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的3個好處,逍遙自在,過有意義的人生!

2020-12-20 哲學與詩畫

為什麼要學《莊子》?因為有3個好處:

1、讀懂《莊子》,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一定要讀《莊子》。

在中國古今中外那麼多的書裡面,能把人生故事講得特別精彩、特別深刻的,其實為數不多,而《莊子》則是這為數不多的書籍之一。

《莊子》這本書,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看似很小的寓言故事,來體現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通過這些很小的一個寓言故事,你會發現,原來很多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深不可測的大道,都會在莊子那裡變得特別的通俗易懂。

像我們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有時候講的一些話,別人會覺得很難理解。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講話方式出了問題,可能講了很多的大詞、黑話,專業性的術語太多,所以別人聽起來就會很懵圈。但是,如果你能夠像《莊子》那樣,通過一個小故事把你要表達的觀點簡單化,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讀《莊子》,幫助你成為一個逍遙遊的人

有一個95後的朋友小張,他說自己最近很焦慮,甚至已經焦慮到說這幾天的身體都不舒服。

小張焦慮的原因是,自己剛大學畢業一年,工資比較低。而他最近又談了一個女朋友,女朋友家裡還蠻有錢的。對小張來說,他考慮到自己以後要買房買車,就覺得壓力好大。

小張之所以焦慮,看不開,是因為他沒有了解莊子的智慧,如果他了解了,他肯定會處理好與女友的關係,更能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小張讀過《莊子》,相信他的焦慮一定會減輕不少。如果小張能讀透《莊子》,他應該會活出逍遙遊的狀態。

3、讀懂《莊子》,幫助你成為一個富有生命意義的人

《莊子》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通過寓言故事,警示世人,不要只顧著追逐太多的名利。比起名利,我們更應追求的是如何去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觀是什麼,建議你去讀《莊子》。相信在書中的字裡行間,你會慢慢領略到莊子如何給你講述生命的意義。

透過書中哲學性的語言,你會對人生有更多的覺悟;

透過書中文學性的描寫,你會對人性有更深刻的洞察;

透過書中美學性的闡述,你會對天地之間有大美而不言這件事有更智慧的觀感。

4、莊子的「心齋「

「心齋「指的是我們要有像吃齋一樣的平靜心態。

像我們平常冥想也好,打坐也好,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心能夠安靜下來。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因為有很多的欲望而很容易變得浮躁。而「心齋」就是讓你遠離外在的誘惑,轉而向內求的一個過程。

《莊子》一書揭示一個主旨:「越內求,越智慧」。如果你想打開智慧的大門,找到認識大美世界的鑰匙,就得多讀《莊子》。

(本文作者,簡書郭大俠)

