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沛製藥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新藥歐適維(R)中國獲批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義大利製藥企業東沛製藥於今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准其塞奈吉明滴眼液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 -- 一種會導致角膜瘢痕形成和視力下降的罕見進展性眼病。

  塞奈吉明滴眼液(歐適維)首次運用人神經生長因子作為藥物或者治療手段,是眼科領域內最先取得批准上市的局部生物製劑。   歐適維是第一款專門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的藥物,在作用機制上採用了靶向疾病根源病理的對因治療方案。   歐適維有望在8周一個療程內治癒NK這一罕見的進展性眼病;在臨床試驗當中,約有72%的患者在經過8周使用歐適維治療後,能實現完全形膜癒合,而且這些患者中,約有82%在一年後仍可保持穩定的治癒狀態。   歐適維於2017年取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2018年取得美國FDA批准。此次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是東沛製藥在中國首款獲得批准上市的治療產品;歐適維在中國已被列入首批境外已上市且國內臨床急需的新藥名單當中。  米蘭和上海2020年8月20日 /美通社/ -- 義大利製藥企業東沛製藥於今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准其塞奈吉明滴眼液(歐適維)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 -- 一種會導致角膜瘢痕形成和視力下降的罕見進展性眼病[1]。

「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病因複雜、易反覆發作等特點,很多患者在就診時已經出現角膜上皮缺損或者角膜潰瘍,需要做手術或長期瞼裂縫合來治療,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主任委員兼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教授表示,「研究顯示歐適維通過促進角膜癒合,促進角膜神經再生修復,有望改變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的治療方式,為患有此類罕見疾病的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是一種因角膜神經功能受損而導致的罕見病,其成因包括皰疹或其他感染、眼表損傷、眼部或神經外科手術、以及一些如糖尿病等會損害到角膜知覺和營養的全身性疾病。如不及時發現並控制,該疾病的病情會逐漸加重並導致持續的上皮缺損、角膜潰瘍、基質溶解、穿孔和視力下降。截至目前,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的治療選擇還局限於對症治療,而不是從疾病的病因及角膜神經損傷入手。目前的對症治療包括人工淚液、自體血清滴眼液、瞼緣縫合術(一種將眼瞼部分縫合在一起的手術)和肉毒桿菌引起的上瞼下垂(眼瞼閉合)。其他旨在恢復角膜完整性的外科手術,包括結膜瓣手術和角膜移植,但這些手術都具有侵入性,會損害眼睛的外觀和功能[1]。

塞奈吉明為一種新型的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rhNGF),在結構上與人體內生成的、包含於眼組織當中的神經生長因子(NGF)蛋白質完全相同,歐適維正是以此為基礎研發成功。這種內源性蛋白質通過多種機制有力支持眼角膜完整性[2],並且直接作用於角膜細胞來刺激細胞的生長與存活。此外,已知NGF能結合淚腺上的受體促進淚液分泌,為眼睛提供潤滑和自然保護,免受病原體和傷害。這種蛋白質經證實能夠支持角膜神經支配,即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當中已經損失的一種神經功能。

科學家發現了NGF的再生潛能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項,但其治療潛能卻一直沒有在眼科領域得到轉化和應用。終於,東沛製藥位於義大利拉奎拉(LAquila)的研發中心通過獨創的研發工藝生產出了重組人NGF (塞奈吉明)。公司隨後開展的一系列試驗證實了塞奈吉明在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歐適維代表著眼科領域首創的局部用藥產品,也是人神經生長因子得以作為藥物或治療手段的首次應用。

「歐適維是我們在中國獲批上市的第一款產品。」東沛製藥主席Sergio Dompé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將如此重要的療法提供給中國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患者,同時非常感謝積極參與臨床試驗、為我們取得今天的進步做出貢獻的廣大患者和醫生。作為以研發為核心的義大利領先生物製藥企業,我們始終致力於探索更具創新、更具價值的治療方案和診療模式,來滿足對缺乏治療選擇的複雜疾病的需求。未來,我們將積極、持續地將更多的創新療法和研發項目引入中國,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歐適維已獲批用於患有中度或重度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的成人患者,一次療程為8周時間,患者在此期間完全可以輕鬆完成自我給藥,作為單一療法為患者帶來了可避免侵入性手術的一項新的治療選擇。

塞奈吉明滴眼液(歐適維) 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

歐適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兩項獨立雙盲隨機多中心對照臨床試驗中得到了證實[3,4]。項目擁有隨機對照試驗中最為大型的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患者人群隊列。兩項試驗都在中度或重度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患者中研究了歐適維作為單一療法(20 μg/mL)的療效和安全性,並與無防腐劑人工淚液類賦形劑的治療手段進行了比較。在歐洲開展的研究NGF0212(REPARO研究,該拉丁字母意為「修復」),將52例患者隨機分配到各亞組當中,經過8周的治療後,治療組當中約72%的患者得到完全治癒。於美國開展的研究NGF0214將24例患者隨機分配到各亞組當中,其中65.2%的受治患者得到完全治癒。REPARO研究的跟蹤隨訪時間更久,其中發現經過8周療程獲得治癒的患者當中有大約82%的患者在一年後仍然保持穩定的治癒狀態。

