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朋友的爸媽約了老友陳叔叔一家聚會,陳叔叔兩夫妻帶著兒媳和孫子一起來。
朋友看這小孫子個頭不小,就問:「孩子有三歲了嗎?「
孩子媽媽笑笑說道:「沒呢,才2歲8個月。」
「個頭長得可真不低呢。」朋友有些驚訝地說。
在一旁的陳叔叔聽到,有些得意地說:「前兩天剛量了身高,有101公分呢,我們這孫子啊能吃能睡,鮮奶當水喝,將來這身高啊肯定比他爹媽都要強!」
朋友見過孩子的爸爸,也就一米七幾,媽媽看樣子一米六左右,爺爺奶奶也都沒有很高,心中隱隱有些擔憂。
其實朋友的擔心不無道理。
每個孩子受遺傳及生長環境的共同影響,會有自己的生長節奏。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有所疑問?我的孩子身高是否達標呢?
大家可以參考最新的嬰幼兒身高標準表,自行對比查看。
嬰幼兒身高標準表(男)
嬰幼兒身高標準表(女)
這個表怎麼看呢,高興媽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圖,一看就懂。
「中位數」,表示身高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
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恭喜你,屬於「正常範圍」。
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矮」或者「偏高」。
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內,則定義為「矮」或者「高」。
也有極少兒童在三個標準差(<-3sd>+3sd)之外(比例小於0.5%)。
大家可以對號入座,找找感覺了。
而在不同的年齡段中,兒童生長的速率也是不同的。
通常2歲以下是一個生長高峰,1歲以前孩子一年可以長25cm,接近1歲時,孩子的發育速度開始減緩。
2歲至青春期時,每個自然年應該長5-7cm。
進入青春期後,會迎來第二個生長高峰,每個自然年會長7-10cm。
身高年增長數值表
無論是生長過快,還是生長緩慢,只要超過了正常的曲線,都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小軍的女兒13歲,個頭很小,在學校不論是排隊還是做操都是排頭兵。
小軍在朋友的提醒下,帶孩子去醫院查了骨齡。
醫生說小軍女兒的骨齡已經接近16歲的骨齡狀態,而孩子只有13歲,說明她的骨齡過快的增長,比她實際的生理年齡多了3歲。
更可怕的是,男孩子18歲骨齡閉合,女孩子16歲骨齡閉合。
這就意味著,小軍的女兒,骨齡已經快要閉合了,她的身高也基本不會再長高了。
這讓小軍追悔莫及。
因此,建議家長定期跟蹤記錄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監測是否符合正常的身高變化曲線。
如果骨齡過大,身高超過了正常的範圍,要注意有沒有潛在的性腺提早發育的風險;
如果骨齡過小,生長速度明顯過慢,則要注意是否存在內分泌疾病的風險。
我們的身高,70%-80%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但仍有20%-30%可發揮的空間,這就是環境的因素。
1)牛奶是喝的越多越好嗎?
喝牛奶是很好的補充蛋白質的方式,有的人就以為使勁喝牛奶就能長個子,其實不然。
過多補充牛奶容易造成蛋白質攝入超量,導致骨齡過快增長、性腺提早發育,反倒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所以牛奶並非喝的越多越好。
建議每日保持500ml飲奶量即可,牛奶、酸奶均可。
2)你的孩子幾點睡覺?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個叫做垂體的重要部分,負責產生很多激素,被稱為內分泌的重要工廠。
其中負責人長高的生長激素,就從這個「工廠」生產出來。
垂體 Pituitary Gland
但這個生長激素最喜歡在晚上分泌,而且只在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才會分泌。
晚上10:00到凌晨2:00是生長激素集中分泌的最高峰。
而人從淺睡眠進入深睡眠通常需要2個小時。
這個算術題很好解,要想在10點進入深睡眠,孩子需要在晚上8點就上床睡覺。
而現在很多家庭習慣性晚睡,大人經常熬夜、夜生活豐富,孩子也很難規律的早睡。
3)孩子睡覺開燈嗎?
有些孩子睡覺前怕黑,家長就習慣給孩子開燈睡覺。
要知道開燈睡覺是會影響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的,所以即使你讓孩子8點就上床睡覺,可一直開著燈,他依舊無法順利進入深睡眠,自然不會分泌生長激素。
但有些孩子太小,所以確實會害怕黑夜。
我通常都告訴高興,他身體裡有能幫助他長高的小精靈,可這些小精靈特別怕亮光,只有關了燈房間變黑,小精靈才敢跑出來幫助他長高,久而久之,他就會自己要求睡前關燈了。
當然除了正確的引導,對於特別小的孩子,家長還是應該在一旁適度陪伴,緩解孩子心中的恐懼。
4)你怕孩子曬黑嗎?
在戶外活動室,要儘量讓孩子多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幫助人體去合成維生素D,進而促進鈣的吸收,強健骨骼,有利於生長。
而有些家長生怕孩子曬的太黑,各種防曬服、防曬帽、防曬霜……把孩子包裹起來,完全隔絕陽光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陽光中的紫外線需要直接照射到皮膚,即使是隔著玻璃曬太陽,也是不會起到作用的。
5)哪些運動有助於長個?
長高其實就是軟骨細胞在不斷的分裂增生,而運動不僅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會刺激軟骨細胞的增加。
因此,適度的運動是十分有助於長個子的。
那麼,哪些運動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呢?
運動雖好,但每日運動1小時以上即可。
過量的運動反而會破壞生長激素和其他激素的分泌,最終影響長高。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擁有理想的身高。
合理補充營養、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運動習慣,爭取讓20%-30%環境因素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高興媽:語言學碩士,專注兒童啟蒙教育與親子閱讀。用文字記錄時光,用愛陪伴成長。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