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研究所丨娃娃在校總打人,會不會有暴力傾向?

2020-12-14 成都兒童團

文丨團長


育兒研究所

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


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在我們的社群踴躍提問,期待與你們的交流~~


- 成都錦江區張媽媽

娃娃讀二年級,老師經常給我打電話,說他在學校調皮得很,每次和小朋友一起耍,都會主動攻擊別人,不僅會用手推、用腳踢,還會拿小木棍戳別的小朋友。我們批評他,他也會道歉,但下次還會犯。小小年紀就這麼暴力,長大了怎麼得了?這是暴力傾向嗎?


除了張媽媽,還有其他家長在後臺給團媽留言,「娃娃從小就愛『動手』,說也說了,打也打了,還是改不了,會不會是有暴力傾向?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


對此,團媽特別邀請到了成都少年警訊心防建設運營中心主任、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常軍,為家長帶來專業的解答和建議。


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

清華大學MBA課程研修班客座導師

心理學應用及普及專家

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英國Tavistock Centre訪問學者


Q:孩子調皮打人,屬於暴力傾向嗎?


「不能用『打人』來統一概括孩子的某些比較粗魯的行為,孩子調皮打人也不意味著有暴力傾向,」常軍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區別看待,初中以下的孩子打人,可能是他們還不懂得和別人的相處方式。攻擊行為的背後,是孩子想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想佔有更多的物質,是生長發育過程中生命力的正常表現,天性使然。


Q:對於調皮打人的孩子,家長能做些什麼?


孩子打人,其行為背後的需求才值得家長深思。常軍提醒家長反思:孩子是不是感覺到自己被冷落?他是不是經常被暴力對待?他的需求是不是總得不到滿足?如果是這樣,孩子就有可能將他的憤怒投射給同學,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打人。


基於此,家長的最佳做法不應是去嚇唬他,或強行制止他的行為,而是要多與孩子溝通,針對孩子的需求給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Q:老師應該怎麼做呢?


與家長關注孩子的需求不同,老師應重點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常軍建議老師用下指令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學校的規矩,如規定的時間才能吃東西、打人會受到懲罰等。當學校和家庭兩相配合,才能有效解決孩子的打人問題。


Q: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暴力傾向?


常軍表示,判斷孩子有無暴力傾向,關鍵是看孩子是不是只想自己、不考慮他人感受。如果孩子的暴力行為一直表現得極其自私,心理學上就屬於全能自戀的暴力傾向,跟家庭教育有非常大的關係。但若孩子的暴力行為源自幫助他人,如為受欺凌的孩子出頭,就不屬於暴力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暴力行為,可能只是他用自身的方式和認知去處理事情,成年人或許並不能完全理解,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暴力傾向的標籤。


同時,孩子的暴力傾向也因人而異,可能是情緒暴力、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等,不同的暴力行為,處理方式也不同,常軍建議家長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排版丨Jiay

[END]

