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5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做完工作千萬不要馬上交給你領導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我有個朋友,小宋,我們都叫他「拼命三郎」,因為他從剛進入職場開始,就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領導交待的任務,他一般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然後很快交給領導,再布置任務也會同樣如此,所以他在單位總是一個人做幾個人的事情,經常還要加班熬夜,就是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內交給領導,以便能獲得領導認可。

但是,最近,小宋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工作很努力,做完工作也馬上交給領導,非但沒有被領導表揚說效率高,反而工作多到自己已經吃不消了,有時連續通宵兩三天趕出來的項目方案,還被領導批評為馬虎、不認真!

小宋為此非常困惑,給我們大倒苦水。我想了一下,其實像小宋這樣的人應該還不在少數,這些人可能都沒想過,做完工作馬上交給領導,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甚至可以說是踩中職場規則的「雷區」了。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為什麼說「做完工作馬上交給領導」非常不明智呢?


其實,這10多年的職業經歷告訴我,過早的把工作交給領導並不是一件好事,非但不能證明你的效率和能力,而且對你還有很多弊端:

第一,能幹的人,讓你多勞但不一定多得

要知道,職場工作不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業拼命趕完就沒什麼事可以玩了,但職場上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完成了這項任務,後面還有N多項任務等著你。

你在最短時間完成工作以後,領導就會認為他給你分配的工作太輕鬆太少了,於是會重新給你「加料」,公司用人都是有成本的,所以不會養著閒人,下屬如果把任務完成並馬上交給領導,領導絕對不會讓你停下來休息,很可能會分配新的任務給你!

能者多勞,這是一條最基本的職場規律。你不是很快就完成了嗎?你不是很能幹嗎?那當然要多幹一點。

不管是安排任務的領導,還是能幹的下屬,在這個問題上認識都是一致的。這個職場規律沒毛病,但是問題是能幹的多幹,相應的就是不能幹的少幹、甚至不幹。

比如,你是新媒體部門的一個文案,每次能很快完成一篇文章並上交,有一天,其它部門需要一份關鍵的書面材料。於是,很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它部門的負責人,就會找到大領導,說這個材料很重要,他們部門的人實在是寫不好,搞不好會給單位造成影響的,這事還是讓你這個能幹的人來寫吧,你寫的好,你一定寫的好。

這樣的建議,大領導基本上百分之百會批准,因為這是為單位整體著想。於是,你不是能寫嗎,你不是每次很快就能完成任務嗎?那以後有這樣的事情,你能寫就一直寫,一直寫,越寫越能寫,越能寫越多寫。

旁邊一定還會有人說:你這麼能幹,你不幹誰幹?但最怕的就是:有硬活兒了看本事,誰有本事誰幹;有提拔重用了看資歷,誰夠年頭誰上。

第二,老實的人,讓你多勞但不一定多得

都說老實人不吃虧,這是從大規律上說的。職場上的老實人實實在在,不坑人不害人,不招事不惹事,每天就在自己的工位上踏踏實實地做自己的事。

只要細心觀察,每個單位都有一批這樣的人,不顯山不露水,就是這樣一批默默無聞的人在支撐著各單位大量日常工作,因為人老實,所以大多情況下也是做完事情就馬上去匯報,去上交。

慢慢地,領導們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印象:有事就交給這樣的老實人,我放心,特別是交給做完了馬上上交,沒心機又一直做事的老實人更放心。於是,那些老老實實的老黃牛,就時不時地多加上幾幅套,多拉上幾掛犁,多耕上幾畝地。

但是,他們還是吃原來那一把分給自己的草,不多吃,不多佔,只是多勞多幹。多幹點活兒,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往往出在年底,要評優,要推薦幹部,要提拔重用了,老實人不好意思找領導,也不善於搞人際關係,甚至有時候因為有幹不完的活,連這些活動和評選都不知道。

結果,大家都會認為這樣的人沒什麼個人想法,踏踏實實繼續幹吧。於是,你就這樣繼續老老實實地多幹活。

第三,被貼上「質量不高」的標籤

營銷心理學上就說過,同樣一件商品,在心理上,潛意識會覺得貴的東西肯定比便宜的好;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在買東西的時候,反正就覺得太「便宜」的東西不是什麼好貨,一分錢一分貨。

這個心理用在職場上也一樣,有時候領導衡量下屬工作質量高低的因素,除了任務本身的質量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你完成任務的時間,普遍意義上講,如果你花很短的時間完成任務,即使質量很高,領導潛意識也會給你打上「質量不高」的標籤。

因為你完成任務的時間,可能已經遠遠低於領導心理的完成期限,如果你為了展現效率,加班加點完成了工作,但是沒有用滿或接近他的時間期限,他很可能認為你的用心程度不夠,敷衍應付。

而且領導對我們的評價還有一個誤區,你做10件正確的事,領導不一定能夠記住,反而你做一件錯事,領導可能就能記很久,一次好的工作只會得到一次表揚,一次壞的工作得到的批評卻不止一次!


