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血拼「社區團購」

2020-12-18 IT之家

哪怕再挺三個月,李陽的頭上依然能頂著成功連續創業者、獨角獸公司創始人兼 CEO 的光環。

可惜,事與願違。

2020 年 1 月,趕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創立 5 年、拿下高瓴、晨星和今日資本等投資機構超過 6 億元融資的生鮮電商呆蘿蔔宣布進行破產重組。呆蘿蔔的失敗,似乎再次證明社區生鮮永遠是「偽風口」。

但事實有時候就是這麼諷刺,呆蘿蔔宣布破產三個月後,美團、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巨頭先後宣布重金殺入社區團購賽道。

4 月份,毫無電商和生鮮基因的滴滴成立了「橙心優選」。之後,滴滴 CEO 程維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

6 月,賣家電的國美也開出其首家社區生鮮電商門店。

7 月份,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王興態度堅決,稱這場仗必須拿下。網傳其甚至考慮讓外賣騎手轉型為「團長」。

8 月份,拼多多攜「10 億補貼」正式入場,黃崢親自一線調研。

9 月份,阿里巴巴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由阿里巴巴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直接負責。這屬於阿里 CEO 張勇重點關注的 1 號項目。

11 月份,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

從 2014 年至今,無數次被證偽的社區生鮮團購,為什麼現在成為巨頭爭搶的超級風口?

如此多的資本、巨頭、創業團隊拼命角逐,背後的核心原因絕並不僅僅在於尋找所謂的「新增長點」、增加用戶粘性、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無邊界拓展等等。

如果說微信小程序功能在電商場景的不斷完善,補齊了社區團購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塊短板的話。

那麼,社區團購背後所代表的那個網際網路滲透率不足 10% 的幾十萬億市場,由於技術迭代產生的機會,正有可能孕育出下一個阿里巴巴、騰訊和拼多多,並且極有可能是同時誕生——沒人敢錯過這個風口

「小超市」變成大生意

社區團購這個「藍海」究竟有多大?

社區團購幾乎都是採用「今日預訂+次日送達/自提」的模式,向社區居民提供生鮮食品、日用百貨等商品。最直接的,就是用戶買到的商品更便宜,且在小區周圍就可以提貨。

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等巨頭一齊入局,他們共同瞄向的並不是彼此已有的地盤,而是在過去看來一個不起眼的「紅海」市場。

過去 20 年,電商迅猛發展,從線下零售市場搶走了 20% 的份額。但最近幾年,電商的增速正在下降,2017 年網絡零售額的增速是 32.2%,2018 年是 23.9%,2019 年是 16.5%。純電商正逐漸迎來它的天花板。

另一邊,在不斷被電商衝擊的線下零售行業中,有一種業態反而在迅速崛起,在實體零售中一枝獨秀,那就是超市,尤其是社區超市。

遍布社區周邊的小便利店

這種開滿了社區、街頭、盈利模型並不漂亮的小店能撐起多大的市場?

結果是驚人的。根據畢馬威發布的《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17 年中國便利店增速達到 23%,2018 年的增速達到 19%,2019 年是 13%,而「社區便利店/社區超市」是一直保持穩定增速的,其 2019 年的銷售額和門店數量增幅分別為 16.5% 和 16.9%。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披露,當下我國線下社區消費佔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20%。也就是說,這一市場份額已增長至與電商的市場份額旗鼓相當。考慮到電商逐漸降低的增速,與社區超市逐漸走高的增速,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空間是有很大概率超過電商的。

目前,社區團購多是招募社區超市的店主或者寶媽等群體當「團長」,其未來將要搶佔或者說要整合的主體正是每一個小區周圍的社區超市。

超市,在過去並不是一個好生意。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9 年我國連鎖便利店品牌門店最多的易捷擁有 27600 家店,在一線城市比較知名的羅森是 2629 家,7-11 是 2147 家,都排名前十,而他們大多分布在寫字樓周邊。

你很少能在社區裡面找到連鎖品牌。我國的社區便利店以非連鎖的「夫妻店」為主(主要特點是店面小,集中在居民區,通常是夫妻獨立經營的社區便利店)。

阿里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 2018 年就已有 660 萬家夫妻店;相比較,我國連鎖的社區便利店品牌為 74 個,其中擁有門店超過 300 家的,只有 4 家。差距懸殊。

