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傑:「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三大支柱性產業全解析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魏 傑

  「新常態」的含義,除了經濟增速回落到適度空間,同時還指經濟結構的變化。2012年以前中國經濟主要靠製造業以及房地產,新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主要有三個: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服務業,三是現代製造業。

  先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很大,從需求指標和技術指標這兩個指標來衡量。未來五年內,新興戰略產業主要有八個。

  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電等等。哪類新能源能率先發展起來呢?最高決策層拍板,核能率先發展,因為去年完成了技術創新,實現了第四代核電裝備,解決了斷水和地震的問題。所以,核電是啟動新能源的重點,我國關掉大量火力發電,啟動四個核電項目。

  新材料。新材料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因為需求巨大。日本電飯鍋就用了新材料,大飛機的機殼技術突破也很快,船的動力系統發生重大突破,都是因為新材料的突破。

  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將改變世界。比如未來的體檢是基因體檢,基因體檢能提前獲知將患什麼病症。現在治療癌症已經找到了藥物進入細胞的理論通道;北京大學發現了老年呆痴的細胞病變過程。

  新一代信息技術。未來所有活動都可以數位化。現在的信息技術沒有解決大數據和安全性問題,安全性需要量子計算機的產生,可能在長沙突破。

  節能環保產業。我國是世界能源消費最大的國家,一旦產業體系構建完成,具有重大意義。解決之道在於技術突破。原來是誰汙染、誰治理;現在是誰汙染、誰拿錢、第三方治理。

  新能源汽車。美國已經獲得突破,電動汽車可達200公裡時速。電動汽車走向產業化是必然趨勢,不能忽視。

  廣義機器人。人類社會從機械化、自動化到數位化。現在,服務業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

  高端裝備製造。我國裝備不行的原因,是製造裝備的裝備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裝備還不能生產,全靠進口。高端裝備製造發展起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很大。

  再來看服務業。服務業為什麼要作為支柱產業?因為能最大限度地吸納就業人群;再者服務業是消耗資源最小的產業;三是其比例決定經濟結構的水平。

  第一類,消費服務業。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餐飲商貿、兒童服務、健康醫療、養老消費。目前我國都屬於短缺,如看病難。消費服務業要走階層化、個性化之路,消費階層化是消費的突出趨勢。大規模的模仿性消費將退潮,消費服務不再是以營銷為中心,而是以客戶為中心。

  第二類,生產服務。指生產配套服務、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等。服裝、建築、工業產品等等的設計,就是生產服務。生產與設計分離,高度專業化,設計的搞設計,生產的專攻生產。

  第三類,商務服務。投行、諮詢、證券等等,非銀行金融服務放開,商務服務應運而生,未來有巨大發展前景。

  第四類,精神服務。人類有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為什麼能產業化?就是一種發洩的精神享受。

  最後看第三個支柱產業,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是未來的重要產業,將替代傳統產業。

  第一是飛機。既搞大飛機,也搞低空飛機,需求都很大。美國5萬架低空飛機,我國目前才100架。私人飛機買不起,但租得起,市場很大,所以應當作為發展重點,有可能將發展成為第三大飛機製造商。飛機製造涉及到14個子行業。

  第二是高鐵裝備製造。高鐵技術是成功的,高鐵還帶動了鋼鐵以及其它很多產業。比如,包頭鋼鐵廠早就不生產建築鋼了,轉而生產軌道鋼。

  第三是現代船舶製造。現代船舶製造是成為海洋大國的必然要求,因為資源大部分從海上來。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斷,就會很被動,所以航母編隊很重要。航母編隊不光是航母,還要一系列的配套保護設施。僅航母製造就涉及到19個子行業。

  第四是核電裝備製造。核電將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新能源,四個核電廠的上馬,將帶動核電裝備業。

  第五是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比如「一路一帶」戰略,寮國水資源很豐富,輸送是個制約問題,因此輸變電需求很大。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段丹峰)

