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R:凱恩斯沒有發明總量分析

2020-12-18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本篇簡訊源自AIER(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美國經濟研究所),原文作者James L. Caton,於2019年3月29日發表。

不了解20世紀初經濟學發展的人可能會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思想主要是由哈耶克-凱恩斯(Hayek-Keynes)的辯論所界定的。也許是因為凱恩斯和哈耶克之間辯論的名氣,許多人認為總量分析法是凱恩斯理論的發明。

在撰寫《通論》(GeneralTheory)之前,哈耶克在批判凱恩斯的著作時指出「凱恩斯先生的總量分析法掩蓋了最基本的變化機制」 (VonHayek,1931)。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確實使用了總量分析法,但是凱恩斯之前的很多宏觀經濟學家也是這麼做的。此外,凱恩斯的著作也不是唯一一部受到哈薩克如此批評的著作。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哈薩克完成了《價格與生產》一書。在書中,他反對諸如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等人所推廣的依賴宏觀總量的分析方法。

凱恩斯之前就有宏觀經濟分析的傳統。如果將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與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混為一談,那我們就會面臨拋棄凱恩斯所傳承的貢獻的危險。我不是第一個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人。大衛·萊德勒(David Laidler)指出:「尤其是庇古(Pigou)和奈特尤(Knight),對他(凱恩斯)所宣稱的新穎性不屑一顧」(Laidler,1999)。無視凱恩斯之前的宏觀經濟學,我們就是在冒險拋棄那些反對凱恩斯的支持者們,在這場思想之戰中,他們的觀點同樣創造了價值。此外,通過理解總量分析法的價值,我們可以確定凱恩斯理論分析法在哪些領域取得了飛躍。

當提到總量分析法時,我們指的是交換等式,即經濟體中的名義生產總值總是等於總支出的價值。大衛·休謨(David Hume)最初提出這一命題,而分析的方法起源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這些作者得出的結論就是數量理論的早期形式,簡單來說就是貨幣數量的增加對平均價格水平產生上行壓力。迄今為止,一切都好。即便是哈耶克也不會對此提出異議;想想看,他反對凱恩斯理論觀點,即意味著貨幣數量增加和物價水平上升之間的關係是不成立的。

凱恩斯的根本問題不在於他的分析方法取決於總量,而是他盜用了這些總量的概念。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顧一下凱恩斯對持有貨幣需求的假設。凱恩斯提出,個人囤積貨幣並不少見。他還認為,利率通常過高,以至於無法鼓勵充分就業。凱恩斯相信,貨幣流通速度可能會長期下降,這意味著用以維持安全而持有貨幣的需求可能會大幅增加。他甚至相信,在大蕭條時期,這種需求的增長沒有嚴格的上限。不願意花錢會降低物價,以至陷入螺旋式通縮。凱恩斯認為這個問題無法通過增加貨幣數量來解決。他的解決方案不是印製鈔票,而是通過貨幣創造來資助並增加支出,以提振疲軟的經濟。凱恩斯相信免費的午餐。

實際上,凱恩斯借用了一個原始貨幣主義者的觀點,並添加了自己的一點細微貢獻。貨幣經濟學家拉爾夫·霍特雷(Ralph Hawtrey)等人指出,總支出的波動可能會推動宏觀經濟表現的波動。總支出與總需求具有相同的含義。雖然霍特雷認識到總需求的波動可能是由於貨幣數量減少或者持有貨幣需求的增加二者其一引起的,但他與在凱恩斯撰寫《通論》時期的大多數高級宏觀經濟學家,都與凱恩斯在哪個更重要的問題上存在爭議。霍特雷和凱恩斯甚至在麥克米倫委員會(Macmillan Commission)就此問題展開了公開辯論。凱恩斯對霍特雷的觀點提出了質疑。霍特雷認為,20世紀20年代末的高失業率是由「貨幣政策中一系列可以避免的錯誤」造成的,尤其是「英國央行本可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樣就能解決失業問題。」凱恩斯對貨幣政策本身可以用來穩定總需求的觀點持懷疑態度。

我們有必要將旨在緩解經濟蕭條的貨幣政策與通過貨幣創造來實現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凱恩斯主義政策區分開來。在前一種情況下,央行尋求減輕貨幣動蕩對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而後一種情況下,由政府資助的經濟活動優先於私有經濟活動,否則(根據凱恩斯的解釋)資源將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相反地,貨幣主義者認為,緩解貨幣市場動蕩足以抵消經濟蕭條。在與凱恩斯就「商品儲備本位制」(commodity reserve standard)的提議展開辯論後不久,包括哈耶克在內的許多人都認識到通過制定政策來促進貨幣穩定的必要性。

如今,雙方仍在爭論,一方是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等支持財政擴張,另一方是斯科特·薩姆納(Scott Sumner)和大衛·格拉斯納(David Glasner)等支持貨幣穩定。它們代表著凱恩斯與那些經常被遺忘的貨幣主義者們之間的辯論的延續。

