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9日訊(記者 賈玉靜)日前,福建永輝超市一門店工作人員因「腳踩凍貨行走」的視頻被曝光引發關注和熱議。視頻中,該工作人員先是坐在食品冷凍柜上,繼而起身,穿鞋直接踩在未經包裝的生鮮凍品上整理貨架,絲毫不在意來往顧客的感受。
事發後,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發布致歉信稱,此次事件系員工違反操作規範導致:「門店已第一時間將該櫃檯產品全數下架銷毀處理,對櫃檯進行全方位清洗消毒;對涉事門店的違規員工本人及門店管理幹部,依據公司相關管理條例進行了嚴肅處理。同時,公司已主動向有關部門匯報事件調查經過及處理結果,積極配合監管要求,做好整改工作,保障百姓食品安全。」
然而梳理網友評論可見,該回應並未獲得輿論認可。留言紛紛表示「銷毀就是轉移」、「下架有什麼用,你看不見的時候又上了」、「員工培訓沒做好,看不到的還有多少?」。
評論並非空穴來風,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不久之前,類似一幕同樣在貴州永輝超市上演。
9月10日,有媒體爆料貴州永輝超市萬科大都匯店一身著永輝工作服的員工在地上解凍生雞腿,「地上很髒,她就拿雞腿在地上砸,然後又拿出去賣。」面對消費者質疑,門店生鮮部負責人並未回應將如何處理該批次凍貨,卻解釋稱「視頻裡面的人目前已不屬於永輝員工,系廠家派來支援門店做活動的人」,從而將此舉甩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永輝生鮮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一方面是公司在高速擴張的情況下,欠缺對員工規範化作業流程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永輝的質量內控體系存在很大漏洞,同時員工素質也是讓很多的企業背鍋的一個核心原因。「所以說整個中國大賣場雖然模式理念很先進,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要落實到每一個崗位的標準度。」
近年來,頭頂「生鮮之王」光環的永輝超市憑藉高速擴張實現業績飆漲,根據公司剛剛發布的三季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永輝超市實現營收約727億元,同比增長14.36%;歸母淨利潤約20億元,同比增長31.68%。與此同時,作為在全國擁有近千家門店的零售巨頭,即便永輝超市方面再三強調「食安問題是公司的紅線、底線、高壓線,是公司最關注的事情」,但事實上,其早已成為食品安全黑榜上的常客。
根據市場監管部門披露的抽檢結果顯示,截至目前,永輝超市今年已因食安問題被各地市場監管局通報數十次。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郭家虎認為,以高品質生鮮立足的永輝超市,倘若不能堅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就算能靠資本擴張獲得短暫風光,也不是長久之計,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背後折射出怎樣的管理問題,應當引起企業的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多次暴露的食品安全問題,永輝超市疫情期間還因「價格違法」被查。據安徽省2月13日公布的「疫情防控期間第四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顯示,阜陽市永輝超市潁州萬達店銷售的沂蒙土黑豬帶皮中方肉(49.8元/500克)、沂蒙土黑豬肋排(59.8元/500克)與專櫃明碼標價籤的「沂蒙土豬肉」不符,涉嫌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構成採取抬高等級銷售商品,變相提高價格的違法行為,被市場監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
「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國人的整體的安全意識以及大健康意識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一個高度,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已經非常高了,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未來任何一個涉及食品的企業,只要他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受到消費者的一個質疑,以及叫做評級,所以這些事件對於永輝的商譽品牌及各方面都會帶來不可逆的嚴重後果。」朱丹蓬分析道。
內容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