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公裡,27個小時,途中休息3個小時,到達極限,一個字:累

2020-12-25 追夢前行

2020年春節,大家一直關注的是這次新型肺炎疫情,希望早些戰勝它,還大家自由。這些日子全國老百姓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天天宅家,宅得很無聊,宅出高手藝,餃子皮會自已擀了,比薩也會自已做了,包子饅頭也會自已蒸了,手藝硬生生的被逼提升了。

大年初十後,部分人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也有不少被隔在家裡出不去,管控措施不能放鬆。大年初八,和老鄉約好初九就開車趕緊回到北京吧,不然到時高速封路了堵在高速上就更麻煩了。老家離北京1800多公裡,經過江西,安徽,江蘇,山東4個省再到北京,路途遙遠,提前趕回還是比較保險的。

大年初九早上10點,吃過早飯,兩家總共7個人,兩輛車出發了,每輛車只有一位是老司機,以往也是一位司機一直開,不過在路上都是最少2天到達,一到晚上8點以後就找賓館住下,好好休息,也好好吃個地方特色,基本沒有感覺到疲憊,偶爾路上也會遇到堵車或者雨雪天氣,那就計劃3天到達。

這次不一樣,約好一直開到北京,中間不在賓館住宿,也不去找好吃的地方特色了,畢竟疫情住哪裡都不方便也不安全。從江西出發,一路往北,一路上沒什麼車,或許因為疫情都還窩在家裡吧。這次回北京我們走濟廣高速再走京臺高速(大廣高速要經過湖北段,以前走過多次大廣高速),一路上沒什麼車,路況非常好,天氣也非常棒。

上午十點半左右

在高速第一個服務區匯合,對好導航,加好油,上好廁所,兩輛車一前一後出發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

我們進服務區上廁所,休息10分鐘,小孩也出來透透氣。

下午兩點

已走了300多公裡,在服務區買了點吃的當作午飯,吃完後,出發了。服務區人不多,自助餐廳沒看到什麼人在吃飯。

下午四點左右

又走了200多公裡,進服務區加油,下車聊會天。

晚上六點

已走了700多公裡,服務區休息了20分鐘,聊聊天,討論晚上幾點休息,幾點吃晚飯。

晚上九點

已走一半多,快1000公裡,進服務區吃了個方便麵,算是晚飯吧。休息了20分鐘,聊天,討論晚上到哪後幾點休息,統一確認跑得累了就微信告之進服務區休息,加滿油出發。

深夜十二點

路況很好,沒什麼車,已跑了1100多公裡,還剩下700公裡,開始犯困了,以時速90公裡左右慢慢往前走。

凌晨三點左右

實在是太困,十二點到三點進了好幾次服務區,中間加滿了油,在還剩下不到600公裡時,我們都實在是太困了,堅持不了,在服務區停下,在車裡睡了兩個小時,這一覺補完後,體力恢復得還可以。

第二天早上六點

天已經蒙蒙亮,我們在山東,洗把臉又開往一路往北。

第二天上午八點

服務區停下休息,早餐吃了個方便麵,休息了一會,接著出發,還剩不到400公裡。

第二天上午十一點

到達了北京檢查站,花了一個多小時經過檢查站。

第二天下午一點

到達北京的家中

全程27個小時,途中休息3個小時,到達極限,一個字:累。一路上沒什麼車,只是在進服務區,進入另外一個省時多次測量體溫。

下午兩點吃了午飯後一覺睡到晚上7點。假如不是這個疫情,中間我們找個賓館好好睡一覺,路況這麼好,那還不是輕輕鬆鬆呀,一個人一次開1800公裡或許是我這一輩子唯一的一次吧!

-END-

本文作者:追夢前行,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分享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相關焦點

