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通常的建議一般是1.4克—2克每天每公斤體重,給定一個食用的範圍。甚至,我也建議過健身人群,可以攝入更多的蛋白質,比如超過3克,以保證達到正氮平衡(當然吃得過多也就是稍微費點錢)。
然而,最近學習了EXAMINE的蛋白質指南,因為每個人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目標,所以,做一個更科學更細分的蛋白質攝入建議總結。
你需要多少蛋白質取決於幾個因素:您的體重,您的目標(體重維持,肌肉增長或脂肪減少),您是否熱愛運動以及是否懷孕等。
1、久坐不動族:每天1.2 g / kg
久坐不動族也可以定義為標準的上班族或一般人,為了滿足健康需求,國際普遍標準是0.8 g / kg,但是基於研究數據統計,該攝入量應該更高,提高到1.2克較為合適。
2、熱愛運動並保持體重:每天1.4-1.6克g / kg
經常運動的人,相比不動的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攝入。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營養與營養學研究院建議1.2-2.0克,以保證訓練後的恢復和瘦體重的增長與維持。
經過數據統計,最大化瘦體重所需要的蛋白質量為1.6克。
類運動員體質人群建議攝入2.2克。
3、熱愛運動並希望增肌:每天1.8-2.6克g / kg
熱量盈餘在300大卡到800大卡的增肌期,建議是每天1.8-2.6克g / kg。更大的熱量盈餘,選擇更多的攝入蛋白質,並不能幫助增加肌肉,但是可以減少脂肪增加。
對於資深健身者可以將攝入量提高到3.3克,資深健身者是指超過2年的連續保持健身的愛好者。
4、熱愛運動並希望減脂:每天2.3-3.1克g / kg
這個建議是針對於相對於相對較精瘦的人群,肥胖減脂請看下一條。蛋白質攝入有助於在熱量缺口下保留更多的瘦體重,國際運動營養學會建議是每天2.3-3.1克g / kg。
5、身體超重或肥胖:每天1.2-1.5克g / kg
飲食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研究報告的對比為27%vs18%)會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腰圍、血壓和甘油三酯等。
歐洲肥胖症研究協會的建議,每天1.2-1.5克g / kg
6、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入量:每天1.2-1.5克g / kg
在美國,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中有40%以上的男性和55%的女性患有肌肉減少症。老年人需要在每餐中攝入更高劑量的蛋白質,以最大程度地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
研究表明,老人攝入蛋白質量由0.8克提高到1.6 g / kg,瘦體重有顯著提升,從而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
6、懷孕的女性:每天1.6-1.8克g / kg
較早的建議為1.1g,其實並不夠,研究數據表明,孕婦的RDA在妊娠早期(11-20周)應為1.66 g / kg,在妊娠晚期(32-38周)應為1.77 g / kg。
懷孕期間補充蛋白質可降低嬰兒的患病風險(特別是營養不良的孕婦):
·低妊娠體重的風險降低34%
·低出生體重的風險降低32%
·死產風險降低38%
7、哺乳期女性:每天不能低於1.5克g / kg
雖然就算是營養不良的女性也可以提供足量的母乳,但是,研究報告表明,每天攝入低於1.5 g / kg / 天的哺乳期婦女中有一半處於負氮平衡狀態,其實就是對於身體有透支了,但是中國這個坐月子的過度,一般好像不會讓孕婦缺營養。現在確實也沒有研究表示孕婦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有什麼好處。
8、兒童(4-13歲):每天不能低於1.5克g / kg
兒童的成長需要攝入蛋白質來支持,需要保持1.5克的攝入,參與體育運動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但建議不超過2g。
特別標註:
1、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或從植物中獲取大部分蛋白質,那麼你的蛋白質攝入量要更高,因為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度和胺基酸分布方面不如動物蛋白優秀。
2、對於健身的人,為了最大程度地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每餐的優質蛋白質(如肉,蛋和奶)劑量應為0.4-0.6 g / kg,當然攝入更多也不會浪費,可以保持全身蛋白質更新。選擇進食含有多種蛋白質來源的混合餐更有利於蛋白質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