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朝陽下的隱秘角落

2020-12-1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國網綜合能源混改的首發地在江蘇

2020年1月,在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在京揭牌儀式的前一周,它率先參股了國網江蘇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在國資委的「 雙百」 名單裡,國網「貢獻」了8家子公司,其中江蘇省佔了兩家,分別是南瑞和國網江蘇;當然,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也在名單裡。國網2020年初的「1號文」就提到,混改是三大改革攻堅任務之一。

那一廂,位列「雙百」的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也向證監會提交了IPO招股書。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的國企改革專項行動之一,共選取百餘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餘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在2018-2020年期間,在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全面鋪開的國企改革嶄新局面和良好態勢。

2月18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召開與省綜合能源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係工作啟動會,在涉及股權比例和治理結構等關鍵問題上與省電力公司和省綜合能源公司進行協商,計劃上半年內完成與9家試點單位綜合能源公司的工商變更登記、機構配置和人員調配等工作,年底前推廣試點經驗。

江蘇試點是第一步,起到了示範效應。

由此可見,把江蘇、綜合能源服務、地方電力公司這些重點要素關聯在一起,國家電網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

以此為開端,國網精準發力。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18家公司,分別已經完成了對江蘇、湖南、雄安、新疆、山西5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的注資,按股份比例從低到高排,投資情況如下:

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15%

中城國網(北京)綜合能源有限公司,35%

國綜狄諾綜合能源服務(北京)有限公司,40%

國網時代(福建)儲能發展有限公司,40%

國網湖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40%

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49%

國網新疆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50%

國網山西省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50%

國網(北京)清潔供能服務有限責任公司,51%

網能菱重(北京)綜合能源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55%

網能(濟南)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60%

新疆國網時代儲能發展有限公司,60%

江蘇網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60%

國泰綠色能源有限責任公司,70%

國網綠色能源有限公司,70%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與有限公司,84.3%

國網(北京)綜合能源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100%

重慶川動電力有限責任公司,100%

7月17日,由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主辦的「全面奔小康 生活新風尚——國網江蘇電力『全電廚王』挑戰賽」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根據新聞:國網江蘇緊跟市場需求,在消費側大力實施電能替代,不斷尋找新的電量增長點,通過實施港口岸電、餐飲電氣化項目等,提高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水平。

2.綜合能源服務這張新名遞給超級大用戶

電網不僅在國企混改的浪潮裡自我變革。

正在發生的能源領域供給、消費、技術、體制四個革命,也讓電網看準了中國電氣化的未來——消費者會從單純的接受方變成電力生產的靈活參與方,能源必須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在兩股大革命潮流中,國網可能會把自己束縛在單一的供電服務商角色裡嗎?

在中國原有能源體制裡邊,各種能源基本是割裂的——供氣的供氣,供熱的供熱,供冷的供冷,沒有辦法進行橫向的交織。實際上,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要的只是一個用能結果。這就導致中國的能源絕大部分是被浪費掉的,且浪費的比例為全球最高,這也是誕生那麼多節能公司的原因。

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成為國網轉型的最優解。世人都說國網大,佔領國內千億級的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但接近國網的人士也透露:「先別把國網想那麼牛,國網只懂電,別的不懂,但以它的觸角,已經看到了能源效率所存在的問題,所以想把業務延伸到電能以外。」

節能服務類公司有著相似的痛點——業務同質化、缺乏量化標準——好幾萬家同行幹著同類業務,都只能幫用戶解決一些小問題,又缺乏第三方平臺來量化驗證節能效果。以一個工業園區為例,它的用能的總量實際上是一筆糊塗帳——多少氣、多少電、多少熱?用戶只知道每筆帳單用了多少,卻並不知道總體用能效率水平如何。

但如果對整個園區進行智能化改造,比如說增加信息化採集器、傳感器等裝置,把數據採集回來放在軟體平臺上做診斷。理想來說,就能依據診斷結果給園區定製化用能結構,究竟用太陽能、風能,還是餘熱等等。這些原先由三五個乙方分頭做的事情,現在由一家公司包圓了來統籌。但具體到供熱、供氣服務,還是讓該公司通過平臺來篩選出的各類(有重資產)的乙方。

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想做的就是這個包圓統籌的事情——成為客戶用能的「診斷師」 ,成為供應商的「集散中心」,它的目標是吃透用戶。

能否盈利?這取決於能效的提升空間。據悉,北方不少城市供熱服務,浪費比例高達45%,供熱水管局部漏了之後無人檢查比例也超過50%。目前就有技術型投資企業直接購買了城市的供熱管網資產,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對城市管網進行改造,增加大量傳感器和攝像頭等形成系統來監控,降低浪費比例,公司以投資加運營的方式管理資產,不僅利潤可觀,用戶滿意,並且達到了節能的效果。

國網認為,要解決用能源系統割裂的問題的,以此來降低整體能耗,這其中,包含了總體能耗雖然下降,但電替代卻上升的極大可能性。

這麼看來,國網綜合能源服務的競爭對手,是不是燃氣公司、供熱公司等?