  • 41小時跑了255公裡 中國人陳盆濱獲極限馬拉松季軍
    第三屆希臘德爾斐—奧林匹亞極限馬拉松賽北京時間5月4日結束,中國選手陳盆濱用時41小時12分鐘6秒,成功完成全長254.95公裡的德爾斐—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徵程,獲得這一極限馬拉松賽事的第三名。他同時也成為參加並完成這一賽事的第一位中國人。賽後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眠不休地奔跑,身體已到極限,途中三次出現幻覺,以為已到終點拿亞軍。
  • 24小時極限挑戰,1分鐘之差未達目標 千裡俠:公益騎行沒有終點
    (原標題:24小時極限挑戰,1分鐘之差未達目標 千裡俠:公益騎行沒有終點)
  • 揭秘人體的12個極限
    例如肯塔基賽馬會,許多參賽馬匹在1949年達到速度極限之後就很難再有突破。人類運動員看上去一樣遵循這個模式。女子百米成績在1977年趨於穩定,男子短跑成績仍然在提高,不過丹尼表示,基於其它賽事所建立的模型,這一成績看上去也快到達極限。  根據他的預測,男子百米成績的極限是9.48秒,只比博爾特當前世界記錄少0.1秒。丹尼說:「如果繼續保持現在這種勢頭,博爾特不久便會接近於這個極限。」
  • 高速1小時跑100公裡和國道2小時100公裡,看老司機怎麼說
    哪一個比較適合在國道上開還是高速上開?實際上,許多朋友對高速公路更短更經濟感到困惑,走國道不收高速費,又便宜又高速?國道或者?對此,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統計,現在開始查,1小時100公裡的高速,2小時100公裡的國道,哪一個更划算?駕駛員說什麼?
  • 7歲小女孩成功挑戰自我極限 歷時10小時步行40公裡
    本報訊 10月5日上午9時從四川南充出發,歷時10小時,兩個7歲小女孩步行80裡,嘗試新的旅遊方式,挑戰極限。  5日上午9時許,應南充電視臺「走遍南充」攝製組的邀請,6家媒體新聞記者與特邀的兩名「小記者」,一行15人從聞名遐邇的絲綢之城————果城南充市出發,沿國道212線徒步走向第一個驛站西充縣,此段路程全長40公裡。
  • 17天,1800公裡:這是學生「最好的成人禮」
    17天後,一路騎過山西、河南、安徽、江蘇四省,他們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上海,總行程1800多公裡。對於蘭會雲來說,這樣的騎行可能是「在拿職業生涯做賭注」,而對學生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成人禮」。這段旅程註定不平凡,歸來後的日子尤其被「聚光燈」追逐。
  • 513公裡,一個人的八百流沙,挑戰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9月17日16時35分,獨腳潘完成513公裡八百流沙極限挑戰,用時208小時35分,創造了新的腿部截肢者長距離越野世界紀錄。2020年,他向中國超長距離越野賽事「八百流沙極限賽」發起挑戰,但因為疫情影響,最終變成一個人的挑戰。
  • 男子馬拉松首次跑進2小時!基普喬格突破了人類極限
    賽前新聞發布會上,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和心境,「當我跑2小時03分時,人們說這就是我的極限。後來我跑到了2小時01分39,又有人說這是我的極限……這次我挑戰159,是為了創造歷史,更是為了改變人們的認識(偏見)。」基普喬格說,「我不知道極限在哪裡,但是我會一直向著它跑下去。」
  • 88小時極限訓練 廣州特警扛住了
    原標題:88小時極限訓練廣州特警扛住了 原來,這是近日廣州特警利用地鐵停運間隙,組織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突擊隊員穿插開展交通工具反劫持實兵對抗演練,旨在檢驗隊員們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和應急處突能力。   極限體能、戰術射擊、夜間射擊、地鐵反劫持、山地武裝越野……在88小時逼近極限的訓練強度下,特警隊員們晝夜連續實施訓練,最大限度向實戰聚焦靠攏,挑戰心理、體能和技能極限,鍛鍊提升突擊隊員在艱苦、複雜條件下綜合作戰能力。
  • 男子雪天帶兒子徒步27公裡上學 歷經7個半小時
    公裡,橫穿大半個鄭州市去學校兒子不經意的提議,讓「狼爸」和「小灰灰」踏上了步行上學之旅,並在微信上實時直播:從早上10點出發,徒步27公裡、穿越大半個鄭州,歷經7個半小時。第二篇:路線串起孩子成長曆程從家到位於高新區的學校,有20多公裡的路途,剛上一年級的「小灰灰」能堅持下來嗎?王曉春先把路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給「小灰灰」講了清楚,如,出於安全考慮,並不會一路不停地打雪仗;可能會摔倒,但不能哭;需要自己背書包,老爸不會去幫助;在朋友圈直播此次行走。
  • 奇葩城市,兩地之間直線距離100多公裡,乘坐高鐵卻需要十個小時
