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女人當活成一顆會開花的樹

2021-02-22 晏凌羊

(一)

 

張愛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冰心的文字,我們在小學課本上都讀過,最出名的就是她那篇《小桔燈》。冰心的文字比較平實,注重抒情。白薇的文字,我看過一些,熱情奔放,赤心直呈,與她的性格比較相似。

 

只是,若論起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兩位女作家都遠遠及不上張愛玲。

 

張愛玲向來心高氣傲,很難開金口去誇同行。因著她那句「只有與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我找來了蘇青最負盛名的小說《結婚十年》看了看,結果頗感失望。

 

《結婚十年》是蘇青的自傳式小說。講述的是女主角懷青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結婚了,嫁給了同樣還在讀大學的崇賢。之後他們經歷生子、逃難、生活拮据,感情被現實磨得點滴不剩,最終在結婚十年後離了婚。

 

整本小說通篇都在講自己從結婚到離婚的瑣碎事兒,拉拉雜雜掰扯了一大堆。若是跟張愛玲的小說放在一起與之對比,後者分分鐘可以秒殺它。可就是這樣一本小說,當年在上海灘居然再版了十八次,創下了當時女作家長篇小說暢銷的驕人紀錄。

 

要我說,蘇青寫的小說,遠不及她寫的雜文有勁道。她的雜文,犀利,一針見血,相比之下張愛玲的雜文就明顯要遜色一些了。

 

雖然蘇青一再否認小說《結婚十年》的女主角就是她,但我們還是很輕易就能發現:小說女主角蘇懷青的人生軌道、心路歷程,與蘇青極為相似。

 

(二)

 

蘇青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舊式家庭。

 

她的祖父是舉人,之後先是經商,接著由殷商變成地主,家裡有幾千畝田地。

 

祖父給她取了「和儀」這個名字,取「鸞鳳和鳴、有鳳來儀」之意。

 

蘇青初中畢業時,在排演話劇《孔雀東南飛》時,認識了後來的丈夫李欽。兩個人對彼此互有好感,隨後,李家上門提親。當時,蘇青的父親已經過世,蘇家家境拮据,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20歲時,蘇青考入當時的最高學府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因為長得漂亮又有才華,她被稱為「中大寧波皇后」,追求者甚多。

 

李欽考入東吳大學法律系,他大概擔心這位「寧波皇后」在中大讀書會有情變,提出結婚。

 

蘇青本不願過早結婚,但當時她懷有身孕,加之母親不停苦勸,所以還是回到寧波,與李欽履行了婚約。

 

蘇青只好退學,在家待產。五年間,蘇青接連生了四個女兒,一女還不幸夭折。

 

因為生不出兒子,李家上下都對她冷嘲熱諷。很快的,蘇青發現李欽出軌了。

 

蘇青當時並沒有提出離婚,而是開始寫文抒發自己的鬱悶。

 

隨後,李欽要去上海繼續讀書。他放假回到家中,對蘇青說:「我要帶你到上海去了,時時,刻刻,月月,年年,我們永遠在一起。」

 

聽到丈夫這樣說,蘇青心裡又燃起了把這份婚姻延續下去的希望。到了上海,她發現生活並沒有像她期待的一般好轉。李欽自私、懦弱、虛榮,沒擔當。礙於大男人的面子,他也不許妻子在職業上有所發展。

 

蘇青在文章裡寫:「他,我的丈夫,卻不許我向上。」

 

受夠了向丈夫要錢但屢受輕薄的日子,也受夠了丈夫出軌不斷,蘇青最後選擇了和平分手。

 

情場失意,職場得意。

 

蘇青用一支筆,在人才濟濟的上海灘文藝界,開闢了自己的一塊天地。《結婚十年》的出版,讓蘇青聲名鵲起。

 

 

(三)

 

與離婚後的蘇青有情感糾葛的男人有兩個,一個是陳公博,一個是胡蘭成。

 