至少國網覺得不是,它的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是為了吃透用戶準備的,換句話說,就是管理用戶的用能習慣,掌握用戶最終用能帳單。以國網的體量和能力,它的目標用戶,可以是一座城市,或一個超大規模超的園區型用戶。畢竟,誰能說服一個城市級別的用戶,把加油站替換為充電站?這裡需要乙方有足夠的實力去闡述整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

就此看來,國網綜合能源服務的目標客戶,宜大不宜小。根據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今年官方發布的足跡,也可窺斑見豹:

3.電力交易市場中國的裁判員——電力交易中心

2016年,全國電力市場交易紛紛開啟後,原來由電網的各省級電力公司承擔的交易業務也開始轉變為,由電力交易機構都以公司制度形式組建運行。以今年234號文規定的」上半年「 作為時間節點,電力交易中心陸續引入了包含發電集團、地方國資在內的市場交易主體參與注資擴股。

表:政府機構發布的關於電力交易中心獨立運作的文件

部分省級電力公司在各交易中心的股比已經下降至70%左右(浙江和江蘇電力交易中心已公布新股東,但尚未公開具體持股比例)。而根據天眼查數據,國網省電力公司持股佔100%的尚有17家:上海、天津、首都、江西、安徽、湖南、新疆、青海、寧夏、吉林、黑龍江、陝西、河南、河北、西藏、湖南、冀北;南網轄區股權佔比則已經全部公開(見下方圖表)。

本次交易中心的股權改造是一個多方面博弈的結果——一方面引入更多的投資者進入,推動了交易中心的獨立性進程,另外一方面,保留電網企業50%的持股比例,也保障了電網的穩定運營,今年年底前電網企業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意味著市場主體與電網間利益的博弈持續進行。

電網管轄的兩塊業務——交易中心和調度中心,雖然同樣身兼信息披露的責任,但也因為股份制改革分離卻在加速。2018年底開始,更專業的現貨規則培訓讓電網的調度中心人才躍上舞臺中央。

今年8個省都在為年底前具備現貨結算連續不間斷運行條件而進行準備,以電力現貨的交易頻率來說,信息披露成為市場主體最重視的環節。首批8個電力現貨試運省份中,除了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是由內蒙古國資委控制外,其餘廣東、四川、浙江、山西、山東,福建、甘肅的電力交易中心均無例外地完成了擴股作業。

在信息管理和披露領域,讓中長期的歸交易中心,讓現貨的歸調度,似乎是各界人為比較合理的分法。但根據2月份國家能源局《關於做好電力現貨《電力現貨市場信息披露辦法(暫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有些信息,明確由電力交易中心來披露,而有一些,則以「市場運營機構「的名義來發布。意見函定義,「市場運營機構」 既包括電力交易機構也包括電力調度機構。

這也意味著部分信息的歸屬和出口尚待敲定。

電力現貨市場信息確實紛繁複雜,光發布類型就有60種居多,發布時間跨度極大,有儘快發布的,有日前發布的、有連續更新的,也有每年滾動發布未來三到十年的數據,發布的顆粒度也因為各省現貨設計的不同,有的能細到每5分鐘的交易時段。

信息的提供方之一——「市場運營機構「,究竟在什麼時候能明確為交易中心,或調度機構,這也與現貨試點的進展,以及交易中心股改的進展息息相關。

難怪7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電力現貨市場試點連續試結算相關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讀,提到主要思路:

市場運營機構和技術支持系統開發方的核心崗位可以接觸到未向市場公開但會影響市場價格的關鍵信息。為維護電力現貨市場秩序,防止內幕交易,《通知》就運營機構核心崗位工作人員離職脫敏期、技術支持系統獨立性等方面提出要求,進一步促進市場運營機構依法依規提供規範、可靠、高效、優質的電力交易服務。

下半年的現貨連續試運行,也是對裁判員身份的考驗。

4.隱形的「皇族」——國網集體企業的售電何時規範?

