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成了「香餑餑」!「新高考」來襲,「6選3」學生更具自主性

2020-12-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舒瑜 趙原雪

今年是山東省首次實行「新高考」,9日,山東省「新高考」迎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3科應考,「新高考」下,學生的選科情況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如何?對於這種新模式學生們是否適應?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個人興趣與職業規劃結合,考生更具自主性

今年,山東省夏季高考首次實行「3+3」模式,包括國家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等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的3科。

「我對政治、歷史學科不太感興趣,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物理、化學,我也很喜歡地理。」9日上午,在考完物理後,考生小趙告訴記者,今年他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學科為物理、化學、地理,「在高考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進行考試,真的很開心。」

「選擇的考試科目是物理、化學和地理。」考生小孫對記者說,除了自己比較喜歡這幾項專業之外,也和今後的就業有關,「選物理學科會比較容易選擇好的專業。」

據淄博實驗中學孫老師介紹,他們班的學生此次有大多數學生報了物理、化學,報歷史、政治、生物這些學科的學生相對偏少。孫老師對記者說:「今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共有20種選考組合,考生們選擇的選考科目不同,將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學生今後大學的選擇以及專業的選擇,因此大多數學生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職業規劃結合來選擇的考試科目。」

「選科就像穿鞋子,關鍵是合不合腳。」在選科這一點上,很多家長的意見一致,他們認為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千萬不要強迫。

「戰線」拉長了,考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

「新高考」下,高考天數從以往的2天時間變為4天時間,「戰線」拉長了,學生對此是否適應呢?採訪過程中,多數考生認為「戰線」的拉長對更好的複習準備反而是一種好事。

「8日的考試只有下午外語場,第一天兩場考試非常疲憊,8日上午多睡了一會兒,到8點鐘才起來,洗漱之後先是複習了一會兒英語,然後又做了些基礎性題目練手,以保持題感。」考生小張對記者說,他很喜歡這種考試模式,這樣可以更好的調整自己去面對每一場考試。

「我選擇了物理、生物、歷史,這樣今天考完之後我還有半天的複習時間,這半天的空場有利於養精蓄銳,可以補充睡眠,也可以查漏補缺,讓後面的考試更從容。」考生小陳說道。

「今年是山東新高考第一年,誰都沒有經驗,不光是孩子和家長,老師和學校也是逐漸摸索中前進。」淄博五中孫老師對記者說,從這幾天的考試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反映這種考試模式讓他們感覺更從容了,高考有了「課間休息」,學生們利用好這段時間可以更好的調整自己。