蘇青成名之後,便想自己創辦一本雜誌。可是,辦一本雜誌的花費可不是小數目,依靠稿費維持生計、養活全家的蘇青哪裡有那麼多錢。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有人給她送來了十萬元的支票。送支票的人,便是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陳公博。

 

陳公博會對蘇青感興趣,是因為蘇青寫了一篇關於離婚的雜文,讓陳公博頓時對她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後來,陳公博聽說蘇青急於找一份工作,就直截了當地邀請蘇青做他的私人秘書,並許以千元的薪酬。隨後,陳公博又派人送去了一張10萬元的支票。

 

蘇青最終沒有成為陳公博的私人秘書,只說她去科室做個專員便好。就這樣,女作家蘇青成為了偽政府的公務員,常隨陳公博來往於南京與上海之間,同進同出。

 

蘇青做了三個月公務員後就辭職了,但陳公博照給她發工資,還為她頂下一套房子,買了全套家具,資助她創辦《天地》雜誌。恰那時蘇青要養全家老小五口,日子實在不好過,她就飢不擇食,收了。

 

《天地》雜誌一經推出就大為暢銷。蘇青經營有道,馬上實施雜誌預訂,八折優惠客戶。新年出「特大號」加質不加價,還別出心裁舉辦「命題徵文」。她向周作人討張籤贈的全身照,登在雜誌上,既做廣告又討周作人歡心。總之,花樣不斷翻新。

 

為爭得發行折扣,她不怕丟人現眼,不怕吃苦,親自扛著《結婚十年》到馬路上販賣,與小販「講斤頭」,彪悍如女漢子。

 

蘇青和陳公博曖昧到哪種程度,後人不得而知。

 

正因為蘇青有撰文誇讚過陳公博,又與陳公博有關這麼一層關係,所以她被人戲稱為「女妓」。

 

1945年夏天,抗戰勝利,汪偽政府倒臺,陳公博被槍決。因曾經與陳公博的關係密切,所以蘇青曾一度惶惶不可終日。

 

幸好,當時的中國政府未正式調查蘇青、檢舉她、將其視為漢奸逮捕歸案,但她曾經親日的某些行為確實為後人所詬病。

 

蘇青在《關於我》一文中辯解說:「我在上海淪陷期間賣過文,但那是我不得已耳……我以為我的問題不在賣文不賣文,而在於所賣的文是否危害國家。正如米商也賣過米,黃包車夫也拉過任何客人一般,假如國家不否認在淪陷區的人民尚有苟延殘喘的權利,我就如此苟延殘喘下來了。」

 

算起來,蘇青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媒人。

 

那時候,蘇青向張愛玲約稿,她深知很難打動心高氣傲的張愛玲,所以在約稿信中大打性別牌。一句「叨在同性」,把張愛玲逗樂了,她當即把小說《封鎖》寄給了她。

 

《封鎖》發表後,讓胡蘭成大為讚嘆,跑來找蘇青要張愛玲的地址。

 

於是,一場孽緣就開始了。

 

不難看出來,胡蘭成與蘇青結識在先,但兩個人的關係卻不止像朋友這麼簡單。

 

在蘇青的小說《續結婚十年》裡,寫到一個「天天到我家來,坐談到午夜「的名叫談維明的男人,有人分析說這個人其實就是胡蘭成,而蘇青,終於有一天不由自主地投入了他的懷抱。

 

在回憶錄裡,胡蘭成也說,他在蘇青的住所逗留,恰好張愛玲來串門,她當下便泛出醋意。

 

兩個曾經惺惺相惜的女人,最終因為一個花心男漸行漸遠。

 

(四)

 

上海解放後,張愛玲從上海逃離,轉道香港,不久之後去了美國,從此再也沒有踏上故土。

 

