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的酎金是祭祖廟用的,廢帝劉賀為何會有這麼多

2020-12-15 閒巧棋子落花燈

到目前為止,海昏侯劉賀墓已經出土金餅2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外,在棺槨裡還發現了20塊金板。這是迄今我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劉賀墓中因為基本沒有受到盜掘,從而陪葬物品保存的較為完好。出土的就有大量銅錢、玉器、漆器、黃金製品等各類物件,其中為數眾多的酎金令人印象深刻。為什麼劉賀墓中會有如此之多的酎金?這反映了什麼歷史問題?要釐清這個問題,得對西漢的酎金有一個基本了解。

根據現有史料,酎金是漢代諸侯於宗廟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酎是一種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覆釀成的優質酒。西漢朝廷每年於「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純也」。由此引申,酎金即成色很純的黃金。西漢初期並沒有酎金一說,到了武帝時,「因八月嘗酎,會諸侯廟中,出金助祭,所謂酎金也」。

意思是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口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白話說,是被封為諸侯王的領主,向朝廷交的貢品,專項用於祭祀劉邦等祖宗。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這項任務給各位諸侯王和列侯帶了了沉重的負擔,甚至很大的風險,但這也是一種權利。因為並不是任何王侯都有資格到宗廟向皇帝貢獻黃金。只有那些能參與宗廟祭祀的劉氏子孫,才有資格向武帝進貢酎金。漢律對於酎金的數量、大小、顏色、成色等有嚴格的規定。稍有不和,即定為「坐酎金」治罪。作為懲罰,諸侯國除,王削其縣,打擊地方諸侯勢力。《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衛青兒子陰安侯衛不疑和發乾侯衛登坐酎金失侯。和衛青出擊匈奴有功的公孫賀、韓說等也因酎金失侯。可見酎金有多重要。

劉賀,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本是武帝劉徹的孫子、第二位昌邑王,昭帝駕崩後被霍光擁立為帝,在位僅僅27天即被霍光宣布為「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廢,仍回故地做昌邑王,後又廢為海昏侯,四年後去世,史稱「漢廢帝」。但劉賀只當了二十七天,就被霍光以他在大孝期間縱情聲色的名義將他給廢了。另選劉弗陵為帝,即漢宣帝。劉賀被遣送回原封地,失去了皇位,原來的王爺也沒了,只是領著一些工資,實際被監視居住。多年後,大侄子漢宣帝想起了他,就給他封了侯,去海昏那裡去上任,於是劉賀到了江西南昌當時的荒涼之地。

但是漢宣帝在封劉賀為海昏侯的時候,明令劉賀不得行宗廟朝聘之禮,剝奪了劉賀這個海昏侯每年中秋去長安祭拜高祖進貢酎金的資格。劉賀被封為海昏侯後,封地是在僻遠的豫章郡,要西入長安貢獻酎金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加之劉賀受封海昏侯時已經患了嚴重的痿病,腿腳很不靈便,西入長安更是艱苦。在這樣的情境下,劉賀依然準備了豐厚的酎金,這表明劉賀在南遷豫章郡後,依然幻想著能夠重新獲得劉氏子孫的身份,參與宗廟祭祀。

