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雞司晨是什麼意思?為啥歷代王朝都害怕有這樣的事情出現

2020-12-20 行者講歷史官方

說來也是奇怪,中華文化博學廣大,所以,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生僻的詞語,比如說這一個叫做「牝雞司晨」的詞語。這個詞語似乎很常見,但又似乎不常見。

在TVB的古裝劇中,我們曾不止一次的見過這個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知道她代表的似乎是不好的事情,但卻很難認識到,這個詞語的真正意思是啥?

其實,牝雞司晨這個詞語的出現,要早在千年之前了。在春秋時期,孔子著書,寫《尚書》,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而牝雞司晨就這樣,出現在了古代的歷史當中,並且成為了歷史上屢禁不止的事情。

其實,這個詞語是用來比喻比女人篡權,禍害了統治的。牝雞這個詞,指的就是雌雞,而司晨這個詞,則是指早上報曉。這個詞語連起來的意思是:雌雞像雄雞一樣開始鳴啼。這就是一個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也是一個不正常的事情,在古人看來是兇禍的預兆。古代的人,就通過這個詞語來比喻那些篡權的女性。

而這個詞語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這個故事發生在當時的商周交替之際。

當年的紂王,得到妲己這位美人,逐漸沉迷於吃喝玩樂之中。在妲己的蠱惑下,紂王的行事愈發的沒有章法。設置炮烙之刑,殺害了比幹,可謂是大失人心。

面對紂王的昏庸,周武王開始伐紂。在距離朝歌還有很長距離的時候,周武王發表誓師之言,說:過去人們說雌雞沒有晨鳴的道理,如果雌雞代替雄雞打鳴了,那家就要破敗了。而如果婦人奪取了君主的政權,那國家就要滅亡了。所以,在商周時期,牝雞司晨這個故事就已經出現了。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商紂王在討伐中,失去一切,最終只能是在自焚中了結這一切了。

但是,牝雞司晨這個詞的存在,真的是合理的嗎?其實,這個詞語之所以會存在,就如同紅顏禍水這個詞存在的含義一樣。這兩個詞都是父系社會的最終狀態,也是當時男性眼中找到的關於政權消亡的替罪羊罷了!

如果在歷史中查找女性的身影,我們就會發現,所謂的牝雞司晨其實是可能的,而且她們處理政事,與男性不相上下。

漢朝時期,篡權的有呂后。呂后用自己的手段,維護了漢朝前期的統治。雖然說,呂后的諸多做法是以幫扶自己娘家為目標的,但你不得不說,漢朝前期之所以能夠如此穩固,呂后的功勞是不小的。

而既然說過了呂后,那另一位做女皇的女子武則天就不能落下了。武則天可謂是真正的蠶食了男性的統治權力,更是成為了歷史上僅有的女性皇帝。但你說,武則天統治的時候,真的那麼平庸嗎?很多人提起唐朝前期的皇帝,總是會有唐太宗和武則天。而武則天的丈夫李治,場因為武則天的光芒太盛,而在很多時候都不為人知。

再來說,在宋朝時期,還有一位叫做劉娥的皇太后呢?劉娥在宋朝歷史上非常重要,更是被人評價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在她臨朝稱政的那些年,更是做出了無數的功績,給後世的仁宗盛治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可以說,這樣的女性,雖然有過,但對歷史也終究是有貢獻的。

很多人都認為,女子臨朝稱政就是有很大問題的,以至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用牝雞司晨這樣的語言來詆毀女性,將一種基本不存在的自然現象運用到女性為政的話題上。

其實,從這樣的一種比喻我們就可以知道,對於古代的人來說,他們認為男性執政是必然的,也是大勢所趨的,所以,即便是男子在玩樂中亡國,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是女性執政,並且造成了很大的問題,那對於古人來說,這就是不常見的,並且是罕見的存在。他們的存在就如同會打鳴的雌雞一樣,是自然中的特例,更是一種不正常的存在。