因為與胡蘭成那一場荒唐的愛戀,最終又因為獨自死在美國的寓所中,張愛玲總被人說「很傻」,可單單就解放後轉道香港去美國的這一選擇來說,我覺得她其實是很精明的。

 

如果不是做此選擇,我們真不知道她以後還要承受怎樣的磨難。

 

一九四九年,天翻地覆的大變革吸引著億萬人的注意。1951年,上海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張愛玲應邀出席。

 

參會的代表,無論男女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藍布和灰布中山裝,張愛玲則穿了她最喜歡的旗袍,顯得格格不入。

 (腦補下張愛玲穿中山裝的樣子,簡直了。)

 

這個大會肯邀請她,表明她的文學地位是被接納的,但同時,她也需要被改造,為新社會和人民大眾服務。她選擇了拒絕改造,遠走美國。

 

張愛玲對父母親人關係淡薄,又無兒無女,走起來自然心無掛礙,但蘇青就不同了。

 

此時的蘇青,顯得格外的寂寞、苦悶,更為難堪的是生活無著,為錢發愁。

 

當時,香港的《上海日報》想請當年走紅的老作家寫稿撐門面,於是蘇青寫了幾篇文章寄去,結果,因為文章寫得政治不正確,她非但沒法收到稿費,還被有關部門批評。

 

蘇青後來的遭遇,挺耐人尋味的。

 

1951年,文化局戲劇編導學習班招生,蘇青報名,但沒有錄取,後由夏衍出面,才被批准。

 

從編導學習班畢業後,她被分配到越劇團工作。為配合「三反」、「五反」運動,也寫過幾部劇本,但都未獲成功。

蘇青在戲劇編導學習班,是年紀最大的學員。報到初,她穿一套半新舊的列寧裝,用鐵硬的寧波話自報了家門:「我就是寫《結婚十年》的蘇青,你們幾位,誰讀過我的書?」非常快人快語。

 

當時的青年中不少也是文學發熱友,一聽是40年代大名如雷貫耳的女作家,非常激動,紛紛與她攀談聊天。蘇青爽朗地談及她的創作歷史,坦率單純,隨後又跑回自己的宿舍,給這些人每人發了一本《結婚十年》。

 

這個事情讓蘇青挨了批評,領導說「這是舊社會的作品,宣揚的是不健康思想,不能在班內散發泛濫」等等,並責令她收回。

 

後來,蘇青改編郭沫若的《屈原》,反映頗好。可最後,演員獲獎了,音樂獲獎了,偏偏一劇之本的劇本沒獲獎,其根子是蘇青有「歷史問題」。

 

倒黴的是,她在改編歷史劇《司馬遷》時,為塑造好司馬遷的形象,她寫信向復旦大學教授賈植芳討教,賈植芳熱情誠懇地回答了她的提問。

 

1955年,被譽為建國後最大的一次文字獄事件——「胡風事件」發生,賈植芳被打成了胡風分子。賈植芳被抄家時,蘇青寫給他的信也被發現了,雖然那僅是一封探討司馬遷學術問題的信件,但蘇青也被當作胡風分子關進了上海提籃橋監獄。

 

苦嘗了一年多的鐵窗生活後,蘇青得到寬大處理,恢復了自由。從此她的名聲和生計同時陷入了悲慘境地,歷史劇《司馬遷》也由此流產。她創作的作品,已被他人改頭換面竊去。

 

 蘇青出獄後,又回到劇團。一時無事可做,就成了門衛,專門負責看守劇場大門。

 

之後,蘇青又當過編劇、唱戲的配角和字幕。為了配合政治宣傳,還寫過《雷鋒》等劇本,但沒什麼影響。

 

1966年,「文革」爆發,蘇青被抄家,被被鬥,工作也丟了,生活得更困難。

 

蘇青的晚年極為悽涼。她住在小房子裡,和鄰居共用廚房、衛生間,經常受人欺負。她與已離婚的小女兒李崇美和小外孫,三代人住在一間10平方米的房子裡,相依為命,基本斷絕與外界往來。

