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洲風格,時代沉澱下的建築美學

2020-12-16 大眾網

  歌德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貝聿銘認為:「建築是-種社會藝術的形式」

  其實建築就是一座城市的史書,正所謂時代造英雄,時代也同樣造就建,從上世紀90年代的歐美建築風格風靡世界,隨著全球不同文化意識的碰撞衝擊,中國漸漸催生了一種新的建築風格——新亞洲風格。這種混搭風格用對比來營造氣氛,既不一味追求奢華,也不沉溺於曖昧,這是一種東方美學與新時尚交織的新格調,內斂儒雅之中透出現代人的審美細節,在層層莊重中呈現出中國文化氣質。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魂西技,新亞洲之精髓

  新亞洲風格的精髓就是「中魂西技」,即延續中式傳統古風古韻,同時採用西式的設計手法及技術,兩者兼容並蓄,集天下之美,為我所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風雅意境,演繹東方美學

  正是採用新風格建築的手法,以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為根基,將亞洲元素植入現代建築語系,以現代設計來傳承東方文化的神韻和精髓,既注重建築層次感的過渡,也注重對外私密感和對內開放性,這種多重空間的序列感,更加渲染了建築中【看與被看】的視覺享受。正應了那句詩詞:「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許,這正是中國文化在新亞洲風格建築中的精髓所在吧,一種簡單的、單純的,平靜而深遠的氛圍,讓人們安靜下來,體驗禪悟之道與居住之樂的相互交融,倡導閒適、灑脫的人生觀。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凡出品 悅海生活

  青特·悅海府從水岸生活和古典園林中提煉設計靈感,意境中,通過水岸、書廊等元素的結合,呈現出清新、淡雅,獨具書香氛圍的江南人文園的氣息。在實體上,則通過含蓄而又大氣的造型,將精緻、優雅的海派精英生活格調展露無遺,將新亞洲建築風格的低密度居住美學極致呈現。

 

  △青特·悅海府實景拍攝

  △青特·悅海府實景拍攝

  △青特·悅海府實景拍攝

 

