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張愛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冰心的文字,我們在小學課本上都讀過,最出名的就是她那篇《小桔燈》。冰心的文字比較平實,注重抒情。白薇的文字,我看過一些,熱情奔放,赤心直呈,與她的性格比較相似。
只是,若論起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兩位女作家都遠遠及不上張愛玲。
張愛玲向來心高氣傲,很難開金口去誇同行。因著她那句「只有與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我找來了蘇青最負盛名的小說《結婚十年》看了看,結果頗感失望。
《結婚十年》是蘇青的自傳式小說。講述的是女主角懷青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結婚了,嫁給了同樣還在讀大學的崇賢。之後他們經歷生子、逃難、生活拮据,感情被現實磨得點滴不剩,最終在結婚十年後離了婚。
整本小說通篇都在講自己從結婚到離婚的瑣碎事兒,拉拉雜雜掰扯了一大堆。若是跟張愛玲的小說放在一起與之對比,後者分分鐘可以秒殺它。可就是這樣一本小說,當年在上海灘居然再版了十八次,創下了當時女作家長篇小說暢銷的驕人紀錄。
要我說,蘇青寫的小說,遠不及她寫的雜文有勁道。她的雜文,犀利,一針見血,相比之下張愛玲的雜文就明顯要遜色一些了。
雖然蘇青一再否認小說《結婚十年》的女主角就是她,但我們還是很輕易就能發現:小說女主角蘇懷青的人生軌道、心路歷程,與蘇青極為相似。
(二)
蘇青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舊式家庭。
她的祖父是舉人,之後先是經商,接著由殷商變成地主,家裡有幾千畝田地。
祖父給她取了「和儀」這個名字,取「鸞鳳和鳴、有鳳來儀」之意。
蘇青初中畢業時,在排演話劇《孔雀東南飛》時,認識了後來的丈夫李欽。兩個人對彼此互有好感,隨後,李家上門提親。當時,蘇青的父親已經過世,蘇家家境拮据,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20歲時,蘇青考入當時的最高學府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因為長得漂亮又有才華,她被稱為「中大寧波皇后」,追求者甚多。
李欽考入東吳大學法律系,他大概擔心這位「寧波皇后」在中大讀書會有情變,提出結婚。
蘇青本不願過早結婚,但當時她懷有身孕,加之母親不停苦勸,所以還是回到寧波,與李欽履行了婚約。
蘇青只好退學,在家待產。五年間,蘇青接連生了四個女兒,一女還不幸夭折。
因為生不出兒子,李家上下都對她冷嘲熱諷。很快的,蘇青發現李欽出軌了。
蘇青當時並沒有提出離婚,而是開始寫文抒發自己的鬱悶。
隨後,李欽要去上海繼續讀書。他放假回到家中,對蘇青說:「我要帶你到上海去了,時時,刻刻,月月,年年,我們永遠在一起。」
聽到丈夫這樣說,蘇青心裡又燃起了把這份婚姻延續下去的希望。到了上海,她發現生活並沒有像她期待的一般好轉。李欽自私、懦弱、虛榮,沒擔當。礙於大男人的面子,他也不許妻子在職業上有所發展。
蘇青在文章裡寫:「他,我的丈夫,卻不許我向上。」
受夠了向丈夫要錢但屢受輕薄的日子,也受夠了丈夫出軌不斷,蘇青最後選擇了和平分手。
情場失意,職場得意。
蘇青用一支筆,在人才濟濟的上海灘文藝界,開闢了自己的一塊天地。《結婚十年》的出版,讓蘇青聲名鵲起。
(三)
與離婚後的蘇青有情感糾葛的男人有兩個,一個是陳公博,一個是胡蘭成。
蘇青成名之後,便想自己創辦一本雜誌。可是,辦一本雜誌的花費可不是小數目,依靠稿費維持生計、養活全家的蘇青哪裡有那麼多錢。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有人給她送來了十萬元的支票。送支票的人,便是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陳公博。
