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蜂虻(ID: fengmeng2019)
在各大網站流傳著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在世的最後日子裡給兒子寫的一封信。
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2020年,不同尋常地開啟。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成都5.1級地震、西昌森林大火.
接連而至的災難都在提醒我們,生命脆弱、人生無常,要把握當下,珍惜相守時光。
武漢醫生彭銀華,在抗疫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離開時,年僅29歲。
除夕夜,彭銀華的妻子去醫院給他送生活用品,夫妻倆相隔二三百米通電話,看不清對方。
他們沒料到,這是彼此相見的最後一面。
如果沒有疫情,兩人正準備舉行一場婚禮。
但現在,來不及送出的婚禮請柬,留在了彭銀華的辦公桌抽屜裡,成了遺物。
命運在帶走一些人的時候,會讓你措手不及,不知哪次轉身就成了永別。
你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那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時間還很多,很多事情可以慢慢地等待,但世事難料,人生太多猝不及防,唯有好好珍惜,才不會留下太多的懊悔和遺憾。福建泉州酒店坍塌事故,沒有任何預兆,僅僅兩三秒鐘的時間,隨著一聲轟隆巨響,整棟7層大樓瞬間倒塌,化為一片廢墟。
在大家都如往常一樣吃晚飯時,悲劇就這樣突然到來。
事故中共有29人遇難。
其中大部分人員即將結束隔離,如無意外,不久就能回歸到正常生活中,與家人團聚。
世事無常,生離死別,不過兩三秒,我們以為歲月靜好,不曾料到,災難下一秒就會突然來到。
一個轉身,一頓晚餐,或許就定格為此生最後的畫面。
馬爾克斯在給讀者的告別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感動了很多人:
「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最後一次看你入睡,我會熱烈地擁抱你,祈求上帝守護你的靈魂。
如果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看你離開家門,我會給你一個擁抱一個吻,然後重新叫住你,再度擁抱親吻。
如果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聽到你的聲音,我會錄下你的每個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無窮盡地傾聽。
如果我知道這是看到你的最後幾分鐘,我會說『我愛你』,而不是傻傻地以為你早已知道。」
我們無法預知結局,唯有在相守時好好珍惜,在有限的生命中,給愛人更多的關愛與陪伴。
由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講述了見清和小曉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在孤獨中滋生出愛情,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
十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雖然重逢,卻經歷了太多遺憾與傷感,兩人再也回不到從前。
很多人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生活中,有很多事,我們有機會去做,卻因為遲疑,想做時,才發現己錯過。
有許多話有機會說出口,卻總想留待明日,想說時卻發現已無處訴說。
有許多愛可以把握,卻沒能好好珍惜,想愛時已物是人非。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到說對不起,餘生請珍重,別再負那個愛你的人。
費玉清在告別演唱會寫的告別信中這樣表達了思親之痛:
「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當親人在世時,總以為來日方長。
待到生死相隔,才發覺這一日竟來得如此匆忙。
我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自己對這些事情的態度。
正如康輝所說:
「我們在能給予的時候,就去給予,千萬不要覺得日子還長。」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53歲時,患了嚴重疾病,危在旦夕。
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外,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顏歡笑。
煩惱、貪婪和恐懼已經徹底破壞了他的健康。
雖然他每周收入100萬美元,醫生卻只準他吃些酸牛奶和餅乾,每周兩美金就可以解決。
金錢在這時已派不上用場,醫生讓他做出選擇,在健康與生意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洛克菲勒遵照醫囑,不再考慮過往的恩恩怨怨,當律師告知他打了5年的官司敗訴時,他仍能坦然面對,安然入睡。
53歲被判了死刑的洛克菲勒放棄了過去充滿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因此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一直活到98歲。
很多人忙著打拼賺錢,總想著以後有空了再去享受生活,其實,會享受的人,都有「樂在當下」的人生態度。再忙再累,也會抽出時間,讓自己享受眼前擁有的快樂時光。
未來,就是用盡全力過好每個當下。
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寫到:「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不要害怕面對未來,不懷念過去,這樣就最好。
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是一種最好的狀態, 因為只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史鐵生曾說:
「當你能夠自由奔跑的時候你覺得當下的生活很糟糕;當你雙腿癱瘓坐了輪椅,又會想起來奔跑的好;坐的久了生了痔瘡,又會想起當初能夠安然地坐個輪椅的好;後來得了尿毒症要做透析,又會想起來生痔瘡時的好。」
我們總是對過去念念不忘,或是對未來充滿幻想,唯獨不能認真面對當下的時光。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克服對未來的恐懼?
一個回答說得好:
抓住當下的時間,努力完善自己,做到每天都能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和進步,對未來不確定感的恐懼會大大降低。
這是因為我相信只要足夠努力,結果就不會差到哪裡去,自然也不需要過分擔心未來怎麼樣。
記得作家李尚龍說過:
「行動這件事,從來不需要等到什麼好天氣好狀態,此時此刻就是永遠,此時此刻就是一切。」過去的終將過去,未來無法預知,只有現在才是可以把握的。願你我珍惜當下所擁有的,把握現在,不念過往,不懼將來,一生安好。就在此刻,翻開一直想讀的那本書,寫下一段在心中醞釀已久的文字,給想念的人打個電話.
心動不如行動,馬上開始行動吧。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