 

她在致老友的最後一封信中說:「成天臥床,什麼也吃不下,改請中醫,出診上門每次收費一元,不能報銷,我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麼人也不通知。」

 

1982年,蘇青在上海某弄堂一個破舊的寓所裡去世,終年69歲。臨終前,兒子陪在她身邊。她31歲離婚後,終未再婚。而她的前夫李欽,解放後在法院工作,最後因貪汙罪,被政府處決。

 

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作出說1955年以反革命案將蘇青逮捕是錯誤的,現予以糾正,並恢復名譽。可此時,蘇青死了已經有兩年了。

 

(五)

 

胡蘭成寫過一篇名為《說蘇青》的文章。

 

胡蘭成說:「有一個體貼的,負得起經濟責任的丈夫,有幾個乾淨的聰明的兒女,再加有公婆妯娌小姑也好,只要能合得來,此外還有朋友,她可以自己動手做點心請他們吃,於料理家務之外可以寫寫文章。這就是她的單純的想法。」

 

如此簡單的心願,她終其一生也沒能實現。

 

離婚後的蘇青也曾想重組家庭,曾結識一位頗為富有的對象。有一次當她與男友吃飯時,三個孩子站在門口張望不敢上前。蘇青十分傷感,她怕再婚後,兒女們會受苦,堅持不再婚。

 

我估摸著,蘇青之所以不選擇與之再婚,說到底還是因為那位男士並不很愛她,所以也就無法愛屋及烏愛她的孩子罷。

 

現實生活中能真正稱得上儒雅有擔當,或者樂觀開朗幽默、對生活充滿熱情豪氣的,讓女人敬愛的男人,本就少之又少。要讓這類男士勇敢地接受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女性,就難上加難了。

 

若是蘇青財大氣粗倒也好說,偏生她一生為錢所困,窘迫不堪。

 

看蘇青的一生,我會想起一句話:站在時代的面前,每個人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塵埃。

 

蘇青有男女平權的意識,是一個有擔當、肯拼搏、不怕吃苦的女性。在身無分文的前提下,她敢於帶著三個孩子離婚,足見其骨氣和魄力。

 

只可惜,她一生都面臨「生存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更重要」的抉擇。生存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後,就難免會飢不擇食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蘇青一生過得身不由己,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東逃西竄。

 

蘇青的一生過得是有些狼狽,但這種狼狽很多時候是外界帶來的。相比今天在婚姻中活成了怨婦的女性,她是活出了精神高度的人。

 

在一篇雜文裡,她一陣見血地說:男子即使有了外遇也不會輕易離婚,可以在處邊養外室,喝花酒卻一般不會和自家老婆提及離婚,因為即使老婆已為糟糠,畢竟服侍自己一場,再不濟也可管家帶孩子,且有能力和財力沾花惹草的,一般是名門望族,休妻也始終是件不名譽的事情。而被偷了丈夫的妻子尚沉浸於三從四德、三妻四妾從一而終、以夫為綱的人倫中,未及反抗,只有隱著心酸了妒忌,暗自隱忍或使壞吧。提離婚的,一般是受過教育的女子,讀了些許字,便講求男女平等起來。提倡夫妻一體、互相忠誠原不是什麼錯,但前提也得找得到一個配合的男子,千金易得卻難求痴心一個,所有最直接的反抗自然是離婚。」

 

胡蘭成說蘇青:「她的離婚具有幾種心理成分,一種是女孩子式的負氣,對人生負氣,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種是成年人的明達,覺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她不同于娜拉的地方是,娜拉的出走是沒有選擇的,蘇青的出走卻是安詳的。」

 

蘇青大概是已經看透了,所以離婚後,雖然生活困頓,卻從未抱怨過。蘇青晚年過得悽涼,是時代所致,並不是「離婚」所致。事實上,如果她不離婚,或許只會過得更慘罷。

 