其實,在歷史上,像牝雞司晨這樣有著諸多貶義的詞語還有很多。比如說是另一種書寫的「牝雞司旦」,還有所謂的越俎代庖,陰盛陽衰的說法。在這種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一種男性視角的鄙視。女性未必有十全十美,但真的不至於那麼差。但還好,時代在變,人也在變!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的「牝雞司晨」是啥意思,知道歷史典故,才會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當然還有一個成語是潘郎車滿,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讀懂了它們的歷史典故,你也就可以熟練應用了。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母雞會打鳴,是違反常規的事情,這個典故和商紂王有關。話說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紂王,是有名的暴君,嗜殺成性,對底下的大臣也毫不留情,他還製造了很多殘酷的刑拘。紂王寵妲己盡人皆知,歷代皇帝也都寵幸自己愛妃,可沒有紂王這麼變本加厲的,對妲己什麼無理的要求都言聽計從。
  • 牝雞司晨什麼意思?它的主人公到底幹了什麼事搞得天怒人怨?
    大家對於「牝雞司晨」這個成語也許很熟悉,畢竟在古代影視劇當中經常出現於百官口中,而且一遇到「牝雞司晨」之事,百官們更是激動的能言善辯,批判至極。大家也都明白只有公雞報曉的,卻從未聽說過有母雞早晨報曉的,因此這句話的整體含義是說母雞沒有早晨鳴叫的。如果母雞在早晨鳴叫,這個人家就會衰落。於是這個成語就被人們用來比喻女性篡權亂世,是會給國家社會帶來兇禍的徵兆。每一個成語都由一個典故衍生而出,「牝雞司晨」自然也有它的故事。
  • 牝雞司晨,才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牝雞司晨,才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曾經一直學習漢武帝的一個政策,那就是漢武帝再立了自己最小的兒子為太子之後殺了他的母親,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但是百威和漢朝卻是不一樣的態度和方法,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當了太子而母親被殺害的案例,盤點一下這樣做,到底對皇室有什麼好處?如果不這樣做害處是什麼?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牝雞司晨是生物的性變異現象,但舊時用來比喻女人篡權亂世,人們認為此是兇禍之兆。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出處】 1.春秋孔子《尚書·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牧誓》:牝雞司晨?不祭宗廟?任用奴隸?漫談周人眼中的帝辛
    奴隸等同於商品,可以隨時隨地的交換,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連普通的家畜地位高都沒有,根本不存在人的價值理念。周文王本為殷商王朝商紂王帝辛的三公,地位等同於諸侯,有屬於自己的小部落,即商,有小邦周的說話。武王為文王的兒子,隨著小邦周的日漸強盛,開始對殷商王朝虎視眈眈,結果趁著商紂王攻打蠻族之際,開始對殷商發起進攻。
  • 從公雞出國到牝雞司晨,雞身上還有多少奇奇怪怪的知識?
    眾所周知,公雞會在黎明時分打鳴,喚醒人們開始一天的勞作,這是千百年來都不曾改變的。不過近日我卻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中國的雞運到美國,用不用倒時差?還會按時打鳴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中國的公雞到了美國,究竟會是什麼樣的狀態?是入鄉隨俗倒時差還是堅守本心按時打鳴呢?
  • 解讀大清王朝歷代皇帝的年號寓意,多為國家繁榮富強之意
    前面小編按自己的理解,解讀了大明王朝歷代皇帝的年號寓意,現在來解讀深受「一世一元制」影響的大清王朝的年號寓意,這裡所指的清朝年號,除了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之後的年號,還包括改國號之前的年號,那是後金的年號,清朝年號包括: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 耗費巨大國力人力,為何歷代漢人王朝熱衷攻打西域?這樣做值得嗎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歷代中原漢人王朝,在其剛立國或者強盛的時候,總會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蠻荒」的西域之地進行開拓,哪怕是因此亡了國也在所不惜!歷數歷代王朝,從秦國開拓隴右西涼之地開始,歷經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北宋、明朝,還有「金人」所建立的清朝,對西方的蠻荒之地開拓的熱情從來就沒有褪色,在近代史上,清朝末年有一個著名的爭論,海防和塞防之爭,其實說白了,就是對傳統意義上中國開闢西疆領土的評判。
  • 遊客必去的十二個歷代王朝的都城,你去過幾個?
    比如,中國有十二個城市是歷代王朝的都城,你去過幾個?遊客必去的十二個歷代王朝的都城這些歷代王朝古都中,最出名的要數四大古都了,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來到這些城市旅遊,它們分別是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陽。遊客必去的十二個歷代王朝的都城來西安旅遊,遊客自然而然的會感覺到這個城市具有一種歷史底蘊,從鼓樓鐘樓到西安城牆,從秦始皇陵到大唐芙蓉園,腳底下到處都是古代的皇親貴族,被譽為四大古都之首