電力用戶並不需要做到時時掌握電改政策的變化,對他們來說,穩定用電、電費優惠、隱私安全是最主要的需求。

用戶代理機構需要做到緊跟時事。

不得不說,應本輪電改而生的市場主體售電公司——不論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對政策的連續宣貫,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自從2017年《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通知》發布之後,電力市場化概念已經普及到了各中小用戶群體中,售電公司的營銷人員們功勞可居。

可直至今天,仍會有用戶不敢籤國網系統以外的售電公司,理由也顯得頗為過時:

「 我們可不敢得罪國網,萬一給我們停電怎麼辦?」

誠然,售電環節被打開,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競爭,讓電力用戶擁有選擇權和議價權,在不同售電公司之間選擇用電價格方案,本身就意味著,用戶既可以選擇國網系的售電公司,也可以自由選擇發電側的,或其他類型的售電公司。

大家「各憑本事吃飯」 。

2016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的時候,也明確提到——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適用本辦法。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用戶是挺」偷懶「的,國網服務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換呢,換了有什麼好處呢?是不是太麻煩了?

用電量相對不高的中小用戶尤其會持這樣的觀點。

在享能匯與個別省份業績優異的民營售電公司溝通中,營銷人員居然都把」 用戶科普「 放在難度等級第一位,我們竟也聽說令人乍舌的現象,有個別供電局關係的售電公司,手上的數據非常「齊全」,他們甚至開始向競爭對手們兜售電量數據。

這不得不令人想到去年8月,網傳的沸沸揚揚的國家電網文件《國網產業部關於公司系統集體企業退出售電業務的通知》,要求子各省級電力公司結合公司集體企業瘦身健體工作方案,公司系統集體企業應聚焦四類核心業務,堅決退出售電業務——不得取得售電資質、開展售電業務、參與售電業務投資。

四類核心業務,具體就是指施工安裝、勘測設計、工程監理、供電服務。根據新媒體「能見Enpower"當時的進一步解讀,國網系統集體企業,準確的理解是國網公司下屬的集體企業,這類企業在我國統稱為國有廠辦大集體。廠辦大集體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識青年大批返城,為了安置知識青年以及國有企業職工子女就業,由國有企業批准並資助,成立了依附於主體企業的附屬廠,就是廠辦大集體企業。 通俗的說就是三產企業,包含送變電工程、檢修、電力設計、設備製造、餐飲、培訓、房地產、物業等。部分三產企業名字中不帶有國網字樣。當前,國網公司正下決心清理處置「殭屍」、虧損、「三無」企業和產能過剩企業等非核心業務,切實實現核心業務集中。而國網系統集體企業大多技術門檻較低,一哄而上進入售電業務,既無法為電力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又會與國家電網售電業務形成競爭,影響國家電網形象。故此,才有了強制集體企業退出售電業務的通知。

切實實現核心業務,就是國網轉型的方向——當前千億規模的綜合能源服務領域,但文頭我們也做過分析,集團層面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目標是超級大用戶,但民營系售電公司的「假想敵」們,恰恰就是能拿下中小用戶的國網集體企業售電公司。

我們以走訪過的現貨試點省份四川為例。

自網傳的《退出》一文發出後,四川電力市場共有28 家售電公司退市,其股東均 四川格瑞德資產管理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100%) ,這28家公司2018合計交易電量37.22億千瓦時,2019年合計交易電量為97.03億。

表:黃色為有代理電量的四川格瑞德資產管理公司系售電公司

四川省三年電力市場總量,分別是2018——693.25 億千瓦時、2019 年——850.66 億千瓦時、2020 年 ——1062.53 億千瓦時, 國網系售電公司佔比為10%、17%和13%。表:2018-2020年,新舊「國網系」售電公司市場電量業績

2020年,新的「國網系」售電公司,確實創造了不少業績佳績:

表:新「國網」系售電公司業績

業績不差。

誠然,國網」身型龐大「,作為服務民生的國有企業代表,承擔了非常巨大的社會責任,我們在年初至今的」抗疫情「報導中,不止一次對其點讚。國網也正通過一系列政策,大幅度壓減了企業數量,對小、散、亂企業實現了清理,人財物等核心資源實現整合,同時理順股權結構。

但國網的「瘦身」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除了已經退市的國網系售電公司以外,不少相關售電公司依舊努力拼搏。

