,你的親戚開了一家食品連鎖超市,需要的各類食品量非常大,只要你在公司,親戚的食品超市就從你的公司進貨,你說公司會不重視你嗎?或者你有大領導在總公司,掌握著單位領導的生殺大權,他們敢不對你好嗎?這些是一個人的軟實力。

    但是,如果你沒有那些軟實力,並且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的時候,也先別花太多那些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去討好,因為你努力來的,很可能都是些無效的人脈,你參加的社交最多只能讓你記住幾個電話號碼,但是別人絕對連你的微信都懶得加,因為當下的你沒有任何價值。

    這時你要放棄無用的社交,把時間投資到脖子以上,把精力放在提高水平上。與其你去尋找和籠絡人脈,不如你變成別人都想結交的人脈,雖然這個過程可能很苦,但是只要你能站到跟強者同等的高度,結果一定會很酷。

    真正的人脈,絕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 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

    第二,擁有核心競爭力

    在當今這個科技浪潮中,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掌握了核心競爭力,就有了生存的價值。

    比如你在軟體公司,每次軟體的核心代碼都是你來寫,那麼你就有核心競爭力;你在影視公司,你策劃的短視頻都是爆款,突破100萬+的點擊,有無數廣告商找你們合作,那麼你就有核心競爭力;你在設備維修公司,你拿耳朵一聽就知道故障在哪裡,那麼你也有核心競爭力。

    第三,擁有管理能力

    現在的公司大多缺乏管理型人才,這也是很多大型公司都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的原因。有些人不善於管理,兩三個人的團隊被他管得怨聲載道,七零八落,把一個好好的團隊給搞死了,甚至還經常出現頂撞領導的流血事件,更別說產出效率了;有些人給他一個幾十人的團隊,他仍能管理的井井有條,不僅員工樂於上班,而且效率極高,利益翻倍,這就是管理者的重要性。

    04 如果沒人脈、沒競爭力、沒管理能力,做好這3點依然能逆襲

    如果你現在對我說,我真的很無奈,我現在沒有技術,不會管理,更沒有一個有錢的親戚或者老爹,是典型的山村裡走出來的窮二代,是不是我就沒有出頭之日了?

    錯,只要你在以下4個方面持續努力,肯定會獲得公司領導同事的重用:

    第一,放棄那些沒成本和低價值的「樂於助人」

    在職場自私一點沒有什麼不好,如果不自私就不用進職場了,直接進志願者團隊就行了。

    我們在職場是為了混口飯吃,提高待遇,不是為了無私的幫助別人。試著對別人過多的要求說不,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在瑣碎的雜活上投入太多的精力,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肥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最終的結果就像上面說的小美一樣,雖然一直在無私的幫助別人,最後卻落得人走茶涼的感覺!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起碼可以換來一個人情,對方會心懷感激。其實這樣做,只會讓別人覺得我們的付出很廉價,甚至一文不值。隨意的付出、別人感受不到的付出、沒有否決權的付出,統統都是低價值付出。

    你給人的感覺是你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沒什麼好稀奇的;而有原則的人的付出都是高價值付出,因為別人本來就不敢指望他,他一旦出手,別人就賺到了。

    記住,只有你強大了,幫助別人才會獲得別人的感激,反之,只是給別人打雜而已!

    第二,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這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創業型公司的人,創業階段的領導者,往往最需要幫他打天下的幹將,他可以不要求你脾氣好、不要求你聽話、甚至不要求你忠誠,但唯一要求你能攻城略地,因此你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去做這件事。

    領導的核心利益是搶佔資源,所以,你沒核心競爭力,那些什麼聽話、溫順、勤快、服從等因素都沒用,這些因素都要服從於核心利益。

    你只有獲得了核心競爭力才有你的立足之地,只有獲得了不可替代的本領,才能在職場上所向披靡、攻城略地、搶奪資源。所以,從現在開始,利用好你的上班時間和業餘時間,充分培養你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你是在翻譯公司上班,建議你周末再報一個外語班,持續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如果你在設計崗位,建議你可以學一些寫作與策劃課,這樣可以與你的設計能力形成一個技能樹;如果你在管理崗位,建議你讀一個MBA,雖然現在都抱怨MBA的含金量,但只有真能拿到學歷的人,才有資格抱怨。

    第三,學會給自己貼標籤,善於宣傳自己

    職場上,既要會做,更要會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別扯了,你有沒有發現茅臺酒現在都開始做廣告了,甚至廣告的力度越來越大,難道茅臺酒不好嗎?

