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物理和地理成為學生的香餑餑,究竟為什麼

2020-12-12 小羽談教育

過去的高考模式只有兩種:文科和理科。文科(政史地),理科(物理化),這也是傳統的考試模式。文理科雖然組合簡單,但已持續多年我們必須承認這種組合在選拔人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知識不斷日新月異。原有的組合模式不適應高考的發展,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何為核心素養,那就是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前,新課改又提出了新的高考選拔人才模式,就是從政史地和物理化6科中,選出3科記錄最後的高考成績,於是就出現了24種組合。因此很多學校從高一下學期就開始準備這個工作,下面以山東省2017年高一學生選科為例,根據統計,很多考生卻對這一物理和地理單科感興趣,到底為什麼?

2017級山東高一新生選科情況

根據有關數據,山東省2017級高一人數大約5萬人,而選擇政史地組合的人數為將近9萬人,佔比16.7%,選擇物理化組合的人數為近7萬人, 佔比為13.11%,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出結論,過去的傳統文科和理科還是佔絕大部分。原因有二點。其一,對過去傳統的文科和理科情感較深,畢竟這兩個組合存在了很長時間,而且還是人才選拔的重要考試模式。其二、受家庭和社會影響,比較父母和學哥學姐的影響,因為之前經歷過高考的考生,都是選擇文科或理科,社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科偏感性,理科偏重理性。今天看來這種認識有偏見,可在當時還是人們還是比較認可的。

山東省2017年高一單科選科對比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是不分文理科,採取走班制,其實是把選的組合固定好,然後再編排班級。但是在實際選科時,選擇物理和地理的人數最多,這是怎麼回事?

從選科情況看:選擇地理單科人數最多,政治人數最少。我認為造成這種選科結果的原因:學生普遍認為高一地理學科相相對簡單,通俗易懂,而且答題思路比較明朗,答案往往比較簡練。而政治學科理論性較強,而且時事政治每年都會發生變化,很學生普遍反應政治知識點記不住,背不會,不會用的情況。再加上政治哲學部分,更被學生認為是讀「天書」,難理解。

從專業要求看:選擇物理的人數最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重點院校對物理學科有要求,而很多學生的理想就是想上一所名校,因此會選擇物理作為組合的一科。還有一點原因是傳統觀念普遍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很多學生受此影響較深,而且現在的社會大環境也告訴學生,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有一技之長,必須有技術,所以物理作為一門科學技術學科理應為許多考生所信賴。

無論是傳統的文理科還是新高考的新模式,小編認為選擇還是要綜合考慮,不盲目、不跟風。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認知:

1. 興趣第一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以上6科的選擇,前提是自己喜歡的科目,只有喜歡了,然後才會學得得心應手。

