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對於營養學的基本概念進行了了解,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進入營養學的基石,也就是我們每天吃飯的目標,營養素。
我們前面也了解了營養素分為7種,其中能夠供給能量的有三種,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蛋白質,它除了是供能物質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供能這一功能更重要。
首先,我們要明白,蛋白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們每天都應該攝入補充。
這個時候有的人,尤其是女生,會出來說,自己不敢吃蛋白質,害怕長肌肉,怕長得壯壯。我想說姑娘,你多慮了,先不說肌肉的增長多麼的困難,我們身體裡面不僅僅肌肉是蛋白質,還有很多其他的物質都是蛋白質,比如血紅蛋白,幫助我們輸送氧氣、膠原蛋白,可以幫助我們構建皮膚、各種酶、細胞結構等等。
所以,不要擔心吃了會長肌肉,而是我們人體的正常運行離不開蛋白質,想要漂亮皮膚好也離不開蛋白質。
今天我們主要從幾個方面來介紹蛋白質:
1、什麼是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可以從植物和動物組織中提取出來,現在也有純粹的蛋白粉。就跟其他的營養素一樣,屬於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也是構成我們細胞的基本物質,是我們生命的基石。
並且,和其他的營養素比起來,蛋白質是人體內氮元素唯一來源。
由於蛋白質屬於大分子物質,我們人體無法直接吸收蛋白質,需要進行分解吸收,最終分解成最小分子-胺基酸。同時這裡還有一個物質,那就是肽,是由2個或以上胺基酸組成的介於蛋白質和胺基酸之間的有機物,也是可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
我們身體在成長過程中胺基酸也會形成自我的合成機制,也就是很多物質是可以在我們人體自己獨立合成的,我們稱之為非必須胺基酸。
但也有一些物質無法在身體裡面合成,或者說合成效率很低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就必須需要通過外界的食物攝入來獲取,我們稱之為必需胺基酸。我們人體需要的必需胺基酸有9種,包括了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組氨酸。其中組氨酸主要是我們在嬰兒期間需要,成長之後我們身體就能自我合成了,就算作非必需胺基酸。
由於胺基酸的種類較多,數量有差別,比例不同,導致組成的蛋白質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1、完全蛋白:指的是蛋白質裡面含有的必需胺基酸種類全面、數量足夠、比例恰當,能夠發揮出更多的功能,比如肉類的白蛋白、肌蛋白,不僅保障成人的健康狀態,更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2、半完全蛋白:指的是蛋白質裡面含有的必需胺基酸種類全面,但是數量不夠、比例不恰當,雖然可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但是其他功能方面就比較欠缺。
3、不完全蛋白:指的是蛋白質裡面含有的必需胺基酸不僅種類不全面,數量還不夠、比例不恰當,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都無法保障,更不要說其他方面的功能了。
我們前面說了,蛋白質無法直接被身體吸收,必須分解肽或者胺基酸才能被吸收。並且我們攝入蛋白質後由於唾液裡面沒有分解蛋白質的酶,所以我們分解蛋白質從胃開始,但是主要還是在小腸。
蛋白質在胃經過短暫的停留,會有不充分的分解,然後進入小腸進行完全分解為胺基酸和小肽(也就是由2-3個胺基酸組成的物質),最後被運輸到肝臟和其他的器官進行吸收利用。
為什麼我們強調不管減不減肥一定要及時補充蛋白質呢?這是因為我們不攝入任何蛋白質或者完全禁食的時候,我們每天仍然會由氮元素2-3g隨尿液排除。而我們身體裡面氮元素唯一的來源就是蛋白質,也就是意味著我們身體是在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蛋白質,所以我們要及時補充蛋白質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
2、蛋白質的作用?
我們前面說了蛋白質很重要,那它到底有哪些功能呢?這裡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1、構成機體組織我們身體裡面的組織、器官都含有蛋白質,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裡面水分佔了70%,剩下的裡面80%都是蛋白質,所以,構成人體的基石是蛋白質的第一個功能。
同時,我們每天在不斷消耗蛋白質,各個組織的蛋白質也在不斷的進行更新,這就需要我們基石的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來滿足人體的需求。如果缺乏蛋白質,不但影響我們的身體生長發育,甚至會造成一些疾病。
2、調節生理功能
除了我們常見的肌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外,我們身體裡面還有很多的物質是由蛋白質組成的,比如血紅蛋白、膠原蛋白、載脂蛋白、免疫蛋白、白蛋白,各種酶和某些激素都是蛋白質。這些物質作用於身體的各個環節,維持身體的代謝正常運行,保障了身體的健康。
3、供給能量
這個是我們常常說的,蛋白質屬於三大供能物質之一,能夠在特殊情況下分解為機體供給能量,當然在平時也會消耗小量的蛋白質供能,但我們人體平時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給能量,供能算是蛋白質的次要功能。
從上面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出,蛋白質真的是我們的生命基石,離不開它,就算是減肥期間我們為了控制供能物質的攝入還是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那我們如何來攝入蛋白質呢?
3、怎樣攝入蛋白質?
要了解怎樣攝入蛋白質,我們首先來了解關於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通常通過生物價來評價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生物價最高是100,食物的生物價越高,蛋白質被我們身體吸收的效率越高。
這裡也有一些常見食物的生物價,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同時,單獨食物的生物價可能並不高,但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攝入後能夠提高整體的蛋白質生物價。
所以,我們在食用食物的時候為了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生物價,可以遵循這幾個原則:1、動物植物混合要比單獨一種要好;2、混合的種類越多效果越好;3、同時食用要比分開間隔食用效果更好。
當然,雖然蛋白質的功能很好,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但也不是說可以無限制攝入,因為攝入越多,分解出來的一些物質也會越多,容易引起身體的健康問題。
我們每天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攝入,一百來說,我們正常情況下建議每千克體重每天攝入1.16g蛋白質,比如一個成年人體重60千克,那每天攝入的推薦蛋白質就是69.6g。
我們攝入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植物蛋白中我們可以發現豆類的蛋白質含量是較高的,達到了36%-40%,並且組成很合理,是比較好的蛋白質來源。
動物蛋白主要是肉類,來源於畜、禽肉的瘦肉和海鮮魚類的瘦肉,含有的蛋白質在15%-22%,並且,動物蛋白是屬於完全蛋白,其營養價值優於植物蛋白。
還有雞蛋、牛奶也是重要的蛋白質攝入來源。
蛋白質的內容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營養學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了,大家一定要及時補充蛋白質喲。
我是張金坤體重管理師,關注我,學習更多營養知識,幫你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形成體重管理的意識,歡迎加入我的體重管理學習群,掌握更多的體重管理方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保持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