「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分擔傳統高考的壓力,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師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學校的具體教學和學生的表現看,高考的壓力的確是被分擔了,他表示,減負也好、選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讓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來。但高中生要真正獨立思考、規劃自己的人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成為香餑餑,選化學的學生有所減少
    3+1+2高考新模式,學生選擇變多以前全國實行的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知識體系都不算完善。之後高考又改為了3+3模式,但在這個模式下全國又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這是不利於國家實行科教興國戰略的,經過商討,做種新高考模式演變成了「3+1+2」。
  • 新高考改革下,物理和地理成為學生的香餑餑,究竟為什麼
    原有的組合模式不適應高考的發展,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何為核心素養,那就是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前,新課改又提出了新的高考選拔人才模式,就是從政史地和物理化6科中,選出3科記錄最後的高考成績,於是就出現了24種組合。
  • 天津市新高考3+3和選科6選3
    2020年是天津高考改革後的第一年高考,天津新高考採用3+3的模式。3+3」是選考和基礎學科的考試,選考實際就是把選擇權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學生按照自己興趣、特長來選擇科目,另外一方面也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而且能夠讓學生對以後的學習目標和職業發展有一個規劃。
  • 新高考來襲,科目應該怎麼選?
    新高考來襲,科目應該怎麼選?隨著高考試點改革推進,2021年福建將實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選科成為考生和家長關注的重點3+1+22021年起,普通高考科目由統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
  • 3+1+2新高考模擬考試 首選科目六成選物理 備選科目六成選生物
    為了適應新高考模式,2020年12月23-25日河北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4個省市的高中學校將會在進行新高考模式下的新高考模擬考試。具體考試時間如下: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兩門考試時長為120分鐘,物理、歷史、生物、地理、化學、生物這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長都是75分鐘。
  • 新高考6選3聰明組合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中除了浙江省是7選3之外,其餘幾省都是6選3模式,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山東、海南五省採用3+3模式,其餘八省採用3+1+2模式。但是無論是3+3還是3+1+2怎麼選擇組合才是聰明的組合呢?這裡小編給大家支支招。
  • 新高考不再分文理,6選3科目決定了考生能報考哪些專業!慎重!
    2020年是新高考的元年,這一屆的天津考生,將要以3+3的形式參加高考。作為改革的排頭兵,這一屆的家長和考生沒有往屆的經驗可以借鑑,無法「坐享其成」,只能未雨綢繆,做好萬全準備。在新高考的諸多變化中,文理不分科(6選3)絕對是討論頻次最高的。新政一出,從兩個方面打破了文理壁壘:①招考錄取不再劃分文科生、理科生②大學專業不再劃分招文科生的專業、招理科生的專業和文理兼收的專業。
  • 新高考模式選科成「難題」?物理含金量增加,化學位於棄選首位?
    新高考模式為了緩解這一現象,「新高考」也就應運而生了,不再區分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或者是理科生,而是通過讓學生們選科的模式,保證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可以文科和理科共同學習。在新高考的模式下,整體上分為3+3模式和3+1+2模式,整體上除了3大主科學生是必要考之外,在3+3模式下,學生可以在剩餘的科目裡面任意選擇3個。但是3+1+2模式下,學生還需要先在物理和歷史裡面選擇一個科目,之後剩下才可以任選。
  • 985大學選科要求出爐,這一科成香餑餑!再不重視,無緣名校
    985大學選科要求出爐,這一科成香餑餑!再不重視,無緣名校新高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了要求,如果考生所選科目不合要求,那麼將與所報院校無緣。舉個例子!今年是山東新高考元年,6所公安類院校包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這樣的名校,在山東提前批錄取也遇冷,被迫參加徵集志願,為何?因為新高考對選科有要求,報考公安類院校的相關專業必須選政治,而不少考生忽略了這一點,導致與心儀的高校失之交臂。由此可見,選科非常重要。不過,山東新高考實行的是「3+3」模式,咱們今天來談談「3+1+2」模式。
  • 山東省教育廳回應新高考「6選3難題」
    對此,今天省教育廳正式回應:根據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學生一旦選擇了物理科目作為等級考試科目,高考填報志願時至少可以報考90.64%的本科專業,是專業選擇面最廣的選考科目,因此,「優秀學生選考物理吃虧」是個偽命題。
  • 新高考物理說,不選物理沒「錢」途?想上熱門專業選物理
    尤其在新高考改革下,在「3+1+2」模式中,如何選擇正確的科目以進行更好地備考成為關鍵。以C9聯盟高校為例,作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在3+1+2新高考模式下,這九所大學對各個專業的選科要求十分明晰,即物理學科的必要性。
  •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現重大變化!物理/歷史成必選!
    選科:3(語數外)+3(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選3)分值:語數外滿分為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等級考試科目每門滿分70分,高考總分為660分。11月第一次高考(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七門中選三門+英語第一次高考);4月份第二次七門選三門參加高考;6月份語數英高考(英語可以考第二次);考生可以根據兩次考試的成績自行選擇哪次的成績作為自己的最終高考成績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所謂的「3+1+2」高考新模式,指的是學生除了要選擇語數外這3門主科,還需在物理歷史中任選1門、在生化地政這四門學科中任選2科,作為自己高考考試科目。而「3+3」則是3門主科外加生化地史政物這6科裡任選3科。
  • 北京新高考改革科目「6選3」 選科成中學生新「痛點」
    《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通知》日前下發,今年的高考報名工作將在11月1日正式啟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這也意味著,每一位高三學子,選擇哪3門學科作為高考的考試「科目」,也將在一周過後塵埃落定。 2017年,北京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在「新高考」科目6選3的背景下,如何選科?大學學什麼專業?未來從事什麼職業?
  • 高考選科|新高考6選3聰明組合怎麼選,選哪三門最有優勢?
    作為第一批考生如何應對新高考的6選3制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新高考6選3的聰明組合方式,供大家參考。高考6選3聰明組合一、高考6選3怎麼選從興趣出發興趣當然是你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對某個學科有興趣,那麼可以以這個為中心,因為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幾乎已經定型了,興趣是不會騙人的,有時候根著感覺走比理性更加的準確,同時提醒大家,行行出狀元,不管自己6選3選擇的行業是多麼的微小,但是建議不要放棄。
  • 新高考如何選科更易被錄取?新高考選科潛規則提前了解避坑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三、新高考選科模式目前已經啟動新高考的地區選科模式主要分為這兩種,分別是3+3模式和3+1+2模式。
  • 新高考下的「6選3」與「7選3」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2014年至今天,全國已有30個省份發布了新高考政策,在這些省份中,最早進行試行的浙江、上海分別採用了「7選3」和「6選3」的模式,打破文理分科的改革隨後在全國各省份推行,而更多的由於各種原因,均採用了「6選3」的模式。
  • 新高考3+3,什麼樣的高中生才可以選擇物理、化學、歷史組合!
    高一分科選物理化學歷史怎麼樣?內行人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你所在省區實施的肯定是新高考「3+3」模式,即在學科組合中屬於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六科裡任意「6選3」。在此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20種科目組合任由學生隨意選擇,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特長和自主選擇權;所以,選擇物理、化學、和歷史科目組合既是你的自由又是你的權利,只要自己覺得特別恰當,當然無可非議!
  • 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好?新高考歷史和物理哪個難?
    新聞已經報導廣東,湖南,湖北,福建,江蘇,遼寧,河北,8省市確定即將實行新高考。選擇科目的方式為3+1+2。新高考3+1+2「1」指的是歷史或物理2選1,按考分計入總分。那麼有些家長就犯難了,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好?新高考歷史和物理哪個難?
  • 新高考「3+1+2」,「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怎麼選
    2019年,新一輪高考改革拉開帷幕,重慶、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遼寧、江蘇、福建等8省份開始試點「3+1+2」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12種選課方案,雖然相比「3+3」模式下的20種方案有所減少,但是12選1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