2. 未來的職業定位。選什麼樣的科目往往會制約未來的職業發展。因為選科跟高考志願和大學招生要求二者掛鈎,所以在選科之前,要多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和專業設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親愛的網友,你們要有其他想法,歡迎下方留言談論。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成為香餑餑,選化學的學生有所減少
    3+1+2高考新模式,學生選擇變多以前全國實行的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知識體系都不算完善。之後高考又改為了3+3模式,但在這個模式下全國又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這是不利於國家實行科教興國戰略的,經過商討,做種新高考模式演變成了「3+1+2」。
  • 湖南高考改革,地理消失,物理也會讓人拋棄嗎
    湖南省公布《湖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新高考改革方案將改變過去「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文綜/理綜」的計分方式,使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總分仍為750分。具體而言,「3」指的是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三門,每科150分;「1」指的是考生在歷史和物理科目中任選一科為首選科目,每科100分;「2」指的是考生在再選科目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四門中任選兩門,每科100分。高考改革,這些年基本上是叫得響走得慢,但一些省市還是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新高考改革:物理科目為什麼會遭受冷落?
    今年高考中,新高考改革改革試點地區浙江、上海出現選考物理考生人數銳減的問題引起媒體廣泛關注。2014年9月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臺,浙江、上海成為首批試點。這樣,浙江高考科目就變成這樣的:語150+數150+外150+自選三門100+100+100,總分仍為750分。浙江和全國不同的是,全國其他地方是6選3,浙江是7選3,即在生物、化學、物理、政治,地理,歷史之外,有一門地方特色科目:技術。但學生的選擇權不是絕對的。在這個制度設計下,高校也必須要有自己的選擇權,你不能選考史地政,而報考計算機專業。
  • 物理成了「香餑餑」!「新高考」來襲,「6選3」學生更具自主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舒瑜 趙原雪今年是山東省首次實行「新高考」,9日,山東省「新高考」迎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3科應考,「新高考」下,學生的選科情況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如何?
  • 新高考改革後物理老師最吃香?
    高考改革後,竟然是這些科目最缺教師  新高考改革成為今年比較熱的話題,你或許會認為高考已經與你沒什麼關係了,但只要你真的想成為一名教師或者你正好是教育工作者,高考就與你息息相關,因為高考正在逐步改革
  • 新高考「3+1+2」,「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怎麼選
    2019年,新一輪高考改革拉開帷幕,重慶、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遼寧、江蘇、福建等8省份開始試點「3+1+2」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12種選課方案,雖然相比「3+3」模式下的20種方案有所減少,但是12選1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頭疼。
  • 2021新高考改革下,如何選擇學科組合?看專業覆蓋率
    文/宸媽說教育隨著國家的讀教育的高度重視,新高考模式逐漸發展,各省陸續開始進行新高考改革。2、物理+化學+地理(專業覆蓋率:95.84%)說到地理,很多學生會問,這不是文科科目嗎?是的,地理在高考中確實是文科科目,但是很多程度上,也是理科思維,地理其實並不簡單,而且比較抽象。因此,很多學生認為地理很難,不願意學地理。
  • 新高考選物理政治地理好嗎?
    隨著4月23日多省同時公布新的高考方案,新高考選課的問題,又一次擺在了未來考生和家長面前。以河北的方案來講,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不過,如果不考慮學生具體實際情況,單從科目組合看,這一組合是不太好的組合為什麼如此說呢,其實對比一下這六種組合,有三種都是物理化學的組合再加其他一門,而物理和化學,可以說是強強聯手;而組合4、5,用生物學代替了化學,相對來講,要比選擇化學弱一些,但化學和物理也有相似的地方
  • 新高考改革形式下,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當然,你也不必被嚇懵,辦法總比困難多,接下來呢,我將以個人的經驗出發給,你們介紹如何學好高中物理。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新高考改革形式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有什麼特點。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成分。
  • 新高考改革總體進程來了!
    新高考改革在繼續深化中,對於新高考而言,選科和錄取是兩大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今年4月底,8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也相繼出爐。截至目前,新高考的推進情況如何?各省份之間又有哪些差異呢?學教online與您分享高考改革的總體進程。
  • 雲南今年9月新高一學生將會實施新高考改革嗎?2020高考巨變! 考試...
    這個文件就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綜合推進新課程、新高考改革,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這也是新世紀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在這份重磅文件中,和廣大高中生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意見》明確指出,實施新課程後,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高考科目以及命題形式如何變化。
  • 新高考模式下,真的可以和物理說拜拜嗎?我勸你慎重!
    2017年,山東等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模式,而三年後的2020年恰好是17級考生參加高考的時候。高考的改革的確是以學生的現狀與需求為出發點,為了減輕同學們在某些學科上的壓力,以及充分發揮學生的選擇自由權。有一說一,新的高考模式是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
  • 部分新高考試點延遲啟動棄考物理仍是改革關鍵點
    馮成火指出,物理「遇冷」現象是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3年以來遇到的最重要的問題,也是「3+3」模式下其他高考改革省份即將面臨的共性問題。第二批新高考試點已對「3+3」模式的賦分方式進行調整。「多個新高考試點暫緩啟動的更重要原因是,這些地區在師資、課程等方面的準備還不到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現重大變化!物理/歷史成必選!
    ,今天小吳在這裡給大家匯總了全國各省市新高考信息:新高考改革從2014年上海、浙江開始試點,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於2017年啟動,今年暑假過後,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市也將陸續加入改革。
  • 選考物理人數銳減?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只有超級學霸和學渣選它了
    自從開始實行新高考制度了以後,不分文理科6選3自由組合物、化、生、政、史、地三門。物理開始遭遇人數銳減式的惡化。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改革試點的結果,其中有一個話題最具熱度那就是考生對物理科目的退避考試改革的結果是,地理和生物逆襲了,而傳統的重量級科目,比如物理、化學選考的比重卻在下降,而且這種選考人數下降的趨勢,很可能會持續惡化比如在上海,有70%左右的學生選考了地理,而選考物理的卻只佔30%。
  • 新高考改革開始實施 學生如何選課成焦點
    ­  日前,《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正式公布,標誌著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新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一是依據國家統一的招生考試項目,即語文、數學、外語;二是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一參考」是指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成果。
  • 新高考:選課與選專業怎樣結合最好,家長與學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的學習和教育無疑成為當今社會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件。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地不斷推進,為改變理科生文化底蘊不足和文科生科研精神不足的現狀,教育部一直推行高考改革,並且於2017年正式頒布了《高考改革新方案》。
  • 劉靜:高考改革,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劉靜:高考改革,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2016-05-09 9:30 來源:湖南日報    4月中旬,省政府正式發布《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有媒體以「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醒目標題來解讀此次高考新政。
  • 新高考後,歷史成為文科生必選科目,它憑什麼與物理比肩?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 目前已經先後有6個省市開啟了新高考,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也即將落地新高考改革,將實行3+1+2的選科模式「物理歷史二選一」,將代替文理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