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聲檢查是一種經濟、便捷、無創、無放射性的檢查方式,在臨床上,幾乎是每位臨床醫生都會推薦的檢查方式。但是,很多人看到報告單上的內容,就會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今天就由特診科醫生帶您來,解讀一下B超單上的「秘密」!
(圖片來源:全景)
一份合格的超聲報告中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聲所見,是檢查醫師根據儀器成像進行描述,也就是看圖說話;第二部分是超聲提示,是檢查醫生憑藉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對彩超成像進行總結判斷,也就是「下結論」。
第一部分超聲所見就是看見什麼寫什麼,包括哪側乳腺,有無結節,結節數目、位置、大小、及對結節特徵進行客觀描述,主要包括回聲,形態、邊界、血流。
具體含義:
回聲
主要包含三種,即強回聲、低回聲及無回聲。強回聲一般質地較硬,一般代表鈣化;低回聲代表實性結節,無回聲代表」液性」結節。
形態與邊界
一般情況下良性結節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圓形或橢圓形。惡性結節一般是邊界不清或模糊,形態不規則,呈蟹足樣。
血流
乳腺超聲通常都是彩超,並不是成像是彩色的,而是成像中可見顯示結節的血供情況。一般情況下是良性結節未見明顯血流或者見點條狀血流,惡性結節血流相對豐富。
那麼相對於第一部分客觀描述,第二部分超聲提示就帶有主觀色彩了,目前規範的乳腺超聲報告通常都用BI-RADS分級,全稱為「乳腺影像數據和報告系統」,可分為7級,級別越高,惡性病變可能性越大。
BI-RADS分級:
0級
評價不完全,需要行其他影像學進一步檢查。
1級
陰性結果,未發現異常病變。
2級
良性病變,可排除惡性,乳腺囊腫歸為此類,每年複查超聲即可。
3級
可能是良性病變,惡性率一般<2%,建議短期隨訪(一般建議3~6月)。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結節歸為此類,一般密切隨訪即可。
4級
可疑惡性病變,惡性可能性3%~94%,根據大小,可密切觀察或直接穿刺活檢。
4A:惡性可能性較低(<10%),小於1cm,可密切隨訪,每三個月複查超聲持續一年,若無變化可改為半年隨訪;大於1cm可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4B:惡性可能性為10%~50%。建議穿刺活檢,若穿次困難,可手術切除活檢。
4C:惡性可能性為50%~94%。根據大小,行穿次活檢或手術切除活檢。
5級
高度可能惡性,幾乎可以肯定,惡性可能性> 95%,積極穿刺明確診斷,積極治療。
6級
已經通過活檢組織檢查證實為惡性,但還未進行治療的病變,根據病情選擇手術或化療。
綜上所述:對於一個相對規範的超聲報告,看到結論部分的BI-RADS 分級,基本上可以對乳腺結節有個初步的判斷,但是每位超聲醫生看同一個結節存在主觀差異,最終對結節分級也可能不同。所以說,臨床醫生一定要結合患者病史、觸診等信息,給患者一個合理的建議。
乳腺彩超最佳檢查時間是在月經結束後3-5天左右;對於年齡> 35歲的女性,建議一年至少做一次乳腺方面的檢查。且日常生活中不宜熬夜、生氣,精神壓力不要過大,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作息時間。