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熊 | 學英語,語法到底重不重要?

2021-02-19 貝爾熊教育集團

You're telling a friend an amazing story, and you just get to the best part when suddenly he interrupts, "The alien and I," not "Me and the alien."
你正給朋友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剛講到最精彩的部分時他突然打斷了你說:應該是「外星人和我」 而不是「我和外星人」

Most of us would probably be annoyed, but aside from the rude interruption, does your friend have a point?
許多人都會對這種行為感到反感,但先拋開無禮的打斷不談,來想一下你朋友說的有道理嗎?

Was your sentence actually  grammatically incorrect? And if he still understood it, why does it even matter?
你說的這句話從語法上講真的是錯的嗎?要是他依舊能理解你的意思,那麼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s, grammar is a set of patterns  for how words are put together to form phrases or clauses, whether spoken or in writing.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語法就是一系列規則,教你怎樣在口語和寫作中用單詞構成短語和句子。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In English, the subject  normally comes first, followed by the verb, and then the object, while in Japanese  and many other languages, the order is subject, object, verb.
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規則,比如在英語中主語通常放在最前面,謂語動詞跟在主語後面,賓語則放在最後,而在日語和其他許多語言中順序卻變成了主語、賓語和謂語動詞。

Some scholars have tried to identify patterns common to all languages, but apart from some basic features, like having nouns or verbs, few of these so-called  linguistic universals have been found.
一些學者嘗試找到適用於所有語言的規則,但是除了一些基本的屬性,比如所有語言都有名詞和動詞,所謂的語言上的共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And while any language needs consistent patterns to function, the study of these patterns opens up an ongoing debate between two positions known as prescriptivism and descriptivism.
儘管所有語言都得按照一套固定的規則來,但有兩方觀點在這些規則的研究上始終爭論不休,即規定主義和描寫主義。

Grossly simplified, prescriptivists think a given language  should follow consistent rules, while descriptivists see variation and adaptation as a natural and necessary part of language.
簡單來說規定主義認為一門既定的語言要遵循固定的規則,而描寫主義則認為變化和調整是語言正常且必要的一部分。

For much of history, the vast majority of language was spoken.
絕大多數語言在其大部分歷史時期中都是用於口頭的交流

But as people became more interconnected and writing gained importance, written language was standardized to allow broader communication and ensure that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a realm could understand each other.
不過隨著人們相互之間聯繫的增多,書寫的地位開始提升,於是書面語開始規範化以適用於更為廣泛的交流,同時也確保了不同地方的人能夠理解這些語言所表達的意思。

In many languages, this standard form came to be considered the only proper one, despite being derived from just one of many spoken varieties, usually that of the people in power.
對於大多數語言而言,這一標準形式被認為是唯一合適的,但實際上它卻是從眾多不同的口語形式中脫穎而出,且通常情況下來自掌權的一方。

Language purists worked to establish and propagate this standard by detailing a set of rules that reflected the established grammar of their times.
通過將那個時代已有的一系列語法規則詳盡記錄下來,語言純粹主義者們開始建立並傳播這一標準。

And rules for written grammar were applied to spoken language, as well.
書面語言所涉及的語法同樣也適用於口語

Speech patterns that deviated from the written rules were considered corruptions, or signs of low social status, and many people who had grown up speaking in these ways were forced to adopt  the standardized form.
而那些偏離了書面語語法的口語則被認為是錯誤的或者是社會地位低下的表現,於是許多從小就按照這一規則說話的人被迫開始接受標準的語法規則。

More recently, however, linguists have understood that speech is a separate phenomenon from writing with its own regularities and patterns.
直到最近語言學家才意識到口語和書面語完全是兩碼事,口語有它自己的規律性和模式。

Most of us learn to speak at such an early age that we don't even remember it.
在我們還不能記事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說話了。

We form our spoken repertoire through unconscious habits, not memorized rules.
那個時候更多是通過下意識的行為來構建說話技能而不是記住那些規則。

And because speech also uses mood and intonation for meaning, its structure is often more flexible,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speakers and listeners.
由於口語也會用到語氣和語調來傳達意思,所以它的結構更加地多樣化,甚至會根據說話者和聽者的需求進行調整。

This could mean avoiding complex clauses that are hard to parse in real time, making changes to avoid awkward pronounciation, or removing sounds to make speech faster.
這就意味著在說話時應該避免一些難以理解的複雜句子,做出適當調整避免一些尷尬的發音或是通過略讀讓語速加快。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that tries to understand and map such differences without dictating correct ones is known as descriptivism.
嘗試去理解和比對語法上的這些差異,卻不定義對錯的語言學方法被稱為描寫主義。