若是活在今天這個年代,她沒準也能成為「鍾麗緹」。

 

她只是不幸沒趕上一個好時代。

 

有人說:「大道五十,天演四九,唯留一線生機。」

 

人生在世,爭的就是那一線生機。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往更光明的路上走,至於結果如何,人力是很難左右和控制的,只能聽從上天的安排。

 

擁有財富、盛名、完美的婚姻家庭固然令人豔羨,但忠於自己、保持獨立的姿態也很美。

 

席慕蓉寫過一首名為《會開花的樹》的詩,內容無比幽怨: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候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這首詩文辭優美,但在我看來卻是一首閨怨詩。詩中那棵會開花的樹存在的意義,仿佛就是為了等待一個特定的人。若是這個人對她的美麗視若無睹,那麼,她就凋零給他看。

 

要我說,還是三毛寫的這段話深得我心:「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樹是獨立的,不需要依靠別的東西,無論春夏秋冬,都堅強地站立著,風霜雨雪改變不了它,它只是兀自向上生長。如果把樹比做人,那么女人也應當活得像一棵會開花的樹,堅韌、挺拔,不依靠他人也能頑強活下去。

 

能挺拔傲立,也能繁花似錦。

 

不求佛,只求己,綻放給自己看,成長給自己看。

 

蘇青的人生際遇,確實令人唏噓,但她曾以那麼熱烈的、果決的、獨立的、抗爭的姿態活過,讓我心生敬意。

 

相比大部分舊式女人,我覺得她真的是以一棵樹的姿態在生活的。

 

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能以獨立和抗爭的姿態,踏平一段又一段的崎嶇道路,也能把荒涼的路途走出一番壯美。

 

也許,我們最應該擔心的不是未來會怎樣,而是在與命運抗爭過程中,我們到底會不會被想像的困難嚇倒,會不會在看到世事艱難之後讓自己變得更加軟弱。

 

真的不必太在乎結果,因為我們走過的路不該由終點來定義。

 

在通往終點的路上,頑強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意義。

(全文完,歡迎轉發和分享)

往期類似文章:

1、胡蘭成這樣的妖孽,就得佘愛珍這個上海灘黑幫大姐、「殺人女毒蛇」來降服

2、宋子文初戀、民國名媛盛愛頤:生活不過是一場起承轉合

3、從妓妾到畫魂,潘玉良為何遇到的都是極品好男人?

4、蕭紅:輝煌是因為「才高」,悽涼是因為「命薄」

5、董竹君:別人只是創造奇蹟,而她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6、何應欽:好丈夫是怎麼煉成的?

