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航運實現北鬥系統信號高質量全覆蓋

2020-12-14 運河老船家

8月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創新基礎設施等三方面提出了14條具體任務。明確提出,推動在特長隧道及幹線航道的信號盲區布設北鬥系統信號增強站,率先在長江航運實現北鬥系統信號高質量全覆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具體而言,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鬥時空信息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值得關注的是,《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在特長隧道及幹線航道的信號盲區布設北鬥系統信號增強站,率先在長江航運實現北鬥系統信號高質量全覆蓋。建設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圖,為綜合交通規劃、決策、服務等提供基礎支撐。推進北鬥系統短報文特色功能在船舶監管、應急通信等領域應用。探索推動北鬥系統與車路協同、ETC等技術融合應用,研究北鬥自由流收費技術。鼓勵在道路運輸及運輸服務新業態、航運等領域拓展應用。推動北鬥系統在航標遙測遙控終端等領域應用。推進鐵路行業北鬥系統綜合應用示範,搭建鐵路基礎設施全資產、全數據信息化平臺,建設鐵路北鬥系統地基增強網,推動在工程測量、智慧工地等領域應用。推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在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維護等領域應用。

智慧航道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建設航道地理信息測繪和航行水域氣象、水文監測等基礎設施,完善高等級航道電子航道圖,支撐全天候覆雜環境下的船舶智能輔助航行。建設高等級航道感知網絡,推動通航建築物數位化監管,實現三級以上重點航段、四級以上航段重點通航建築物運行狀況實時監控。建設適應智能船舶的岸基設施,推進航道、船閘等設施與智能船舶自主航行、靠離碼頭、自動化裝卸的配套銜接。打造「陸海空天」一體化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體系。

在智慧港口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引導自動化貨櫃碼頭、堆場庫場改造,推動港口建設養護運行全過程、全周期數位化,加快港站智能調度、設備遠程操控、智能安防預警和港區自動駕駛等綜合應用。鼓勵港口建設數位化、模塊化發展,實現建造過程智能管控。建設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開展智能航運應用。建設船舶能耗與排放智能監測設施。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電子單證、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

《指導意見》強調,要落實屬地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確保順利實施。要加快示範引領,完善標準規範,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要推動建立涵蓋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協同機制,共同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焦點