02 要想在職場上越混越好,我們應該如何轉變思維和正確的上交任務呢?


第一,忘記「多勞多得」的思想,要知道職場上沒有所謂的「公平」

1.別想著做完馬上上交,你想多勞,但一定多責和多錯

很多朋友,特別是剛入職場的朋友,特別期盼儘快得到領導的認可,希望被貼上「能力強、效率高」的標籤,以求儘快獲得升職加薪。但是,職場上多勞不一定多得,但一定多錯!

很多老員工敬告新人都是這麼說的:進來公司首先要做的不是把事幹好,而是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該碰的事情,不要碰,碰了就麻煩多了。幹好了,是理所當然,幹不好,就是你的問題。你的功勞領導是記不住的,但你的錯誤他是不會忘記的。

2.在領導角度看,他給錢你幹活,你不能創造超額收益也等於零

領導認為,工資給你了,你就得乖乖幹活,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要這活有人能給他幹,能幹得好就行,你的效率高低,和工資是不是成比例,對他不重要,對你是不是公平,也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

你工作完成得再快,做得再多,但沒有產生實際的額外價值,如果讓你多得了,那其他人也會吵著要多得!

第二,工作中上交任務時,要學會「卡時間和節奏」

在給領導上交任務的時間和節奏把握上,我們要做到給領導留下修改的時間,但不能有返工的時間,把完成任務的時間用到70%左右就差不多了。

比如,領導讓我們完成某項文案,我們做完以後一定要自己反覆修改幾遍,如果確實沒有要修改的了,也要學會對著電腦「裝模作樣」,等到時間到了七八成,我們再交給領導。

因為我以前做影視後期的時候,就明白,任何作品,即使你做得再好,做到可以拿獎的標準了,領導和客戶對你的作品一般也不會百分之百滿意,肯定也會給你提出很多「修改意見」,就是為了展現領導或客戶他們自己的才能。但是如果你時間和節奏卡到位了,就算真的做的不好的話,他們看時間來不及了,也不會逼你加班加點的返工!


03 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一定要讓領導知道


現在很多職場人,不會「宣傳自己」,太過於「從容低調」,認為只要工作做了,領導遲早都會認可你。但是,我們往往面臨的情況是,還沒等到領導認可,我們就已經被淘汰了。

所以,你付出的時間精力等,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展現在你領導面前,這不是拍馬屁,而是讓別人看到你的付出。

以前我在一家影視公司實習的時候,當時跟我一起進去的還有一個實習生,她特別愛表現,有一次,我們一起加班,各自完成了一個項目,我做完後馬上交給了領導,她第二天早上交給的領導,過了一個月後,得知這個同事因為這個項目獲得了晉升主管的資格,而且工資漲了一倍。 

然後我只能憤憤不平,明明這個項目,我比她完成得更快,也更好,為什麼偏偏把機會給了她?後來從另一個領導口中得知,原來雖然我很早把項目結果交給了領導,但是把「加了一通宵班」的經過給隱藏了起來,一方面領導認為我工作不夠盡力,另一方面領導完全就是認為我的初衷不是工作,而只是為了獲得他的認可。

相比之下,另外那個實習的同事,就在做項目的過程中,不斷的給領導反饋,她在項目過程中,解決了什麼樣的難題,增加了什麼樣的創意,進度已經完成到多少了等等,這讓領導既清楚了他的能力,又知道了他通宵加班的付出。第二天她交付這項工作的時候又強調了一次「這是我通宵後完成的,就是希望您今天早晨能夠看見」。

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自己,真是活該啊!其實領導的注意力都是高度稀缺的。領導不知道你的付出,都是你的錯。千萬不能指望領導主動發現你的付出。

你付出的時間精力,能不能領導被發現,不是對方的責任,而是你的責任。展示你的付出,也是你能力的一部分。不然,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只有你自己知道,領導為什麼要給你升職加薪呢?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相關焦點

