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音律在《易經》應用當中是很普遍的,但由於現代教育的缺失,致使我們甚少接觸到音律。《黃帝內經●素問》的運氣篇章,講的就是如何用五音定運。五音應用當中,我們用得最多的莫過於納音五行,不過大多數學者卻不知它們是由音律而來。
音律在風水應用當中也是很重要的,不過由於音律有點難懂,所以學的人更少。風水用得最多的就是律呂闔闢之法,用的就是律呂隔八相生,逢三損益的原理,再結合律呂卦氣用以動作。
上圖是十二地支對應十二律呂。子--黃鐘,醜--大呂,寅--太蔟,卯--夾鍾,辰--姑洗,巳--仲呂,午--蕤賓,未--林鐘,申--夷則,酉--南呂,戌--無射,亥--應鐘。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六律,醜卯巳未酉亥為六呂,六律六呂共十二律呂。
按律呂隔八相生的原理(不是五行相生),黃鐘→生林鐘,林鐘→太蔟,太蔟→南呂,南呂→姑洗,姑洗→應鐘,應鐘→蕤賓,蕤賓→大呂,大呂→夷則,夷則→夾鍾,夾鍾→無射,無射→仲呂,仲呂→復生黃鐘。對應地支則是,子→未,未→寅,寅→酉,酉→辰,辰→亥,亥→午,午→醜,醜→申,申→卯,卯→戌,戌→巳,巳→子。
以上是隔八相生,何謂「逢三損益?」,如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蔟,其中黃鐘與太蔟剛好相差三位。
黃鐘子是一陽生,復為消息卦,應十一月。大呂醜是二陽生,臨為消息卦,應十二月。太蔟寅是三陽生,泰為消息卦,應正月。夾鍾卯是四陽生,歸妹為消息卦,應二月。姑洗辰是五陽生,夬為消息卦,應三月。仲呂巳是六陽全,乾為消息卦,應四月。蕤賓午是一陰生,逅為消息卦,應五月。林鐘未是二陰生,遁為消息卦,應六月。夷則申是三陰生,否為消息卦,應七月。南呂酉是四陰生,觀為消息卦,應八月。無射戌是五陰生,剝為消息卦,應九月。應鐘亥是六陰全,坤為消息卦,應十月。
上圖是羅盤二十四山對應十二律呂。《易》曰:「闔戶謂之乾,闢戶謂之坤,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六律六呂往來相生就是闔闢往來。風水應用當中另將二十四山中的八個天幹和四個卦稱為闔,而十二地支稱為闢。二十四山也是按照上圖的雙山排列作隔八相生,逢三損益,天幹對天幹(或卦),地支對地支。地支隔八相生前圖已經說明,天幹相生則為:壬→丁,丁→艮,艮→庚,庚→乙,乙→乾,乾→丙,丙→癸,癸→坤,坤→甲,甲→辛,辛→巽,巽→壬。
如未山一局,得子水來朝(子生未),水出寅方(未生寅),子和寅隔三位,即子水朝,出寅方。
又如丁山一局,得壬水來朝(壬生丁),水出艮方(丁生艮),壬和艮隔三位,即壬水朝,出艮方。
三合四大局是最經典的風水作法,是歷史上應用得最為悠久、最為廣泛的風水術。其中秘訣均在「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鬥牛納庚丁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這字句當中。明白了四句訣的原理,三合水法也就差不多了。其實四句訣也是「隔八相生,逢三損益」。乙丙相隔三位,剛好相夾巽宮,巽相對乾宮,乙隔八相生是乾,乾隔八相生丙。巽龍必有隨龍水乙和丙,合襟流歸戌墓而去,其它三句依此類推。
這就是「隔八相生,逢三損益」的應用,再結合消息卦運,乃是風水上乘作法之一。
律呂之法還有許多運用,如納甲消滅、八卦歸魂、卦氣選擇、五音定運、天地定位等用法。
附錄:納音五行也是出自隔八相生的原理,沈括《夢溪筆談●樂律》有所敘述。
六十甲子有納音,鮮原其意。蓋六十律旋相為宮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凡氣始於東方而右行,音起於西方而左行;陰陽相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左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納音與《易》納甲同法:幹納甲而坤納癸,始於幹而終於坤。納音始於金,金,幹也;終於土,土,坤也。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此《漢志》語也。此律呂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後孟,孟而後季,此遁甲三元之紀也。甲子金之仲,黃鐘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呂之商。同位,謂甲與乙、丙與丁之類。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則之商。隔八,謂大呂下生夷則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呂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終。若只以陽辰言之,則依遁甲逆傳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則順傳孟仲季也。庚辰同位聚辛巳,中呂之商。隔八下生戌子,火之仲。黃鐘之徵。金三元終,則左行傳南火也。戌子娶已醜,大呂之徵。生丙申,火之孟。夷則之徵。丙申娶丁酉,南呂之徵。生皿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中呂之徵。生壬子,木之仲。內鍾之角。火三元終,則左行傳於東方木。如是左行至於丁巳,中呂之宮,五音一終。復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終於癸亥。謂蕤賓娶林鐘,上生太蔟之類。自子至於巳為陽,故自黃鐘至於中呂皆下生;自午至於亥為陰,故自林鐘至於應鐘皆上生。予於《樂論》敘之甚詳,此不復紀。甲子乙丑金,與甲午乙未金雖同,然甲子乙丑為陽律,陽律皆下生;甲午乙未為陽呂,陽呂皆上生。六十律相反,所以分為一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