    宣傳的作用太重要了,你要利用一切機會宣傳自己:

    1,學會給自己貼標籤

    簡單說,就是把自己某一種能力或觀點固化在別人腦海中,每當別人提起你時,第一聯想詞就會想到你的某種能力或觀點。

    比如你在你公司,是最會做設計的人,別人一提起你,就會聯想到你曾為公司設計出了一個價值10萬元的短片;你是公司最懂維修人;你是公司最會與客戶打交道的人......等等,這就是「個人技能標籤化」。

    在公司,你先把基本工作都摸透。然後,你就要專攻某一個技能了。當你的技能形成了口碑,而且,剛好是公司業務不可或缺的點,你就有了不可替代性,更有了議價權。

    2,善於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

    職場上有句話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有些時候,你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如果自己不能主動表達出來要得到獎勵的意願,領導怎麼會知道呢?

    領導的注意力都是高度稀缺的。領導不知道你牛逼,都是你的錯,千萬不能指望領導主動發現你的能力。

    你的能力能不能被發現,不是對方的責任,而是你的責任。展示你的能力,也是你能力的一部分。你的能力為公司產生價值的同時,你要讓你的能力被領導看見。

    比如你在給領導匯報方案的時候,適當的給領導提一下你攻克了哪些難關,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怎樣的;還別忘記提一下你的業餘技能,比如外語、短視頻製作、畫畫等;也可以提一下自己的人脈,比如自己在某某公司有親戚等,這些都是你的手段。

    另外,不要逃避那些給領導提供私人幫助的潛規則,這些精神上的愉悅,滿足老闆的個人私慾,讓他享受拍馬溜須、阿諛奉承的美好體驗,就像抽菸一樣,他明知道不好,但戒不了。畢竟,在你職業生涯的開始階段,「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才是好貓!」

    你通過上面的一些方式努力後,你會發現你在職場中,已經不需要到處求人,到處找關係了,因為你現在就是那個所謂的關係;周圍的同事對你客氣了,甚至領導也能容忍你的小脾氣了,因為你給公司創造的價值,甚至超過了公司的一半;同事再也不會讓你幫他取外賣了,而是乖乖的把你的外賣拿到你的辦公桌上,還要說一句:「某某,要不要幫你拆開」?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相關焦點