歐適維在臨床試驗當中的耐受性相當理想。眼痛是歐適維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約16%的患者報告出現了眼睛疼痛,這可能與因病喪失的知覺得以恢復有關。超過5%的患者所報告的其他不良事件則包括眼睛腫脹(炎症)、淚液增多(淚液分泌增加)和眼睛充血。REPARO試驗項目的研究發現已於美國眼科學會雜誌《Ophthalmology》2018年9月刊上發表。美國試驗項目的研究發現則於《Opthalmology》的2020年1月刊上發表。

關於神經營養性角膜炎

角膜是人類神經最密集的組織,每平方毫米大約有7,000個神經末梢。這些神經為角膜提供著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支持;角膜組織通常沒有血管,這些神經支配對於維持角膜透明性至關重要。事實上,角膜神經通過產生稱為神經介質的可溶性因子和促進知覺依賴性的眨眼和流淚反射來幫助維持眼表健康[5]。

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又稱為神經營養性角膜病變,是一種因第五顱神經(三叉神經)的任意一級遭到損傷而引起的罕見眼病。角膜知覺受損的原因包括皰疹性感染或其他感染、眼部或神經外科手術、眼表物理性損傷以及一些破壞知覺的全身性疾病。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可發展為角膜瘢痕和視力喪失。診斷、預後和治療都以疾病的嚴重程度為基礎,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第1階段(輕度)表現為眼表不規則和視力下降;第2階段(中度)表現為不癒合的持續性上皮缺損(PED);第3階段(嚴重)表現為角膜潰瘍,涉及上皮下(基質)組織,可能進展為角膜溶解和穿孔。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晚期患者通常由角膜病專家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關於塞奈吉明滴眼液(歐適維)

歐適維是一款局部表面滴用眼液,每天給藥6次,持續8周來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該產品的有效成分為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塞奈吉明 -- 一種由人體內源產生的蛋白質。神經生長因子(NGF)通過眼前段內特異性高親和度和低親和度神經生長因子受體來發揮作用,為眼角膜神經支配和組織完整性提供支持。

(文章來源:美通社)

