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飲食抗癌?Nature:減少絲氨酸攝入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020-1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絲氨酸又稱β羥基丙氨酸,與甘氨酸及其他非必需胺基酸一樣,在腫瘤的生長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限制絲氨酸利用已成為一種潛在的癌症治療策略,然而,其分子機制仍然不明確,並且,絲氨酸對脂質代謝的影響同樣尚未可知。

2020年8月12日,《Nature》雜誌發表了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題為「Serinerestriction alters sphingolipid diversity to constrain tumour growth」的研究。該研究探討了限制絲氨酸以抑制腫瘤生長的機制,發現該過程與脫氧鞘脂有關

DOI:10.1038/s41586-020-2609-x

研究人員抑制線粒體丙酮酸載體(MPC)後用[2,3-13C2]丙氨酸追蹤丙氨酸代謝,發現丙氨酸水平降低是抑制MPC、增強錨定非依賴性生長的潛在機制。而降低絲氨酸水平則會抑制錨定非依賴性生長,其效果與補充丙氨酸類似

丙氨酸影響錨定非依賴性生長

為了探討胺基酸代謝是否通過調節脫氧鞘脂的合成起作用,研究人員利用多球殼菌素靶向調控絲氨酸棕櫚基轉移酶(SPT)功能。結果顯示,SPT可影響脫氧神經鞘脂合成及錨定非依賴性生長。並且,SPT具有酶混雜性。它可以不作用於絲氨酸,而利用丙氨酸為底物產生脫氧鞘脂,制腫瘤細胞生長。

脫氧神經鞘氨醇的合成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絲氨酸、丙氨酸和鞘脂代謝在體內生理環境中的作用。給HCT116(結腸癌細胞系)異種移植瘤的小鼠餵食對照飼料或者缺乏絲氨酸和甘氨酸的異氮源飼料(SG飼料)後,發現SG飲食小鼠腫瘤較小,其腫瘤大小與小鼠食用SG飼料的時長呈負相關。並且,限制飲食中絲氨酸和甘氨酸的攝入會導致腫瘤中脫氧鞘脂的積累,對腫瘤的生長有不利影響。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多球殼菌素(Myr)抑制SPT和脫氧鞘脂的合成,發現該處理促進了-SG飲食小鼠中HCT116異種移植物的生長。因此,SPT整合了來自糖酵解(絲氨酸)和線粒體(丙氨酸)的獨特代謝信號,影響鞘脂的多樣性和腫瘤的進展。

SPT和PHGDH抑制影響腫瘤生長

總而言之,脫氧鞘脂可作為應激信號影響細胞膜的組成和細胞生長,而SPT是脂質組中代謝反應的「開關」,可抑制腫瘤的生長。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解釋為什麼這些分子對癌細胞具有毒性,但此研究已提出通過飲食幹涉腫瘤生長的可能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資料:

[1] Serine restriction alters sphingolipid diversity to constrain tumour growth.