  • 一個35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上,沒有這3個條件,千萬別輕易裸辭
    尤其是對於35歲後辭職的人來說,35歲是職場的一道坎,很多公司考慮到性價比等因素,不會輕易接受35歲以上的職場人,這個時候人脈資源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要知道,人際關係並不等於走後門,它是一種潛在的能力與資源。
  • 一位66歲退休老領導給你提個醒:體制內工作,不能急,需慢慢來
    單位裡不是很多領導都要求儘快做完事情,工作越快上交越好嗎?張大爺笑了笑,說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歸根結底你這還是新人思維,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同樣如此,領導在安排你做每件事、每個項目之前,他通常會以自己的經驗或市場化的標準來進行一系列的評估,然後在他心裡會有一個時間計劃,比如這個項目2天能完成,那個項目最多10天能完成等等。
  • 職場 | 職場中,如何委婉拒絕領導給你加工作?
    但是,領導給他加額外的工作,打亂了他的工作計劃。遇到這種情況,小王要不要接領導給他加的工作呢?他又該如何委婉地拒絕領導呢?這個問題,在職場中很常見,可能大部分人都遇到過。面對領導加工作給你,我們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多人都不喜歡領導給他加活,因為加活就意味著加班,加班就意味著要晚回家,意味著很累。誰希望自己更累呢?但是畢竟他是領導,他有權利給你加工作。
  • 一個職場人中肯地告誡:千萬不要輕易給你的領導提建議!
    領導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提的這個建議非常好,我非常認可,你儘快出個方案著手去做吧!」,你一定會想不到,這聽上去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會讓你面臨諸多的問題,在職場上,千萬不要輕易給你的領導提建議!如果不是在公共的場合,你給領導提意見,領導下意識的就認為,你肯定有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交給你來完成比較放心。如果是私下的場合,領導的身邊可能就你一個人,他也只能交給你來完成,他總不能告訴你,讓你交給誰來做吧,這樣你也比較為難。
  • 一個35歲的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不要跟同事走的太近
    第一,害怕破壞與同事的關係,讓對方得寸進尺、步步為營很多人在工作中,肯定遇到過同事找你幫忙的情況,特別是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同事之間更是常見,但很少人會去總結和發現一些本質的現象和規律我以前有個同事,霞姐,她是單位裡的八卦女王,每天早上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八卦同事的私生活,昨天某某跟老婆吵架了,聽說XX和公司裡的誰在談戀愛被領導發現了,XX領導正在準備離職,聽說會空降一個老闆的親戚來……還有一次,單位裡來了一個新同事,是個40歲的大叔,霞姐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消息
  • 一個39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人,千萬不要輕易借錢創業
    老張,39歲,在一家本地國企工作了10多年,是一個小主管。不能說混得有多好,但是也算中等收入,每天有錢又有閒。也是很多人之前最羨慕的人之一。現在的90後都逐步開始進入到30歲的行列了,很多人往往已成家,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
  • 一個37歲職場人給你提個醒:千萬不要輕易離開國企,從這4點講透
    老王,是我的一個小學同學,今年37歲,大學畢業後,家裡走門路加上他自己的努力,進了我們當地的一家上市國企工作,至今在裡面已經工作了14年。我們這裡是全國有名的休閒城市,大家的工作節奏都不快,很多企業普遍都是朝9:30到晚5:30的工作時間,而且事情也不多,工作平淡,可老王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在國企上班這些年,他看了很多的成功學和勵志的雞湯書。
  • 一個40歲過來人給你提個醒:到了30歲,別急著進入體制內
    一個40歲過來人給你提個醒:到了30歲,別急著進入體制內 現在有很多人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現在的社會並不穩定,隨著技術革新等的越來越快,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很多公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崛起,但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消亡,就像是一個泡沫一樣,而這樣的公司其實浩如煙海,能撐過一年的公司寥寥無幾
  • 一個35歲職場人給你個忠告:年輕人,不要盲目從國企辭職
    ,不能在別人安排的路線之下去發展,因為你不是為了公司的某個職位才工作的,更不能安心去當顆螺絲釘,你只能為自己工作才有出路,必須把自己當成這個社會分工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在工作。否則你一旦過了35歲,就很容易遇到中年危機,沒有任何私人企業願意讓一些年紀大的又沒有一技之長的中年人在公司混日子,所以你必須一開始就要有積累經驗,培養一技之長和自己的競爭力,才有在這個職場上生存下去的資本。有些人可能會說,沒有一技之長就不能找到工作了嗎,可以是可以,但除非你能接受窮。
  • 一個36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不要試圖用努力去感動你的老闆