陳公博會對蘇青感興趣,是因為蘇青寫了一篇關於離婚的雜文,讓陳公博頓時對她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後來,陳公博聽說蘇青急於找一份工作,就直截了當地邀請蘇青做他的私人秘書,並許以千元的薪酬。隨後,陳公博又派人送去了一張10萬元的支票。
蘇青最終沒有成為陳公博的私人秘書,只說她去科室做個專員便好。就這樣,女作家蘇青成為了偽政府的公務員,常隨陳公博來往於南京與上海之間,同進同出。
蘇青做了三個月公務員後就辭職了,但陳公博照給她發工資,還為她頂下一套房子,買了全套家具,資助她創辦《天地》雜誌。恰那時蘇青要養全家老小五口,日子實在不好過,她就飢不擇食,收了。
《天地》雜誌一經推出就大為暢銷。蘇青經營有道,馬上實施雜誌預訂,八折優惠客戶。新年出「特大號」加質不加價,還別出心裁舉辦「命題徵文」。她向周作人討張籤贈的全身照,登在雜誌上,既做廣告又討周作人歡心。總之,花樣不斷翻新。
為爭得發行折扣,她不怕丟人現眼,不怕吃苦,親自扛著《結婚十年》到馬路上販賣,與小販「講斤頭」,彪悍如女漢子。
蘇青和陳公博曖昧到哪種程度,後人不得而知。
正因為蘇青有撰文誇讚過陳公博,又與陳公博有關這麼一層關係,所以她被人戲稱為「女妓」。
1945年夏天,抗戰勝利,汪偽政府倒臺,陳公博被槍決。因曾經與陳公博的關係密切,所以蘇青曾一度惶惶不可終日。
幸好,當時的中國政府未正式調查蘇青、檢舉她、將其視為漢奸逮捕歸案,但她曾經親日的某些行為確實為後人所詬病。
蘇青在《關於我》一文中辯解說:「我在上海淪陷期間賣過文,但那是我不得已耳……我以為我的問題不在賣文不賣文,而在於所賣的文是否危害國家。正如米商也賣過米,黃包車夫也拉過任何客人一般,假如國家不否認在淪陷區的人民尚有苟延殘喘的權利,我就如此苟延殘喘下來了。」
算起來,蘇青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媒人。
那時候,蘇青向張愛玲約稿,她深知很難打動心高氣傲的張愛玲,所以在約稿信中大打性別牌。一句「叨在同性」,把張愛玲逗樂了,她當即把小說《封鎖》寄給了她。
《封鎖》發表後,讓胡蘭成大為讚嘆,跑來找蘇青要張愛玲的地址。
於是,一場孽緣就開始了。
不難看出來,胡蘭成與蘇青結識在先,但兩個人的關係卻不止像朋友這麼簡單。
在蘇青的小說《續結婚十年》裡,寫到一個「天天到我家來,坐談到午夜「的名叫談維明的男人,有人分析說這個人其實就是胡蘭成,而蘇青,終於有一天不由自主地投入了他的懷抱。
在回憶錄裡,胡蘭成也說,他在蘇青的住所逗留,恰好張愛玲來串門,她當下便泛出醋意。
兩個曾經惺惺相惜的女人,最終因為一個花心男漸行漸遠。
(四)
上海解放後,張愛玲從上海逃離,轉道香港,不久之後去了美國,從此再也沒有踏上故土。
因為與胡蘭成那一場荒唐的愛戀,最終又因為獨自死在美國的寓所中,張愛玲總被人說「很傻」,可單單就解放後轉道香港去美國的這一選擇來說,我覺得她其實是很精明的。
如果不是做此選擇,我們真不知道她以後還要承受怎樣的磨難。
一九四九年,天翻地覆的大變革吸引著億萬人的注意。1951年,上海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張愛玲應邀出席。
參會的代表,無論男女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藍布和灰布中山裝,張愛玲則穿了她最喜歡的旗袍,顯得格格不入。
(腦補下張愛玲穿中山裝的樣子,簡直了。)
這個大會肯邀請她,表明她的文學地位是被接納的,但同時,她也需要被改造,為新社會和人民大眾服務。她選擇了拒絕改造,遠走美國。
張愛玲對父母親人關係淡薄,又無兒無女,走起來自然心無掛礙,但蘇青就不同了。
此時的蘇青,顯得格外的寂寞、苦悶,更為難堪的是生活無著,為錢發愁。
當時,香港的《上海日報》想請當年走紅的老作家寫稿撐門面,於是蘇青寫了幾篇文章寄去,結果,因為文章寫得政治不正確,她非但沒法收到稿費,還被有關部門批評。
蘇青後來的遭遇,挺耐人尋味的。
1951年,文化局戲劇編導學習班招生,蘇青報名,但沒有錄取,後由夏衍出面,才被批准。
從編導學習班畢業後,她被分配到越劇團工作。為配合「三反」、「五反」運動,也寫過幾部劇本,但都未獲成功。
蘇青在戲劇編導學習班,是年紀最大的學員。報到初,她穿一套半新舊的列寧裝,用鐵硬的寧波話自報了家門:「我就是寫《結婚十年》的蘇青,你們幾位,誰讀過我的書?」非常快人快語。