大多開在寫字樓周邊的7-11、羅森便利店,並不是社區便利店的主流

以這些小店為代表的線下零售,由於數位化改造的難題,即便佔據著零售市場 80% 的份額,但很難真正形成像網際網路公司一樣的大平臺。

過去,阿里巴巴、京東嘗試推出了自己的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等新型便利店,號稱可以通過大數據選址、大數據選品等手段,實現「新零售」,提高店鋪的收益。

一位便利店行業的招商人員對極客公園表示,「從產品層面來講,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其實沒什麼不同,和其他品牌的相比也是大同小異。最大的不同在於利益的分配上。」

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沒能夠完成線上和線下的真正深度融合。人們在其中購物時,體驗依舊和傳統便利店相差無幾,線上和線下也幾乎是割裂的。他們的業績表現並沒能像他們提出的「新零售」的概念那樣耀眼。

直到基於微信小程序的社區團購的模式的興起,幾乎以零成本的方式完成對線下店的數位化升級,徹底將線上和線下融合在一起。「融合」帶來的意義是重大的,它直接將「社區超市」這個行業帶入了下一個時代。

「社區超市」將誕生大平臺

「馬太效應」指的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比如,網際網路領域裡很容易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最終在每個領域裡誕生大的「巨頭」平臺。

社區團購模式的成熟,正在把「馬太效應」帶入到以「社區超市」為代表的線下零售行業。

一方面,2020 年 2 月以來,微信不斷完善其小程序基礎商業功能,諸如訂單管理、物流管理、交易保障等等。它並不需要店家特地安裝 SaaS 軟體,尤其對於社區團購模式來說,社區團購的「團長」每天只需要在微信群裡轉發商品連結就可以了,甚至根本無需管理庫存、進貨的問題。所有的這些「店鋪」管理運營的事情,都集中到了平臺方——這像極了現在的電商平臺。

「團長」需要做的只有拓客、維護客戶關係、做好售後,無需投入其他財力、人力、精力。那麼其對線下小店的數位化改造效率,是遠高於阿里、京東之前推行的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的。這裡面,「團長」充當的還有「淘寶客」的角色(通過分享淘寶商品連結,來獲取銷售提成)。

北京通州,某社區團購的團長將小區門口設為「提貨點」

另一方面,由於社區團購是在線上利用小程序收集訂單,其完全擺脫了顧客需要在線下進店下單的環節。相當於將社區超市完全轉化成了「掌上便利店」,轉化為了電商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規模化比獨立的個體化商業效率更高。

這會完全打破傳統便利店割裂的、無法被某一品牌整合的局面。

而且,基於小程序的訂單收集模式是完全的 C2M 模式,相比於用大數據預估用戶喜好,它的確定性是 100%,真正實現零庫存。社區團購以社區內拼團的方式,低成本地聚集了流量,同時獲得了最清晰的用戶畫像。

另外,數據顯示社區超市賣得最好的品類就是生鮮和日用品。而這兩大類在線下超市的購物場景裡,都不屬於衝動式消費。想像一下,當家裡沒有米、面油、蔬菜的時候,我們絕大多數時候是有提前預知的,這屬於「計劃性」的消費。隨著疫情對人們使用微信小程序習慣的加速,原有的逛超市的購物習慣可以無縫過渡到「預訂+次日自提」的購物模式。

疫情期間,部分社區便利店,以「社區團購」的方式發揮了給轄區居民配置運送蔬菜的作用

因此,從理論上說,社區團購相對於傳統的社區超市,進行了完美的、不可逆轉的超越。

現實中,這種超越也是「摧枯拉朽」的。2018 年 6 月成立的十薈團,已經開拓了 80 餘個城市,覆蓋了十餘萬個社區。美團優選 8 天開 6 省,橙心優選在 10 月 25 號之後,密集進入 14 個省市,單日訂單量破 700 萬;隔日,社區團購領先集團興盛優選宣布日訂單量破千萬。

社區團購之於「前輩」超市生態,就相當於蘋果手機之於諾基亞。當下社區團購品牌的湧現,就相當於智慧型手機時代蘋果、小米、魅族、錘子的誕生,對舊品牌完成替代升級。「諾基亞」們沒有辦法對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要麼被整合到體系內,要麼被淘汰。