相關焦點

  • 暴力傾向?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父母該如何做
    樂樂的家長也很疑惑,孩子這是怎麼了,孩子喜歡打人,有暴力傾向,作為父母應該怎麼辦?事出必有因,我們要想制止孩子錯誤的行為首先要發掘出事情的真相,了解到底為什麼孩子會打人。孩子出現「暴力傾向」的問題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並不是就證明孩子學壞了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孩子出現打人「暴力傾向」其實是內心活動的一種外在反映,這可能是好的反映也可能是壞的反映,家長也不要過於慌張,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 孩子打人就是有暴力傾向嗎?
    ,但是有時候就會出現拿東西砸人這樣比較嚴重的行為,然後像沒事人一樣,或者表現的很開心,好像打人這件事情能讓他獲得愉悅感,在家的時候打家人,出去外面,有其他人、其他小朋友也一樣照打不誤,家長說:必須要好好管管孩子這種愛亂打人的壞習慣,孩子還這麼小,才三歲,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以後孩子長大了肯定會出現暴力傾向,後果將不堪設想。
  • 小孩子愛打人,長大後會不會有暴力傾向?關鍵還是看父母如何引導
    很多媽媽在論壇上討論,說自己家的孩子才剛剛一歲,怎麼就非常喜歡打人呢?下面跟帖的媽媽也會說,孩子動不動就摔東西,還會打人,到底應該怎麼去管教呢,對於這麼小的孩子,暴力是從哪裡來的呢?又應該如何去制止呢?很多媽媽都非常憂愁。
  • 育兒研究所 | 中途轉學的娃娃,怎麼才能不被欺負?
    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是成都兒童團最近推出的新欄目,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在我們的社群踴躍提問,期待與你們的交流~~大家好,本期育兒研究所又和大家見面了
  • 2歲寶寶喜歡摔東西、打人,莫非寶寶有暴力傾向?
    有天閨蜜來寧寧家,看到寶寶自己在地上玩遊戲,上前就去逗寶寶,誰知道寶寶反手就是一擊,動手拍打閨蜜,然後扔玩具,弄的閨蜜好尷尬。寧寧看到後趕忙抱起寶寶,一邊安慰寶寶,一邊向閨蜜道歉。寧寧說,自己寶寶到了2歲以後,情緒就變的不是很穩定,動不動就伸手打人,摔東西。她擔心寶寶是不是有暴力傾向。
  • 【專家在身邊】孩子愛打人,有「暴力傾向」嗎?專家說,要疏導孩子情感的表達……
    年輕媽媽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煩惱:孩子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總會主動攻擊別人,不僅會用手推、用腳踢,還會拿小木棍戳別的小朋友。家長批評孩子後,他也會道歉,但下次還會犯。小小年紀就這麼暴力,長大了可怎麼辦啊?情感表達≠暴力傾向要找出行為背後的內心想法周國嶺認為,通常情況下,孩子的行為動作往往是表達內心的渴望,如果要求沒有被滿足,或者希望得到父母更多關注,也可能出現所謂的「過激行為」。因此,父母需要及時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並不能以「暴力」來概括孩子的行為。
  • 育兒研究所丨娃娃喜歡打「小報告」,我該怎麼去引導?
    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 這幾天,在成都兒童團的社群裡,就有家長向團長聊起,說孩子總喜歡向自己告狀,反映自己在學校裡遭遇的種種
  • 為什麼寶寶會打人?暴力連環的原因
    「 點擊關注,即送100G育兒資料,包括但不限於:50套英文原版書電子版及音頻,幼兒英語全套,兒歌、故事、唐詩、國學等。更有每天實用育兒資料分享。」CPV也經常被發現是家庭暴力的反映。這可能是父母之間的暴力,身體虐待,或體罰方法,用來管教孩子。在沒有親子暴力的情況下,CPV是很少見的。經常被父母打屁股的幼兒在後期也更有可能表現出攻擊性。
  • 孩子總愛打人?孩子的暴力,有時不是本性,而是通過這一點獲得的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性格暴躁,愛打人發洩情緒,很多家長都歸咎於孩子的天性。愛打人並不是天性,但是這個不良習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以及未來的生活,家長要注意及時引導。
  • 育兒專家教你制止孩子暴力,杜絕打人、咬人的好辦法:淘氣椅
    最近在回看一檔育兒節目《超級育兒師》,節目內容是育兒專家使用科學育兒方法幫助父母解決兒童生活問題。在節目中,呈現了很多家庭存在的育兒問題,也揭示出了很多父母錯誤的育兒觀念。蘭海老師說:父母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肯為孩子付出金錢,第二層次是肯為孩子付出時間,第三層是肯為孩子學習,最高層次是肯為孩子做出改變!此刻,你到達了哪個個層次了呢?
  • 育兒研究所丨能吃能喝能睡,為什麼娃娃就是長不高?
    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如果通過餵養調查及相關檢查表示孩子不缺鈣,醫生都不會建議家長去給孩子補鈣的,過多的補鈣沒有益處。
  •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家長訓斥不管用,三招讓娃告別「暴力」
