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致青年教師》有感----小崇崇老師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本書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述問題直白犀利。它所關注的,都是教育教學一線的事。
第一輯中寫到「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只有教師胸襟遼闊,學生才會大氣,才能頂天立地。吳老師啟發我們心胸開闊起來。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所以,我們不要事事斤斤計較,不要心胸狹隘,我們不妨做一個「肚裡能撐船」的老師,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的老師。
書中寫道:教育不能操之過急。他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評選出「兒童給成人的忠告」中「我的手太小,請不要往上面放太多東西」。很多知識在孩子到一定年紀時再學本是較為容易的事,刻意超前學習,操之過急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更會讓孩子付出成倍的寶貴時間,錯失個性發展和品質培養的機會,並且為日後的學習埋下厭學情緒。所以孩子的教育和知識深化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孩子如此教師亦是如此,教師的個人成長應該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
第三輯中寫道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心裡裝著學生的心,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要求,是一種責任,是為人師最該做到的。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乎學生,心裏面要裝下學生,裝下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她)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通過談心等推心置腹的方式觸動學生,打破師生界限,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教育。每次孩子問我的年齡我會說和你一樣大呀!用他們的年紀想他們的內心世界。
讀完本書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還有很多,時間原因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最後用幾句話和大家共勉,走進名師,感受智慧,讀書實踐,踏歌而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