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常提「海氣昏」 跟海昏侯劉賀有關嗎

2020-12-17 中國江西網

文/全媒體記者陳文秀

    中國江西網訊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和研究進展備受社會關注。對於「海昏」這一詞的意義,業界也提出了很多猜想。9月5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專家周運中以中國古代文學中常用典故的「海氣昏」入手,對海昏的歷史進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見解。

    古人常在詩歌中提到「海氣昏」

    對於海昏的意義,業界眾說紛紜。有專家認為「海昏」的「海」其實是「晦」,古代海、晦通假的文獻和文物證據很多,所以海昏是指對劉賀道德的否定。但周運中認為,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餅有墨書:「南海海昏侯。」古代海、晦確實通假,海昏確實帶有貶義,但此說的問題在於,完全迴避了南海二字,脫離了地理實際。

    還有專家認為海昏侯的名字不含貶義,海昏只是一個普通的地名。但周運中表示,如果海昏是已有地名,漢朝為了貶斥劉賀,為何在當時還很落後的東南無數地方中,偏偏選擇這個似乎帶有貶義的地名。政治鬥爭殘酷,劉賀是失敗的犧牲品,選擇他的封地名號不可能不帶有感情色彩。因為上古史料有缺,不能肯定海昏這個地名是原有地名,還是為劉賀新起的地名。

    也有專家把海昏的「海」解釋為鄱陽湖,把「昏」解釋為西部,海昏解釋為鄱陽湖的西部。周運中長年研究中國海洋史,關注各種有關海洋史的資料,甚至包括古代的詩歌,所以很早就搜集了許多古代詩歌中的涉海內容,注意到古人經常在詩歌中提到「海氣昏」三個字。這也是古人常用的文學典故。

    「海氣昏」意指東南卑溼、水汽太大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送嶺南崔侍御》有一句:「桄榔面磣檳榔澀,海氣常昏海日微。」韓愈《題臨瀧寺》有一句:「潮陽未到吾能説,海氣昏昏水拍天。」宋代蔡襄《題何山人大隱閣》詩云:「雨霽山容靜,潮生海氣昏。」

    為何古人經常說到「海氣昏」呢?韋應物詩云:「地卑海氣昏。」因為東南太潮溼,又靠近大海,所以古人認為東南卑溼,水汽太大,常有陰晦。周運中在論文《從古代文學中的「海氣昏」看「海昏」含義》中闡述,大海蒸發的水汽旺盛,形成強對流天氣,常有雷雨風暴,這就是古人把大海稱為海的原因,因為海通晦。現在看來,也有道理。現在中國東南還比較潮溼,古代的氣候比現在溼熱,所以古人常說東南卑溼。江西北有鄱陽大湖,南近南海古郡,東南是武夷山,溼度很高。既然北方的大湖都能被稱為昏冥,那麼南方的彭蠡澤,更能被看成是昏冥了,何況江西東部在東南地區也非常潮溼。

    或被賦予引申含義作為劉賀封地

    周運中認為,雖然不能判斷海昏這個地名是原有地名,還是因為劉賀新起的地名,但是可以肯定這個地名一定是表示江西所在的地方,卑溼昏冥。表示天氣陰晦的昏,又有昏庸的意思,所以海昏侯的名字很有可能也含有刻意的貶斥。地名的本義和政治鬥爭中附加的新義,往往並不衝突。比如宋代蘇軾、蘇轍被貶到儋州、雷州,就是因為蘇軾字子瞻,瞻字近儋,而蘇轍字子由,由字近雷字下部的田。因為中國地名太多,想找到一個帶有貶義的地名很簡單,想找到一個和政敵名字相關的地名也很簡單。所以海昏這個地名,既表示江南卑溼的環境,也含有明顯政治色彩。