Rather than deciding how language should be used, it describes how people actually use it, and tracks the innovations  they come up with in the process.
相比於決定該如何使用語言,描寫主義更傾向於敘述人們實際上是怎樣使用語言的,並追溯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方法。

But while the debate between prescriptivism  and descriptivism continues, the two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儘管描寫主義和規定主義之間的爭論會一直持續下去,但它們二者之間並不是互相排斥的。

At its best, prescriptivism is useful for informing people about the most common established patterns at a given point in time.
規定主義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告訴人們最為通用的確定模式。

This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formal contexts, but it also makes communication easier between non-native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這一點不僅在正式場合很重要,也使得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非母語人士交流起來更加容易。

Descriptivism, on the other hand, gives us insight into how our minds work and the instinctive ways in which we  structure our view of the world.
另一方面描寫主義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想法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本能地構建自己的世界觀。

Ultimately, grammar is best thought of as a set of linguistic habits that are constantly being negotiated and reinvented by the entire group of language users.
從根本上說,語法頂多被認為是一系列不斷被所有的語言使用者爭論和改造的語言習慣。

Like language itself, it's a wonderful and complex fabric woven through the contributions of speakers and listeners, writers and readers, prescriptivists and descriptivists, from both near and far.
而語言本身,就像一匹精美複雜的布,經由從古至今的說話者和聽眾,作者和讀者,規定主義者和描寫主義者們的共同努力編織而成。