  △青特·悅海府實景拍攝

  △青特·悅海府實景拍攝

  青特·悅海府 灣區格調生活範本

  建面約125-200㎡瞰海大平層 火爆認籌中

相關焦點

  • 當別墅遇見新亞洲風格,成就中西之美
    1 新亞洲風格-中西合璧 新亞洲風格主張以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為根基把亞洲元素植入現代建築語系,將傳統意境和現代風格對稱運用,用現代設計來隱喻中國的傳統。在關注現代生活舒適性的同時,讓亞洲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 你了解你住的房子的外立面風格嗎?這三種建築風格有你家的嗎?
    動圖來源於soogif目前很多樓盤採取的外立面建築多數為新亞洲建築風格、ArtDeco建築風格、新中式建築風格。著名建築師弗蘭克·賴特說過:「建築的美,就如同人體的美,沒有一塊肌肉不是具有自己的目的,沒有一根線條是多餘的,每一處細節都切合人的思想和人的生活。」各個風格的設定都是出於生活美學細節的考慮。我們了解建築外立面的風格,也許能更了解生活美學!
  • 一周樓鑑:嶗山新亞洲建築風格大盤 佳源華府
    項目由6個地塊(1#、2#、3#、5#、6#、7#)組成,佔地面積約21.79萬㎡,總建築面積約110.67萬㎡。1#地塊配建有一所幼兒園,5#6#地塊規劃有一所小學。2#、3#、7#地塊是商品開發區,佔地約12.89萬㎡,總建築面積約75.36萬㎡,涵蓋住宅、集中商業、公寓、寫字樓辦公等多元業態。
  • 雜誌|王碩:大眾文化時代的美學——第二十屆世界美學大會綜述
    繼2001年東京、2010年北京作為主辦方後,時隔六年,本屆世界美學大會第三次於亞洲舉辦。本屆大會的主題為「美學與大眾文化」(Aesthetics and Mass Culture),遵照大會安排,學者圍繞十個議題進行發言:一、大眾文化時代中的藝術理論;二、新媒體、設計與美學;三、身體美學與運動美學;四、美學歷史的反思;五、藝術的價值:認知、道德與政治;六、科學視野下的美學;七、想像與情感;八、環境與生態美學;九、個體藝術流派的美學與理論;十、亞洲傳統中的美學與藝術理論。
  • 國產動畫電影的美學風格是否是影響票房的關鍵?
    《江南》以江南製造總局為背景,講述生活在清末浦江岸邊的少年阿榔因嬉鬧惹下禍端,被領進江南製造局學藝掙錢還債,與一等機匠陳鐵寒結下師徒緣的故事。展現民族重工業歷史變遷的動畫為數不多,《江南》的立意極佳,但與面向成年市場,質感佳且具有中國美學風格的《哪吒》相反,《江南》存在低幼、低質、低美感三大弊病,拋開《江南》的故事設定,還有很多網友評論《江南》的畫風與色彩運用和宮崎駿動畫電影《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有不少相似之處,事實上不只是《江南》,作為行業天花板般的宮崎駿,作品一直是動畫人學習效仿的對象,原因主要是在價值觀與美學風格方面
  • 【新刊推介】《時代建築》2019年第3期 ​ 包浩斯與現代建築
    包浩斯體現了當時知識分子的社會改革理想,主張打破設計教育中藝術和技術的界限,嘗試將設計與製造結合,形成適合機器生產方式的美學風格。包浩斯所帶來的變革性的美學與教育思考,無疑改變了中國的建築教育版圖,催生了新的學科誕生,促進了設計與建造、精英與大眾、院校和生產的結合。
  • 別墅設計|倫敦日式美學與莊園建築的野蠻風格進行了融合平衡
    倫敦一處公寓翻修後增加了一些日式風格的細節,在L形生活區的後方,地板內襯榻榻米墊,抵消了周圍混凝土牆的沉重感,入口處的地板採用日式工藝方法將卵石與砂漿混合鋪設,水衝乾燥後留下光潔的斑點,原建築的主要結構被儘量保留後,在房間邊緣插入大塊的灰色水磨石柱,同樣的水磨石也被放在公寓的邊緣,
  • 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
    後現代主義建築:德國斯圖加特國家美術館  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  文藝復興後期,屬於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思潮開始消退,其創造性能量開始分化  約一個世紀以後,隨著對古希臘羅馬建築遺址的深入發掘和研究,古典主義者獲得了更豐富的實物依據,重新強調尊重古典的原創性,於是興起了一股「新古典主義」的思潮。在堅持理性原則、堅持柱廊法式的前提下,採用新的材質,把古典形制的建築建得更精緻、更漂亮,從而使建築更具古典神韻。如巴黎萬神廟,其柱廊、山花都是古典樣式的,但它把中間那個鼓座加高了,這就使整個建築更秀氣、更精神了。
  • 埃及金字塔的建築美學竟然比今人高明了這麼多!
    國內出版的有關歷史著作或專題論文對古埃及金字塔的規模、修建技術及修建前因後果多有論述,但對金字塔建築美學和建築式樣在後世的流傳與影響問題涉及甚少,本文就此問題作一論述。古埃及金字塔是底座為四方形的錐體,對其造型美黑格爾曾給予高度評價。當代建築美學專家汪正章說「各種體現著崇拜意識的建築空間和實體,必然導致一種獨特的建築美學風範的產生—這就是建築的『 崇高美』。
  • 年輕人要的新中式裝修,演繹新時代的美學精髓
    「新中式表於形,意於神房於水中,水於樹中一步一景,皆是故事」新中式風格新中式具有中國傳統的文化意義,是當前新時代家居風格的全新演繹。戶型平面圖戶型結構:3室2廳建築面積:129㎡套內面積:103.37㎡