當時的青年中不少也是文學發熱友,一聽是40年代大名如雷貫耳的女作家,非常激動,紛紛與她攀談聊天。蘇青爽朗地談及她的創作歷史,坦率單純,隨後又跑回自己的宿舍,給這些人每人發了一本《結婚十年》。
這個事情讓蘇青挨了批評,領導說「這是舊社會的作品,宣揚的是不健康思想,不能在班內散發泛濫」等等,並責令她收回。
後來,蘇青改編郭沫若的《屈原》,反映頗好。可最後,演員獲獎了,音樂獲獎了,偏偏一劇之本的劇本沒獲獎,其根子是蘇青有「歷史問題」。
倒黴的是,她在改編歷史劇《司馬遷》時,為塑造好司馬遷的形象,她寫信向復旦大學教授賈植芳討教,賈植芳熱情誠懇地回答了她的提問。
1955年,被譽為建國後最大的一次文字獄事件——「胡風事件」發生,賈植芳被打成了胡風分子。賈植芳被抄家時,蘇青寫給他的信也被發現了,雖然那僅是一封探討司馬遷學術問題的信件,但蘇青也被當作胡風分子關進了上海提籃橋監獄。
苦嘗了一年多的鐵窗生活後,蘇青得到寬大處理,恢復了自由。從此她的名聲和生計同時陷入了悲慘境地,歷史劇《司馬遷》也由此流產。她創作的作品,已被他人改頭換面竊去。
蘇青出獄後,又回到劇團。一時無事可做,就成了門衛,專門負責看守劇場大門。
之後,蘇青又當過編劇、唱戲的配角和字幕。為了配合政治宣傳,還寫過《雷鋒》等劇本,但沒什麼影響。
1966年,「文革」爆發,蘇青被抄家,被被鬥,工作也丟了,生活得更困難。
蘇青的晚年極為悽涼。她住在小房子裡,和鄰居共用廚房、衛生間,經常受人欺負。她與已離婚的小女兒李崇美和小外孫,三代人住在一間10平方米的房子裡,相依為命,基本斷絕與外界往來。
她在致老友的最後一封信中說:「成天臥床,什麼也吃不下,改請中醫,出診上門每次收費一元,不能報銷,我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麼人也不通知。」
1982年,蘇青在上海某弄堂一個破舊的寓所裡去世,終年69歲。臨終前,兒子陪在她身邊。她31歲離婚後,終未再婚。而她的前夫李欽,解放後在法院工作,最後因貪汙罪,被政府處決。
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作出說1955年以反革命案將蘇青逮捕是錯誤的,現予以糾正,並恢復名譽。可此時,蘇青死了已經有兩年了。
(五)
胡蘭成寫過一篇名為《說蘇青》的文章。
胡蘭成說:「有一個體貼的,負得起經濟責任的丈夫,有幾個乾淨的聰明的兒女,再加有公婆妯娌小姑也好,只要能合得來,此外還有朋友,她可以自己動手做點心請他們吃,於料理家務之外可以寫寫文章。這就是她的單純的想法。」
如此簡單的心願,她終其一生也沒能實現。
離婚後的蘇青也曾想重組家庭,曾結識一位頗為富有的對象。有一次當她與男友吃飯時,三個孩子站在門口張望不敢上前。蘇青十分傷感,她怕再婚後,兒女們會受苦,堅持不再婚。
我估摸著,蘇青之所以不選擇與之再婚,說到底還是因為那位男士並不很愛她,所以也就無法愛屋及烏愛她的孩子罷。
現實生活中能真正稱得上儒雅有擔當,或者樂觀開朗幽默、對生活充滿熱情豪氣的,讓女人敬愛的男人,本就少之又少。要讓這類男士勇敢地接受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女性,就難上加難了。
若是蘇青財大氣粗倒也好說,偏生她一生為錢所困,窘迫不堪。
看蘇青的一生,我會想起一句話:站在時代的面前,每個人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塵埃。
蘇青有男女平權的意識,是一個有擔當、肯拼搏、不怕吃苦的女性。在身無分文的前提下,她敢於帶著三個孩子離婚,足見其骨氣和魄力。
只可惜,她一生都面臨「生存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更重要」的抉擇。生存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後,就難免會飢不擇食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蘇青一生過得身不由己,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東逃西竄。
蘇青的一生過得是有些狼狽,但這種狼狽很多時候是外界帶來的。相比今天在婚姻中活成了怨婦的女性,她是活出了精神高度的人。