相關焦點

  • 莊子:開掛的人生,不較真,才能逍遙自在,遊戲人間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之八九。成敗得失,悲歡離合,不過夢一場。畢竟上帝的寵兒是少數,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平凡、單調的,甚至竭盡所能,才能簡單過一生。什麼是幸福、快樂、自在、此生無憾?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但是,到最後,我們終究會發現:外在的物質世界,一切的外境,根本就不是幸福的來源。唯有內心,才是一切的主宰。而能把控自心,「以心轉境」之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 2021即將開啟|你有沒有考慮過人生的意義?
    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人生的意義,很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感覺迷失了人生意義,迷失了人生意義的人,會依靠慣性生活,這種慣性一旦失效,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人都是有精神的,生活沒了意義如同精神世界失去了精神支柱,人就如同行屍走肉。對於沒有意義的生活,很多人會選擇逃避,以致得了抑鬱症。
  • 莊子的夢境人生
    在他看來,如果整個人生只是一場夢境,那我們對人生夢境中的夢與覺所做的嚴格分際,又有何意義呢?「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愚者對人生夢覺的所有體驗仍是在夢中,但愚者卻自以為活得真實,這不是太固執可笑了嗎?人生也可能是一場大夢而已,這是莊子打破常人夢論的方法。莊子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打破呢?這緣於莊子對愚者惡劣生存境況的體察與關切。
  • 想要有所成就的人,讀一讀莊子的名言,可以幫助你成就輝煌人生!
    一個人一旦有所成就了,就會有很多好處,比如說會很有錢,可以不在乎房價,去一個繁華地帶買一套房子,再娶一房嬌妻,生兩個胖娃娃,生活過的是很滋潤,不羨鴛鴦不羨仙。一個人一旦有成就了,親戚朋友都會跟著沾光的,所以,很多人都羨慕成為這樣的人。
  •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在喧囂的塵世中生存,特別是如今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極其容易迷失了自我,而當走入迷茫的時候,不妨讀一讀莊子,莊子的作品能夠解除人心的困憊,超脫而且瀟灑,讓現實生活中的牽絆歸於虛無,讀這讀著,便會心思純淨,而且身心獲得了極大的自由,看事做事更加通透。莊子揚棄一切傳統的形式,而且更不會執著於信仰的羈絆。"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
  • 讀莊子《逍遙遊》3:大而無用?你的境界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繼續來讀莊子的《逍遙遊》。01惠子有次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一種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種下結出葫蘆,有五石容量那麼大。我拿大葫蘆去盛水,可它太不堅固了,承受不了水的壓力。我又把它剖開做成瓢,也太大了,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放得下。
  • 莊子是人生的清醒劑,讓我們活得更通透!
    莊子不僅是個偉大的具有深邃思考力的哲學家,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文學家。老子的《道德經》基本上是四言格言體,而莊子的《莊子》則是以散文的形式,表達他天馬行空的思想。他有無與倫比的想像力;有雄辯的邏輯體系;更有把故事講得引人入勝的能力。
  • 《莊子》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朱子點評莊子曰:心極熱而眼極冷。正是這種冷眼看破了紅塵濁世,同時也成就了莊子的罵世威名。莊子罵盡天下英雄,即便是一代聖人孔子亦未能逃脫。但是如果通讀《莊子》全書,通曉道儒全部,莊子對孔子的這種罵又何嘗不是佩服之至的表現?莊子罵孔子,其實也是在罵自己。莊子的道在於無為,孔子的道在於有為。無為之時已過,有為之時來臨。莊周逍遙避世,而孔子積極入世。
  • 莊子經典的一句名言,一直被多人引用過,一針見血,發人深省!
    大家想想,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了爭奪一個聖賢的名聲,來相互殘殺,而人們為了追求私利,更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卻做著傷天害理的事情。莊子是我們華夏族人的驕傲,他的一本著作影響了華夏族的世世代代子孫,至今都被稱之為經典,不得不讀的巨作。
  • 莊子臨死前說了一句話,道破天道奧秘,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有人說,人生只不過一趟旅途罷了,富貴名利,不過過眼雲煙。老子的「前後相隨」其實是看透生死的灑脫,正如其思想繼承者莊子臨終時的淡然態度。在《莊子》中,記載著他所經歷的一件事:莊子晚年喪妻,曾任過宰相的惠施,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便趕去弔唁。
  • 《莊子》20個成語,天道高遠,人心逍遙
    安常處順 出處:《莊子·養生主》 釋義:原指順應自然便無所牽累,逍遙自在。感悟:人生中的平安與艱難,順境與逆境都是辯證的,常常互相轉化,順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順境就會慢慢變成逆境;逆境中若能小心謹慎,變被動為主動,逆境也會慢慢變成順境。人生也沒有真正的絕境,有個詞叫「絕處逢生」,絕境可以使一個人突破骨髓與血液中的樊籬,超越常規,書寫不曾想過的神話。
  • 經典 莊子名言30句
  • 莊子這三句話,你能領悟其中一句,便可領悟人生真正的快樂
    莊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學派代表人,莊子想像力極為豐富,他一生用他的才華,做出了許多令人看過之後,由衷佩服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看下莊子下面這幾句話,它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第一句,人生就要有自己的人生態度,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態度強加他人。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莊子看到河裡的小魚,自由自在的遊玩,於是就跟身邊的惠子說道:"倏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莊子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莊子臨死對弟子說了一句話,參悟天道的奧秘,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這個過程是用汗水改變命運的過程,用勇氣改變現實境況的過程,是努力讓結局如期發展的過程。莊子的一生都在詮釋著人生的豁達觀點和積極態度,深刻的揭露了「天道」的秘密。莊子臨終之前的一句話,參悟了參悟天道、地道和人道奧秘,道出人生最高境界在《莊子》一書中記載道,莊子感覺到自己即將要死亡的時候,內心卻並不跟尋常人一樣,他更多地是平靜。
  • 《莊子》名言30句,句句不陌生!
    莊子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
  • 《莊子》筆記(乾)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①
    正是時候讀莊子 大家都會覺得《莊子》很晦澀難懂。我希望可以用很淺白簡單的方式,準確傳遞《莊子》思想。莫若以明這世界有多複雜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世界,這個「成心「有多堅硬呢?莊子說「其厭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但是我們掌握的真就是真理嗎?所有堅白同異的辯論真的有意義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莊子建議我們不如用明澈的心境去觀照事物的本然。自事其心莊子要我們注重自己的心靈和修養,不要受到外界影響。
  • 讀莊子天地寬:境界越高,生活質量越高;欲望越強,距離大道越遠
    真人,就是修行有成的人。莊子世稱南華真人。呂洞賓世稱純陽真人。許多真人不入名山隱居,而是遊戲人間。比如呂純陽,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寫下許多優美的詩篇。比如那一首: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將真人的仙風道骨、逍遙自在天地間的豪情,寫得入木三分,令人如在眼前。真人一詞,源自莊子。莊子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 莊子的三個段子,揭示人生的三種境界
    蔣勳說,「莊子是善於說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是神話,是寓言,像今天的魔幻文學,充滿想像力和好奇,充滿活潑的畫面。」放在今天,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段子手」啊!今天和大家分享莊子的三個「段子」,一起體味莊子的大智慧。《莊子·逍遙遊》大風起兮,鯤鵬借風勢騰飛而起,遠飛南海,「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氣勢如虹!
  • 莊子:大而無用,無礙逍遙
    ▲莊子說:「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戰國時期的他,他性情率直,自然灑脫,可謂一股清風。在禮崩樂壞的年代裡,人人追名逐利,他卻隱於山林,逍遙自在,算得上戰國時期的一個「異類」了。莊子學識淵博,遊歷過很多國家,對許多問題都有著深刻的見解。莊子在濮水之畔釣魚,楚威王派使者帶厚禮去請他,邀請他做楚國的相國。莊子聽到後,笑著拒絕了。莊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國做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莊子此次前來是要取代你國相的位置。」惠子聽到後又驚又怕,連忙派人在城中搜捕莊子。莊子知道這件事後以喻嘲諷惠施。
  • 莊子 | 減法人生
    與之相伴隨,我們的欲望也越來越多,我們總是奉行著加法和乘法,不斷地追求更多的物質、更大的利益和權力,不斷地索取…… 其實,人生有一種哲學叫減法:從物質到精神,人生的每個維度都可以刪繁就簡。莊子在《逍遙遊》中,用瑰麗奇特的意象闡述了這樣一則理念:名利皆為虛浮之事,人生苦短,不應被名利所左右,回歸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