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流 日 記 素 材
10月16日晚上,龍龍告訴我學校布置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剩下一篇日記,準備明天上午訓練籃球時尋找到靈感再寫。第二天下午上完機器人課後,龍龍又告訴我還沒有找到日記素材。為此,我提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建議他可以寫一寫本周的挑選座位、無作業日、製作三明治, 上午的籃球課以及剛剛結束的 「四驅汽車」設計與製作,也可以回憶、記錄一下以前發生的有趣的事、難忘的事……
在我的啟發下,龍龍茅塞頓開,決定寫寫製作三明治。回到家後,一氣呵成《三明治》,詳細記錄了製作過程;之後,又聽取我的建議,補充修改成《為爸爸準備愛心早餐三明治》,使題目更加醒目、有溫度,內容更加充實、有生活。
「 趨 利 避 害 」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比如說當「值日班長」,「莽莽撞撞」固然不好,但是「猶豫不決」也不可取。「三思而後行」與「再,斯可矣」結合起來,就可以「趨利避害」(出自漢·霍諝《奏記大將軍梁商》)。
本周,龍龍寫日記《生活中的手機問題》,談的就是「趨利避害」的道理。提醒人們要利用手機的好處,避免手機的壞處;做手機的「主人」,不做手機的「奴隸」。好朋友浩宇的日記《文明養犬》講的也是「趨利避害」。他呼籲人們既要善待寵物狗這些「人類的朋友」,又要避免對其管理不當而影響衛生、破壞環境、驚嚇傷害他人。(步老師非常同意以上觀點!)
周六下午,浩宇來家裡與龍龍一起寫作業。「巧樂滋」阿姨擔心會互相干擾,影響學習。結果,兩個小夥伴兒相互督促、相互檢查、相互指導;鼓勵而不「吹捧」,批評而不 「潑冷水」,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注:毛主席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題寫的校訓)的氛圍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尤其是龍龍,在學校當「值日班長」正意猶未盡,在家裡面對自己的好朋友也絕不徇私、絕不通融,用一副「擋箭牌」——「阿姨說了,先寫日記再寫其它作業,做完作業再看課外書」,將浩宇的一切無關要求均拒之「千裡之外」。
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肯定不行,「包辦一切」也不值得提倡;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握孩子的心理,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不失為「趨利避害」的積極嘗試。聽著他倆驕傲地朗讀著各自的日記,看著他倆幸福又興奮的笑臉,作為「客串導演」的我也無比開心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