相關焦點

  • 金道環球投資: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金道環球投資: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文/冷靜2015-01-22 19:10:14來源:FX168財經網 1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產業供應鏈的新常態下如何打造科技供應鏈
    「烏卡時代」——產業供應鏈的新常態非常感謝Tracy的開場。供應鏈管理確實是這段時間最熱的一個話題,尤其是整個產業供應鏈。與飽和的消費供應鏈相比,產業供應鏈大有可為,未來十年可以說是整個產業供應鏈的黃金十年。
  • 立足高質量 應對經濟新常態下的挑戰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經濟新常態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立足高質量發展,以黨建為引領,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雙高」建設為抓手,以內部治理為保障,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示範化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強校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 經濟"中考"符合"新常態" 產業結構調整支撐增長動力
    核心觀點: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    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    當前,中國經濟處在「三期疊加」(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時期。按照傳統思維,一旦經濟出現持續性下行,政府總會採取「總量刺激」政策。
  • 李稻葵: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人理財觀念應順勢調整
    李稻葵: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人理財觀念應順勢調整 2015-10-31 22:41:32>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陳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人應該調整個人理財預期。」
  • 李偉:新常態下,以創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在此,僅就「新常態下,以創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談幾點認識。 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科學認識新常態 習總書記在上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並鮮明地概括了新常態所帶來的趨勢性變化,這正是我們認識新常態的出發點。
  • 人民日報專題深思:經濟新常態下的「四個不等式」
    這裡的關鍵是對新常態的理解和把握必須全面、準確、透徹,切忌表面化、簡單化、片面化。從當前一些地方出現的情況看,應弄清新常態下的「四個不等式」。   新常態下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不等於不要增長。有人把新常態簡單解讀為經濟放緩,認為今後經濟增長不重要了,以至放鬆經濟發展要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對實際工作十分有害。
  • 關係全局的重大判斷——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
    只有著力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確保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其四,新常態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期。轉方式、調結構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邁過的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規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強,我國經濟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優。主要是依靠資源等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 郭夏:別總盯著GDP 新常態下衡量經濟增長要用創新指標
    原標題: 郭夏:別總盯著GDP 新常態下衡量經濟增長要用創新指標  新常態經濟是經濟學範式轉換、經濟發展模式轉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新概括。新常態經濟是與GDP導向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的新生經濟形態。新常態經濟用創新發展促進穩定增長,用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揚棄單純的GDP增長。新常態經濟增長計量需要首推創新指標衡量的創新統計。  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必須按照創新驅動的要求加速經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新生經濟。
  • 著名經濟學家魏傑關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深度解析
    演講者 | 魏傑本文約25000字,大約閱讀時間為30分鐘建議先轉發或收藏後閱讀哦本文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傑在湖畔大學關於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演講。非常高興參加今天新老朋友的聚會,我看好多都是老熟人了。
  • 新常態下深圳福田文化產業再揚帆 創新激活一江春水
    原標題:文博會福田區各分會場成交總額達389億元 引進一批高端優質項目 新常態下福田文化產業再揚帆  5月17日單日成交榜上:文化創意園成交金額51.30億元,深圳1979文化創意園8.47億元,中芬設計3.18億元,中國(深圳
  • 新常態下內陸傳統產業遭遇寒流 人口紅利逐步消退
    新常態下江西市縣經濟聽音  與過去「撿到籃裡都是菜」相比,當前圍繞地方產業集群進行補鏈、延鏈式招商,「不是好菜不進籃」,主動參與構建東中西部新的產業布局  記者近期深入江西十多個縣區和工業園區調研發現,在新常態下基層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和積極變化,反映出內陸地區調結構、促發展、推升級的新趨勢。
  • 新常態下節會怎麼辦?
    在濰坊國際風箏會帶動下,魯臺經貿洽談會、壽光蔬菜科技博覽會等一批節會逐步發展壯大。但是,濰坊市節會自身也存在著品牌節會少、市場化運作程度低等問題。而且,在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下,包括濰坊市在內的國內各地方節會如何發展,也日益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  4月19日,「新常態下節會品牌塑造與產業化論壇」在濰坊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就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塑造節會品牌進行了討論。
  • 人民網評:實事求是校準新常態下的政績量尺
    在過去的30年,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中國奇蹟」的重要特徵,也塑造了唯GDP是尊的政績觀。事實上,在發展經濟學領域,一個共識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基於兩個「比較優勢」,一個是生產要素的廉價,另一個則是後發優勢。對於前者,無論是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還是由土地財政支撐的房地產市場,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瓶頸期」,勞動力要素價格上升,土地財政難以為繼。
  • 屈曉東:科學認識新常態 主動適應有作為
    原標題:科學認識新常態 主動適應有作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九大趨勢性變化,全面闡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們要科學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保證我省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 ...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
    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對新常態的基本特點、科學內涵作了精闢闡釋,對新常態怎麼看、新常態下怎麼幹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 2020北清智庫中國企業家年度峰會:大變局、新關係、全賦能、共發展
    12月28日,由北清智庫商學院主辦,一帶一路投資聯盟獨家冠名的「2020北清智庫(第五屆)中國企業家年度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峰會以「大變局· 新關係· 全賦能· 共發展」為主題,在總結過往一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基礎上,為新一年的行業、企業指明新的方向。
  • 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2011年03月16日 08:55:00來源:中新網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15日下午,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臺北舉行首場「名師講堂」,該院教授魏傑以「大陸經濟發展趨勢與兩岸經貿互補機遇」為題,向現場近500位工商界人士講解了大陸「十二五」規劃的熱點話題。  剛於14日閉幕的全國兩會討論並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 切實以「新常態」統領新疆經濟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經濟工作會議消息一經公布,新疆幹部群眾對新疆2014年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深感欣慰,對自治區黨委提出的明年經濟工作要求、任務和目標信心滿懷,表示要深刻理解「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切實以「新常態」統領各項經濟工作。
  • 中國社科院解析「社會新常態」:面臨六大階段性轉折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發展又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新常態概念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個新表述,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通常是聯動的,經濟的新常態也必然反映到社會形勢上。」本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