編譯者注釋

本文介紹了凱恩斯主義與其批判者對於如何維穩需求和宏觀經濟表現的觀點。批判的來看這些觀點,無論是哈耶克的自由資本市場主義,還是凱恩斯的政府干預政策主張,還是貨幣主義學派的以調節貨幣供給為目的的貨幣政策,都可能在某些特定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發揮著積極的效果。批判的思考這些經濟觀點將有助推動宏觀政策完善。美國的經驗也應證了這一點。例如,被稱作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的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實行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政策,令二戰後的美國經濟實現了較平穩的增長。然而從70年代初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出現了經濟增長停滯和通貨膨脹並存的兩難現象,從此宣告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失靈。自此,政府開始基於供給派經濟學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制定政策,以政府干預策略為輔,強調刺激供給側生產力發展和自由市場競爭機制的重要性。誠然,發展宏觀政策應基於理論的框架並應運目前的政治經濟情勢。

參考文獻:

Von Hayek, F. (1931). Reflections on the Pure Theoryof Money of Mr. J. M. Keynes. Economica,(33), 270-295.

Laidler, D. (1999). Fabricating theKeynesian Revolution: Studies of the Inter-War Literature on Money, the Cycle,and Unemployment.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的缺陷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畢竟還存在著根本性的缺陷:         第一,凱恩斯理論建立在主觀的心理分析基礎之上,而且邏輯也較不嚴密。在概括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時,把它稱之為「正常心理法則」(《通論》第98頁)。雖然也指出尚須若干修正,但也不是難事。但對此卻再沒有更充分的證明或修正了。只是歸結為「人類天性」。
  • 凱恩斯的救贖
    在實踐中,西方各國政府在經濟周期波動中積極運用凱恩斯理論來對付經濟蕭條和失業,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凱恩斯式的總需求管理之下,戰後的經濟周期曾一度被「熨平」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再次奠定了凱恩斯理論的重要地位。
  • 凱恩斯是天才,但不是偉大的經濟學家
    然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雖然我當時只是模糊地注意到這個原因,但當我現在回想起來時,這個原因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我對那本書的不同意見與其說是來自其分析中的任何細節,不如說是來自整個著作所遵循的一般方法。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宏觀分析的有效性。
  • 美元上位 懷特如何大敗凱恩斯
    二戰以來世界經濟前所未有的繁榮,人類的日子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功不可沒。不說別的,大規模的世界戰爭再也沒有發生過。作為比較,一戰和二戰之間,僅僅相隔了短短的20年。怪不得,當時的金融家、慈善家巴魯克,也是威爾遜和羅斯福兩位總統的顧問,曾經大發感慨:我們將迎來怎樣的長期繁榮!事後證明,時常在紐約中央公園的長椅上和路人坐而論道的巴魯克先生,確有遠見。
  • 重識凱恩斯,重估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擁有不俗的鑑賞品味,收藏了不少畫作,當然也從中賺得了不少錢。另一個圈子是哲學圈。分析哲學這一派學問是英國傳統,羅素、摩爾等分析哲學大師都與凱恩斯熟識。凱恩斯自己也寫過一本《論概率》,可以歸入這一派研究。維根斯坦混跡於劍橋時,許多人曾對他的哲學水平表示懷疑。可是凱恩斯很早就認定,維根斯坦擁有驚人才華。有一次他去迎接維根斯坦回劍橋,寫信給妻子說「上帝到了!」
  • 德比郡VS米爾頓凱恩斯分析:德比郡重拾自信
    德比郡重拾自信   德比郡VS米爾頓凱恩斯   英冠   比賽時間:2015>BET365盤口:0.82  一球  1.08   澳彩盤口:0.84  一球  0.98   立博賠率:1.48  4.00  7.00   平均賠率:1.49  4.02  6.57   【捷報比分數據分析
  • 凱恩斯理論的現代意義及其局限
    凱恩斯之後,在眾多凱恩斯主義者的努力下,凱恩斯理論得到了長足發展,宏觀經濟模型不斷完善,微觀基礎也得以建立,逐漸成為西方經濟學的正統理論,並成為政府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行動指南,上升為一種政府需求管理理論。在實踐中,西方各國政府在經濟周期波動中積極運用凱恩斯理論來對付經濟蕭條和失業,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凱恩斯式的總需求管理之下,戰後的經濟周期曾一度被「熨平」了。
  • 凱恩斯雜談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百度語)。筆者參加工作之後接觸更多的是與宏觀經濟學相對應的微觀經濟學範疇的內容。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離現實生活更近一些。
  • 只要這個世界需要,凱恩斯的思想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在這本書中,凱恩斯分析了貨幣價值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提出在法定貨幣出現後,貨幣貶值實際上有一種政府徵稅的效應。凱恩斯還分析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投資者和社會各階層的影響,討論了貨幣購買力不穩定所造成的惡果以及政府財政緊縮所產生的社會福利影響。
  • 凱恩斯區域
