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初一學生的家長說他孩子數學成績這一個學期以來一直不好,家長談及這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後悔說自己孩子沒有在小學學奧數所以現在數學沒有學好。
這個鍋小學奧數真的不能背。
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客觀的或者說比較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如果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把小學奧數學的還不錯,那麼上了初中之後他在數學的學習上肯定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但是家長們一定要先搞清楚這裡面的一個邏輯關係:小學奧數「學過」和「學會」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謂「學過」這件事情是任何學生無論他的課內數學掌握的情況如何,無論他是否有興趣都可以去學。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學生能把小學奧數學好的話,首先一個前提是他的課內數學成績還不錯,而且他還必須對奧數得有點興趣,否則他的這個奧數的學習質量是會比較差的。
這樣也就不可能達到太好的效果。
我們還要搞清楚的問題是儘管說小學奧數學習會有利於初中的數學學習,但這並不是說小學奧數的知識跟初中數學的知識有多麼大的承接關係。
實際上我們更傾向於認為是孩子在小學階段學奧數的時候,他的數學思維以及一些解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鍊,甚至是一些數學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上了初中再去學數學的話,那麼會給他們奠定一定的優勢基礎,但這絕對不是成為他們初中數學能夠學好的必須條件。
以我孩子班級最近一次月考為例全年級一共只有五個滿分的,而這五個滿分的同學,有三個的確是小學學過奧數的,但是還有兩個孩子是小學並沒有學過奧數的。
我孩子倒是的確學過小學奧數,但是我們從來不認為他能考滿分是因為他小學的時候學過奧數。
實際上我更傾向於認為孩子之所以能夠考試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這幾個原因的:
預習習慣
預習到底有什麼用?
很多人認為預習了就學會了學會了之後上課還用聽嗎?我認為這種想法過於自信了。
所謂的會了其實只是會了課本上表面上的那些知識點而已,真正的會應該是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而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需要老師的幫助的。
在數學學習上的確會容易出現這種問題,那就是有很多節課你會發現不用預習也能跟得上,但是預習本身是一個習慣,當你習慣於去做這件事情之後,你就會在一些相對比較難的課程中受益。而如果你日常就沒有這個習慣,那麼遇到了那些比較難的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導致在課上的理解質量下降。
我不敢保證說百分之百一定是這樣,但是我敢肯定所有學不好數學的孩子他們在預習這個環節一定會做得很差。
聽課習慣
在小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即便是上課不去認真地聽,只要課後能夠把作業以及一些課外練習及時跟上,那麼似乎對成績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上了初中之後對於有些孩子而言就做不到了。
一是本身的知識容量比較大了,二是初中階段所學的課程比較多了,每天晚上留的作業也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還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數學可能就不太現實了。所以上了初中之後學生的聽課質量變低了的話就會導致課下的學習質量效率大大降低,而數學學不好也是非常可能的。
良好的預習基礎之下認真聽課才有保障而聽課的時候。
課上認真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走,一定要去接受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自己有疑問的疑惑的不解的或者其他的一些想法都要在課後去解決。
認真對待作業的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首先先把數學作業寫完。
越是作業多的情況個人建議越是先寫數學會更好一些,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腦子還沒有很疲憊,思維相對會更加活躍一些。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計算薄弱一些,比如我們發現自己對一些題目理解上存在困難,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要去積攢了,反覆去看看書,回憶回憶老師的課堂講解,必要的時候還要給自己增加一些專項的練習,這樣才會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
拓展補充練習的習慣
很多人反對數學刷題,其實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有很多人把這個建議往極端理解了——事實上我們反對的不是刷題,而是過度刷題、一味刷題。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沒有一定量的刷題保障,他是真的很難融會貫通所學內容的。
數學問題其實是非常容易就暴露出來的,一次作業、一次測試就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那只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是反覆去理解那些基本的概念,第二個辦法就是通過一些例題去輔助自己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說不刷題就想學好數學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
實際上那些小學學過奧數的孩子,他們普遍的做題量會比普通學生要多一些的,當然他們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內容也會更多在這基礎上,他們做過大量練習自然是有助於他們對很多數學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的。
答題規範的習慣
考試考察的不僅僅只是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考察了你的的一些答題習慣。
比如說你的書寫質量,比如說你的過程步驟是否完整,比如說你是否能夠調整好狀態確保每做一道題都是對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時間的分配問題,如果遇到一道你肯定不會做的題就不要在上面浪費時間了,拿這些時間去檢查一下那些自己不太把握的題目會更好。
想要學好初中數學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的困難,除了做好以上幾點之外,一定要做好錯題的分析,把實時暴露出來的不足及時解決,這樣自己的不足就不會越攢越多,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提升起來。
要知道我們初中數學課程的設計是從來不會參考學生還需要學奧數的,如果有這個要求的話在小學階段自然就會讓學生們都去學了。
因此當你發現孩子的初中數學沒有學好,完全沒必要要去把這個鍋甩給小學沒有學奧數上,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在當下孩子暴露出哪些問題,然後去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就好了。
比如作為新初一的學生,他最大容易出問題的無外乎就是第一個是有理數的計算能力的問題,如果你只是會做會算,但是你不能夠確保自己每一次計算都是快速的正確的,那就說明你還需要額外去花點時間去進行練習。
有一些奧數機構在小升初的那個暑假課程就會給這些上課的學生發一本有理數計算的習題集,所以表面上看他們是學了奧數實際上他們背後還要花很多時間去進行這些基礎練習的。
再比如孩子在解方程這個地方遇到了,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在某些典型的題目上出現理解上的困難,那麼有效解決它的辦法就是去找這一類的題目去理解鞏固。
舉一個例子:
初一上學期會講到一些行程的問題,實際上課本上所涉及的行程問題相對而言會簡單一些,那麼在一些教輔上或者是網上的一些資料中會就行程問題有很多的專題性的總結、講解,你會發現裡面含有的類型題目比較多的。我們整理一下讓孩子去學習一下練習一下,他們的能力自然就提高起來了。
所以家長不要把孩子數學沒有學好的責任推給沒有學小學奧數這件事情上,在過去沒有那麼多人學奧數的時候,大家的成績不也很高嗎?的確現在的考試因為學生的能力水平提高了,為了增加區分度使得考試出題的題目也越來越難了,但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本質上講現在的學生和過去的學生在學習之間事情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認真聽課,學好基礎知識,然後通過練習讓自己達到真正的融會貫通那個時候才有可能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