  • 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發布 推動北鬥與ETC技術融合應用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交通運輸部8月6日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明確,將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探索推動北鬥系統與車路協同、ETC等技術融合應用
  • 高質量發展!我國首個長江航運標準合同及兩項航運指數同時發布!
    如今,長江航運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長江幹線航道通航條件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5萬噸級海輪直達南京、5000噸級船舶直達武漢、3000噸級船舶直達重慶、2000噸級船舶直達宜賓,有力支撐了長江航運快速發展,促進上海、武漢、重慶3個航運中心和22個主要港口的布局和建設,沿江億噸級大港已達15個。
  • 南京兩條長江隧道實現5G全覆蓋
    揚子晚報網6月30日訊(記者石小磊)繼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於2020年3月全面覆蓋移動5G信號後,截至2020年6月底,在南京長江隧道公司和南京移動公司的通力合作下,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原南京揚子江隧道)也實現了移動5G的全面覆蓋。
  • 哈密實現「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網全覆蓋
    12月1日,哈密「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系統組網完成,系統應用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接入新疆電網主網平臺上線運行,11個北鬥地基增強站投入運行,覆蓋全市220千伏及以上主要變電站。
  • 新時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北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
    7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世界鄭重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瞬間,北鬥全球服務信號在無形時空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寰宇蒼穹、星羅棋布,世界民眾的指端和人生旅程,從此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 120座覆蓋廣東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就位
    「通過充分利用變電站、變電所等現有土地資源,根據單座基準站的覆蓋半徑,避開幹擾嚴重、高山遮擋、地質不穩等區域,合理選取建設地點,實現廣東電網全域信號覆蓋,並在大氣層電磁活動劇烈的區域和部分重點區域進行適度加密,最終實現單點
  • 北鬥導航完成亞太地區全覆蓋 定位精度相當GPS
    我國衛星導航工程建設分為試驗系統、區域系統、北鬥全球系統「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目前,「北鬥」完成第二步發展目標,覆蓋亞太地區的區域系統全面可用,今年底向民用用戶提供衛星導航服務,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組網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發展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耗資巨大,如果不注重民用市場開發,將是巨大的浪費,也會影響北鬥系統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 探訪南京長江五橋:建設實現多個世界創新,通車後5G全覆蓋
    近日,作為江蘇省交通強國過江通道建設樣板、南京第4條免費過江通道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完成了交工驗收,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將於12月底通車。這座過江通道如何完善南京城市交通系統?其「一橋一隧」的設計有哪些技術亮點?12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南京進行了實地探訪。
  • 2020年6月前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203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北鬥高質量建設發展。203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北鬥高質量建設發展。
  • 手機怎麼查看北鬥衛星GPS信號 能否連接北鬥衛星導航
    自從手機支持北鬥後,使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導航,在導航過程中幾乎沒有提示GPS信號弱,不知道如何連接北鬥衛星的你,可以來看看本文提供的詳細介紹。  手機如何連接北鬥衛星  目前來看,個人手機無法只使用北鬥衛星的信號。手機的定位晶片集成到Soc中,用戶無法選擇使用哪種衛星導航系統。
  • 長江航務管理工作會召開 提出長江航運發展思路
    會議提出了長江航運發展新跨越的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加快發展「暢通高效、平安綠色」航運的總體要求,全面推進「一條主線四個長江」(以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發展現代長江航運為主線,實現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全面提升長江航運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長江航運發展的新跨越。
  • 廣東電網公司建成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
    2019年已實現韶關供電局15座CORS基站全覆蓋。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與環境監控評價部副經理黃勇說,通過利用變電站、變電所等現有土地資源,根據單座基準站的覆蓋半徑,避開幹擾嚴重、高山遮擋、地質不穩等區域,合理選取建設地點,建成120座北鬥地基增強站。
  • 關於北鬥定位系統和「北鬥地圖APP」,你應該了解的幾點
    一.北鬥定位系統和北鬥地圖的區別北鬥定位系統實際上是國人自主研發和實施的衛星定位系統而非地圖軟體。衛星定位系統簡單的說,就是定位設備(比如你的手機)向天上的衛星發射定位信號。實際上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是美國軍方部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於衛星數量比較多,並且最早實現全球覆蓋的衛星定位系統。目前GPS在全球終端上的使用率接近100%。所以很多手機的定位系統也會被簡稱為GPS。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實現這一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呢?這是許多讀者和用戶關心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衛星導航中心一探究竟。地面運控系統將星曆、鐘差等信息上注北鬥衛星,衛星發射導航信號並傳遞相關信息,用戶終端接收可見的衛星信號和信息後進行解算,便能實現導航定位。天地一體的團結協作記者:大家知道,北鬥系統有很多分系統和設備,它是如何向用戶提供定位服務的呢?
  • 北鬥為什麼這麼火?看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建設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簡稱五院)率先提出國際上首個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間鏈路網絡協議、自主定軌、時間同步等系統方案,填補國內空白;研發國內首個適於直接入軌一箭多星發射的「全桁架式衛星平臺」,實現了衛星自主監測和自主健康管理;實現了星載大功率微波開關、行波管放大器等關鍵國產化元器件和部組件成功應用,打破核心器部件長期依賴進口、
  • 高考作文考到了「北鬥」,這是「北鬥女神」給出的答案
    GEO衛星單星信號覆蓋範圍很廣,一般來說,三顆GEO衛星就可實現對全球除南北極之外絕大多數區域的信號覆蓋。GEO衛星始終隨地球自轉而動,對覆蓋區域內用戶的可見性達到100%。同時,GEO衛星因軌道高,具有良好的抗遮蔽性,在城市、峽谷、山區等具有十分明顯的應用優勢。
  • 交通業新基建施工圖來了 5G、北鬥導航都是關鍵詞
    以智能鐵路為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在隨後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中給出了未來智能鐵路場景:刷臉進出站、無感支付、無感安檢;人、貨、車、場等全要素全過程數位化;高鐵沿線形成空天地車一體化的智能監控系統全覆蓋,一旦有自然災害以及異物入侵,智能監測預警系統馬上報警;在安全關鍵及高危工種崗位推行無人值守、遠程監控…… 「《意見》對於進一步細化交通強國建設目標和分階段任務
  • 徐祖遠、林忠欽、嚴新平、付剛峰……看航運大咖的思想交鋒
    01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國際海事組織海事親善大使徐祖遠「新基建」將賦能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智慧港口、智能船舶、第四方物流等智能航運領域降低溝通、人力及管理成本,解決信任評級難題。在船舶智能航行技術與系統研發方面,實現命令刷新周期≤1000ms、靜水條件下艏向控制精度≤2°、靜水條件下位置控制精度≤3米。
  • 一箭雙星,覆蓋全球,擺脫衛星定位系統依賴,北鬥引領產業發展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北鬥導航系統是覆蓋中國本土的區域導航系統,覆蓋範圍東經約70°~140°,北緯5°~55°。北鬥衛星系統已經對東南亞實現全覆蓋。
  • 釐米級定位、300萬年誤差一秒 北鬥系統這些「絕活」很強大
    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可以提供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拿汽車導航舉例,原來能定位到車在哪條路,現在能知道車在主路還是輔路,以後北鬥可以精確定位到哪條車道。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提供商 陳金培:這個基站基本上覆蓋了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除了少部分無人區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