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是初一班的一個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就像沒有裝氫氣的氣球一樣,總是飄不上去。媽媽焦急的過來找我談:&34;
相信這不是小花媽媽一個人的疑惑,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在小學如此優秀的娃娃到了初中像魔怔了一樣,成績上不去呢?
疫情期間的網課也是對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那些打著上網課的幌子在偷偷分屏打遊戲的娃娃們,那些以寫作業為藉口在屋裡偷偷看電視劇的神獸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一點點在變得墮落,好的習慣被一點點磨滅。小升初的家長們,更是如熱鍋上螞蟻團團轉。
小升初在即,那麼在家怎麼讓孩子更好的銜接上初中的數學科目呢?那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小學和初中數學的差異。
首先小學的知識點比較零碎,難度相對較淺,小學生學起來比較輕鬆,因此成績提升起來相對較快。這也是很多家長說為什麼家長一抓成績就上來的原因。打比方說說,小學的知識就像門口的小賣鋪,東西零碎,但是卻都是居民的必需品。但是初中的知識就像沃爾瑪大型超市,超市的商品分門別類按模塊放在相應的區域裡面,買什麼東西去相應區域買就可以。因此初中的知識要求學生要有整體的概念。
小學學生由於學習數學知識的範圍小,知識層次低,知識面窄,對實際問題的思維受到了局限,如就幾何來說,我們都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三維空間,但小學只學了平面幾何,那麼就不能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小學數學主要是直觀的理解計算,而初中數學往往是用字母表示數,把數的計算拓展到式的計算,比小學要抽象、一般 。因而初中數學知識應用更加多元化,具有更廣泛性。
打比方說,現在廚師要教你包餃子,對於小學生來說,小學生學習就需要一步步去展示,第一步擀皮,第二步包餡,第三步去捏,還會把三個步驟再精細化,比如怎麼擀皮,怎麼包餡等,並且做的練習題就是這三個步驟。但是對於初中生而言,包餃子這一項技能會在一節課就講完,並且做的練習題是從怎麼包餃子到怎麼包包子,要求孩子的思維比較靈活。
小學的數學節奏比較慢,初中相對較快。這個很容易理解,小學學了6年的數學就是為了在初中能夠快節奏的去學會對應的技能和數學思維。並且小學的學習科目比較少,拉的戰線較長,所以孩子們可以慢慢的走,但是初中對應的科目比較多,因此就會加快節奏,把時間分給物理化學等科目。
我們還打個比方,比如跑步,當你想要學跑步前提肯定要先學習走路。那麼小學階段就是你學習走路到慢走然後再到競走的階段,但是初中階段就是你的跑步階段,需要你在走路的基礎上快速學會跑步。
那麼我們了解了中小學的數學科目上的差異後,應該怎麼積極引導孩子去做呢?怎麼能避免上述小花的情況呢?
我們都知道在練習武術前,會花很多的時間在扎馬步上,當這項技能比較紮實之後才開始學習基本的武術,這就是因為扎馬步是武術的基本,只有基本功紮實,你才能穩,只有穩,你才能精。那麼學習數學是一樣的道理,那麼數學的基本功是什麼?計算能力,計算如果不過關,你的地基就不夠穩,地基不穩,你的房子肯定會倒。所以,升初中之前,一定要把小學的整數、小數、分數的計算打紮實,進入初中之後才會穩紮穩打,成績提升起來才會快。
因此暑假期間就可以讓孩子把計算題給刷起來。
打比方說,你正在燈火通明的房間裡面吃東西,突然停電了,那麼你會不會把你正吃的東西放在鼻子裡?答案肯定是不會,那為什麼呢?因為習慣,因為熟練。當你習慣了一件事,那麼幾乎就不會出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你一生,因此一定要有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什麼是好的數學習慣呢?預習,練習,糾錯。我的班裡有個孩子,一般我講第二章的時候,她已經把第二章的課後習題都做完了,那麼上課她就會帶著目的去聽課,這個娃娃數學從來沒有下過110分(滿分120分),另外一定要重視錯題,做對一道錯題比做對10道你做對過的題效果更好。
因此在暑假期間,可以讓孩子把初中的課本預習一遍。
有的孩子總會說,我都會我就是懶得做,很多家長也會說,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粗心。那我問你,1+1等於幾?孩子怎麼不會出錯呢?不是太聰明,而是1+1他已經練習過好幾遍了。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孩子太聰明,孩子會自己認為,我不是不會,我就是不學而已。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以他們的努力程度,根本還沒有到達拼智商的時候。
因此在暑假期間,一定要讓孩子多做題。一天不做題,你知道,兩天不做題,手知道,一個星期不做題,腦子知道。一定要要求孩子,勤奮才是王道。一定要記住,偷過的懶,不做的題,省下的草稿,浪費的時間,都會在中考化成分數來嘲笑自己。
其實,真正做好小升初銜接,不僅僅是暫時解決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順利過渡的問題,更能對孩子一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孩子收穫學習的興趣和取得巨大的成就感。
艱難和痛苦只是人生的註腳,收穫和幸福才是人生的主調。真正的學習,不是為了有答案,而是為了有思維。
END.
我是雪兒,一枚老師和寶媽,原創文章不易,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知識,做成長型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