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世界級貧困山區,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最近尼泊爾疫情嚴重,出去的時間比較少,在當地村長家呆的日子比較多些,好多朋友說我天天在村長家吃肉捨不得走,正好今天天氣好,去隔壁村轉轉,帶大家看看尼泊爾普通村民的生活狀況,在路上碰到一對姐弟在田埂上摘蕁麻葉,初冬的蕁麻葉,看著是有點老了,沒什麼新芽了,沒辦法,多半是家中沒菜了。再老也得吃了,總比沒菜吃強啊。跟他們商量了一下,提出拍攝需求,叫他們不要過分緊張。一起來看看這對貧窮的姐弟做中飯吧。
在田邊用竹夾摘蕁麻葉,我們中國也叫活麻,不能用手碰的,奇癢無比。有刺。
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這種植物非常多,幾乎到處都有,牛羊都不吃的。這是當地村民的房子。全是石頭屋。簡單的兩層結構。
摘回來的蕁麻葉不用洗的,直接燒水,加幾瓣蒜放鍋裡煮。
待水燒開後,再放下蕁麻葉。這種菜,他們沒有洗的習慣。
用木棒子在鍋中使勁搗,姐姐搗,弟弟燒火,家中大人去山上幹活去了。
加些精細面的玉米粉,使蕁麻糊更黏稠些,他們就喜歡這種粘乎乎的東西。拌著玉米面糊吃。
菜炒好後,開始煮玉米糊了,山區貧困家庭大米是捨不得吃的,大米比玉米面要貴很多。常年都是吃玉米糊。一個攪拌,一個加麵粉,配合不錯。
用刀把抖幾個青椒,等下抖飯吃。
開始吃飯了。玉米糊配蕁麻葉糊。這兩個食物是尼泊爾貧困山區普通家庭常見的了。吃肉對他們來說真的太難了。
每人一盤,盆子好大。用手抓飯吃。小妹妹還問我吃不吃,我實在不忍心吃啊。
兩姐弟,邊吃邊笑。共用一個水杯。
吃幾口,再喝點水,這是他們用餐的習慣,吃飯的時候,不是水就是酒,或是湯,總之必有其中之一。
別看她們人小,吃起飯來食量還是蠻大的,小妹妹開始加飯了。旁邊她們鄰居正在看著我拍攝呢。
有說有笑,吃得好開心,比我吃肉還開心。哈哈。這就是她們的童年。自己摘菜,自己做飯吃。
在村長家天天吃肉,大家還以為尼泊爾也不怎麼窮嘛,至少天天有肉吃。村長在當地真的是個特例,家中雖然不怎麼樣,但錢還是有的。除去他那個土豪弟弟,至少他自己的生意也是賺錢的。像這些天天吃野菜,玉米糊的村民還有很多。飯後,我給了他們500盧比,大約30元,算是配合我拍攝的報酬吧。叫她們一定要交給自己的爸媽,她倆非常高興,沒想到拍她們還有錢。居然還問我什麼時候再來拍她們,小孩子說話搞笑的要死。
看完尼泊爾山區貧困家庭的中午飯,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