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陳
想必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的夢想吧,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的收入相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要是與房價的攀升速度相比,則顯得有些「乏力」。很多人為了買房,不惜將自己的口袋掏空,甚至還「搭上」自己為未來二三十年的經濟,淪為「房奴」。當然,也有很多人面對如今高額的房價,只能「望而卻步」。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房子足夠34億人居住,而全國人口約為14億。從這一方面看,房子已經「過剩」。然而,許多城市的房價並沒有因此下降,甚至一些城市的房價仍呈上漲趨勢。
所以,關於今年究竟要不要買房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如果今年咬牙買房,那5年後,這些人究竟是「吃悶虧」還是「偷著樂」呢?先看一下房地產大佬王健林怎麼說!
作為萬達的創始人,王健林早在2012年的時候,就曾這樣說過: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發展,城市的住房需求也會逐步增加。所以,一些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可能會比較緩慢,但對於那些人口外流的小城市來說,房價的上漲空間相對較小。
除此之外,王健林還以底特律為例。在一些人口外流較大的城市,房價等房地產價格遠低於人口外流較大的城市,可能有下降的趨勢。
其實,王健林給出的觀點是其根據自己多年經驗累積而來,不管準確與否,最終還是能給一下糾結到底要不要買房的人一些建議。那究竟今年咬牙買房,5年後是吃虧還是偷著樂,大家還是來看看這份報告吧!
前段時間,恆大研究院發布了一份《中國住宅存量報告:2019》,據資料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將實現從中高速向高質量、中速發展的轉變。
並且,報告還從我國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和世界主體經濟體進行比較,在城鎮化趨勢的推動下,對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住房更新需求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對住房需求的相關解釋。從長遠來看,我國房地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多年前,我國就開始倡導「房住不炒作。不久前,國家還提出「不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人心,房價終將趨於平穩。
房子不像日用品,可以經常更換,所以考慮買房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千萬不能因為一時興起而盲目跟風。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房子,未來才不至於「吃悶虧」。對於今年咬牙買房,5年後可以「吃悶虧」還「偷著樂」,如果從現實考慮,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答案也自然不盡相同。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