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雲、劉利峰、王守力,解放軍第306醫院,心血管內科。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襲,繼發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胸痛加劇或靜息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ACS的高危因素
已經發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的患者發生ACS風險極高,其他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糖尿病、高齡等。控制上述可控危險因素有助於降低急性冠脈症候群發生風險,這一點在下面內容中也會提到。
ACS的臨床症狀
ACS的臨床症狀包括壓榨性胸痛、肩部(單側或雙側)、下頜部或背部疼痛、氣急、皮膚溼冷、噁心、頭暈等。其他疾病也可引起上述症狀。但是如果患者確診為ACS,則需要緊急治療。症狀發生至開始治療的間隔時間應儘可能縮短。如患者出現胸痛,並且合併上述≥1項危險因素,應馬上呼叫120。
ACS的診斷及危險分層
結合患者的病史、症狀、重要體徵及其他體格檢查、ECG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等信息,對患者進行基本診斷10分鐘內迅速行12導聯ECG檢查,並檢測肌鈣蛋白(或高敏肌鈣蛋白),且在60分鐘內獲取結果。如果肌鈣蛋白檢查結果陰性但臨床表現仍然提示ACS,建議在3~6小時之後複查。如果行冠脈造影,可考慮使用CRUSADE分數量化出血風險。
ACS的治療方法
ACS治療包括藥物較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和抗栓治療,不僅是在院內,患者出院後仍需長期服用這些藥物。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可能需要行冠脈造影,在此過程中,醫生將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劑,幫助明確阻塞部位,患者可能需要植入支架以開通阻塞血管。
對於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應儘快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注(到達醫院後30分鐘開始溶栓或90分鐘內開始介入治療)以挽救瀕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擴大或縮小心肌缺血範圍,及時處理嚴重心率失常、泵衰竭和各種併發症。
另外,對於某些患者,例如糖尿病合併三支病變,可能需要行開胸心臟手術。
如何降低ACS風險?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或不要開始吸菸)、控制血壓、血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等。ACS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儘早啟動預防措施,才能有效減低ACS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