更可況,市場同時充斥著大量不靠譜的民營售電公司,讓民企的名聲,不那麼好聽。

可用戶並不在意那麼多,於是不少優質的售電公司被」 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牽著鼻子走,甚至喊出了心聲——「 在電改道路上,我們歷經艱辛萬苦,才贏了一點點春天,現在這麼辦?」

5.戰略的歸戰略,執行的歸之行,朝陽之下必有隱秘的角落

中發9號文提到——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電力技術特性定位電網企業功能,同時改革和規範電網企業運營模式。

前者指的是,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為一體的狀況,繼續完善主輔分離。正如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的,交易中心股改,調度中心對於現貨市場信息披露的細化,電力市場化擴大,以及零售側結算方式的落地,都在進一步推進實現這個目標。

而國家電網把綜合能源服務作為轉型的方向,也會慢慢落實到去規劃客戶的用能習慣,去掌握客戶的用能帳單。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讓市場價格波動起來,這也意味著,國網一定會把「 電力市場建設」,以及「現貨試點推進」 放在首位來做。

但集團的高度戰略,是否會完整落實到基層處?

難度巨大,我們不得不關注到,如果監管和落實不到位,有違「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將會引發電力市場的矛盾,相信這也是民營售電公司們之所以對國網」心存敵意「的原因。

2020年7月,江蘇省能監辦發布紅頭文件《江蘇能源監管辦關於如東縣供電公司違規指定關聯售電企業問題的通知》,所「警告」的,正是違規指定用戶籤售電公司的現象。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僅發生在電力行業,在筆者打過交到的廣告媒介代理行業,也屢見不鮮,有的國際型4A公關公司,代理一家跨國客戶廣告媒介業務,年費就能高達數千萬美金,並號稱只做500強高端業務,但它在中國的分支機構,曾有營銷人員告訴筆者:

什麼呀,如今的市場行情,10萬元的業務我們也要接,KPI還不是一點一點完成的!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國網的綜合能源服務轉型定位清晰而符合時代潮流,那麼朝陽之下,會有多少隱秘的角落呢?

