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是大多數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同樣是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的 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中等,有的孩子成績差呢?
是因為智商的差異?還是努力的差異?還是學習習慣的差異?
下面這封信,是一位從教20年的重點中學班主任老師,在開學之際發在家長群裡的,解開了很多家長關於如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困惑,這些建議是老師20多年的教育實踐掏心挖肺的總結,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孩子的分數並不是孩子學習好與壞的標誌,一味的誇獎和一味的批評是不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有所突破的,想為自己的孩子「真操心」,不如先從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開始.....
2整理歸類
從上課找試卷的速度來說,越快找到試卷的學生,成績越好。
每次講解試卷的時候,都會發現最快找到試卷的,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把試卷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而成績一般的學生試卷一般是隨便找本書往裡一夾,要用的時候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
建議:
1、家長幫孩子養成整理資料的習慣,將考試的試卷按照科目和時間順序裝進不同的文件袋內,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聽課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複習的過程。
2、平時在家,建議讓孩子幫忙整理房間,培養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識。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好處的。
4糾錯習慣
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機率很小。
有兩個學生是以相同的成績進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後,A同學把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而B同學只是在試卷上寫了答案。後來一次考試,出現類似題目,A答對了,B還是錯了。
建議:
1、一定要為孩子準備錯題本,讓理清解題思路並記錄到錯題本中。
2、大量的調查證明:優秀學生之所以能保持好成績,關鍵是因為把知識點真正的弄懂了,而且消化成自己的知識。
6會做就能講出來
下課幫別人輔導作業的都是成績最好的學生。
每次下課去班級裡,經常會發現有學生在幫同學解題,而這些學生往往成績不錯。
建議:
1、在孩子小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可以讓孩子把每天所學內容大致的講一遍,這樣可以幫孩子理清知識體系,也加深印象,一般能講清楚,就表明孩子已經理解透徹了。
2、為孩子建立學習角,鼓勵孩子邀請同學們來家裡學習,組成互幫互助小分隊。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樣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學習的比拼,深入來講就是學生學習習慣的比拼。擁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不管身處哪種學習環境,都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不少學生家長只關注孩子每次的考試成績,而沒有在平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7還有這些話請家長牢記
1、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2、父母在家不要吵吵吵了,在校書山題海,回家硝煙瀰漫,你到底要把孩子逼成哪樣才善罷甘休?
3、別逼你的孩子考第一了,第一隻有一個席位,人生還有萬種可能。逼到最後,孩子不是逃學就是厭世。到時候,你放的火,老師也救不了。
4、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5、孩子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6、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7、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於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8、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9、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10、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無論你的孩子成績如何,期末考試也好,月考中考也好,都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而已。一次沒有考好,不代表都考不好。新學期,希望家長們明確一點,那就是先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再去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何時努力都不晚,學習好壞看堅持!
白馬家教,鄭學教育專注於一對一個性化文化課輔導12年,有豐富的輔導經驗,完善的教研體系,強大的教研團隊,已累計培養數以萬計的學生考上心儀的學校,老師可上門,也可在就近校區上課,有需要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