    流動性陷阱    凱恩斯區域:    LM曲線上斜率的三個區域分別指LM曲線從左到右所經歷的水平線、向右上方傾斜線、垂直線的三個階段.LM曲線這三個區域被分別稱為凱恩斯區域凱恩斯認為:當利率很低,即債券價格很高時,人們覺得用貨幣購買債券風險極大,因為債券價格己這樣高,從而只會跌,不會漲,因此買債券很可能虧損,人們有貨幣在手的話,就不肯去買債券,這時,貨幣投機需求成為無限大,從而使LM曲線呈水平狀態,由於這種分析是凱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區域稱為凱恩斯區域。
  • 周天勇:凱恩斯財政擴大需求政策的困境
    否則,僅僅是總量的赤字、債務、項目的總量性財政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問題。凱恩斯將短期生產過剩解釋為經濟周期的一部分,擴張和繁榮之後就是回落和蕭條。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消費傾向——邊際消費率,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以及貨幣的流動性偏好,即儲蓄起來多一些還是拿貨幣去投資多一些等。
  • 解讀凱恩斯丨經濟學人
    凱恩斯可謂經濟學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對經濟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凱恩斯出生於薩伊法則被奉為神靈的時代,認同藉助於市場供求力量自動地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維持資本主義的觀點,因此他一直致力於研究貨幣理論。他的發表於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引起了經濟學的革命。
  • 《通論》出版80年後,凱恩斯理論還成立嗎?
    [摘要]凱恩斯理論中有兩點至今仍然正確。第一點是,凱恩斯發明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第二點是,凱恩斯認為政府可以而且應該阻止蕭條。編者按:1936年,凱恩斯巨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問世,這本經濟學史上偉大的著作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經濟理論,引起了經濟理論上的一場革命,甚至一場社會革命。世界上大部分政府尤其是歐洲國家,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80年過去,如今的凱恩斯的理論還成立嗎?
  • 【2018.6.30】每日一練——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
    安利一波——史上最強的專業課資料【今日一練】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的主要內容是?【2011年,西財】【真題解析】凱恩斯創立了流動性偏好理論模型,通過對貨幣市場的供求分析來說明均衡利率的決定機制。假設人們用於儲存財富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和債券,則經濟體中運行過程中的財富總量=Bs+Ms=Bd+Md,由此可以推導Bs-Bd=Ms-Md。
  • 不妨重讀凱恩斯的《通論》
    對於凱恩斯在 《通論》中闡述的經濟政策思想,人們一般歸納為,在需求不足時,政府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投資和支出以刺激經濟。而且,凱恩斯重財政政策輕貨幣政策。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凱恩斯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主張。凱恩斯在 《通論》的第八章,談到財政政策的作用比利率政策大,但 「收入分配公平化的手段……在提高消費傾向方面的影響還將更大」。
  • 財經博主「凱恩斯」團隊被罰52萬
    《疫苗前景分析》售出238份兩名當事人未取得業務許可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北京知可行與興業證券杭州清泰街營業部合作,通過「凱恩斯V」帳戶在同花順旗下財經社區出售付費服務包,該付費服務包內容為一篇疫苗行業研究報告《重磅品種陸續上市大爆發,疫苗迎來新時代——疫苗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
  • 在股市中遇見凱恩斯!
    凱恩斯著名基金經理比爾·米勒在2005年的演講中聲稱,自己的投資理念就是來自於凱恩斯。先鋒基金創始人約翰·博格說,我投資理論的啟迪者,就是凱恩斯。凱恩斯不僅在經濟學領域有著崇高學術地位,而且對投資有著深刻見解和成就。
  •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巔峰對決
    在20世紀眾多經濟學家當中,有兩位經濟學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他們分別是奉行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理論看似相背離的哈耶克與凱恩斯。哈耶克與凱恩斯兩位經濟學巨人的核心觀點分別體現在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1944年)以及《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年)之中。凱恩斯主義幫助美國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階段。
  • 重識凱恩斯:經濟下行應該調結構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認為,「經濟進入下行周期時應該通過擴大公共投入,這樣能夠緩解周期所帶來的衝擊,同時活躍市場活力,並實現就業穩定」,——這樣的理論來源於凱恩斯,凱恩斯主義是如何興起的?現在看,凱恩斯的主張有哪些利弊?李義平:不少西方國家政府遇到經濟危機就下意識地拿起凱恩斯這個武器,一旦碰到經濟危機,就上項目、搞刺激。
  • 凱恩斯的「烏託邦」
    禾刀  1930年經濟大師凱恩斯曾描繪這樣一個烏託邦:「如果資本設備持續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技術效率每年以1%的幅度提高,那麼100年後,先進國家的生活標準將是今天的4-8倍,如果沒有重大戰爭和人口的顯著增長,人類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工作時間——一周15小時,就可以滿足全部物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