一切還看執行。

原標題: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朝陽下的隱秘角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涪陵電力: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配電網節能...
    現將資產評估報告摘要如下:        評估目的:重慶涪陵電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現金收購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的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EMC 合同權利,為此需要對評估基準日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的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 EMC 合同權利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為上述經濟行為提供價值參考。
  • 【正泰電器:擬參與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20%股權項目競拍...
    【正泰電器:擬參與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20%股權項目競拍】正泰電器公告,公司擬與浙江華雲電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吉源綜合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共同參與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20%股權項目競拍。競拍成功後華雲電力受讓10%股權,公司和深圳吉源分別受讓5%股權。
  • 約1.16億元 正泰電器擬參與競拍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公司5%股權
    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旗下國有企業,主要從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清潔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運營等業務。目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持股60%、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0%,2020年11月16日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公開掛牌轉讓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持有的20%股權。
  • 正泰電器:擬參與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20%股權項目競拍
    正泰電器公告,公司擬與浙江華雲電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吉源綜合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共同參與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20%股權項目競拍。競拍成功後華雲電力受讓10%股權,公司和深圳吉源分別受讓5%股權。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你可以相信童話童話和現實本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信現實也可以選擇相信童話朝陽可以永遠是朝陽,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隱秘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困難和細節朱朝陽的父母離異,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
  • 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招聘高校畢業生公告(第一批)
    2021國家電力電網招聘公告報名入口信息匯總(第一批)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已啟動,歡迎廣大畢業生應聘我集團。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集團簡介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前身為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全資子公司,資產總額200多億元,是國家電網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龍頭企業,是發揮電網企業資源優勢,專業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的市場化產業單位。
  • 綜合能源服務需要從「1+N」到「N+N」
    近年,國網上海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大力開拓上海綜合能源服務競爭市場,積極探索「1+N」綜合能源服務。掌握四大特點所謂「1+N」綜合能源服務,是在答覆客戶「1」個安全經濟供電方案的同時,提供包括能效診斷、節能改造、運行託管等在內的「N」個能源增值服務。
  • 國網江蘇能源混改落地 中天科技集團入股
    工商資料顯示,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江蘇能源」)出現股權變動,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吉源綜合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新增成為國網江蘇能源股東,國網江蘇能源的註冊資本從5.55億元增加至6.13億元。
  • 審查7次才上映的隱秘的角落:真正隱秘的是什麼?角落又指什麼?
    近日,一部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打破了這個沉寂的夏天!連朋友和我見面打招呼都成了:「看《隱秘的角落》了嗎?」嚇得我抓緊拿起手機補作業。首播至今,依然佔據著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單第一名,並獲得了豆瓣評分9.0的肯定。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什麼意思?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結局是什麼
    它的出處則是源自近期爆紅的犯罪題材網劇《隱秘的角落》,系秦昊飾演的一位殺手在劇中的臺詞。這部12集的電視劇自上線以來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0。前幾天這部劇迎來了大結局,不少影視自媒體還給出了諸如「國產犯罪翻身之作」的評價。
  • 豆瓣高分《隱秘的角落》藏著一些隱秘的亮點
    那是因為看了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有多好看,相信你已經從回歸的微博熱搜上聽說了。網上幾乎是壓倒性好評,豆瓣以9.1分開局,目前已更新了6集,一度衝到9.2分。有網友評論第一次看國劇竟然有一種看美劇的優越感,發自肺腑的開心和驕傲。劇情極為抓人,第一集開場戲馬上來個爬山警告。
  •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隱藏結局 讓人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結局《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一部國產懸疑劇,它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表面上看,該劇選擇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和普普都沒死,兇手張東升被擊斃,主角們都獲得新生,老警察老陳也安然無恙。
  • 朝陽東升,《隱秘的角落》越挖越驚心,彩蛋玩起來居然這麼過癮
    《隱秘的角落》火了,「張東升約你去爬山」的梗更是被全民張口就來,毫無疑問,無論此前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是否得到過關注,經此一役,想必「迷霧劇場」的其他單劇的質量在觀眾心目中也得到了保障。迷霧劇場目前一共有6支單劇,分別是《十日遊戲》《非常目擊》《致命願望》《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隱秘的角落》,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 劇情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講的是朱朝陽、普普和丁浩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到了張東升謀殺嶽父嶽母的畫面,張朝陽曾提出過要報警,但普普卻提出用這段錄像勒索張東升。雙方之間開始了一場對峙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樣的 朱朝陽日記都寫了什麼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樣的由秦昊、王景春、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已經於近日迎來了超前點播大結局,在結局中,暑假結束,朱朝陽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嚴良被陳冠聲收養,開始新的生活,普普沒有出現,張東升被警方打死,看似是完美大結局,但其實,這個結局並沒有那麼簡單,你是怎麼理解這個結局的呢?
  • 隱秘的角落:我是怎麼變成壞小孩的
    文:健康編輯說,丹妮郭圖:《隱秘的角落》最近特火的一部網劇,估計大家已經看過了,或是間接地了解過了,就是這部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原著名《壞小孩》。說實話,這部劇看得我有點上頭,看著看著心率直逼130,稍微平復一下繼續看,我一直在想,眾人眼裡那麼「好」的一個孩子(朱朝陽),怎麼就變成壞小孩了呢?
  • 《隱秘的角落》朝陽東升,永不落幕,數學天才和公主的愛與背叛
    《隱秘的角落》這部國產懸疑劇去掉看似圓滿的大結局,可以打9分,包括結局可以打8分,該劇視角獨特,各位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值得一看。整部劇就一個人,天才少年朱朝陽和奧數天才張東升的合體。朱朝陽是缺愛的少年時代,而張東升失愛的成年時代。
  • 「科創中國」綜合能源科技服務團——荊門綜合能源專家服務站在...
    成立儀式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在致辭中指出,荊門綜合能源專家服務站的成立將為荊門能源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為荊門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加新動力,並對專家服務站的發展建設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要在荊門市政府的領導下,緊密團結荊門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科協、研究院校、相關企業和創新主體,深入開展荊門市綜合能源產業發展方向、業務規範、項目管理、市場機制等問題收集,結合荊門市產業實際情況
  • 《隱秘的角落》:相信童話,還是相信背叛?朝陽的選擇藏在細節裡
    《隱秘的角落》這部9.0分的社會推理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孩子》,聚焦家庭與社會、孩童與成人的現實,打破慣性思維,將人性的本質剖開,展現出善與惡背後的東西,因果與顯隱互為鏡像,匪夷所思,又無可辯駁。海報上每個人表現得隱忍、沉穩,實則暗流湧動,耐人尋味。
  • ——《隱秘的角落》簡評
    《隱秘的角落》海報《隱秘的角落》——「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知名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普普為了給朱朝陽出氣,使朱晶晶(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從五樓摔下。張東升無法挽留妻子,利用妻子的低血糖問題,偷偷地換掉了藥物,讓她在海裡遊泳的時候活活被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