相關焦點

  • 輝瑞PDE4抑制劑獲批 五款臨床急需境外新藥有望下半年在華獲批
    轉自 | 醫藥觀瀾7月3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公示,輝瑞(Pfizer)旗下非甾體局部PDE4抑制劑克立硼羅軟膏(Eucrisa,crisaborole)獲批上市。該藥曾被列入中國《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適應症為2歲及以上輕度至重度特應性皮炎(AD,又名溼疹)。
  • 諾華製藥(NVS.US)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芬戈莫德在中國獲批 還有6款...
    美股 諾華製藥(NVS.US)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芬戈莫德在中國獲批 還有6款產品正在審批 2019年7月19日 15:34:08
  • 又一臨床急需境外新藥獲批!田邊三菱依達拉奉治療「漸凍人」
    發病機理不明,動物模型不可靠,使得ALS新藥的開發非常困難。1996年,賽諾菲開發的利魯唑(Riluzole)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成為第一個獲批用於治療ALS的藥物。接下來的時間裡只有十幾個相關藥物挺進臨床階段,但基本全軍覆沒。至今2017年5月,田邊三菱的依達拉奉獲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ALS。距離利魯唑獲批,相隔了22年!
  • 綠葉製藥(2186)化學新藥酒石酸艾格列汀片獲批臨床試驗
    綠葉製藥(02186)公布,集團的在研產品,預計獲批為1.1類化學新藥的酒石酸艾格列汀片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頒發的一期臨床試驗批件。
  • 和黃醫藥第二款治療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新藥獲批在望
    近日,和黃醫藥1類新藥「索凡替尼膠囊」的上市申請(相關受理號為CXHS1900034)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這意味著繼呋喹替尼之後,和黃醫藥第二款新藥即將在國內獲批上市。2018年我國大約有67600例神經內分泌瘤新診斷病例,按照我國的發病率與流行率比例估算,我國總共或有高達300,000名神經內分泌瘤患者,其中約八成是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與其他腫瘤相比,神經內分泌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對較長,目前獲批的靶向藥物包括索坦®(蘋果酸舒尼替尼)和飛尼妥®(依維莫司),用於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瘤或高度分化的非功能性胃腸道或肺神經內分泌瘤。
  • 翰森製藥、三生國健、雙鷺藥業新品獲批上市
    :FCN-159為是一款MEK抑制劑,獲批臨床的適應症為「需全身治療的1型神經纖維瘤」;FCN-011為小分子化學藥物,獲批臨床的適應症為「擬用於NTRK基因融合陽性的實體瘤患者」。 FCN-159是復創醫藥自主開發的一種新型、高效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抑制劑,正在被開發作為單一療法和聯合用藥方法來治療實體瘤。早前,該藥已在中國獲批兩項臨床研究,針對的適應症為「單劑或與其他抗腫瘤藥聯合用藥治療具有BRAF或RAS突變的晚期實體腫瘤」。本次獲批的臨床試驗針對的是一項新適應症「需全身治療的1型神經纖維瘤」。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2020年末,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藥監局於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為全年新藥批准畫下句號,也為對抗新冠開...  2020中美新藥審評審批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塑了醫藥行業
  • 這35 個新藥,獲批臨床了
    >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 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申報進度庫顯示,2020 年 3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67 個受理號,涉及 35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
  • 三生製藥抗PD-1單克隆抗體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上海2019年8月30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三生製藥(01530.HK)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克隆抗體藥產品609A已獲得NMPA新藥臨床試驗批准。609A此前已於2019年1月獲得美國FDA藥物臨床試驗批准,目前美國一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正在順利進行。
  • 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IC photo不同於FDA青睞罕見病,中國藥監局批准的新藥仍舊是「腫瘤為王」。從疾病領域來看,2020年NMPA批准的新藥腫瘤佔比34%(16/48),其餘佔比較高的包括感染性疾病(15%)、神經(13%)、骨骼(6%)和內分泌代謝(6%)。罕見病藥物獲批8個,均為進口藥物,8個臨床急需用藥。
  • 成立不到三年產品獲批上市,Viela Bio首款新藥用於治療罕見病
    (NMOSD),這是獲 FDA 批准的第二款治療此類罕見病的創新療法,也是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新銳公司的首款獲批產品。 NMOSD 是一種罕見的、嚴重神經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會攻擊視神經、脊髓和腦幹。除了可能出現不可逆的失明和癱瘓之外,患者還可能會感覺喪失、膀胱和腸道功能障礙、神經疼痛和呼吸衰竭。多種證據表明 NMOSD 是一種 B 細胞介導的紊亂。
  • 中生製藥新品獲批 肝病治療領域巨頭帽子摘不掉?
    而此次獲批,也使加樂顯成為國內首個獲得2歲以下兒童全身適應症的高濃度、高弛豫率大環狀磁共振對比劑。可以說,由於拜耳的產品亦上市不久,待正式上市之後,中國生物製藥將面臨拜耳的強力狙擊。中國生物製藥在公告中亦表示,本次釓塞酸二鈉注射液獲批可進一步鞏固中生製藥集團在肝健康領域的優勢地位。
  • 這59個新藥獲批臨床了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附名單)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申報進度庫顯示,2020 年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恆瑞醫藥PARP抑制劑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 中國創新藥表現亮眼|2020上半年NMPA批准新藥大盤點
    中國創新藥:「自主研發」成趨勢在獲批的 27 款新藥中,中國創新藥表現亮眼,佔據 9 個,其中 4 款為化學藥品,2 款為生物製品。由百濟神州(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澤布替尼膠囊(商品名:百悅澤)是首個國產 BTK 選擇性抑制劑。
  • 吉利德C肝新藥丙通沙?中國獲批 消滅C肝又進一步
    (原標題:重磅新藥:吉利德C肝新藥丙通沙®中國獲批 離消滅C肝又進一步)
  • 中國前列腺癌新藥!安斯泰來安可坦®(Xtandi®)獲批,治療轉移...
    2019年11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藥企安斯泰來(Astellas)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於11月18日批准安可坦®(英文商品名:Xtandi®,通用名:恩扎盧胺,enzalutamide)的新藥上市申請,該藥用於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失敗後無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且未接受化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血友病新藥在中國獲批 能否成為國內患者福音?
    治療罕見病的藥物適用人群少、市場需求少、研發成本高,很少有製藥企業進行研發生產,這些藥被稱為「孤兒藥」。今年年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涉及121種疾病,血友病就被收入其中。目錄將加速「孤兒藥」在國內的上市,國內藥企也將比以往更有積極性去自主創新研發「孤兒藥」,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更多、有效、可負擔的治療手段,從而改善罕見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 角膜炎和結膜炎的區別 角膜炎和結膜炎的區別哪個是具有傳染性
    5.過敏性角膜炎:由各種過敏性因素引起,包括泡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束狀角膜炎、角膜基質炎、硬化性角膜炎等。6.外傷和營養性角膜炎:包括角膜上皮剝脫,角膜軟化症、神經麻痺性角膜炎及暴露性角膜炎。7.病因不明的角膜炎:包括蠶蝕性角膜潰瘍、卷絲狀角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