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自然》:限制攝入絲氨酸抗腫瘤的機制找到了
    絲氨酸、甘氨酸、以及我們此前介紹過的等非必需胺基酸對癌細胞來說,是發展必須的,限制癌細胞對這些營養物質的獲取也就成了抗癌的潛在療法。不過這種抗癌效果,到底是通過什麼機制發揮作用的呢?有趣的是,和第一直覺的「餓」不同,限制絲氨酸反而是通過「毒」來殺死癌細胞的!
  •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21:56:39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Christian M. Metallo研究團隊發現,絲氨酸缺乏通過改變鞘脂多樣性限制腫瘤生長。
  • 胺基酸代謝改變對腫瘤抑制作用的調控機制
    非貼壁性的細胞生長是侵襲性腫瘤的一個典型特徵,可以幫助其通過重新調整代謝過程來影響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存活【1】。通過UK5099作為抑制劑來抑制線粒體丙酮酸載體(MPC)可以顯著降低非貼壁細胞中丙氨酸的含量。
  • 服用這4種維生素可以防癌抗癌, 抑制癌細胞生長
    腫瘤患者由於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自身免疫力,因此需要補充維生素。同時,某些維生素本來就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能力。因此,對於腫瘤患者而言,補充維生素是一舉兩得的事。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防止癌前化合物轉化成致癌物質,可以清除或減少亞硝酸鹽化合物,使機體免受損傷。
  • Nature:限制性胺基酸攝可成為抗腫瘤新靶點
    圖片來自:newsnetwork.mayoclinic.org2016年2月26日/生物谷BIOON/--荷蘭科學家近期報導了關於抗癌研究的新進展,可以利用「核糖體分析」(ribosome profiling)
  • Nature:活性氧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廣泛地被認為是促進癌症發生的自由基可能實際上使得腫瘤生長減速Scudellari, The Scientist, "Radical Reversal", July 6, 2011】人們長期認為不穩定的分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通過造成DNA損傷和激活癌基因(oncogene)的方式促進癌症產生,但是根據2011年7月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上提供的新數據[1]表明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 哈佛醫學院發現,肥胖會抑制免疫細胞,加速腫瘤生長
    該研究表明,肥胖會減少腫瘤內重要免疫細胞CD8+T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活性。這是因為癌細胞會響應脂肪的增加而重新編程其代謝,從而更好地吞噬能量豐富的脂肪分子,剝奪了T細胞的能量供應,加速了腫瘤生長。更重要的是,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名為PHD3的蛋白,PHD3蛋白能夠抑制過度脂肪代謝,過表達PHD3蛋白能夠有效逆轉高脂飲食對腫瘤免疫細胞的抑制,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新靶點。
  • Nature:如何通過輕鬆按下代謝開關就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和進展?
    2020年8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名為絲氨酸軟脂醯轉移酶(SPT,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的酶類或能作為一種代謝反應開關來抑制腫瘤的生長。
  • 新型MYC蛋白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生長
    新型MYC蛋白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 23:44:45 美國西北大學Sarki A. Abdulkadir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飲食與腫瘤:吃錯了致癌,吃對了防癌!
    飲食與腫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吃錯了會引爆癌症的導火索,吃對了則能起到防癌的功效。適當的食物確有致病、防病之功效,提高身體免疫力。這些物質在體外實驗中顯示,能夠抑制腫瘤的生長,並阻止腫瘤釋放那些損傷鄰近細胞的物質。4、拒絕熟食店偶爾的一點魯賓三明治或是熱狗還不至於傷害到你。但是,減少加工肉製品(如臘腸,火腿和熱狗)的攝入可以幫你降低結直腸癌和胃癌的發病風險。同時,燻制和醃製的肉製品中的潛在致癌物質將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
  • 輕斷食、生酮飲食,抗癌還是促癌?
    高脂肪低碳水的生酮飲食,既抗癌又對我的胃口!」 「吃的時候山珍海味,斷食的時候油鹽不進。輕斷食太棒了,還能抗癌!」 在吃的問題上,真的是見仁見智!輕斷食抗癌,生酮飲食也抗癌,怎麼吃都有理嗎?有些科學研究「實錘」了效果,但竟然還有一些研究說它們有些「不靠譜」!
  • 腫瘤治療之:靶向胺基酸代謝
    其中轉運蛋白SLC6A4在結腸癌、宮頸癌、乳腺癌和胰腺癌中表達上調,在正常細胞中低水平表達,阻斷SLC6A14蛋白會影響腫瘤細胞內生物合成,而對正常細胞幾乎沒影響。Nicklin等發現,SLC1A5的抑制或缺失會導致腫瘤細胞內穀氨醯胺含量降低,mTOR信號通路不能被激活,最終腫瘤的生長受到抑制。
  • Cell:肥胖會抑制免疫細胞的功能,加速腫瘤生長
    多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與肥胖相關的可導致腫瘤生長的過程,例如代謝變化和慢性炎症,但對肥胖與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了解仍然難以捉摸。如果通過實驗消除小鼠的CD8+T細胞,飲食不會影響腫瘤的生長速度。 令人驚訝的是,高脂飲食只是減少了腫瘤微環境中CD8+T細胞的數量,而人體其他部位的CD8+T細胞數量並未減少。保留在腫瘤中的那些則不那麼堅固,它們分裂得更慢並且具有降低的活性的標誌。
  • 哈佛醫學院研究:肥胖會抑制免疫細胞數量和活性,加速腫瘤生長
    ,高脂肪飲食的動物腫瘤生長得更快。但這隻發生在具有免疫原性的癌症中,這些癌症可能含有大量的免疫細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統識別;更有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實驗表明,與飲食相關的腫瘤生長差異特別依賴於CD8+ T細胞的活性,CD8+ T細胞是一種能夠靶向並殺死癌細胞的免疫細胞。實驗消除小鼠體內的CD8+ T細胞後,飲食對腫瘤生長沒有影響。
  • 二甲雙胍再有新發現:抑制小鼠腫瘤生長
    來源:奇點網/賽柏藍▍整理:遙望二甲雙胍再有新發現,和禁食協同作用,抑制小鼠腫瘤生長。近日,據奇點網消息,歐洲腫瘤研究所的學者們發現,二甲雙胍和禁食可以協同作用,抑制小鼠腫瘤的生長。
  • 科學研究證實多種食材是抗癌能手
    很多人都知道蔬菜、水果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性食用的水果、蔬菜、咖啡等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有的食用蔬菜對預防癌症有著積極作用,有的蔬菜提取物能抑制腫瘤細胞細胞增殖、誘導分化;有的成分甚至能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等等。
  • 三分之一癌症與飲食有關 為您解讀「抗癌食譜」
    第十八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將至,主題是「飲食與癌症」,為此,本報記者特意採訪了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重點學科主任、全軍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主任醫師,為你解讀「抗癌食譜」。  抗癌首先是不吃什麼,而不是要吃什麼  「癌症是一個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過程,飲食往往是一個誘發過程。」
  • 生酮飲食餓死腫瘤?專家:是個別案例
    先講清一個觀點:腫瘤患者不能採用飢餓療法。有人認為不能吃得太好,過度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更極端的想法,通過飢餓可以餓死腫瘤細胞。但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較高,20%腫瘤患者直接死於營養不良,採用飢餓的方法不能餓死腫瘤細胞,只能餓死患者本人。
  • 血小板第四因子能抑制腫瘤生長
    據新華社天津1月15日電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韓忠朝教授等人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血小板第四因子(人體趨化因子PF4)具有抑制腫瘤生長、調節造血幹細胞增殖等功能,可在治療腫瘤和白血病化療後誘發的骨髓抑制、控制腫瘤的生長轉移中發揮非常有效的作用。
  • 《細胞》:生酮飲食可以抑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生長
    他們在人體試驗和小鼠實驗中發現,生酮飲食經代謝後生成的酮體,能選擇性地抑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從而降低腸道中促炎Th17細胞的水平[1]。而且,普通的高脂飲食沒有這個效果。 更有價值的是,給正常飲食的小鼠餵食酮體,就能出現類似的腸道微生物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