在一篇雜文裡,她一陣見血地說:男子即使有了外遇也不會輕易離婚,可以在處邊養外室,喝花酒卻一般不會和自家老婆提及離婚,因為即使老婆已為糟糠,畢竟服侍自己一場,再不濟也可管家帶孩子,且有能力和財力沾花惹草的,一般是名門望族,休妻也始終是件不名譽的事情。而被偷了丈夫的妻子尚沉浸於三從四德、三妻四妾從一而終、以夫為綱的人倫中,未及反抗,只有隱著心酸了妒忌,暗自隱忍或使壞吧。提離婚的,一般是受過教育的女子,讀了些許字,便講求男女平等起來。提倡夫妻一體、互相忠誠原不是什麼錯,但前提也得找得到一個配合的男子,千金易得卻難求痴心一個,所有最直接的反抗自然是離婚。」
胡蘭成說蘇青:「她的離婚具有幾種心理成分,一種是女孩子式的負氣,對人生負氣,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種是成年人的明達,覺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她不同于娜拉的地方是,娜拉的出走是沒有選擇的,蘇青的出走卻是安詳的。」
蘇青大概是已經看透了,所以離婚後,雖然生活困頓,卻從未抱怨過。蘇青晚年過得悽涼,是時代所致,並不是「離婚」所致。事實上,如果她不離婚,或許只會過得更慘罷。
若是活在今天這個年代,她沒準也能成為「鍾麗緹」。
她只是不幸沒趕上一個好時代。
有人說:「大道五十,天演四九,唯留一線生機。」
人生在世,爭的就是那一線生機。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往更光明的路上走,至於結果如何,人力是很難左右和控制的,只能聽從上天的安排。
擁有財富、盛名、完美的婚姻家庭固然令人豔羨,但忠於自己、保持獨立的姿態也很美。
席慕蓉寫過一首名為《會開花的樹》的詩,內容無比幽怨: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候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這首詩文辭優美,但在我看來卻是一首閨怨詩。詩中那棵會開花的樹存在的意義,仿佛就是為了等待一個特定的人。若是這個人對她的美麗視若無睹,那麼,她就凋零給他看。
要我說,還是三毛寫的這段話深得我心:「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樹是獨立的,不需要依靠別的東西,無論春夏秋冬,都堅強地站立著,風霜雨雪改變不了它,它只是兀自向上生長。如果把樹比做人,那么女人也應當活得像一棵會開花的樹,堅韌、挺拔,不依靠他人也能頑強活下去。
能挺拔傲立,也能繁花似錦。
不求佛,只求己,綻放給自己看,成長給自己看。
蘇青的人生際遇,確實令人唏噓,但她曾以那麼熱烈的、果決的、獨立的、抗爭的姿態活過,讓我心生敬意。
相比大部分舊式女人,我覺得她真的是以一棵樹的姿態在生活的。
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能以獨立和抗爭的姿態,踏平一段又一段的崎嶇道路,也能把荒涼的路途走出一番壯美。
也許,我們最應該擔心的不是未來會怎樣,而是在與命運抗爭過程中,我們到底會不會被想像的困難嚇倒,會不會在看到世事艱難之後讓自己變得更加軟弱。
真的不必太在乎結果,因為我們走過的路不該由終點來定義。
在通往終點的路上,頑強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意義。
(全文完,歡迎轉發和分享)
往期類似文章:
1、胡蘭成這樣的妖孽,就得佘愛珍這個上海灘黑幫大姐、「殺人女毒蛇」來降服
2、宋子文初戀、民國名媛盛愛頤:生活不過是一場起承轉合
3、從妓妾到畫魂,潘玉良為何遇到的都是極品好男人?
4、蕭紅:輝煌是因為「才高」,悽涼是因為「命薄」
5、董竹君:別人只是創造奇蹟,而她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6、何應欽:好丈夫是怎麼煉成的?
一點碎碎念:新書在天貓上賣價最便宜,大家上天貓搜索書名或作者名可以買到哈。電子版當當網、亞馬遜網、百度讀書等平臺都有,搜索時候別打錯字就能找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