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基本營養成分。傳統的飲食結構中,優質蛋白的量往往不足,所以「高蛋白」一直是營養食品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在生活水平高了,許多人就有了這樣的糾結:我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我們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pixabay
對於蛋白質的需求量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來自於蛋白質的能量佔總能量的10%-15%,另一種是每公斤體重攝入0.8克到1.2克蛋白質。
按照前一種表達法,能量消耗少的人每天總能量2000大卡,那麼蛋白質的需求量在50-75克;如果是消耗量比較大的人群(比如體力勞動者和運動人群),按2400大卡計算,那麼蛋白質需求量在60-90克。
按後一種表達法,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的蛋白質需求量在48-72克;一個75公斤體重的人,則在60-90克。
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上,大家會看到一個NRV%值,是指100克(毫升)食物中的某種營養成分佔每天需求量的比值。對於蛋白質,這個比值就是以60克作為基準來計算的。比如蛋白質含量3%的牛奶,NRV%值就是5%。
不管哪種算法,蛋白質的需求量都是一個範圍。一般來說,對於「優質蛋白」(即滿足人體胺基酸需求效率高的蛋白),比如蛋、奶、肉、大豆中的蛋白,需求量就可以少一些,而不那麼優質的蛋白(比如大豆之外的其他植物蛋白),滿足人體需求的效率要低一些,蛋白總量的需求就要多一些。
奶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 | pixabay
上面的攝入量是針對普通人群的。對於大運動量,尤其是健身、增肌的人群,他們對優質蛋白的需求量要高得多。即便是非專業運動員,健身期間也往往推薦蛋白攝入量到1.6克/公斤體重,還有推薦1.8甚至更高的。
蛋白質是食物的組成部分。理論上說,通過合理的食物,都可以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不過對於健身人群而言,要大大增加蛋白攝入量同時又不能增加其他食物成分的量,通過食物還是挺不容易的——大多數的「高蛋白」食物,也都還是伴隨著一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算是蛋白含量極高的雞蛋清,也並不是一個很方便的選擇——許多健身人群一次補充25克蛋白,就需要6個以上雞蛋的蛋清,或者130克雞胸肉。
對於健身人群,蛋白粉就是一種方便的選擇 | unsplash
作者:雲無心
來源:松鼠雲無心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