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不是憊懶的理由,要知道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學生回訪

2021-02-19 想和你聊一點音樂

一點音樂學生回訪

點擊這裡查看其他學生回訪:

回顧在一點音樂學習作曲編曲的過程,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學生回訪


回顧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繞過最大的彎路是什麼 |學生回訪


貝貝:老師,您感覺G同學是一個怎樣性格的女生?

導師:小G同學是一個性格內斂,聰慧而含蓄的女生。當時,她執著於自己的音樂夢想,而又迷失在了自學的途中。

貝貝:她目前只有鋼琴基礎,您在課堂上如何引導她呢?

導師:小G同學雖然沒有完整的音樂製作系統思維,但她學習和領悟能力都不錯,常常可以舉一反三。眾所周知,鋼琴是一個展現音符非常直觀的樂器,因此我需要引導的是她的思考方式,把鋼琴的音符轉化成一種內聽覺的材料,去構建聽感,感受色彩,一步一步地帶入一些音樂製作的流程,潛移默化地就影響並改變了她的思維方式,在這一點上,G同學做的非常不錯。

貝貝:本期課程對她接下來的學習有著哪些意義?

導師:由本次的學習建立起的音樂製作系統思維,將會一直伴隨她未來的音樂學習道路,對音樂縱向上和聲堆疊所產生的色彩、橫向上節奏排列所形成的律動,有了清晰直觀的了解,並建立了內聽覺,無論她何時開始真正的創作,這個思維會一直受用。

貝貝:學習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導師:G同學在實踐中,常常因為自己無法展現腦中所想的音符,而不知所措,她需要建立更強的自信心,並且加強思維和實踐的練習。

經過一期課程的學習,小G同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向,學會了多角度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音樂構思,釐清音符堆疊的關係和色彩,掌握了很多曾經沒有嘗試過的節奏型。看得出來,她將會積極地持續地構築自己內心的音樂空間,會慢慢地摸索它的形狀,並自信地展示給大家。

點點:請簡單介紹下你的個人情況?

G同學:21歲。日語專業在讀,喜歡音樂。

點點:你是學日語專業的,是什麼原因讓你想學習音樂製作?有什麼契機或者是興趣轉折點嗎?

G同學:事實上,學日語的契機也是因為音樂。一直很佩服日本的音樂,非常細節和細膩。學習日語,實際上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這個國度看看,到底是怎樣的國度才能產出這麼多優秀的音樂人。無論是動漫或者電影中的配樂,總會出現很多難忘的經典。也因此,音樂製作也是隱隱的一直存在的想法。

點點:以前是否有過音樂學習(器樂學習)經歷?都在什麼機構或學校(或者網絡教學視頻)進行的學習?你認為各有什麼不同呢?

G同學:4歲開始學鋼琴,但是因為父母工作問題要到處跑,所以鋼琴學習斷斷續續的。以前會用FL軟體瞎琢磨,進度也非常慢。但是來一點音樂工作室進行系統學習卻是第一次的。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新奇有趣的體驗。

點點:是什麼機緣讓你找到一點音樂並決定選擇一點音樂學習的?在一點音樂學習期間,你對一點音樂的感覺或老師評價如何?

G同學:一開始是從知乎了解到黃老師的。他的一些回答都很有自己的獨到看法。對於非專業學生來說,很難找到這方面的老師,以及相關的信息。後來發現黃老師自己在上海有辦一個系統的作編曲體系課程,便想來試試看。

點點:能談談學完這期你有什麼感受或者收穫嗎?課上或整個學期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G同學:一定要一直保持學習,不斷努力。

音樂的學習是無止境的。一定要有紮實的理論,好的老師,以及積極的心態。黃老師所傳達的很多理念都很有意思。

令人印象深刻的課程也非常之多。他對中國音樂起源的理念見解獨到,知道音樂中存在的「套路」,卻可以從新的知識中雜糅進去。整個課程由淺入深,鞭辟入裡。

點點: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你感覺最難的是什麼?是什麼讓你突破它的?

G同學:心態問題。如果要以它為專業,需要突破很多很多心理狀態。畢竟音樂理論方面哪怕基礎薄弱,只要肯努力,是可以慢慢積累的。實際上,我經常崩的地方也是心態。然而老師帶給了我很不一樣的東西,也會教給我除音樂之外更多的道理。非常欣賞老師的態度,引導我很多。