  • 職情:職場中,當你沒能力時,少花精力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並不適用於整個職場生涯;當我們有足夠的資源,有價值物跟對方等價交換,多條朋友多條路才行得通;人脈和能力,應該是有一個平衡度的;打破了平衡,空有人脈或者空有一身本事,都是沒辦法在職場好好生存的
  • 職場中如何培養人脈?從《增廣賢文》中學習培養人脈的大智慧
    導語:職場中人脈體現了一個人的能力,為此人人希望自己擁有強大的人脈關係網,以此叱吒職場,邁向巔峰。有的人擁有了強大的人脈關係網,從而平步青雲;有的人卻一直不得其法,甚至因為模仿,成了「東施效顰」的典型案例。為什麼會有如此兩極分化的結果?我們到底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好人脈?下面我們就來揭開建立人脈關係背後的面紗。
  • 洛克菲勒:沒本事的時候不配談人脈,四點教你看清職場人脈的本質
    洛克菲勒:沒本事的時候不配談人脈,四點教你看清職場人脈的本質洛克菲勒,是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也是美國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洛克菲勒並不是家族繼承而擁有的巨大財富,而是在當時市場經濟環境下,憑藉個人奮鬥、發明、經營管理創造財富。
  • 職場潛規則:真正厲害的人,都懂拓展人脈關係的核心,是利益交換
    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它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變回土狗。人生有一種悲劇,叫錯把平臺當本事。因為有真正本事的人都知道,去過再牛的公司,有再多的人脈都不足以紮根職場,只有個人能力才是生存王道。在同一個單位,那些平時與你好的人,一方面是與你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另一面則是因為在一個小的團體中,互相需要尋求一種群體生活的支撐,這不光是精神層面,也有利益層面的潛在需求!
  • 一個40歲過來人給你提個醒:到了30歲,別急著進入體制內
    一個40歲過來人給你提個醒:到了30歲,別急著進入體制內 現在有很多人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現在的社會並不穩定,隨著技術革新等的越來越快,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很多公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崛起,但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消亡,就像是一個泡沫一樣,而這樣的公司其實浩如煙海,能撐過一年的公司寥寥無幾
  • 為何很多職場人,40歲後投簡歷沒人回復?搞懂這3點,越老越吃香
    "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那麼,為什麼很多技術人員,人過40歲投簡歷就沒公司再回復呢?應該怎麼應對才能在職場中,繼續發光發熱,甚至是越混越好呢?更不用說,公司為了培養你付出的錢和時間,這也是不小的數目。要是公司在你身上的投入真有收穫那還好,萬一到最後錢和時間都花了,你沒學到啥,或者學到了也沒為公司賺到錢,那怎麼辦?
  • 職場潛規則:35歲找工作沒人要?不看透這3點,不吃虧才怪
    有一位HR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過了30還去招聘網站投簡歷找工作,這樣的人很少會有公司要,到了這個歲數知道都已經工作五年了,但是卻沒有熟人推薦工作,如果不是自己的人際關係有問題,就是能力有問題」。這樣說也許更現實、更無情,但也是事實。人到中年出來面試一開始也希望得到更高的薪水,但後來就找不到工作了。
  • 職場中,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培養這4種能力!
    職場中,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培養這4種能力!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新興行業迅速崛起,對職場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場需要高綜合能力的人才,而不僅僅只是完成一些機械的工作。要知道職場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有人生百態。在職場中,我們通常會少說話,多看多做事,這樣上司會覺得你是一個穩重可靠的人。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更進一步,能更快得到上司的賞識,積累更多的人脈,在職場中混得如魚得水,就要提高你的情商。情商高的人會思考一句話怎樣講,才會說的漂亮,同樣的事怎麼做,才會做的高效。
  • 職場中,教你如何建立人脈關係,你學會了嗎?
    很多職場中人,熱衷於建立人脈關係,這不重要!誰都靠不住,除非你有用!人脈的強大,是建立在個人強大的基礎上。否則你建立起來的所謂人脈關係,僅僅是通信錄裡多了幾個聯繫電話而已。職場中很多人,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更不愛讀書學習,提升自己,總喜歡一門心思鑽研人脈,拉關係建圈子。想藉助人脈關係改善自己的處境。表面上很吃得開,每天電話不斷,結果多年來的處境仍然濤聲依舊。因為你本人,在你的人脈關係看來,沒什麼真正的使用價值,你若沒有用,靠誰都沒戲。你不夠優秀,人脈就是笑話。世上的事一切皆有價碼,至少要等價交換。
  • 一個35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做完工作千萬不要馬上交給你領導
    我想了一下,其實像小宋這樣的人應該還不在少數,這些人可能都沒想過,做完工作馬上交給領導,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甚至可以說是踩中職場規則的「雷區」了。你不是很能幹嗎?那當然要多幹一點。不管是安排任務的領導,還是能幹的下屬,在這個問題上認識都是一致的。這個職場規律沒毛病,但是問題是能幹的多幹,相應的就是不能幹的少幹、甚至不幹。