    人都是有感情的,作為老闆,他們當然可以被你感動,只要你不要他們為這份感動買單。但是,你要他們為這份感動買單,對不起,不可能。,不如多給自己一些增量成長不要想著僅憑努力工作,去感動老闆。你要抽時間多聽一些課程,更新完善你的知識體系,並在之後的銷售過程中去運用實踐,你要多學一點品牌的知識、營銷的知識,這樣對銷售工作幫助很大,你要多一點商業知識和認知思維,這樣你越來越專業,談客戶更有說服力等等。老闆自然會更加器重你。
  • 這幾句話領導都不愛聽,職場中的你要注意了
    俗話說,行有行規,職場中也是有很多的潛在規則,這些你都知道嗎?比如說領導不愛聽那幾句話,你想知道職場中領導都不喜歡聽那幾句話嗎?第一句話:這個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做當我們進入職場中,有時候工作平不會分的那麼細,比如,你是做會計,領導臨時讓你去辦點不是會計的事,你能說,這個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做嗎?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導讀: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大多數職場人士到了35歲,就會遇到所謂的職場生死線,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還是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防患於未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到了35歲左右,就很容易離開原單位。
  • 職場打工人,領導這四句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否則你太幼稚了
    在職場上很多人有這樣一種想法,只要聽領導的話努力工作,遲早有一天會被領導發現提拔重用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特別是這樣的四句話,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否則別人只會笑話你太幼稚了。第二句靠努力就能夠晉升,如果那樣的話是不是太容易了,努力勤奮的人不要太多了呀。
  • 一個33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沒能力的時候,少投精力培養人脈
    職場中,有很多人一直都是唯唯諾諾,但又勤奮踏實的老好人,他們往往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下班,什麼都主動去做,對同事和領導更是有求必應,以為這樣就可以搞好人際關係,以為這樣就可以發展建立自己的職場人脈,其實他們不知道,所謂人脈,是要等價交換的,你有多大價值,才會有多少人脈!你有多大價值,才能得到多大的尊重和重視!
  • 領導為什麼總是要把困難的工作交給我?
    為什麼領導總安排最困難的工作給我?原因很簡單,你能幹就多幹點,你會幹就幹點難的。那句「能者多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職場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對能者而言這是好事兒壞事兒?我們應該怎麼辦?請看山西1哥逐條為你分析。第一,職場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職場中的大忌:不要越過你的領導去匯報工作,越級惹人嫌!
    你遇到過上級領導不公正對待嗎?有沒有把這個問題直接報告給高層領導?也許這樣做也沒什麼其他的意思,只是心中的委屈和氣憤直接反映在高層領導身上。但這樣做卻犯了職場「打越級報告」的大忌。儘管直接向高層領導匯報的動機只是為了認真負責地工作,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永遠得不到公司的認可。這是為什麼?
  • 你是否有:35歲職場危機,到了35歲就感覺工作不好找的經歷?
    35歲正是貢獻價職,創造價值的年齡,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成熟,有工作經驗,精力相當,可能也不會太任性,而會比較容納百川。但是,35歲也是職場的一個轉折點,據研究調查,很多求職者過了35歲就會出現職場危機。 就2020年來講,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年齡要求,必須在35歲以下。
  • 職場上,領導對這3類人很反感!看看你中招了沒
    職場上,領導對這3類人很反感!看看你中招了沒職場如戰場,很多時候一個不小心就影響了你的升職加薪,可能你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了。而升職加薪的權力都把握在了領導手裡,那些被領導喜歡的人往往工作機會更好,所以我們要抓準領導的喜好,直接出擊。如果不能直接讓他喜歡,那也最好不要讓他討厭呀!我們先來盤點盤點那些領導討厭的三種人吧。如果你正好位列其中,就快點改!
  • 不要等領導來安排你的工作!員工要學會給自己找活幹
    工作需要的是一種自動自發的精神,自動自發工作的員工,將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 公司裡總有一些人經常閒著無事可幹,領導走過去詢問原因,他就說:「您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沒事啦。」
  • 夜讀人生感悟:不要等領導來安排你的工作!(已被瘋狂傳閱)
    公司裡總有一些人經常閒著無事可幹,領導走過去詢問原因,他就說:「您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沒事啦。」這樣的人每個公司都存在,他們認為,做完老闆安排的事情就很不錯了。然而,在企業裡,雖然聽命行事相當重要,但是個人主動進取的精神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