    火車是我們一個人坐過的交通工具,經常被使用,列車具有乘客量多、速度快的特點,現在是長途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可以說在現在的世界裡離不開火車,列車登場後,無論是運輸貨物還是運送乘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兩個城市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公裡,但是坐火車一天就可以到達目的地,高鐵也要十個小時左右,這是怎麼回事?列車每小時90到120左右,這是普通列車的速度,和高速公路上的車差不多的速度,100公裡的距離一般兩個小時就可以到,為什麼這趟車要一天?
  • 3輛車、7位老友、240個小時、2100公裡……跨越北美五大湖區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影;——《旅行的意義》3輛車、7位老友、10天時光、240個小時、14400分鐘、2100公裡,跨越北美五大湖區三大州的冰雪自駕,從密西根州途徑威斯康星州再到明尼蘇達州,穿行11座城市,一路行駛14條國家公路,這是在路上循環聽著的歌。
  • 我國兩大實力省會,距離不足400公裡,坐高鐵僅需3個小時
    旅行現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陶冶情操的選擇,當我們踏上遠方列車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旅行不是為了遠方去遠方,而是享受旅行途中那種經歷,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風景,都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意義,當你經歷了一段旅行人生也就會增添了一筆閱歷,生命從而更加精彩豐富。
  • 中午休息3個小時,這個作息制度是「便民」,還是「煩民」?
    據廣西日報消息,廣西近日下發通知,從2019年5月1日起調整辦公時間,上午8時至12時、下午3時至6時,將不再分夏季辦公時間和冬季辦公時間。有沒有搞錯,中午竟然休息3個小時??對,你沒看錯,確實是中午休息3個小時,一天上7小時的班、下午6點下班。
  • 路程240公裡,120碼行駛2個小時和80碼行駛3個小時,誰更省油呢?
    就拿小編回老家來說,全程高速裡程就是240公裡,也開過無數次了。如果全程都在120碼行駛,只需要兩個小時,但用80碼速度行駛,需要3個小時,又或者用100碼行駛,需要兩個多小時。那麼問題來了,同樣的路程,不同的速度,達到時間也不同,到底哪種方式更省油呢?
  • 國內往返「最麻煩」的2個地點,相隔100多公裡,火車卻要跑18小時
    隨著國內交通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都會選擇在節假日的時候出去遊玩,因為交通線的完整所以說無論是去哪裡都能夠快速的到達,交通工具選擇性也比較多,但短途,我們一般都乘坐高鐵,方便且速度快,但是我國有兩座城市卻十分尷尬,相距僅100多公裡,但乘坐火車卻要18個小時。
  • 1小時59分40秒!在挑戰極限的道路上人類不會停下腳步!
    在他們身前,還有一輛配速車,以2分50秒跑完一公裡的速度前行,車上的鐳射雷射會在地板上標註綠線,以便整個挑戰團隊和基普喬格調整配速。 就連途中的能量補給都經過專門的設計,跑鞋也是獨家定製,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基普喬格能夠順利突破2小時大關。
  • 年底前南京到南昌通高鐵 全程只要3個多小時
    今年年底,只要3個多小時,就能從南京,到達古城南昌。早上看一看宏偉的滕王閣,中午吃一罐美味滋補的瓦罐湯,晚上在穿城而過的贛江邊散步……南京市民們旅遊,又多了新的去處。此外,青島至榮成的城際鐵路也預計年內通車。如果可以打通,南京到威海、煙臺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也可以開行。以南京為「圓心」的高鐵網絡將更加完善。
  • 汽車「不休息」可以連續跑多少公裡?老司機用實際距離告訴你答案
    要不然走半路沒油了,自己被迫停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可就抓瞎了。但很多人還是想知道,汽車「不休息」可以連續跑多少公裡?老司機用實際距離告訴你答案。保守估計這個數,你覺得對嗎?開車上路一般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首先是駕駛員本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長時間駕駛會出現疲勞的情況。
  • GMAT備考經驗:3個月240小時,一戰760
    在這90天中,工作日小編仍然維持以前的的工作節奏和健身習慣,平均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學習已經是極限;即便周末能夠增加強度,算起來總共最多也只有240個小時的有效備考時間。這240小時的備考時間可以作為我們寶貴的提升英語水平的時間,水平到位了,其他都是浮雲。投機的複習方法可能也會考個高分,但是,以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