    但是在網絡上的很多信息都沒有經過篩選,甚至有一些暴力信息直接傳遞給孩子。比如,有些動畫充斥著以暴制暴的信息,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讓孩子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從而變得愛打人。但是父母的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傷,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會有影響的。2.直接體罰孩子對於一些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的家長來說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體罰了,父母使用這種方法原本是希望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這種方法卻很容易讓他們認為通過暴力解決問題是正確的,反而會加重他們的誤解,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喜歡暴力。
  • 為什麼寶寶會打人?孩子「暴力傾向」背後的9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幼兒打人並不是不正常的行為。孩子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也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語言技能和控制衝動的能力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他們也可能是模仿了打孩子屁股的家長。樹立榜樣,堅持自己的立場,孩子最終會擺脫這種行為。
  • 育兒研究所丨從小練體操,真的會長不高嗎?
    記者丨殷建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來自成都的星星媽媽告訴團長,本來娃娃在練藝術體操,結果家裡有其他長輩知道後對此很是反對,並搬出了上面的那些理論。
  • 專家:不是暴力娃娃,而是暗藏嬰兒發育規律
    很多寶寶到了1歲時突然多了一個「愛好」,那就是打人,很多媽媽覺得孩子有「暴力傾向」,但真相卻完全不是這樣。昊昊媽一時也不知怎麼辦才好,心想著不會是寶寶有暴力傾向吧?這樣即使孩子聽不懂,也可以通過你的表情,知道你不喜歡這樣的舉動,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 專家:不是暴力娃娃,而是暗藏嬰兒發育規律
    很多寶寶到了1歲時突然多了一個「愛好」,那就是打人,很多媽媽覺得孩子有「暴力傾向」,但真相卻完全不是這樣。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寶媽都想糖果媽媽反映,自己家1歲多的孩子,突然變得「暴力」起來,經常打人,還尤其喜歡打人的臉。其實寶寶「打臉」還是暗藏嬰兒的發育規律的。
  • 孩子總打人?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早了解早糾正
    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同孩子愛打人是一件讓家長很煩惱的事情,特別是面對要步入社會的孩子,打人會讓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並且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人行為呢?其實0歲、1歲、3歲打人原因各不相同。
  • 孩子愛打人?「暴力傾向」背後的幾個原因,家長鬚知道
    孩子突然暴力起來,是所有家長都會苦惱的問題:我家孩子開始變的暴力了,不順從他就很生氣的摔東西,一點不開心就開始甩臉子,甚至會打我!同事跟我說:前幾天家裡老人沒有順著孩子的意願,她就抬手打了老人,氣的孩子爸爸揍了一頓。可這件事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了。和別的小朋友玩遊戲時,因為搶玩具又把人家給打了。為什麼孩子突然性情大變?
  • 一定不要和有暴力傾向的人結婚
    什麼樣的男人算是有暴力傾向的?遇事急躁動不動就發火罵人摔東西,那麼這樣的人就有可能是有暴力傾向的。還有一種人,他為了留住你就會以愛的名義去傷害自己。試問,一個連自己都可以傷害的人又那什麼去愛別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這樣做能對得起誰,連自己都可以殘忍的去傷害,很難想像,有一天你會不會把刀指向你的愛人親人?很多人在結婚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另一半有暴力傾向,可婚後卻發現這個男人總是動不動就發火對自己拳打腳踢。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是不可能把一直自己隱藏那麼好的,只要你細心點還是可以發覺的,只不過戀愛期間我們只顧著享受美好時光了,卻忽略了潛在的隱患。
  • 育兒研究所丨應該向孩子隱瞞離婚嗎?
    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夫妻倆倒是已經心無波瀾,但是孩子才讀小學三年級,自己和丈夫離婚這件事,該不該告訴娃娃呢?如果該,又該怎麼跟孩子說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