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材料中
戴著護目鏡切洋蔥
戴口罩切洋蔥
在水中切洋蔥
洋蔥,具有降低血壓、預防感冒、增強新陳代謝等功效,可以做配菜,也可以當主菜,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
洋蔥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切洋蔥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洋蔥強烈而濃鬱的氣味,時常辣得人淚流不止。
因此,見多識廣的網友們想了不少應對良策,那些小竅門是不是有用呢?為此,記者展開市場調查,並通過實驗驗證效果。
【市場調查】
首先,我們走訪了椒江部分菜市場和超市。市場上銷售的洋蔥以紫皮洋蔥為主,價格在2-4元每斤,相對其他蔬菜,洋蔥還算便宜。
我們隨機採訪了幾位正在購買洋蔥的市民。
「我不喜歡這個味道,但是我媽媽喜歡吃,說營養好,還抗衰老。」
「做起來簡單,還經濟實惠,就是切的時候要流眼淚。」
「我喜歡這個味道,可提神醒腦了。」
「網上的方法千奇百怪,但對我沒用,還是流眼淚。」
「這個還有技巧?我都是硬切的。」
……
切洋蔥確實是件難熬的事,但網傳的各種小技巧,有人試過,表示有些方法效果不佳。
接著,記者在某搜索平臺上搜索「切洋蔥不流淚的竅門」,出來的相關結果高達681000個。
「洋蔥好吃但不好切,這些小方法教你切洋蔥不再流眼淚,趕緊試試吧。」
「切洋蔥不流淚的8個竅門,烹飪技巧。」
「切洋蔥不流淚的竅門視頻大全。」
……
網絡平臺上,有通過文字介紹推薦的,也有視頻實際操作推薦的,但推薦的技巧都大同小異。
最後,我們主要選取推薦重複率較高的幾個技巧,進行實驗。
【實驗「論」證】
技巧一:將洋蔥放進冰箱冷藏。切洋蔥之前把洋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過10分鐘後,取出切片。
實驗感受:從冷藏室拿出,聞著味道比剛放進去要淡一些。但是一刀切下去,濃鬱的氣味立刻散發,和沒有放入之前一樣「辣眼睛」。
實驗結果:沒有效果。
技巧二:切洋蔥時,在旁邊擺放電風扇,加速空氣的流通。打開門窗,保證切洋蔥時房間的空氣流通,並在電風扇的上風處切洋蔥。
實驗感受: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只聞到輕微的洋蔥氣味,並沒有流眼淚。實驗當天,天氣預報最高溫度為29攝氏度,當時的實驗環境確實涼爽。那麼問題來了,冬天怎麼辦?開空調熱風吹嗎?
實驗結果:效果明顯,但是有季節限制。
技巧三:帶著護目鏡切洋蔥。在切洋蔥之前,帶上護目鏡或者泳鏡切洋蔥。推薦者稱「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實驗感受:在某購物APP上,我們購買了號稱「防辣切洋蔥神器」的護目鏡。帶上之後,發現戴上護目鏡後看東西模糊,視線受阻,容易切到手。而且鼻梁處有空隙,切洋蔥時,還是可以聞到洋蔥的氣味,但是流眼淚,與不戴護目鏡相比較,稍微減少一些。
實驗結果:效果不明顯。
技巧四:用潮溼的刀具切洋蔥。切之前將刀浸到水中三分鐘,在切的時候,經常把刀用水洗一下再切。
實驗感受:這個技巧和不做任何處理,直接切洋蔥沒有什麼區別。味道刺激性很強,眼淚從頭到尾,一直在眼眶裡打轉。
實驗結果:沒有效果。
技巧五:在流動的水中切洋蔥。可以將洋蔥放置到水槽內,水龍頭一直放較大水流,一邊切一邊放水。
實驗感受:因為這個推薦技巧,浪費水資源,而且安全係數低,所有我們改成用臉盆接了小半盆,剛好沒過洋蔥的水。由於光的折射原理,切時要小心切到手。將洋蔥放置到臉盆中切,這時基本聞不到洋蔥的味道,也不會流眼淚。
實驗結果:效果明顯。
技巧六:在洗淨洋蔥之後,準備開始切之前,可以將洋蔥放置在熱水中2-3分鐘,也可以放在微波爐中稍微加熱一下,再切。
實驗感受:我們選擇把洋蔥放入熱水浸泡3分鐘,取出再切。取出時,洋蔥溫度較高,皮較軟,切時容易傷到手。剛開始切時,味道確實比生洋蔥稍微淡一些,但還是有味道,也會流淚,而且切完之後,感覺味道更加刺鼻。
實驗結果:效果不明顯。
技巧七:給兩個鼻孔塞上紙巾。切洋蔥之前,用紙巾堵住兩個鼻孔,防止刺激性成分進入體內。
實驗感受:先不說有沒有效果,單憑描述就覺得不雅觀,但是我們還是按照步驟,進行實驗。為了視覺上更容易接受,也增加空氣阻隔,特地戴了一個3層厚的口罩。切的時候,確實聞不到洋蔥的味道,但是眼睛還是有一點辣辣的感覺。
實驗結果:效果不明顯。
經過以上七個實驗,相對來說技巧二的切洋蔥時,在旁邊擺放電風扇,技巧五的在水中切洋蔥,這兩個效果明顯。
【專家說「理」】
切洋蔥時,為什麼會有濃鬱的氣味呢?為什麼會讓人流淚呢?
為此,我們帶著困惑,採訪了台州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薛雙喜。
薛雙喜表示,洋蔥富含硫化物,它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易揮發性物質,洋蔥切開後會釋放該硫化物,鼻子接觸到洋蔥的刺激性氣味就會感覺到辣眼睛,出現生理性的流淚。所以在流水和風扇的幫助下,洋蔥揮發性物質能夠被迅速帶走,從而減少對眼睛的刺激。
「如果冬天開風扇不方便,其實打開油煙機抽風,也會有一定效果。」薛雙喜進一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