一點碎碎念:新書在天貓上賣價最便宜,大家上天貓搜索書名或作者名可以買到哈。電子版當當網、亞馬遜網、百度讀書等平臺都有,搜索時候別打錯字就能找著啦。

相關焦點

  • 席慕容:一顆開花的樹
    英語口語|提出建議|問題諮詢|學習資料下載加微信:3382592045一棵開花的樹
  • 【耳語】中文+英文 一顆開花的樹
    一顆開花的樹席慕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下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 一棵開花的樹,一顆開花的心
    我注意到那棵開花的樹,是在我偶然抬頭的那一瞬間。它已經開了滿樹的花,我在它的花下懊悔,我怎麼就沒有注意到它是什麼時候開的呢?它的第一串花苞是什麼時候長大的呢?它的第一縷清香是什麼時候飄散的呢?那棵開花的樹是小院裡唯一的一棵槐樹,它開了滿樹潔白的花,在我抬頭看它的那一刻,所有的花串向我搖頭晃腦、嬌羞含笑,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我面前。我注視著這滿樹的繁花,心裡有柔柔的波,也有深深的愧疚。我有多久沒有抬頭看天空了?我竟然連槐花什麼時候開的都不知道。
  • 史建國:一棵會開花的樹
    一棵會開花的樹文/史建國在通往縣城的路上,在小河岸邊,生長著一顆神奇的柳樹,一棵會開花的柳樹。不知道它來自何處,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一年春秋兩季它突然開出一樹白花,像梨花,又像櫻花,香氣四溢,煞是好看。一傳十,十傳百,第二年又到柳樹開花的時候,附近村裡的老鄉,甚至周邊縣市的群眾都會跑來一睹這世上難得一見的景致,人們絡繹不絕,圍得水洩不通。第三年,有幾個當地潑皮,他們開始圈地圍帳設卡收費,——不貴,一人5元。
  • 英文欣賞 | 經典雙語美文:一顆開花的樹
    A Blooming Tree 一顆開花的樹
  • 【夜讀】一顆開花的樹
    一棵開花的樹【作者】席慕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
  • 會開花的樹有哪些?十種常見會開花的樹,哪種最好看?
    在我們生活中會開花的樹有很多,例如桃樹、梨樹、櫻花樹、山茶花的花期是在春季,梔子樹、菩提樹、山楂樹花期是在盛夏,桂花樹是在中秋時分盛開,而梅花與眾不同在冬季綻放。10種常見會開花的樹1、桃樹桃樹是一種落葉小喬木,在春季3月份開花,其花朵鮮豔嬌美,桃花飄香,常作為觀賞植物,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其結成的桃子鮮嫩多汁。
  • 介紹張愛玲和胡蘭成認識的女子,蘇青婚後生頭胎,娘家送禮有多重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初識故事裡,提過一個女子,她就是蘇青。也許不是蘇青,或許胡蘭成和張愛玲會擦身而過,因為張愛玲的朋友不多,當時特別交好的就是蘇青,兩個閨蜜好到連衣服都可以互換。蘇青把張愛玲家的地址給了胡蘭成,淡淡說了一句:「愛玲是不願見人的。」這句話看似平淡卻至關重要,讓胡蘭成未見張愛玲就有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也讓他思忖如果張愛玲不見他該如何應對不見的局面。胡蘭成給張愛玲留的紙條內容不得而知,也許裡面提到了蘇青。
  • 蘇青:淹沒於紅塵
    她不僅對蘇青沒有好臉色,還教唆必須要除掉一個最小的女孩,才能招來一個弟弟,她當年便是如此才懷上兒子的。受新思想薰陶的蘇青如何受得了封建婆婆的歹毒,兩人關係僵得不能共住同一屋簷下。於是她便攛掇丈夫去上海。俊秀的李欽在上海灘的職場上沒混出明堂,倒是油頭粉面地混跡於歡場,身邊的女人換了一個又一個。蘇青對此忍了,沒法忍下去的是家中無糧,心中發慌。
  • 對生命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的另一種解釋
    當詩人席慕蓉寫下這篇《一棵開花的樹》時,他總是認為這棵樹真的很勇敢!為了讓路人看一看,很難讓你全身都是花。然而,這個人走在他前面,最後付諸東流。後來,在經歷了愛情之後,我開始明白了。像一個執著的女人,為了贏得一個駐足的仰慕和回首的一切。
  • 張愛玲如何「看蘇青」?《小團圓》裡的一句話特別意味深長