  • 一個35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上,沒有這3個條件,千萬別輕易裸辭
    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競爭力,至少你得保證這些能力所處重要的位置,並且不容易被人取代;要想成功裸辭,身上必須具備這些核心競爭力,如果還沒有其中一項,你最好在辭職前,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儘可能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才是屹立職場而不倒的核心。
  • 職場中,這3個關鍵的核心能力,趁早儲備,勝人一籌!
    正如到了一定年齡,就要上幼兒園、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學習對應的知識,獲得相關的能力。 職場人到了一定階段,就要掌握對應的能力,否則個人核心競爭力就會變弱。
  • 有能力就了不起啊?不好意思,有這3種能力的人,職場真的很吃香
    能在職場混得好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角色」,他們總會有某方面的特長,某方面的能力很強。很多人不服氣,有能力就了不起啊?就算我只是一個普通員工,只要我每天勤奮努力、兢兢業業,也總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話是這麼說,不過有以下3種能力的人,在職場還真的很吃香。
  • 職場中那群35歲以上的人,都消失去哪兒了?
    ↓滑到文章末尾,有限時超值福利↓前兩天,知乎熱搜上有一個超過4100萬人瀏覽的問題:·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什麼去了他總結,想要在職場長久生存,培養創業力或者管理能力都比培養職業力要有用的多。一般職業發展就分為兩個方向,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最終都會走向「管理」和「創業」的路線。奮鬥成為公司高管或者企業領導者/聯合創始人,是個人能力、人脈、機遇,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可以達成。
  • 職場中什麼最重要?靠嘴與人脈不可取,紮實的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
    退役軍人在職場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脈?是交流?還是其它?其實都不是,在職場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最為核心的就是工作能力,只有讓自己擁有紮實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在自己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或許會有很多人抱有懷疑態度,那麼下面退役人才網就給大家說說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吧!
  • 一個36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不要試圖用努力去感動你的老闆
    >,走的時候還不忘發一個自己也在加班的朋友圈。如果你每天、每周、每個月都忙到沒時間成長,那麼你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消耗存量。你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定是越消耗越少。 善於判斷和做決策的人,升職更快。很多普通員工就是靠善於判斷、善於決策,月薪從3000、到3萬、再到10萬的,在職場中大家都害怕做決策,因為怕承擔責任。
  • 一個40歲的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你最好有個能掙錢的業餘愛好
    8年之前,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沉迷於遊戲的胖子,又喜歡喝點小酒,所以30多歲的他已經有了明顯的啤酒肚,看起來人比較頹廢。如果他就這樣平靜的在體制內工作,也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剛開始的時候都沒人相信,但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們不得不信。他完全就跟變了個人一樣,每天下班回來吃了飯,除了跟孩子老婆小聚一會兒以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
  • 一個37歲職場人給你提個醒:千萬不要輕易離開國企,從這4點講透
    如果你家裡有事,領導一般當場就批了。孩子上學、老人生病,自己實在沒辦法了找找領導一般都會在能力範圍內給予解決,而這在創業型公司裡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而國企是完完全全的正規軍,不說別的,該有國家福利,你一分都不會少,即使不是體制內的國企,在對你裁員的時候,該賠的錢也夠你在家宅半年。但創業型公司呢?這個真不敢想像。
  • 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那就要看你的能力如何了。年齡從來都不是有能力的人成功的限制,更別說在職場打天下了,有能力了,就沒有什麼生死線了。沒能力,或者能力還不夠,面對職場的生死線,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你的能力。
  • 職場中一個沒能力的人,當了你上司怎麼辦?3個策略讓你越混越好
    ,因工作需要,公司要求成立一個新部門,共12人。領導和我談的時候說讓我分管業務,以後會再來人負責全面工作。我當即表態沒意見,過段時間,分管全面的主管來了,小劉,30歲,聽說以前還在華為幹過,全員皆大歡喜,開了歡迎會,並且共進晚餐,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