相關焦點

  • 工程師學英語,語法到底重不重要?
    由於常年與電氣、控制、機械等專業的技術工程師打交道,因此對工程師工作過程中的英語 學習和應用的難點和痛點建立了非常直觀的認知,在幫助公司工程師英語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積累了一整套思路和方法。接下來,徐老師將和易維通合作開發一系列針對工程師實際工作的落地課程,爭取讓每一次學習都能用到實際工作中。下面,徐老師就來和我們分享【工程師學英語的時候,語法重不重要?】
  • 英語語法到底多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會說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了。即使你不會長篇大論,但是簡單的蘋果香料之類的肯定會說一些。那麼英語語法到底重不重要呢?如果不懂語法,能不能學好英語呢?我國現在的教育體系覆蓋面越來越廣,英語是必學科目,很多人可能一提英語就會頭疼!
  • 貝爾熊丨大年初一:貝爾熊英語給大家拜年啦!
    今天是中國農曆大年初一,貝爾熊英語給大家拜年啦!祝福大家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 貝爾熊 | 想要輕鬆學英語,請您轉頭看這裡
    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種發音規則,作為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從小學習英語讀音和拼寫的教學法,已經在歐美國家流行數百年。2000年,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率先將此方法引入,並進入大規模推廣和普及階段。因為這種教學法簡單高效,符合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很快得到傳播,並風靡全球。
  • 英語到底重不重要,要不要學?
    英語到底重不重要,要不要學?很多人問為什麼非要學英語,而且為什麼要把英語而不是其他外語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去學,英語重不重要,有沒有用,需不需要學發現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漢語的使用者是最多的,使用英語的國家最多。其實通訊交通的飛速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學習英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有必要的。第二,職業發展需要現在世界上出版最多的是英語書,用每天的英語報紙等於世界上其他語言出版報紙的總和。線上有一半以上的科技文獻是用英語出版的,比如化學化工類的文獻資料大約有接近60%是英文的。
  • 「火爆」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聽聽老師怎麼說!
    如果你站在我的面前,問我:「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作為老師的我,可以很大聲地說:很重要!幼兒園時期學不學就不說了,但小學是否學英語、是否能學好英語會影響到孩子之後的學校選擇,甚至是人生、未來的方向。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很多家長往往認為英語相比數學語文並不重要,教育思想還停留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階段。
  • TED | 學英語,語法到底重不重要?
    許多人都會對這種行為感到反感,但先拋開無禮的打斷不談,來想一下你朋友說的有道理嗎?Was your sentence actually  grammatically incorrect? And if he still understood it, why does it even matter?你說的這句話從語法上講真的是錯的嗎?
  • 貝爾熊 | 學習英語究竟是在學習什麼?
    ·貝爾熊教育·
  • 貝爾熊 | 孩子英語學習從啟蒙到精通的 「五個階段」 你知道嗎?
    ,他們還是不願意輸出,著急的父母可能會產生疑問:孩子的英語好像完全沒有長進?根據個體的不同,比如:孩子的學習方式和每天在英語上花的時間,每個孩子在這個階段所花的時間也不一樣。這是孩子英語沉默時期(silentstage)。正如嬰兒學習母語,在沒有說學會說話之前,他們通過面部表情和手勢和人進行交流。孩子在學英語時通常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 英語到底重不重要?真要死逼著孩子學英語嗎?
    確實,中國人從小說中文,有些從小說家鄉話,連普通話都說不好,上了大學之後突然要考英語,這不是折磨人嗎?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英語講得好與不好都已經定型了,也很難改變了,但我們還有孩子,學不學英語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那麼,英語到底重不重要?真要死逼著孩子學英語嗎?
  • 貝爾熊課外培訓總經理劉淑榮做客《對話新時代》
    國內培訓班水平良莠不齊,到底該如何選擇一個好的課外培訓班呢?近日,《對話新時代》欄目組有幸請到了一位專家做客本欄目,她專注於研究孩子課外培訓生活,並結合網際網路推出了不同的課外教學模式,一起來分享她的教育情懷。
  • 三四歲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學英語語法?
    經常聽到有家長關於讓孩子學「語法」的爭論,有的家長認為,學英語就應該從語法開始,不學語法的英語不叫英語學習。還有的家長認為,語言就是一個工具,說都說不好還學語法幹什麼,再說老外不也不學語法嘛!那麼,上面這兩種觀點,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 貝爾熊丨「大咖公益講座」第二期:哈佛大學秦博士「英語學習與世界名校」精彩回顧
    >就在昨晚,貝爾熊教育第二期「大咖公益講座」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如約與大家見面了。通過對同完全零英語基礎的3到5歲、6到7歲、8到10歲、12到15歲,以及20歲以上的實驗人群長達一年的觀察記錄,得出了非常重要結論:1、孩子在兒童時期「語音意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衰減2、6-12歲青少年時期,因其認知能力的快速發展和社交需求的增加,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可能呈現加速趨勢。
  • 和孩子說英語,父母的發音到底重不重要?
    學英語很多人糾結髮音,中國人尤其如此每逢有國內名人在公開場合說英語,網上就會有大量的吐槽嘲笑,比如王源、雷軍、胡鞍鋼等等。仿佛語音是第一重要的!其實,我在想,這些吐槽的人,讓他去,估計話都說不出來。比如有「英語神童」美稱的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用英語工作,用英語演講,風趣幽默,一樣還是有亞洲人的口音,美國的《外交政策》還嘲笑過他的英語發音。再比如印度人?人家的英語是母語是官方語言,但是那個印度口音…… 對啊,人家的口音那麼重以至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印度英語!
  • 貝爾熊丨英語練習發音的十個經典規律
    一個說英語不超過十個小時的中國人,根本就沒有什麼頑固的英語口音。對於不自信的同學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我們雖然學外語十幾年了,讀的卻不多,真正到說就更少的可憐了,所以即使有錯誤習慣,或是發音的口音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況且對於一個說英語不超過十個小時的中國人來說,我們根本就不具備什麼英語口音。
  • 馬雲在博鰲講英語被糾錯…所以語法到底有多重要?
    關於「語法」,曾有這樣一種很扯的論調:「語感比語法重要。」「外國人沒有學過語法,英語照樣說得好呀!」這種拿我們和外國人比較的謬論,會誤導很多英語學習者!其實學英語的時候,語法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所以,中國人說英語時,總是會受漢語影響,因此出現中式英文和很多語法錯誤。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我們僅僅在英語課堂上才能獲得一點有限的練習,幾十個學生面對一位老師,不可能像學習母語一樣得到大量有效的練習和矯正,所以無法像母語一樣內生正確的英語語法規則。
  • 學英語,語法和聽說哪個更重要?
    學了十年英語,聽不懂,說不出,這是許多人都遇到的問題。但你如果說我真的不會英語,好像也不是這樣。混到大學畢業,英語不知考了多少回,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但英語總是結結巴巴,總感覺學了十年不應該是這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英語到底難不難學?你的英語你說了算!
    英語到底難不難學?英語到底難不難學?小編我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小編我記得當年中學時代的英語老師告訴我們英語是最簡單的語言,比漢語好學;你們中國話都可以說得很好,那麼學英語肯定會更簡單更沒有問題。英語到底難不難學?
  • 英語學習,英語口語重要還是英語語法重要?
    網絡時代,很多科目學習網絡化,尤其是英語學習,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英語在線外教一對一的模式更加豐富了英語的溝通頻率,使得英語的口語水準再度提高。但很多時候家長沒有認識到學習英語是語法重要還是溝通重要!個人認為:語法好,分數或許會高一些,但是口語好學習起來更順暢些。
  • 高中英語:重要語法知識大匯總!看完就知道語法知識該怎麼學了!
    語法是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但很多孩子缺少學語法的技巧,甚至對語法避而不看,一碰到帶有語法的題就選擇放棄。還有部分小同學學習語法知識,純靠死記硬背,這樣長期下去,不僅語法沒學好,甚至對英語都產生了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