  • 中國歷代「國旗」,分別象徵著什麼含義?你知道嗎?
    中國歷代「國旗」,分別象徵著什麼含義?你知道嗎?自古以來,總是先有了圖像才有了文字。而且圖像的表達超越了文字的限制。例如,我們去看畫展,可能不懂別的國家的語言,但是能理解這幅畫所要表達的含義。還有,孩子最早的時候不認識文字,但他們喜歡圖案,畫冊,並能很快理解其中的意思。國旗也不例外,國旗是一個國家形象的代表。那中國歷代「國旗」,分別象徵著什麼含義?你知道嗎?五星紅旗中五顆星星的含義代表的是各大領域的人民,圍繞在國家身邊,共同進步,走向繁榮昌盛。而紅色的底色代表著醒目鮮豔,還是中國的吉利色,說明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 中國歷代王朝都城今何在?
    一個王朝建立後,國號和都城是首要的問題,通常,都城的選取一要處於繁華富庶之地,二要風水好,三就是看統治者的個人情感和喜好了,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王朝和割據政權差不多上百個,歷代王朝的都城是什麼?現今又是什麼地方呢?
  • 《雍正王朝》中經常出現倒馬桶和打鞭子的畫面,有什麼寓意嗎?
    雍正王朝電視劇上映於1999年,距今已有21年之久,隨著時間推移,並沒有泯然眾人矣,反而是經久不衰,有著良好的口碑,可以說在國產古裝劇中是一部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在這部古裝劇中,有人經常見到皇宮中有倒馬桶的鏡頭,於是就疑惑了,為什麼會經常出現這種畫面呢,導演是意欲何為呢?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生僻成語,諷刺妲己幹政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文:xiaobai
  • 牝雞司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牝雞司晨,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出自:《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近義詞有:陰差陽錯、牝雞司旦,牝雞司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牝雞司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牝雞司晨(pìn jī sī chén)成語釋義: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成語出處:《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火車沿路「禁止雙弓」到底是什麼意思,為啥要小心?
    ,人們也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交通方式,從而讓出行變得輕鬆出來,特別是要計劃外出旅遊時,更是會早早的就做好攻略,而方便快捷的火車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出行者們的喜愛,經常坐火車的小夥伴們,可能還看見過火車鐵軌旁有一個這樣的標語,上面寫著「禁止雙弓」,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中國歷代王朝世系圖(從黃帝時代到清朝)
    原標題:中國歷代王朝世系圖(從黃帝時代到清朝) 註: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黃帝、三代時期:先秦時期的王朝以及諸侯國幾乎都能追溯到黃帝時期。 先秦時期主要的諸侯國世系:先秦時期各諸侯國大多數都是三代的同姓封國。夏朝是姒姓,同源封國有杞國、越國;商朝是子姓,後世同源封國有宋國,孔子就是子姓殷商後裔;周朝是姬姓,分封諸侯國如魯、晉、韓、燕、鄭、曹、衛比比皆是。
  • 現在的朝鮮韓國是怎麼稱呼古代「朝鮮王朝」的,這裡面還真有講究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在東亞文化圈中,凡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尤其是政治倫理方面,更是如此,對於國號、國名、正統等觀念尤其看中,於是,這有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比較尷尬的事情,比如:在國名和舊國號重名的情況下,朝鮮怎麼稱呼朝鮮王朝?
  • 歷代王朝對前朝總是引以為戒,為什麼還是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我們都知道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可在這麼長久的文明之中一直伴隨著王朝更替的現象,從夏商周到元明清每間隔幾百年就要進行一次王朝更替。王朝更替之初新的王朝總會對歷代王朝修史讀史,對於前朝消亡的原因進行總結並引以為戒,可是為什麼新的王朝還是依然避免不了朝代更替呢?
  • 中國歷代帝王表,收藏這張表熟知83個王朝,559個帝王!
    今天我們就看下歷代王朝和歷代帝王。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夏商周時代屬於奴隸制社會,今天這裡列舉的皇帝裡面暫且不包括他們。
  • 「元旦」是什麼意思 元旦由來及出處有什麼習俗
    導語:2018年元旦就要來了,你知道元旦是什麼意思嗎?元旦由來、出處、習俗一覽。除了了解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外,在元旦假期,還有些事兒你必須知道~「元旦」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