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刷什麼題目看出你是「聰明」還是努力的學生

2020-08-28 賣腦洞的二狗

為何有人在面臨挑戰時逐漸感到無助並走向失敗?而有人能嘗試新策略,加倍努力應對失敗?

這兩種人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看待失敗的原因不同。第一種人將失敗歸咎於本身無能,會說「我不夠聰明」;第二種人是認為失敗是努力不夠或者策略不對的人

有的學生以成績為目標,有的學生以學習為目標。前一種人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後一種人是為了學到新的知識或技能。

追求成績的人會在無意識中限制自己的潛力,如果你在意的是展現自己,你就會挑選有信心的挑戰,從而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聰明,因此你會一遍一遍地重複自己擅長的東西。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就會選擇難度大的挑戰,認為挫折是有用的信息,從而更加努力。

人們會有兩種選擇很大一部分是由環境影響的。以下是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實驗,研究讚揚對人們應對挑戰的方式有什麼影響。

《認知天性》

當被誇獎智商高時,孩子就會得到這樣一種信息,即被看成聰明人才是遊戲的關鍵。

強調天生的智力是將他置於孩子的控制之外,對應對失敗來說沒有好處。強調努力則是給他們一種能控制的變量。

取得成功更多是靠勇氣、好奇心與堅持,而不是智商。

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讓孩子從小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相關焦點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究竟靠的是努力還是聰明?聽聽老師怎麼說
    有一句話說:」你努力的程度,遠沒有達到拼智商的時候「,在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到努力的重要性,靠努力能夠考上大學,但是考上好大學,絕對需要聰明!但是,關於聰明,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我覺著應該包括這兩點吧:1、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有的老師會告訴家長,你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學習,如果稍微努力一下,就會有很大進步!
  • 如何能看出一個學生的智力,是聰明還是不聰明
    如果一位老師對學生足夠了解的話,是可以看出這位學生聰明與不聰明的。聰明不聰明,說的就是一個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人的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即認知能力的總和。它是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中表現出的心理性,是認識活動的作業系統。從一個人的好奇心上也可以判斷出一個孩子是否聰明。
  • 怎樣看出一個學生是聰明還是不聰明,哪一學科能體現出來?
    人的智商的高低除了後天環境的一些開發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決定的,這種先天性的東西,不是只有等到長大後才能看得出來,它會是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所以怎樣看出一個學生是聰明還是不聰明,哪一學科能體現出來?
  • 10道題目考對8道,被誇聰明和努力的學生面對任務心態不同!
    但看看現在,那個誇好像也沒有什麼用處。既沒能直接讓我變成自信的人,也沒能讓我成為特別抗壓吃苦的人。難道是誇真的沒有用或者起到副作用了嗎?別急,看看心理專家做的研究你或許有收穫。2心理專家對幾百名青春期早期的學生做研究。一開始心理專家給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的智商測試題。學生大都完成很不錯,當學生完成後,心理專家對學生進行讚揚。
  • 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努力,成績卻一直頂尖!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而到了初中,這類學生有很大部分還是要從以前的學習方式中改變的,變的努力學習,端正認真,能保持看不到努力還能優異的學生就銳減了,如果到了高中還能保持這種情況,那老師也只能說:這孩子非常厲害!基於好奇,我也對這些學生有了更多的關注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也跟他們嘮嘮嗑,聊聊天,從交流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信息。
  • 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性格差別很明顯
    誇孩子「你真聰明」還是「你真努力」,區別很大在實驗中,他們首先對學生們進行第一輪智力測試。測試的題目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們完成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學生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拼圖。不同的是,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智力的誇獎: 「你拼圖很有天分,你真聰明」;而另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努力的誇獎:「你真努力,拼圖拼得不錯」。
  • 普通學生如何考上清華北大?如果你不夠聰明,那你就必須足夠努力
    但是參加高考的學生卻在逐年增加,甚至在2019年超過1千萬,如果只看裸分進清華的人數,那麼普通高三學生想要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大學,這個比率大約是萬分之一。由此可見,清華大學真的是很難考。你要麼聰明過人,從小接觸優質教育資源,在學習中能做到合理規劃、善於思考,自控能力好、悟性高;要麼能夠長年累月,遠超常人地努力,記憶力好、抗壓能力強,刷題速度非常快甚至能做完市面上絕大多數高考題,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更堅持,才能在高考中如願以償,進入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名校。
  • 只要你努力,「笨」學生也能考600+