傳統意義上的作曲,英文名叫做 composition,在音樂創作中,每一個音符都由自己完成並在曲譜上體現,所以涉及最基礎的音樂理論的學習以及深層的作曲技法學習,包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史、樂器演奏(主要是鋼琴)、和聲學、曲式分析、復調寫作(對位法)、配器法、樂器法、總譜認讀和寫作等等科目。編曲英文名叫 Arrangement,中國大陸的編曲,通俗意義來講就是為旋律製作伴奏聲部,在國外,Arrangement 可以是為旋律編寫伴奏,也可以是為某個主題做改編,或者是作曲家寫作了旋律動機,由 Producer 統籌製作方案後交給編曲師製作正式的音樂。所以,純的編曲方向,就是音樂製作方向,它偏向於用電腦軟體進行製作以及出品,包括出品音頻或者曲譜。適用作曲方向的大學專業一般有:傳統作曲(古典音樂作曲)、現代音樂作曲(20世紀以後的音樂流派方向)、民族音樂作曲(大多在國內院校出現,國外院校在這個專業招收的中國留學生極少)、電子音樂作曲(實驗音樂、噪音音樂等前衛樂派方向,多見於研究生)適用編曲方向的大學專業一般有:電腦音樂製作(MIDI 技術與運用)、音樂工程(錄音系、音樂製作專業下屬的一些後期方向)、音樂科技(多見於研究生,研究音色開發及新標準指定)、電影配樂作曲(大多分理論方向和實踐方向,實踐方向就是在電腦上製作比較多的方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需要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被期望著用更少的資源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並在此基礎上生產更好的產品/服務。如果你認為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不要懷疑——因為你是正確的! 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是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聰明地工作能提高效率、創造力,並為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你的家庭)節省寶貴的精力。畢竟,你應該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工作而生活。
  • 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努力
    努力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往往只有聰明人才會這樣做。 如果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此岸通向彼岸的橋梁必然是自己建造的。 有的人會說:「努力,說得好聽,你知道努力有多難,有多痛苦嗎?有些人他的起跑線就是你的終點,一生都在努力,到最後還是要為溫飽發愁。」
  • 最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
    俞敏洪對年輕人說的:「去努力吧,去戀愛吧!找你自己最想找的人!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艱苦!」這是在告訴年輕人:趁著現在,要去闖、去努力、去奮鬥;只要不做壞事,保持良心,剩下的什麼事情都能去做。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的女兒金刻羽是個非常聰明的女孩。
  • 從刷什麼題目看出你是「聰明」還是努力的學生
    而有人能嘗試新策略,加倍努力應對失敗?這兩種人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看待失敗的原因不同。第一種人將失敗歸咎於本身無能,會說「我不夠聰明」;第二種人是認為失敗是努力不夠或者策略不對的人。有的學生以成績為目標,有的學生以學習為目標。
  • 培訓了20位清華學霸,發現比聰明和努力更重要的,是這個
    如果我說,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商,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你也可以上清華,你信嗎?我相信,很多人會告訴我:別扯了,能上清華的學生,哪個不是學霸,哪個不是高智商,你甭拿這些虛的忽悠我。也有人會說,考清華?那得付出巨大的努力!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而且光靠努力還不夠,還得有超高的智商。
  • 碌碌無為虛度光陰,不知道為什麼努力看看這裡,你努力的理由很多
    很多人可能羨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這是要有一定條件的,現實的說就是要有經濟基礎。不可否認,這種生活很好,也很令人羨慕,但是真實的農村生活不是這樣。有人問你在哪一刻覺得自己需要努力,這個問題我今年感覺特別深,可能是今年在家的時間格外的多吧。
  •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為了自己的前程、父母的壽命、老師的健康、老婆的質量、朋友的層次、兒孫的富貴、祖國的強大。你學有所成,你的父母可以安心的去工作了。可以有穩穩噹噹的收入了,你可以有生活的資本了,你的爺爺奶奶可以有頤養天年的資本了。若然高中「狀元」,衣錦還鄉。一家人開開心心,天倫之樂,是多少人家的夢想。老人父母想不長壽都難。老師看到你努力學習,自是滿心歡喜。不是老師勢利眼,嫌貧愛富、喜新厭舊,而是人之常情。努力學習的學生,老師輕點即通,省去老師多少力氣。
  • 北大學生每年花十幾萬補課費值不值:越聰明的人越努力
    就怕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比你學習好的還在學習。同事家孩子去了北京大學,參加全國競賽獲得金獎,是孩子聰明嗎?確實聰明。是孩子努力嗎?確實努力。那聰明、努力的孩子有很多,為什麼農村孩子上不了北大?同事家孩子在市裡上學,在最好的高中上學,尚且覺得教育資源不好,去北京給孩子補課。她說,光孩子補課費,去一次北京得3萬元。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究竟靠的是努力還是聰明?聽聽老師怎麼說
    絕大多數學生都是靠高效的學習方法加上自己的努力!那些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是不是很聰明?」贏在高三「老師這麼認為:一、考上985大學的學生,聰明嗎?有一句話說:」你努力的程度,遠沒有達到拼智商的時候「,在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到努力的重要性,靠努力能夠考上大學,但是考上好大學,絕對需要聰明!