未來,你家小區的便利店或許是屬於興盛優選,或許是屬於橙心優選、多多買菜、阿里等社區團購平臺。而他們的店長也一律會換上新的稱謂,叫「團長」。

藍海與紅海的轉換

社區團購除了會對傳統社區超市完成替代、升級,它還會搶食大賣場的生意。

當社區團購將挑選、下單的環節完全轉移到線上時,也意味著用戶可以在電商小程序中,有更多的商品購買選擇。

由於傳統社區超市的面積限制,店家只能擺放有限的商品;但線上平臺,沒有這個限制。

這會直接導致一部分需要走到大賣場去購物的人,選擇在社區團購小程序裡下單。紅杉資本合伙人蘇凱曾表示,「誼品生鮮、興盛優選、鍋圈食匯等平臺,布局在社區旁邊,小型化、碎片化、精益化,最貼近顧客。而大賣場受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首先是面積,其次是需要較大客群,客流容易被 5 公裡內的小店和 3 公裡內的便利店截胡。」

隨著社區團購的崛起,大商超將受到衝擊

目前,社區電商行業本身尚處於探索模式,市場模型遠未成熟,橙心優選相關負責人告訴極客公園,「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真正比拼的是企業自身的發展速度和迭代速度。目前行業都在一個起跑線上,就看誰能更快學習和迭代。」

創業者們一直在尋找「藍海」,而「藍海」卻有可能是太小的機會。很多時候,「紅海」裡面反而更有創新空間,而且它才是被驗證過的大市場。

或許更準確的描述可以改為:在「紅海」看到「藍色」,利用技術迭代的機會,去「紅海」打「空戰」。

就像當初諾基亞、摩託羅拉已經「壟斷」市場的時候,智慧型手機的到來,讓這個市場變成「一片空白」。就像現在的社區團購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技術迭代,讓「社區超市」這一領域變為「藍海」。

