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為孩子選擇攀巖項目進行體驗,會詢問一些專業知識,今日將整理的關於兒童進行攀巖的基本身體要求和益處,以及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攀巖分享給大家。
攀爬是兒童攀巖最直接的動作模式:
攀爬活動需要全身各部位協調運作以及手、腳、眼及身體的整體配合,對協調性基礎力量要求高;通過練習可以使身體更靈活,反應更敏捷。
而攀巖與其他運動最大的不同在於攀巖對手指的使用量非常大,手指上分布著眾多精細的肌肉群和神經,控制著手指的精細運動,對手指的鍛鍊可以刺激兒童大腦的發育,使左右腦同時運作,達到激發大腦的效果。
攀巖所帶來的不同距離、高度產生的變化,會給兒童的視覺帶來新感受和新體驗,這既有助於培養兒童的空間感,也能幫助他們多角度觀察環境,提升環境適應力。
攀巖的巖點和特定的線路都需要兒童自身去思考去破解路線,那兒童就能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的摸索試錯,並懂得為什麼失敗為什麼無法登上更高點,思考如何改進,然後去獲得成功;可以很好的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和挑戰自我不畏困難的品質。攀爬的孩子可以更好地感知自己,挫折容忍度更高,能夠更好評估自己的意願。
攀爬活動雖然對兒童有很大的正面積極影響,但是,攀爬這樣的精細運動對6歲以下兒童的神經肌肉控制要求過高,這也是兒童不建議過早學習寫字的緣由。而且兒童的發展更強調兒童進行粗大運動。
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攀巖:
兒童6歲以前並不適合接受專業性的以強調技巧為主的運動訓練。
如若想讓3到4歲的兒童體驗攀巖活動並培養其一定興趣的話,可以讓孩子在家裡爬梯子或者可以帶孩子去攀巖館等有攀巖牆的地方自由攀巖,不需要教練。一般不需要使用攀巖繩的攀巖牆比較矮,高度也只有3、4米高,一般叫bouldering(無繩攀巖)。
由bouldering(無繩攀巖)進階至climbing(帶繩攀巖) :在讓孩子嘗試climbing這種攀巖活動時,是需要教師來指導幫助完成教學的。因為如果家長自己不懂攀巖,是很難操作的,一開始必須有專業老師指導,主要是指導家長如何使用裝備,幫助家長更好理解攀巖這項運動,以及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而不是過多教授技巧,讓孩子感到在被迫學習。
6歲以下兒童的攀巖,目標不應該是掌握最佳路線或學到多少技巧,而只是為了體驗攀登的樂趣。技巧等硬性教學應該在孩子達到適宜年齡(6歲以後)再開始。
兒童在進行攀巖時是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的過程,也是提高體適能的趣味訓練手段,家長在讓兒童從事這些運動的時候也可多多關注對兒童體能的培養,更可讓兒童在進行具有一定難度挑戰的活動中獲得更飽滿的熱情,同時如果孩子體質過弱,在攀巖的時候手臂及手指力量不足,或者臀腿及核心跟不上節奏,最重要的是協調過差,會導致孩子在攀巖過程中喪失信心,因此在攀巖體驗之前應保證孩子一定的體能基礎,任何運動體驗均如此。
體能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健康運動、快樂學習的基礎,就像是孩子剛開始學習漢字前需要學習漢語拼音一樣,運動中也有一個發揮著漢語拼音這般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的運動,那便是體能,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體能運動,自然擁有了適應一切運動的基礎能力!在微信搜索並關注超我少兒體能微信公眾號,免費獲取更多孩子體能運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