    隨之而來的,是街頭巷尾討論的: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報了什麼學校啊?能不能考上啊?如果得到的回答,是:「我家孩子考上了清華,穩上!」那麼別人一定會誇一句:「你家孩子可真聰明。」高考的分數,其實是分為兩種的:一是只要你努力,認真的刷題練習,那麼這種題目你拿分的概率是很高的;二是全靠天賦與運氣,這種題目,你哪怕練習了再多,沒有特殊的心境與運氣,你也沒有辦法做出來。
  • 最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
    俞敏洪對年輕人說的:「去努力吧,去戀愛吧!找你自己最想找的人!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艱苦!」這是在告訴年輕人:趁著現在,要去闖、去努力、去奮鬥;只要不做壞事,保持良心,剩下的什麼事情都能去做。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的女兒金刻羽是個非常聰明的女孩。
  • 非常聰明和非常努力的區別
    在中國社會的教育中,我們經常能聽到讚美某某個孩子非常聰明,但是卻很少聽到讚美孩子非常努力的。可是在這背後隱藏著什麼驚人的秘密呢?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實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從紐約市區的某個小學中抽取了一群五年級的小學生,分成兩組並讓他們做一些智力題目。
  • 一個學生的「聰明」是天生的嗎?到底與什麼有關?
    平常人們判別「聰明」都是這樣認為的:學生成績好就說他聰明,考起重點大學就說這個學生很聰明;懂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也說這個孩子很聰明。那麼聰明到底是天生的?還是與後天有關? 首先,「聰明」是個形容詞,本身主觀性很強,客觀評判卻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定義和標準。
  • 誇孩子應該說聰明還是努力?
    而有人能嘗試新策略,加倍努力應對失敗?這兩種人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看待失敗的原因不同。第一種人將失敗歸咎於本身無能,會說「我不夠聰明」;第二種人是認為失敗是努力不夠或者策略不對的人。有的學生以成績為目標,有的學生以學習為目標。
  • 也許我們的努力是「假努力」,不斷去思考產生有效結果努力是什麼
    不由產生一個意念:這麼努力都沒有用,還不如得過且過算了。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每次總是把學校發下來的習題集上的題目做得密密麻麻,每道題都不放過,結果到了考試的時候,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甚至有些是做過的原題都不會。那一刻想想自己這麼努力,是在幹什麼了?很多同學都很努力,都很拼搏,但就是找不到方法,就是無解,就是不知道怎麼辦?
  • 不聰明但很努力的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嗎?答案很現實
    「你考上清華的概率,都要比買彩票中500萬要高許多。」李永樂老師在視頻中如是說道。有人說,能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很聰明。有很多清北學生,在網上聊過這個話題。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學生,會熬夜看劇,會打遊戲,智商也不比常人高,只是足夠努力和自律,該認真的時候認真,願意沉下心來多刷題。有位北大女生就說,她曾在兩周內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做了好幾遍,攢下N個錯題本。
  • 你是那個假裝努力的學生嗎?
    不管在什麼地區,什麼學校,你的身邊一定會有極其勤奮的人。他們的結果,要麼一直在年級前列,要麼就是成績平平無奇。第一種學生老師會誇他聰明且勤奮,第二種老師會說是個努力的孩子。每天前幾名到教室學習,放學了是留在教室的最後幾個,上課永遠不睡覺開小差,回到宿舍還會熬夜學習。
  • 努力學習成績還是差?高三老師:意識不到這6點,將無緣重點大學
    但我們往往看見有些同學非常努力地學習,成績卻不見增長。一切不合理的存在肯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在學習上付出跟收穫不成正比,很可能是學習方法、行為、習慣上出了問題。具體是什麼原因,同學們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好排查。努力學習成績還是差?高三老師:意識不到這6點,將無緣重點大學。1.
  • 不用漫無目的刷題了,數學中的「謀略」,讓學生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還在漫無目的的刷題嗎?還在搞題海戰術嗎?其實,這樣做往往事倍功半。孩子們上了一天課本來就已經夠累的了,在家裡完成作業已經很晚了,再刷一些其它的題,真是把孩子搞得身心疲憊。如果身心疲憊有效果也好,往往是刷了很多題,結果成績還是不如人意,這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 面試有感中國人聰明還是美國人聰明
    在我的書裡討論過「中國人聰明一點還是美國人聰明一點?」這個話題,其實重點並不是在乎比較,而是讓我們更能看清自已,自我進步。   我曾為了招聛人才,出了七條問題給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及碩士生作答,他們可在24小時內在家中把答案準備好(當然可以問人),然後email給我們。
  • 該誇孩子聰明,還是該肯定孩子很努力?讓史丹福大學的實驗告訴你
    等到成績出來以後,測試者把成績分數告訴給孩子,並對其說了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被分到「表揚組」的孩子得到的表揚是:「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或諸如此類誇獎孩子聰明的話語。被分到「鼓勵組」的孩子,得到的鼓勵則是:「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或諸如此類鼓勵孩子努力的話語。
  • 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努力
    努力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往往只有聰明人才會這樣做。 如果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此岸通向彼岸的橋梁必然是自己建造的。 有的人會說:「努力,說得好聽,你知道努力有多難,有多痛苦嗎?有些人他的起跑線就是你的終點,一生都在努力,到最後還是要為溫飽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