    「應該有辯證的觀點,均衡綜合考慮,不能說古人的思維僅有一個簡單的維度。」周運中認為,海昏這個地名既有可能是因為劉賀新起,也有可能是源自地理環境的原有地名,被賦予新的引申含義,因此被選中作為劉賀的封地。(江南都市 報)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墓留下五大未解之謎 暫時無法提取劉賀DNA(圖)
    考古進展:暫時無法提取劉賀DNA  海昏侯墓內棺中發現了遺骸,那麼使用現代化科技醫學手段,是否能揭開劉賀死亡之謎?專家表示,由於遺骸骨質保存不佳,目前還沒法檢測墓主的DNA。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尚無法提取DNA。」
  •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任身份揭曉:漢廢帝劉賀 簡介資料
    「家財萬貫」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今早最終揭曉,確認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今早9時,首博禮儀大堂內舉辦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江西省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考古證實,墎墩山墓園主墓墓主人即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 劉賀的命運和海昏侯墓的發現(上) / 辛德勇
    說一說像漢武帝、漢宣帝、霍光這些遠去已久的故人,說說在他們手上翻覆播弄的歷史,就算某些人聽得不太入耳,多半也還沒人阻攔。一旦有人把那道幕布拉開,連臺大戲,就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往往比藝術的創作還更有戲劇的色彩。不管是專業的歷史研究工作者,還是社會公眾,對揭開這道幕布以一看究竟,都會懷有濃烈的興趣;更準確地說,這種掀開幕布的工作,應該是專業歷史工作者的基本職責,而不是去膜拜過去的歷史有多麼輝煌。
  • 海昏侯墓出土的酎金是祭祖廟用的,廢帝劉賀為何會有這麼多
    到目前為止,海昏侯劉賀墓已經出土金餅2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外,在棺槨裡還發現了20塊金板。這是迄今我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劉賀墓中因為基本沒有受到盜掘,從而陪葬物品保存的較為完好。
  • 海昏侯劉賀文化程度有多高 就看5000多竹簡能讀出啥了
    驚世大發現——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發掘工作已持續5年之久,迄今已發掘1萬多平方米墓區,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多件(套)。11月28日,記者了解到,劉賀夫人墓的挖掘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啟動。    據了解,目前出土的5000餘枚竹簡已成功剝離,第一輪清理提取和第一次紅外掃描基本完成,已進入釋讀階段。
  • 在海昏侯博物館,遇見漢廢帝的另一面
    那麼,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博物館一樓大堂,以浮雕形式呈現漢代生活日常◎沉寂於鄱陽湖底,險遭「摸金校尉」光顧海昏侯墓主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作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的一生經歷了大喜大悲。
  • 【指南】海昏侯遺址公園參觀指南
    海昏侯墓自發掘以來引起很大關注,出土了大量精彩的漢代文物,2020年9月23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幕,我正好路過江西,25號前往參觀,寫篇參觀指南方便朋友們前往。
  • 海昏侯劉賀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酢金,這能說明什麼歷史問題?
    能在權臣霍光手頭逃出升天,海昏侯劉賀絕對是智力超群之人!他為了不當這個皇帝,只能拼命地作死,居然在27天裡幹了1127件壞事,最終達成目的得了善終,這一點我們從他的經歷和陵墓的規制,完全能夠清楚。
  • 金光閃閃之外的海昏侯墓:學術「含金」比金子還高
    2016年3月2日首都博物館「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開幕式上發生的這一幕,是因為就在大約一刻鐘前,信立詳念出了那雖然只有26個字,但公眾早已翹首以待的結論——「考古證實,墎墩山墓園主墓墓主人即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 海昏侯文物今日亮相首都博物館(圖)
    今天上午9時,由國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同時《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開幕。屆時,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也將揭曉。  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從同時召開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北大教授辛德勇:把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叫「馬蹄金」很不妥
    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使用漢代葬制的西漢列侯墓,也是目前我國漢代所有古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這座墓的主人劉賀被封過「海昏侯」,還做過「昌邑王」,還當過「漢廢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帝、王、侯全都當過的人。2015年年底,考古工作者發掘海昏侯劉賀墓的情況,引發了公眾的好奇。
  • 海昏侯墓文物周三亮相首博 包含墓主人身份關鍵性證據
    他真是漢武帝之孫、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嗎?   昨日,記者從首都博物館獲悉,在即將亮相的441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將有詳實的物證和書證揭開墓主人身份。   第二部分為「王侯威儀」,從禮樂宴饗、盛裝出行、酎金積貯、生活風尚、祭禮如儀等5個方面,通過文物解讀漢代諸侯王的生活場景;通過考古發現的海昏侯墓園標準、完整的墓葬形制及豐富、獨特的隨葬品解讀漢代的喪葬習俗,反映當時皇室貴胄的有關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是當時手工藝技藝和文化藝術發展的集中體現,從中不僅能窺見漢代經濟的發展水平,更能領略巍巍大漢的雍容氣度。
  •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當盧
    青銅當盧。該墓的發掘歷時5年時間,其墓主身份一直引發猜測。在展覽現場的新聞發布會上,考古人員確認,墓主身份確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 系列紀錄片《海昏侯》將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系列紀錄片《海昏侯》將於4月15-17日20:05分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一場失敗的盜墓,開啟了一場長達七年的考古發掘。此墓位於當年被稱為「蠻夷之地」的豫章境內,卻發現了數量驚人的金器,數以萬計的五銖錢,只有帝王才能享用的真車真馬陪葬,精緻溫潤的玉器,成套的高等級編鐘,如此多的財富為何埋葬於此?
  • 海昏侯開棺新發現:胃部肛門發現瓜子 陪葬女疑中毒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工作一直備受關注。近日,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紀錄片《2017考古進行時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將海昏侯墓主棺的考古發掘成果對外公布,片中考古人員還公布了劉賀墓主棺內的一些珍貴資料。
  • 「海昏侯國考古隊第一人」楊軍揭秘:為什麼是江西人最早開始吃火鍋?
    ——專訪「海昏侯國博物館考古隊第一人」楊軍  國慶和中秋雙節前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遺址公園於正式開園,一萬多件文物已陸續向國內外遊客展示,成為江西省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盛事。眾多出土文物中,被廣大群眾圍觀最多、熱議最廣的,要數一口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青銅火鍋」了!
  • 闊別2000年 60件海昏侯墓文物後天亮相巨野博物館
    此次參展的青銅編鐘掛鈎(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鈕鍾(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鼎(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壺(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提梁樽(資料圖)4月20日,巨野縣委、縣政府,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昌邑故國--海昏侯墓精品文物展
  • 海昏侯墓出土的製作精美的銀當盧
    製作精美的銀當盧。該墓的發掘歷時5年時間,其墓主身份一直引發猜測。在展覽現場的新聞發布會上,考古人員確認,墓主身份確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 海昏侯墓出土奏牘或是迄今僅見等級最高的漢代公文原本
    北京聯合大學史學專家張予正經過分析和釋讀,認為海昏侯墓出土奏牘或是迄今所僅見的等級最高的漢代公文原本,為廢帝海昏侯劉賀家族進奏給漢宣帝與上官太后的上行官文書正本,對古代公文研究具有重大價值。目前所見漢代官文書,多系轉抄,而非官文書正本。
  • 馬蹄金在古代有何意義,為什麼會出現在海昏侯的墓室裡?
    近年來,西漢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了學界很大的反響當中出土的物件更是讓人們驚嘆不已。一個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墓葬裡居然有世間罕見的珍寶。其中出土的一種叫馬蹄金的物件,在漢代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馬蹄金外形是橢圓或圓形,底部凹了回去,中間是空心的,形狀很像馬蹄,所以稱為馬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