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TRAPID-AMI臨床研究結果已在《急診醫學年鑑》線上發表,該研究提出並驗證了一種對擬診NSTE-ACS的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診斷可行性方案。該方案基於羅氏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檢測,證實了將納入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觀察時間從3至6小時縮短到1小時這一快速診斷的準確性。從症狀出現到治療,每延誤1個小時,患者死亡風險就會顯著提升,因此,快速、可靠地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性已獲得了廣泛共識。
TRAPID-AMI臨床研究結果已在《急診醫學年鑑》線上發表,該研究提出並驗證了一種對擬診NSTE-ACS的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診斷可行性方案。該方案基於羅氏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檢測,證實了將納入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觀察時間從3至6小時縮短到1小時這一快速診斷的準確性。從症狀出現到治療,每延誤1個小時,患者死亡風險就會顯著提升,因此,快速、可靠地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性已獲得了廣泛共識。
「藉由這種新方法,我們現在可以為全世界上百萬在急診就診的急性胸痛患者縮短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時間,」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心臟病學教授、該項目的主要研究員之一Christian Mueller說道,「患者無需在急診室等待3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就能查明他們患有急性致死性疾病或者是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胸痛。」
爭分奪秒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生心梗時,供給心臟肌肉的血液中斷,導致肌肉細胞壞死。每延誤30分鐘治療會使AMI患者的死亡相對風險上升7.5%,因此快速治療至關重要。有胸痛或有其他疑似AMI症狀的患者大約佔所有急診患者的10-20%,在美國,每43秒就有一人急性心肌梗死發作。
肌鈣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釋放到血液中的心肌蛋白。前幾代血清學檢測的局限性在於能夠檢測到肌鈣蛋白釋放的時間太長,有時對於敏感度較低的肌鈣蛋白檢測甚至需要近6小時才能檢測到肌鈣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在發病後數小時內的死亡率最高,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於治療結果具有重要影響,甚至可能挽救生命。
歐洲心臟病學會在2015年8月於英國倫敦召開的年會上納入了這一提高診斷速度的新方法。其新版臨床實踐指南(2015 ESC NSTEMI)現在支持在TRAPID-AMI研究中證實的通過高敏感肌鈣蛋白檢測進行1小時診斷的方法5。
「TRAPID-AMI研究的結果再次證明了診斷可以影響臨床實踐,進而對患者的治療結果做出更大貢獻,」羅氏診斷營運長Roland Diggelmann表示。「羅氏一直致力於在臨床研究上進行投入,以促進創新及改善醫療。我們為全世界的醫生和患者提供診斷檢測與解決方案,用以改善健康及拯救生命。」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