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師當練就更多新能力

2020-12-09 山東教育新聞網

近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在28個省份舉行。據媒體報導,近兩年,每年舉行兩次教師資格考試,每次報名人數都在數百萬以上。由於報名人數逐年攀升,教師資格考試受到廣泛關注。為何教師資格考試熱度會如此持續升溫?考試應該怎樣考查「準教師」?能準確高效測試出教師的哪些能力?這些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其中反映了新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折射出人民群眾對新時代教育的新期待。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必須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必須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就必須首先解決教師隊伍建設這一基礎性問題。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持證」是教師上崗的必要條件。在傳統觀念裡,我們理解的教師主要是指在公立學校任教的教師,他們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但事實上,隨著民辦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許多在線教育機構的興起,國家對於教師資格的認定和準入門檻在逐步調整和完善,已明確要求線下、在線教育機構的相關中小學培訓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因此,不管公辦民辦,校內校外,凡是教書育人,即必須持證上崗,這已是依法治教和教育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有行業專家分析認為,當前的教師資格考試內容,除了常規識記類題目以外,理解和應用類題目的命題角度變得更加新穎、靈活,主要側重於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特別重視對教師創新能力的考查。毋庸置疑,在社會發展多樣化、價值追求多元化的今天,人民群眾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教師的期望和能力要求更是越來越高。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如何更多更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已經是擺在中國教師面前的時代課題和重大挑戰。

事實上,以網際網路技術、數位化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為代表的新型社會發展迅速,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也使得整個教育教學模式乃至學校的人才培養方式產生巨大變革。很顯然,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和知識傳遞方式的變革,促使教師角色不得不快速轉型,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學習,以跟上時代發展和技術變革。唯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做好教育教學改革,培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

對此,一方面,新時代教師要有課堂育人、課程育人的能力。我國新課程改革已走過十幾年的徵程,新課改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和課程育人能力提出了更多期冀。教師要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師生要形成一種新型的學習夥伴關係。另一方面,新時代教師要有終身學習、引領社會的能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要自我發展、終身學習,要成為優秀教師,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典範,更要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當然,全社會也應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給廣大教師安心從教不斷賦能,為他們創造更多專業發展的空間,這樣廣大教師方能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高期待。(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教師節重要寄語,充滿了對廣大教師的特殊厚愛,體現了對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飽含了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希望,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為新時代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指明了方向,是根本遵循。學習領會寄語精神,要深刻把握好三個關鍵詞。一是新肯定。對於廣大教師在抗擊疫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中的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充分肯定。
  • 新時代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7種能力
    教育部信息化專家魏民教授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作專題講座時說:新時代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7種能力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羽玲 騰虹 記者 肖洋桂)5月24日,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 錘鍊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核心素養
    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深刻理解這一要求的蘊涵,對於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政治強:信仰真誠政治可靠  社會主義國家辦學校,就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學校教師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旗幟鮮明講政治。
  • 人民日報整版探討「新時代如何有效克服能力不足危險」
    三、在學習中練就高強本領(思想縱橫) 歷史一再證明,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會越多。新時代是一個強起來的時代,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時代。
  • 新時代教師的「時代重任」
    近年來,習近平就教育事業和尊師重教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從不同層面和維度闡釋了教師職業的崇高價值。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一個新的命題是:中國教師的時代重任是什麼?對此,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 新時代新風採| 聚焦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改革
    1月27日上午,教育部舉行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發布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有關文件,介紹《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落實評估、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情況。如何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快跟燕小理一起去發布會現場看一看。
  • 新時代年輕幹部如何提高「七種能力」
    作者:商丘市國營民權農場 盧海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中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既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下年輕幹部日漸凸顯的能力短板,也彰顯了對青年幹部成長的重視、關懷和殷切期望。
  • [政法青年說] 新時代如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政法青年說] 新時代如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0-10-22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愛國奮鬥的新時代青年
    今天,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正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青年人應樹立愛國奮鬥的理想信念,努力提升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在勵志報國和求真實幹的過程中使愛國奮鬥精神真正成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不竭動力。
  • 新時代呼喚塑造教師銀幕新形象
    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劇照新時代呼喚塑造教師銀幕新形象國產電影在教師形象塑造中更多針對的是當時存在的一些教育相關問題,以求引起社會關注和重視。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海報新時代、新教育、新使命,呼喚塑造教師新形象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2020-10-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時代教師的素養與追求
    新時代是一個奮鬥者的時代,是每一位中華兒女實現自我價值、追求幸福的時代,更是十四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去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嶄新時代。季羨林先生曾說:「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因為只是活著,並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 新時代成就有為新青年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這是時代對新青年賦予的新定位,也是中國新青年肩上承擔的責任和擔當,弘揚的是一種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的初心力量和使命精神。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的新青年確實經歷了時代的考驗,他們表現出來的無畏和擔當,詮釋了一群有志青年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激發出最強勁的奮鬥力量,綻放出新時代青春光芒。
  • 新時代社團 新時代自我
    正處與大學的我們,就應積極奮鬥努力,在大學裡積極參與社團建設以及發展,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以及學習如何更好的把握新時代發展的方式,緊跟新時代潮流。為此我們開展了這次調研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能夠向學校所想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更進一步。
  • 新時代教師如何全專業發展?專家學者分享新理念新實踐
    新時代賦予教師發展新的要求,日前,來自高校、研修機構、中小學、幼兒園的1300餘位專家和代表相聚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第三屆全國教師專業發展學術會議」現場,圍繞「連結與賦能——新時代教師的全專業發展」主題進行深入研討,分享交流教師專業發展領域的新理念、新實踐、新成果、新預見。
  • 新時代教師的價值認知與師範教育實踐的價值自覺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的職業使命和新的價值含義。師範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擔負著培養教師的重任。緊扣國家教育發展戰略要求,全面貫徹新時代國家教師隊伍建設總體指導方針是師範教育的根本遵循。在主動適應教育現代化對教師隊伍的新要求中,師範教育要深刻理解新時代教師的價值內蘊,聚焦新時代師範教育核心命題,牢固樹立源頭意識、特色意識和卓越意識,協力彰顯師範生培養的現實價值關懷。
  • 高皇偉 | 新時代國際漢語教師教育轉型與方案探析
    這些都離不開語言素養的教育,而國際漢語教師則肩負起培養漢語人才的語言素養責任。這種素養貫穿於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育和跨文化教學中,是新時代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建設的表現方式。當前,核心素養助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一思想和任務也反映在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中,表明了我們不僅要培養具有漢語語言交際能力和中華文化傳播能力的漢語本土人才,還要基於核心素養取向培養具有語言素養的國際競爭型漢語人才。
  •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原標題: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中央黨校學員特別是中青班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在中央黨校培訓部支持下,《學習時報》採訪了中青一班部分學員。
  • 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為
    然而,17年前的非典中被全社會守護的90後,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挺身而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他們已成長為這個時代的中堅力量。青年人要樹立高遠的理想。樹立什麼樣的人生理想,選擇哪種奮鬥方向,決定著我們的青春往何處去。
  • 達川四中: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宣講活動
    為深入貫徹學習,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20年8月26日上午,四川省達川第四中學全體教職員個在第二會議室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的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