  • 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之二
    文藝復興後期,屬於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思潮開始消退,其創造性能量開始分化,向兩個方向發展或延伸。這是技術與藝術、宗教與美學的絕妙結合,是巴洛克時代最傑出的建築師兼雕塑家貝爾尼尼的曠世傑作。難怪當年歌德沿著廣場兩排壯麗的柱廊漫步的時候,覺得「仿佛在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   義大利以外的巴洛克建築一般要晚於義大利半個世紀,比較典型的多在德奧地區,主要表現在宮廷和宗教建築。德國最重要的巴洛克建築是宮廷建築,首推被稱為「萬宮之宮」的維爾茨堡宮。
  • 新城朗雋大都會|以都會建築創領中央公園居住新時代
    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大都會風格就是這樣一本宏偉的史書,融匯古典主義建築元素、新古典主義思想、美國現代主義思潮,以極具震懾力的視覺觀感、雕塑般的建築質感延續著每座城市的黃金時代。20世紀初期,美國趕超英國成為新世紀最強大的國家之後,大都會建築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徵服世界的旅程。而在美國重要時期誕生的標誌性建築則被看作大都會風格的演繹史。
  • 框鏡美學,未來主義! 煥新時代,定位一城美學高度
    一座城市的鏡幕美學因一座城市而稍許華麗,一座城市的風雲跌宕因精英的存在而變得甚囂塵上。-前言時代正在以其包容的胸懷,博愛的奉獻,從容的氣魄,俯瞰城市頂尖的生活軌跡,突出城市人居理想生活的秘密。尊崇城市的美學體驗,以未來主義作為美學指標,奉獻一場時間與空間的「親密」奉獻,12月12日恆信春秋府實景示範區在全城的期盼下如期開放。
  • 美學生活館,美好你的未來生活
    光明網重慶12月2日電  每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刻會被城市所銘記;每一座城市,總有一場變革會革新城市想像。11月30日,獨具未來思潮的精神坐標陽光城·未來悅澎湃登臨,帶著歷經歲月沉澱的人居哲學和綠色智慧家體系的精髓,正式開啟與重慶中央公園的美好邂逅。城市先鋒生活,由此起航。
  • 綠地香港用一場音樂會,開啟蘇州美學時代
    美學盛典   和鳴蘇州當天籟之音遇見時代蘇州,當美學盛典和鳴城市大美,6月19日晚,馬裡奧·阿隆索中國巡迴演奏會·蘇州站暨綠地·楓和九裡產品發布盛典在萬眾矚目之中圓滿結束。這場活動在蘇州引起了巨大反響。綠地香港精心雕築的綠地·楓和九裡,以國際化的美學理念和前瞻性表達方式,為蘇州帶來嶄新的美學生活方式。
  • 邦邦:當代美學,向時代致敬!
    ,讓當代藝術與人文美學風尚攜手營建風景,其新作西安萬科翡翠國賓售樓處正是這樣的實踐——藝術觀照下的當代空間,冷靜而優雅。儘管設計語彙和形式在不斷地更迭,對於設計方向的思考,總是超越時代審美步伐,這是布魯盟熔鑄在血液裡的人文底蘊。
  • 教你分辨不同的英國建築風格
    喬治亞風格(Georgian)——整齊劃一的幾何美通常來說,有著人字形屋頂(特別是木屋頂)、圓頂角樓、凸肚窗、角塔、進深較大的入口和寬廣的門廊等細節設計,底部磚砌牆的建築就被認為是具有英國風格的建築這段時期,英國中產階級逐漸崛起,財富的增加導致對建築美學的追求,因此出現復古的趨勢。
  • 工業建築:一種關於生產效率的美學
    1908年,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設計的德國通用電氣渦輪機工廠,已昭示出工業成為時代的核心動力,建築被賦予工業崇拜的象徵意義,工業化製造的玻璃幕牆懸浮於厚重的鋼筋混凝土之上,幕牆的輕盈與建築的厚重、立面結構支撐呈現的韻律感,構成了初具工業美學意義的現代工業建築。
  • 西安的「新漢風」是種怎樣的建築風格?有人說看著壓抑,有人說...
    我說那裡特別大,裡面很多村子都比較破敗,去了會失望,他執意一定要去看下,我說實在想去的話可以去看看未央宮遺址公園,雖然比較荒涼,但是值得前往,就帶他去了。在去的途中,路過大興東路,他就被兩側小區的仿古屋頂所吸引,立刻就對此產生了好奇和很深的印象。後來我詳細查了資料,這種建築風格稱之為「新漢風」建築。
  • 淺析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及其美學思想
    中國的園林藝術源於中國傳統繪畫,因而從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是傳統繪畫的又一表現形式,從審美主體來說,長期受深厚的哲學、美學的陶冶,而主體本身又是經過各種成熟的藝術詩詞、繪畫、工藝美術和建築交融滲透獨立發展起來的一個形態完善的藝術類別。「詩情畫意」是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審美境界。西方園林中的法國有「園林是陪襯,是背景,是建築的附屬物,確實不是獨立完備的藝術」(黑格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