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麻麻追奶成功案例圖,謝絕轉載
很多媽媽遇到的寶寶吃奶不規律,吃吃睡睡,吃完還能吃100的奶粉,真的搞不懂寶寶吃飽了沒,看我小紅書的評論區,這個問題真的是困擾了很多的媽媽,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個情況,寶寶吃吃睡睡不規律分為以下三個情況:
第一個:小月齡正常現象
很多小月齡寶寶存在這個問題,吃幾口就睡著了,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主要是膽囊收縮素CCK的作用,一般寶寶吃奶20分鐘左右,cck就會大量分泌,寶寶就會很想睡覺,不吃奶了,cck又下降寶寶又會醒來,這個對小月齡其實是好事,少吃多餐對分泌乳汁有幫助,對寶寶消化也有幫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寶寶就算吃飽了,也喜歡含著找安撫。如果寶寶尿量可以達到每天6-8個沉甸甸的尿不溼而且顏色比較淺,那就隨寶寶去吧。
第二個:猛漲期
猛漲期寶寶會感覺一天都在吃奶,一般如果寶寶之前都很正常突然幾天吃奶很頻繁,就要考慮是不是猛漲期,猛漲期媽媽就平靜的餵奶就行,不用多想。
第三個:沒吃飽
通過尿量判斷寶寶確實沒吃飽,但是不肯好好吃,吃吃就睡,吃奶毫無規律可言,這種情況是因為寶寶沒睡好,也沒有吃好,如果確定是這種情況我們也要分幾個步驟去做:
第一步:糾正乳頭混淆,如果存在乳頭混淆的情況,及時糾正乳頭混淆,去看我「瓶餵轉親餵」「糾正乳頭混淆」這兩篇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第二步:調整媽媽心態,很多寶寶吃吃睡睡就是因為吃點了不那麼餓了,就睡了,但是吃的又不夠飽,所以睡一會兒又醒了,惡性循環,所以調整良好的哺乳作息規律是非常關鍵。調整過程中,淡定的母子母女組合更容易成功,這是關鍵的一步,就是你的良好的心態。
第三步:確保正確瓶補,如果確定親餵吃不飽,親餵後要立刻瓶補,不要過半小時,一小時再瓶補,確保每頓寶寶都吃飽了,加多少看寶寶吃奶的情況,如果寶寶吃的速度明顯變慢,或者用舌頭往外頂,就不要繼續餵了。如果奶夠親餵可以吃飽直接跳下面的步驟。
第四步:建立吃奶規律,我們開始慢慢延長哺乳的間隔,開始延後10分鐘,比如之前你1小時就要喂,現在就1小時10分鐘再喂,循序漸進,不要一次性延長一兩個小時,逐漸將哺乳間隔延長至下面我要建議的時間間隔。
吃奶間隔一般月子裡1.5-2小時,1-3月前2-3小時,4-5月前3-4小時,6個月以上4-6小時,每個寶寶個體差異比較大,這個時間範圍也是一個區間,媽媽們千萬不要硬卡這個時間,大概在這個區間就可以,波動個半小時都是正常的,要找到自己寶寶吃奶間隔的規律,這個時間表是給完全摸不清寶寶規律的媽媽一個建議,但不絕對。
第五步:發現寶寶需求
媽媽切忌:
如果到了時間餵奶,寶寶不吃就開始焦慮,到時間餵如果寶寶不吃,就在延長15分鐘,不用焦慮。
如果剛餵完沒一會兒10分鐘,半小時寶寶就又哭了,不要一上來就餵奶,先排除寶寶是不是困了,拉了尿了,不高興了,腸脹氣了,先安撫一下,飛機抱一下,玩一下轉移注意力,如果寶寶不哭了,那我們就不要餵奶,落地醒的媽媽在調整期間,先堅持抱睡,把寶寶的吃奶作息規律調整好以後,就會很容易解決落地醒了,同時調整期間我們不要奶睡,奶睡很容易造成寶寶吃不飽就睡著,睡一會兒又醒來,吃也不吃飽睡也睡不好。
第六步:玩好睡好吃好
寶寶醒著的時候帶著寶寶多放電,多玩,多運動,寶寶只有玩好,睡好,才能吃好。
所以媽媽要關注的一定是寶寶的吃玩睡,而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吃上。
最後,快樂母乳比母乳本身更重要,科學追奶,七媽相伴!
七麻麻追奶 提了一個問題
七麻麻說:追奶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不是吃什麼藥喝什麼湯就能解決的,沒有什麼下奶茶、催奶藥、按摩手法、穴位刺激可以一勞永逸的快速追奶。我們首先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的情況和寶寶的狀態,明確自己是真的奶少還是「以為自己奶少」,制定最適合自己的追奶計劃,學會手棑奶,正確使用吸奶器,配合開心、休息、溫水、接觸、排空,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明顯的效果。有需要的媽媽可以添加我的微信,我們一起來分析你的情況,制定你的追奶計劃。我在小紅書幫助近千名媽媽實現全母乳,因為我也是經歷了漫長的追奶過程,花費了很多精力金錢和時間,非常理解追奶媽媽的心情,真心想幫助媽媽們實現全母乳!同時,媽媽也要明白,你先是自己,才是哺乳媽媽,就算奶真的不夠,也不要自責,混合餵養,哪怕純奶粉的寶寶也是非常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