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村的老師,在農村工作了二十多年了,見到太多不是讀書的料的學生,我能做的事情既不是失望地放棄,也不是包容地接受,而是失望地接受了。
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楊勇,這個學生成績非常糟糕,但還好這個學生不算比較調皮,我確實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有一次,我問他: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造句?
這個學生說,老師,這不困難。
我說:我還給你造半句。
學生說:老師,那更沒有困難了。
我說:因為xxx所以我會考上一中(本地最好的學校)。
他幾乎當初昏厥過去,因為這個句子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兼容,最後,他囁嚅地說,因為我懶惰,所以我會考上一中。
我笑起來了,他也不好意思笑起來。
我說不如把一中換成二中,他說,因為我會努力,所以我們會考上二中。
我說你大聲地讀出來。
讀了一會兒,他的聲音越來越小。
我問:是不是你腦子裡有一個聲音說:你開什麼玩笑,你這麼有可能考上二中?
學生很驚訝地說:老師,是這樣。有一個聲音 在笑我。
最後,這個學生說的是;因為我會努力,所以我會拿到畢業證書。
而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學生拿不到畢業證書,因為他只讀到初二年。一個人不會比他的目標走得更遠。
有一次,我和他的媽媽閒聊的時候,我表揚了這個學生一些優點,他媽媽感動地快要哭出來:老師,我兒子學習這個樣子,我在村子裡,別人在聊兒子的時候,我每一次都是偷偷地走開。
這個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對車感興趣,很小的時候就能開車,什麼車在他手裡都變得馴服了,修車的本領也不賴,以後往這方面發展應該有前途。
你說對於一個老師來說當然希望學生在讀書方面有前途,但是沒辦法,這樣的學生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其他方面有前途。
所以只能是失望地接納了這個現實。
前一兩個月和一個學生一起吃飯的時候,這個學生問我,知不知道楊勇的事情?他告訴我楊勇現在生活做得不錯,他買了幾臺挖掘機鏟車渣土車,也賺了不少的錢。我聽了也很高興,這個學生的職業 果然和他最喜歡的汽車有關係。
一個學生不是讀書的料,老師不要再折磨這個學生了,他可能是做其他行業的料,許多老師因為角色是老師,所以總是認為要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能讀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放學時一馬,學生可能更容易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