後來海昏侯是在政治的失意中離世的,一直到死都不甘心,索性將這些酎金帶進了墳墓,給後世一個大大的驚喜!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墓留下五大未解之謎 暫時無法提取劉賀DNA(圖)
    這也意味著,海昏侯墓裡的黃金絕對都是足金。這些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馬蹄金重量則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它們都是身份的象徵,並非流通貨幣。金餅和金板也不是流通貨幣,而是酎金。酎金是指祭祀太廟時諸侯助祭時所供奉的金子。  漢代自漢文帝時期開始實行酎金制度,如果酎金純度不夠,甚至會惹禍。
  •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任身份揭曉:漢廢帝劉賀 簡介資料
    「家財萬貫」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今早最終揭曉,確認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今早9時,首博禮儀大堂內舉辦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江西省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考古證實,墎墩山墓園主墓墓主人即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 金光閃閃之外的海昏侯墓:學術「含金」比金子還高
    出土文物中能夠證明墓主人即為劉賀的「直接證據有三個:一是木牘上寫有劉賀和他的夫人分別寫給漢宣帝和皇太后的奏摺,其中直接寫有『臣賀』;二是有4塊金餅寫有隸書墨書題記,如果綜合起來看這4塊金餅的題記,文字即是『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三是在內棺發現了一枚玉印,印文直截了當,就兩個字——『劉賀』。」
  •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當盧
    青銅當盧。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3月2日,北京,從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441組件文物在首都博物館亮相。該墓的發掘歷時5年時間,其墓主身份一直引發猜測。在展覽現場的新聞發布會上,考古人員確認,墓主身份確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 海昏侯墓出土的製作精美的銀當盧
    > 製作精美的銀當盧。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3月2日,北京,從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441組件文物在首都博物館亮相。該墓的發掘歷時5年時間,其墓主身份一直引發猜測。在展覽現場的新聞發布會上,考古人員確認,墓主身份確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將亮相首博 部分寶貝首次露面
    「墓主身份」成最大看點,很可能是做過皇帝的漢武帝之孫劉賀  海昏侯墓園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近2萬件,數量已經超越了著名漢墓長沙馬王堆。
  • 北大教授辛德勇:把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叫「馬蹄金」很不妥
    日前,在「海昏侯身後的廣闊世界——《海昏侯新論》北京讀者見面會」上,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說。在今天的中國,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普通人開始關心歷史文化,可是,他感受到考古文博和歷史學工作者與普通大眾的距離還是有些遙遠。辛德勇舉例稱,每次去博物館遊覽,他的感受和很多觀眾一樣,「就像傻瓜一樣,看了和沒看差不多。」這是因為博物館沒有提供有一定深度又能通俗易懂的講解。
  • 海昏侯墓出土奏牘或是迄今僅見等級最高的漢代公文原本
    北京聯合大學史學專家張予正經過分析和釋讀,認為海昏侯墓出土奏牘或是迄今所僅見的等級最高的漢代公文原本,為廢帝海昏侯劉賀家族進奏給漢宣帝與上官太后的上行官文書正本,對古代公文研究具有重大價值。目前所見漢代官文書,多系轉抄,而非官文書正本。
  • 在海昏侯博物館,遇見漢廢帝的另一面
    那麼,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博物館一樓大堂,以浮雕形式呈現漢代生活日常◎沉寂於鄱陽湖底,險遭「摸金校尉」光顧海昏侯墓主人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作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的一生經歷了大喜大悲。
  • 海昏侯劉賀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酢金,這能說明什麼歷史問題?
    到時候如果有個行差踏錯,霍光肯定會找個由頭搞死我!劉賀想明白了這點,自然對繼承皇位充滿了牴觸情緒,於是開始了拼命作死之旅,想要推掉皇位這個燙手山芋。 朝廷派人來迎接劉賀去長安繼位,到達劉賀封地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如果是有心繼承皇位之人,必定歡欣鼓舞立刻啟程,劉賀卻慢悠悠地拖到了第二天中午才出發,顯然這一夜他想了好多好多。
  • 江西省博: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文物展覽,竟出土115公斤金器!
    南昌自古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的美稱,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無數古老的故事,而在其土地之下更是留下了眾多古老文物。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就是最震驚的大發現,出土了眾多頗具價值的文物,其中就包括115公斤金器,和無數的錢幣。
  • 闊別2000年 60件海昏侯墓文物後天亮相巨野博物館
    此次參展的青銅編鐘掛鈎(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鈕鍾(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鼎(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壺(資料圖)此次參展的青銅提梁樽(資料圖)4月20日,巨野縣委、縣政府,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昌邑故國--海昏侯墓精品文物展
  • 海昏侯劉賀文化程度有多高 就看5000多竹簡能讀出啥了
    驚世大發現——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發掘工作已持續5年之久,迄今已發掘1萬多平方米墓區,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多件(套)。11月28日,記者了解到,劉賀夫人墓的挖掘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啟動。    據了解,目前出土的5000餘枚竹簡已成功剝離,第一輪清理提取和第一次紅外掃描基本完成,已進入釋讀階段。
  • 超越三星堆和馬王堆的世紀大墓——南昌海昏侯墓,為什麼不那麼著名?
    歷時5年,在海昏侯墓總共出土了青銅器、金玉器、竹簡、屏風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餘套,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均創中國漢墓考古之最。 另外,仔細研究海昏侯墓文獻的記載,或許會顛覆對漢代歷史的認知。或許還要改寫歷史。
  • 「多金」廢帝劉賀過的啥日子?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
    據《漢書》記載,還真有一個落戶南昌的西漢列候——海昏侯。也許,這座大墓就是某位海昏侯的墓葬。可是墓葬的主人到底是哪一任海昏侯?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這些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直至2016年1月17日,主棺柩中發現墓主人懸掛於腰間的一枚由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的方寸之印,玉面文字陰刻篆書,左右等分,「劉賀」二字赫然在目,這才得以證實,此座大墓主人正是漢廢帝劉賀。
  • ...墓出土的奏牘考古研究有新推論 或為現存最早漢代高級公文原本...
    文/全媒體記者陳文秀 圖/全媒體記者許南平    中國江西網訊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奏牘,均為海昏侯國向朝廷上奏的官文書,即公文。現已公布三塊,均為墨寫隸書,文字端正工整。5月1日,記者獲悉,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史學專家張予正經過分析和釋讀,認為海昏侯墓出土奏牘或為我國現存最早漢代高級公文原本,對古代公文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 海昏侯墓文物周三亮相首博 包含墓主人身份關鍵性證據
    這位「沉睡」了2000多年、擁有近兩萬件珍貴陪葬的神秘墓主人的身份謎團,牽動著大家的眼球。他是誰?他真是漢武帝之孫、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嗎?   昨日,記者從首都博物館獲悉,在即將亮相的441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將有詳實的物證和書證揭開墓主人身份。
  • 劉賀的命運和海昏侯墓的發現(上) / 辛德勇
    不過白痴也有白痴的壞處,就是往往不會審視利害,按照常理出牌,特別是昌邑王劉賀這種「清狂」型的白痴,畢竟還有「狂」的一面,若是完全失控發作起來,說不定會比正常人還難控制。劉賀從進京的路上開始,直到進入未央宮領受皇帝璽綬之後,做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舉動,但都只是生活瑣事,完全符合他清狂童騃的神智狀態和「動作亡節」(案,即「動作無節」)的行為特徵(《漢書·昌邑王髆附子賀傳》)。
  • 古詩中常提「海氣昏」 跟海昏侯劉賀有關嗎
    文/全媒體記者陳文秀    中國江西網訊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和研究進展備受社會關注。對於「海昏」這一詞的意義,業界也提出了很多猜想。9月5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專家周運中以中國古代文學中常用典故的「海氣昏」入手,對海昏的歷史進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見解。
  •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時間:2016-09-11 20:34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 重大消息,海昏侯墓失傳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