如果我們試著用過去網際網路商業史來對照現在的社區團購,那麼,這應該只是「搶地盤」的第一階段。

相關焦點

  • 聊聊今年爆火的「社區團購」
    想要了解社區團購,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01讓巨頭血拼的「社區團購」要說現在網際網路什麼最火爆、什麼是風口,那毋庸置疑是社區團購了。其實「社區團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5就出現過,當時流行了一段時間就消失了。
  • 聊聊六大門派圍攻的「社區團購」究竟怎麼樣?
    滴滴、美團、拼多多三英戰呂布滴滴於6月在成都開始試水新業務-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最初幾個月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隨後,橙心優選在11月初進入滴滴出行App,當時進入了江蘇、廣東、河北等全國14個省市。這意味著已經加入了社區團購的賽道。京東近日宣布收購美家買菜。此外,還傳劉強東親自帶隊入局社區團購賽道。且12月中旬,京東也入股了興盛優選。可以說,到今日六大門派已經形成,大有圍攻「社區團購」之勢。此外,據傳字節跳動也在調研美團的組織架構,開始全力布局本地生活,其中也在孵化自己的社團業務,名曰「今日買菜」。
  • 「九不得」調控下的社區團購,有哪些是可以確定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零售氪星球,作者 | 妮可去年12月22日,國家有關部門的新規「九不得」出臺,在引導「社區團購」業態更規範的同時,也讓場上的電商和網際網路巨頭玩家不約而同謹慎起來,「現在大家都是低調做事做人」,一個社區團購參與者的員工說。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面對社區團購,巨頭們野心昭昭:美團將社區團購業務定為一級戰略項目;阿里迅速組建社區團購事業部;拼多多黃崢稱多多買菜是戰略級新業務,號召全體員工開啟奮鬥模式;滴滴CEO程維放話,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另據晚點今日報導,字節跳動正醞釀「今日買菜」、而快手也開始調研社區團購…… 刺激巨頭血拼社區團購的動力是什麼
  • 砸穿底價,巨頭將把社區團購帶到哪裡?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前社區電商行業的最高單量由興盛優選保持,目前日單量在500萬左右。滴滴這樣的成績,是通過每日多場秒殺活動,爆品價格低至0.99元,實打實拿錢砸出來的。大家都秉承著擊穿低價,勢要砸出新認知的態度開始血拼社區團購。這一次巨頭為何態度如此堅決?
  • 「配角」張一鳴、巨頭「賣菜」夢碎和「盲潮」瑪特|極客一周
    同時,《原神》直接繞過了國內重要的各大平臺和分發渠道,廣告直接砸向 B 站和抖音,不再忍受大頭收入給渠道這樣的「鳥氣」。抄襲拋在一邊,國產遊戲可以用質量說話,「渠道為王」這個行業慣例開始失效。只要中小型廠商能夠產出足夠好的遊戲,就能站著和巨頭對話,這讓後者寢食難安。遊戲本身、競爭對手和渠道因為《原神》的成功而產生了變化,這是巨頭最害怕的。
  • 社區團購「靴子落地」,監管:嚴禁低價傾銷和壟斷
    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在社區團購賽道進行激烈「巷戰」之時,沒有想到監管的「靴子」會在一年之內落地。12 月 22 日,根據人民日報,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參與社區團購的幾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悉數現身。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在這本書中,費孝通用「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來總結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與別人形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誇張來說,如果說巨頭們搶的是4萬億的生鮮市場,我們都認為這個野心小了點。過去1000多天,社區團購行業吸引了大量創業者和資本進入,經歷了野蠻生長、行業洗牌。如今巨頭入局,紛紛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到底是流量的焦慮,還是真為了那「幾捆白菜」?「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很多投資者進入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
  • 劉強東出手大搞團購,巨頭all in誰主沉浮?
    在此之前,就有多方消息傳出,京東將合併旗下3個社區團購業務推出京東優選;後來又有《時代周報》報導,表示京東將以2億美元收購社區團購品牌美家買菜;而今日最新爆料,京喜從零售集團下屬事業部升級為京東事業群,而劉強東也將「復出」親自帶隊。這一次京東強勢入局社區團購的決心,可以說是展露無疑了。
  • 網際網路巨頭,困在社區團購裡
    社區團購是 2020 年下半年最火的生意。大概不會有人認為這是個偽命題;畢竟,京東、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身於此。不過,風口流量的爭奪尚未分出個勝負,社團團購這門生意,就迎來了批判的聲音——人民日報評論發聲喊話;多家供應商宣布斷供社區團購平臺。
  • 起底巨頭混戰的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正在混戰,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正在開啟未來三年的大決戰,今天我以四個維度來講述,巨頭正在火拼的社區團購是怎麼回事?以及我們如何通過社區團購賺錢。1.社區團購是什麼?團購集採+到店自提怎麼對線下生鮮小販整個鏈條的進行打擊?2.興盛=社區團購,興盛模式為什麼跑出來,優於前置倉,正在被各大巨頭抄襲?
  • 社區團購難馴:「搶」菜農飯碗 血拼8000億市場 難逃721定律?
    緊接著,京東、拼多多、美團、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宣布重金殺入社區團購賽道,就連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也組織1萬名團長進入社區團購。據不完全統計,各個地方的團購企業據說也有兩百家。艾瑞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2796.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6.7%,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8000億元。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編輯導讀:疫情促使社區團購快速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場,催生了網際網路史上規模最大的買菜競爭。本文以盒馬鮮生為例,分析其在社區團購的打法和未來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一、社區團購成為最大的「風口」1.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節奏,人們進入了漫長的居家生活狀態,越來越多人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社區團購「九不得」對巨頭殺傷力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新規的出臺有利於規範社區團購發展,促進公平競爭,對賽道上的中小玩家是利好消息,而巨頭必須調整玩法,不能再簡單地靠低價來爭奪市場。12月初,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火遍全網,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批評巨頭燒錢做社區團購的評論,兩篇文章掀起了一輪質疑社區團購的浪潮。
  • 別讓蛋殼跑了、打工人的「爺青回」和今天團購了嗎?|極客一周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這時就更要注意那些可能存心「揚灰」的人,和那些在背後幫忙扇風的人,不管他們只是蠢,還是單純就是壞,都別讓他們跑了。今天你社區團購了嗎?風口之上,豬能飛起來,但是你能算出風口上豬的心理壓力多大嗎?社區團購領頭羊興盛優選估計能理解豬的心情。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