  • 你知道嗎?你缺的從來不是天賦,而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堅持
    我們在生活中,總能看到很多優秀很耀眼的人,我們以為他們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其實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我們所看到的 ,只不過是他們在私底下暗暗努力的結果。你只需努力,等到時日,自會花開。其實很多事都是這樣,可能你不如別人有天賦,但是你腳踏實地,靠著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積累,卻在最終超出了那些極有天分的人。記得以前我是一個笨孩子,很多人說我不聰明,不如其他小孩機靈活潑,但在這一批孩子中,只有我們少數幾個人念書念到了大學。
  • 【山東省考備考心語】面試備考誰不努力?努力不是你失敗的理由!
    【山東省考備考心語】面試備考誰不努力?努力不是你失敗的理由!早起,睡得迷迷糊糊,拿來手機翻看,突然翻到一條資訊,讓我忽地坐立起來,內心感慨萬千,迫不及待地想要些點東西,與備戰山東省考面試的你,這條信息,也可以稱之為小頭條,短短幾字中,透露了學生的不易。比如,學到12點,早上4點起來背書······可能大部分人看到後,都會感慨,真是不易。然而,我天生對毒雞湯有免疫力,並不為所動,反而認為,這位老師,是為自己的水平開脫。一個崗位,進面三人,第一名,想要守擂,第二名、第三名,拼命想要逆襲成功。這僅有一次的機會,試問,誰不努力?
  •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哪個學科能體現出來?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哪個學科能體現出來?有人說是數學,有人說是物理,沒有人說是歷史,儘管我們都說「讀史使人明智」。有人說,理科好的學生比文科好的學生聰明,但是那些文科好的學生,以後可能是理科生的領導,因為他們「很聰明」;也有人說學習好的聰明,但是我們也經常聽老師說:「你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願意學習」。
  • 運動使你更聰明,原來是有原因的
    它有簡單的脊髓和300個神經元的大腦,它在海中四處遊走直到找到一塊珊瑚巖,然後在那裡度過餘生,然而一旦安全抵達珊瑚巖為了獲取更多能量,海鞘就會消化掉大腦,大多時候它更像植物而不是動物,因為它不會再移動,所以大腦也沒有用處了。當我們想到「鍛鍊」時,我們可能會想到某個人在努力塑身或變得強壯,然而今天我們了解到鍛鍊對大腦的影響要大過對身體的影響,身體活動能同時激活大腦的大部分區域。
  • 出身比你好的人比你更努力,怎麼辦?
    這種情況由於更具有話題性,使人們往往忽略了,像金立群培養出金刻羽這樣的例子,可能才是多數。一個證據是,每年夏天,從中國湧入美國體驗美國生活和文化的中國學生,已經超過10萬人,其中一些學生只有10歲。他們的志向絕大多數都是進入美國最好的學校,事實上很多人成功了,像金刻羽的母校人大附中,早已是知名的「留美預備學校」。而這些人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較為富裕的高級知識分子。
  • 努力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努力才需要
    不要問為什麼要努力,我們更應該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努力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努力才需要。活著就是努力,應該思考人生的價值。我說:「你還是先告訴我,你不努力的原因吧。」他有點不解,說:「不努力還需要原因嗎?」我說:「當然需要,因為我想知道你不努力是怎麼活的,又是活成了什麼樣子。」其實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是缺少目的性的,沒有目的性的人,不是說他不努力,而是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因而自己的努力就仿佛很盲目,沒有什麼價值。
  • 夢之隊學生陳怡嘉入選「北大A計劃」,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在眾多的申請材料中,專家組歷時一個月的評審,在堅持科學命題、多維評測、全面考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選拔理念下,從全國各級中學推選的2000多名同學中,選出1200多人進入多維評審環節,其中的150人進入專家面試環節,最終選定50名青少年正式入選該計劃。
  • 10道題目考對8道,被誇聰明和努力的學生面對任務心態不同!
    有人說要進行賞識教育:多誇孩子,孩子才更有自信。有人說不誇讚也不批評孩子,孩子就是孩子本身。也有人說應該高要求嚴標準,這樣在未來殘酷的競爭中孩子才更抗挫。既沒能直接讓我變成自信的人,也沒能讓我成為特別抗壓吃苦的人。難道是誇真的沒有用或者起到副作用了嗎?別急,看看心理專家做的研究你或許有收穫。2心理專家對幾百名青春期早期的學生做研究。一開始心理專家給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的智商測試題。學生大都完成很不錯,當學生完成後,心理專家對學生進行讚揚。只不過是對一部分人說「哇,你做對了8道題。
  • 普通學生如何考上清華北大?如果你不夠聰明,那你就必須足夠努力
    除此以外,還有一大部分是自主招生,北大有博雅、築夢計劃,清華有領軍、自強計劃,參加這些計劃能取得的降分幅度一般在10-60分,對於特別突出的學生可以降至一本線錄取。所以這麼一算,每年真正憑藉高考分數考進清華的學生人數,大約不到40%,不到2000人。
  • 只有攀登上山頂,才能看到更美的風光無限
    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偉大成就的人,並不是自己很聰明或者有多麼好的條件和環境。他們的共同點就在於從不輕言放棄。勾踐臥薪嘗膽十餘年,從未放棄復國計劃,海倫凱勒儘管自身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是她仍然積極向上。
  • 聰明的學生班主任看一眼這個就知道,結果超準!
    學習成績如何,與學生的天賦水平、後天努力程度關係最為緊密。雖說成功依賴於1%的天賦和99%的努力,但是天賦的重要性絕對不能被忽略。智商高的學生面對學習更有得心應手的感覺,並且在這個群體中更能夠出現「神童」、「學神」等諸如此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