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是曾經信息不發達之時常常發生的事情,許多父母會為了自己孩子以後的生計,而將其他人的高考成績單或者是將其他人的工作經歷瞞天過海換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不惜為他改名換姓,在十幾二十年後,面對當事人已經走岔的人生路破罐子破摔,一句對不起了事。
在近日,女子23年前分配工作至今未有通知的新聞再次出土,事情甚至還鬧到了法院上了官司,被分配的單位說沒有這個人,但是卻擁有她的資料,這個人23年沒有上過班,卻被莫名的定級轉正,面對這種奇怪的「隱身人」工作情況,單位在發覺之後立刻要求解除與該女子之間的勞動人事關係,但對於這名女子,也就是當事人包某來說,事情可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頂替工作讓人難以接受,這就相當於一個人的大半生被偷竊,在包某的自述以及新聞中所報導出的的相關資料中,我們大概能夠知道她是被分配了工作,但是沒有能夠上任,相當於一直在家裡等待通知,而被分配的單位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僱傭了一個看不見的人,可能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單位不記得有這個人的存在,誤打誤撞弄錯了資料,現如今事情被挖掘出來,於是這兩方的人都覺得不好受,特別是被「頂替」了工作的包某,一定得求出一個真相。
事情發展如此,現在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
一、這真的是頂替嗎?
先說不說是不是頂替,首先說一說這則新聞,網際網路雖然是數據時代,但也沒有魚一般的記憶,根據網友的說法,在很久之前,這則新聞就已經被爆料出來並且澄清過,說是
「當事人當時被分配到了衛生院,而當時的衛生院實行的是『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政策,很多衛生院就發不出工資,當事人包某也就因此沒有去工作。」
既然是已經澄清了的,那麼又何出今天這一則尋求「被偷」工作的新聞呢?這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單純的頂替案,其中內情還有待商議。
其次,有些人對於包某的態度也存在質疑,既然是已經下發了分配工作的書面文件,並且「在家裡等通知。」那當事人在等不到通知的議年底或者是兩年裡甚至三年裡就應該及時去找相關的單位,相關的政府反映情況,何以至於拖到了23年之後再去處理這件事兒呢?
二、為什麼一個隱形人能夠在單位待這麼久,並且還獲得了「轉正定級」?
上面的情況固然奇怪,單位那邊的情況也談不上正常,既然沒有人頂替,並且單位也發出聲明沒有頂替,甚至說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頂替,那為什麼會有一個人在單位裡上了這麼多年的班卻無人能發覺呢?
如果是說大家都各幹各事並不怎麼了解,可是單位個人在發工資的時候總不能馬虎吧,難不成這個人也沒有領工資,卻一直享受著書面文件的數字金額?
而且,一個單位的辦事能力再差,也不能夠差到23年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並且要求跟包某解決勞動關係,這種突然性的操作,就像是快刀斬亂麻一樣迅速且詭異,很容易讓人覺得是這個單位心虛,雖然可能人家真的只是不是公辦也說不定。
總體來說,哪一方面都存在著蹊蹺,這一晚從前已經炒過的冷飯也確實有重新再炒的熱點,但事實的真相若沒有再說清楚之前,就和當年一樣下結論,又在今年來一個大反轉,會讓看到這碗飯,甚至是吃下這碗飯的人感覺到難受,我們在意的真相,不是順應獵奇心的真相,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著可商討性的真相。
所以無論是冒名頂替還是故意博取熱度,每一句話和每一處發掘出來的情況都得真實無誤,憑著良心去講,主持正義,不是把正義做成各種各樣的熱點「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