    張愛玲談她與蘇青的關係,也談她自己,特別是論及女性之間的友誼,非常饒有意味。文章開篇就說:蘇青與我,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樣密切的朋友,我們其實很少見面。也不像有些人可以想像到的,互相敵視著。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況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 柳雲龍調侃蘇青:幫我拍戲,零片酬行嗎?蘇青幽默回應顯情商
    眾所周知,由柳雲龍、蘇青、梁冠華、李立群等老戲骨們領銜主演的諜戰劇《勝算》播出後收視率也是一路飆升,該劇融合了超高密度的戲劇衝突,設置了大量扣人心弦的反轉劇情,而劇中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通過呈現人物的命運,刻畫處於深沉信仰力量下的細微情感,可以說是引發了大家強烈反響!
  • 一輩子也等不到一位讓她卸下盔甲的男人—民國才女蘇青
    生產的是女人,被生的是女人,輕視產女的也是女人。生產的女人感到悲哀,被生的女人覺得不舒適,輕視產女的女人困在失望的痛苦中。生產的女人恨輕視產女的女人予以難堪而遷怒於被生的女嬰,輕視產女的女人因怪生產的女人的肚子不爭氣而遷怒於被生的女嬰,於是眾怒之的——女嬰——雖有「千金」丶「掌珠」之名而不能有「千金」「掌珠」之實矣!「精」之過乎?「卵」之過乎?
  • 東方作文每日一讀:《一棵開花的樹》
    姓名:李宜諾年級:六年級作文名稱:《一棵開花的樹》校區:東方作文大學路校區指導老師:劉老師>一棵開花的樹我是一顆開花的樹!偶爾,也會有穿著各色衣裳的小朋友路過我身邊,抬頭看我,吃驚地喊:「快看!這棵樹要枯死了!」終於,我被連根拔起,掀倒在地,變成一顆枯樹,慢慢地腐朽。這就是我——一棵曾經開花的樹。
  • 評讀詩人席慕容詩歌《一棵開花的樹》
    評讀詩人席慕容詩歌《一棵開花的樹》 2019-11-29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王安憶:​倘若能看清蘇青,大約便可認識上海的女性市民
    我們是可在蘇青身上,試出五十年前上海的涼熱,而張愛玲卻是觸也觸不到的。  可是,我們畢竟只能從故紙堆裡去尋找蘇青。說是只隔了五十年,只因為這五十年的風雲跌宕,有著驚人的變故,故紙堆也積成了山。許多事無從想像。即便從舊照片上,看見一個眼熟的街角,連那懸鈴木,都是今天這一棵,你依然想不出那時的人和事,蘇青在眼前再活躍,也是褪色的黑白片裡的人物。
  • 蘇青好會穿,一塊露肩麻布配牛仔褲,身材雖不豐滿但比例堪比模特
    談到蘇青,相信大家首先會想到電視劇《延禧攻略》裡面那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爾晴,真的是近年來電視劇角色當中壞人的典型,陰險又狠毒。雖然這個角色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這只能說明蘇青是一個演技實力非常紮實的演員。
  • 席慕容裡的《一棵開花的樹》藝術心理
    《一棵開花的樹》就是席慕容在愛情的沁潤下,對真摯情感的描繪與歌頌。這首詩創作的靈感來源於一次偶然。當時席慕容正坐在一列火車上,周邊的風景飛馳而過,不經意間她看見了一個山坡上長的一顆結滿白色花朵的油桐樹。白色的花朵結滿樹梢,迎風舒展,飛速向前的列車駛入了山洞,她忍不住回頭向那棵花樹望去,直至它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
  • 吳磊的紅顏知己蘇青和李沁上線,《鬥破蒼穹》終於有戀愛的感覺了
    根據觀眾的反饋來看,蘇青飾演的雲韻和李沁飾演的小醫仙好評最多,並且被很多網友稱為蕭炎最有女人味的紅顏知己(辛芷蕾飾演的美杜莎還未上線,未列入統計)。最開始林允和劉美彤上線的時候,很多觀眾對這兩個女性角色絲毫沒有什麼感覺,只把林允當成了吳磊身邊的小跟班,劉美彤則成了《鬥破蒼穹》中的反派,給人造成了一種恨之入骨的感覺,可以說在蘇青和李沁上線之前,該劇完全感覺不到戀愛的感覺。為什麼林允和劉美彤上線讓人感覺不到戀愛的感覺呢?
  • 寫作,一顆開花的樹
    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能「妙筆生花使君嘆」,自是熱愛寫作之人的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